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语文教学的生态,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态势已经是一种无法回避的走势。但目前对此的研究大多视角单一,实践经验层面居多,缺乏量性统计,且态势不清晰。为此,对常态下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态势进行调查研究,可以把握其态势发展及差异特点,为我们提供语文教学的一种坐标与指向,促进语文教育水平的提高。
一、研究设计与方法过程
(一)研究内容
研究主要包括编制网络教学使用、网络能力、网络教学作用和教学观念量表,了解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态势的体认和收获,对比不同类型语文教师的差异;研究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态势的影响机制,探讨促进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态势发展的要素。
(二)研究工具的编制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所采用的问卷为自编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个人背景情况和网络教学使用、网络能力、网络教学作用和教学观念四个量表。量表采用里克特五点量表计分法。从下表可知,各子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70—0.924之间(见表1),表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项目间有良好的一致性,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
我们使用SPSS19.0软件对每个子量表分别进行因子分析,采取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正交旋转,分析结果、因子命名和调查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各量表的信效度水平及调查内容
量表 题数 信度
Alpha 调查内容
量表1
网络教学使用 网络使用量表(四因子) 19 0.891 语文教学活动中运用网络的情况
教学教研
评估互动
家校联系
知识更新 8 0.820 教学、教研中运用网络的情况
4 0.755 使用网络分析评估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教师间、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情况
3 0.713 上传教学材料,与学生及家长联系情况
4 0.708 通过网络更新或拓展本学科知识情况
量表2
网络能力 网络能力量表(四因子) 28 0.924 教学中软件运用的认知和能力的情况
初级软件运用认知
高级软件运用认知
初级软件运用能力
高级软件运用能力 8 0.869 初级软件运用认知的情况
6 0.871 高级软件运用认知的情况
8 0.903 初级软件运用能力的情况
6 0.855 高级软件运用能力的情况
量表3
网络教学作用 网络作用量表(双因子) 10 0.870 网络在语文教学中作用的情况
网络的积极作用
网络的消极作用 8 0.937 网络在语文教学中积极作用的情况
2 0.749 网络在语文教学中消极作用的情况
量表4
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量表(四因子) 22 0.923 对语文教学核心要素所持有的认知
教师主导观
学生主体观
学习观
媒介观 5 0.935 对