项羽“非战之罪”辩

2014-09-21 01:50周长青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3期
关键词:武力汉武帝司马迁

摘 要:《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以及项羽本人对项羽武力的渲染并不属实,项羽在很多战斗中都失败过。本文以垓下之战为例,分析项羽与汉军在作战方面的得失,进而分析司马迁为什么要极力宣扬项羽的武力,得出《史记·项羽本纪》既是司马迁表达对汉武帝爱意的一篇文章,也是宣泄不满的一篇文章,还是一篇对汉武帝劝谏的文章。

关键词:项羽 司马迁 《史记·项羽本纪》 汉武帝 武力

读《史记·项羽本纪》,心中常常涌起某些疑团,如项羽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否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一直认为自己在打仗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为了证明这一点,他特意通过“东城快战”证明自己“所当无敌”。但常识告诉我们,天下没有常胜将军,更何况一个人身经七十余战?通过细读《史记·项羽本纪》,笔者的确发现了一些问题。

1.《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籍长八尺有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可以看出他的确天赋异禀。但他也有另外一面,“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他的理由是,“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兴趣所在,他是不是就真的学万人敌呢?“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可以看出项羽志大学浅,没有恒心,动辄改变主意。这种性格他一生也没有改变,无论在他得意时还是在失意时。这对用兵之人来说确实是大忌。

2.如果真如项羽自己所说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那么他的战利品应该是很丰厚的。起码地盘应该越来越大,人数应该越来越多,何至于带着远少于汉军的兵马被围困在垓下?可见“所当者破”是个虚构的传说。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项羽对战争胜败的定义与其他人不同,他认为自己获胜了,那么自己就真的获胜了。这大概可以看作是一种精神胜利法。

3.《史记·项羽本纪》有这样的记载,“沛公、项羽乃攻定陶,定陶未下”;“还攻外黄,外黄未下”;“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沛公、项羽去外黄攻陈留,陈留坚守不能下”;“楚起于彭城,常乘胜逐北,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间,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汉果数挑楚军战,楚军不出。使人辱之,五六日,大司马怒,渡兵汜水。士卒半渡,汉击之,大破楚军,尽得楚国货赂。大司马咎,长史翳,塞王欣皆自刭汜水上”。

从以上资料可见看出项羽作战并非无可挑剔,更不是未尝一败。项羽参与的许多战斗,具体作战情况如何现在很难找到详细的史料。但《史记·项羽本纪》中对垓下之战写得相对详细,从垓下之战我们可以看出项羽用兵的一些不足。

项羽被围垓下,汉楚大军处于相持阶段,在“四面楚歌”声中,项羽对形势作了错误的判断,进而做出错误的决定,“直夜溃围”,于是和大部队失去了联系,因此溃败。作为高明的统帅,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可派人打探一些虚实,可以通报全军那只是汉军的诡计,还一定要鼓舞士气,但项羽没有。这不能不说是主帅的失责。这是此次战斗中项羽的第一个不足之处。

在逃跑的过程中,项羽继续犯错误。从“直夜溃围”,“平明,汉军乃觉之”,可以看出他冲出重围之后很长时间汉军才追击。他有足够的时间渡江,但是他再次犯下兵家大忌。迷失道后,田父绐曰“左”,他深信不疑,居然没有作进一步地分析而慌不择路。结果“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这是第二个不足之处。

项羽考虑不得脱身后,作“东城快战”。项羽等人几进几出,如入无人之境,然后才欲东渡乌江。在绝境中居然逞匹夫之勇,浪费精力。在“东城快战”中,项羽对敌我形势作了错误的判断,认为不得脱身,但实际上却脱身了。而且不择时宜地好勇斗狠。这是第三个不足之处。

遇到乌江亭长后,亭长带来了好消息,“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并且对项羽分析了渡江的益处,但项羽却用拔剑自刎来回应。项羽在逃跑过程中,进退思想时时斗争,不停反复,这与他少时学书、剑、兵法的态度是一致的。有机会渡江而不渡。这是他的第四个不足之处。

项羽认为“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实际上在逃跑的过程中项羽比汉军先出发很久,占据时间上的优势,这叫占据了“天时”;然后遇到一个只愿意渡他过江的亭长,有江作屏障,这叫“地利”;有人愿意渡他,这叫“人和”。项羽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这样的优势却被他挥霍殆尽。可以说项羽的失败确实和“战之罪”有关。

再看汉军,用项羽的话说汉军应该是被他打得溃不成军才是,但实际上汉军的人多了,地也多了,逐渐扭转了最初的不利局面。韩信在整个围歼、追击的过程中表现了与项羽不一般的冷静、成熟。我们也可以从垓下之战中看出韩信等人用兵的策略。这样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出项羽失败的原因并不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垓下之战中,“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这时候汉军的作战策略是“围而不歼”。这是第一个高明之处。

韩信并不低估被困的楚军的战斗力,用“四面楚歌”之计策,攻心为上。恰当地估计对手,瓦解对手的军心。这是第二个高明之处。

在垓下之战中,有些很重要的细节问题一直未被读者甚至研究者重视,但通过这些细节的确可以看出汉军的用兵策略。如“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之”究竟指代什么?是指汉军发现有人跑出去了,还是指汉军发现项羽跑出去了?笔者认为当属后者无疑。前文也提到了“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八百骑兵冲出重围且让守军毫无知觉,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那只有一种可能,深夜守军发现有一队人马冲出重围,立刻告诉主帅,但主帅并不知道具体情况,如逃出者是谁等。况且夜幕中兵情难测,于是汉军主帅没有轻举妄动,认为有人跑了就让他跑了,只要楚军大部队仍被困就可以了。到天明发现逃出的是项羽,汉军立刻做安排,让灌婴带五千人马去追。虽然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但仍尽力去追,又只派五千人。汉军处变不惊,抓大放小。这是第三个高明之处。

项羽在与韩信的交锋中,用兵可谓完败。

司马迁在分析项羽败因时,写道“自矜攻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批判了项羽刚愎自用的性格和其穷兵黩武的行为,对项羽“天之亡我,非用兵之罪也”的这种观点很不屑。值得一提的是司马迁没有批判项羽的战斗能力,这里的“用兵”联系上下文可以发现,指的是穷兵黩武。

总结项羽的失败,可以说这是他性格的失败,是迷信武力、穷兵黩武的失败,同时也是作战不高明的失败。很多人都忽略了最后一个原因。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司马迁以及项羽本人对项羽武力的渲染并不属实。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明明多处列举了项羽的作战不利,但字里行间却尽力渲染项羽的武力。项羽在穷途末路的时候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可以理解为他是在维持最后一点尊严。但写史高手司马迁也这样渲染项羽的武力,这就需要引起读者的深思了。

司马迁有这样的观点,“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他写《史记》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罔罗天下放失之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如此看来司马迁写《史记·项羽本纪》至少有这样的两个目的:一是要抒发自己的某种心理;二是作为历史的借鉴。

如果联系时代背景,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司马迁如此写《史记·项羽本纪》的目的。当时汉武帝刘彻好大喜功,迷信武力。如项羽一样,“欲以力征经营天下”“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司马迁不幸成了汉武帝这种性格的牺牲品。他对汉武帝要说的话何止千言万语,却又不能明说。

所以,司马迁写《史记·项羽本纪》,充分肯定项羽的武力,认为“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实际上在告诫统治者,武力强大如项羽尚且身死东城,一般人更不可迷信武力,刚愎自用。如果项羽的武力不足够强大,告诫意义显然不够强。

司马迁对项羽的情感是复杂的,有不满的一面,却也有崇拜的一面。在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他对项羽的爱慕之情,而且将项羽写进了本纪。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司马迁在写项羽时融入了对汉武帝的感情,他对汉武帝是又爱又恨。可以说《史记·项羽本纪》既是司马迁表达对汉武帝爱意的一篇文章,也是宣泄不满的一篇文章,还是一篇对汉武帝劝谏的文章。

项羽至死不承认“战之罪”,是为了维护最后一点自尊。司马迁不写项羽的“战之罪”,宣扬项羽的武力,是想借写强大的项羽的命运来抒发心中的郁结,而读者通过阅读《史记·项羽本纪》感受到了悲剧的力量,司马迁在写史,读者在欣赏文学。司马迁在写项羽的武力时,极尽夸张之能事,但又不是毫无原则地歪曲事实。他早已经用文字写出了事实,读者只有通过细读的方式才能发现其中的奥妙。好的作品都需要细细品味,从来就不能一眼看透。

参考文献:

[1]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二十四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廖锦生.《鸿门宴》项羽性格补议[J].语文教学之友,2009,(4).

[3]王锦川.从《鸿门宴》看项羽的性格缺陷[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1).

[4]王建稳,诸雨辰.解读《项羽之死》的悲剧意蕴[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1).

[5]杨胜海.浅议项羽悲剧及社会意义[J].中学语文,2010,(4).

[6]吴贵阳.项羽悲剧的生命意义[J].中学语文,2010,(6).

[7]吴夏平.项羽败因论[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8]赵儒迎.刘邦项羽新论[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周长青 江苏省射阳中学 224300)

猜你喜欢
武力汉武帝司马迁
到树上摘去年的梨
汉武帝好推理
司马迁还璧不犹豫
自卫权延伸视角下的跨境武力反恐问题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树为何名
司马迁拒受玉璧
论计算机网络攻击及其挑战
古老的皮影戏
三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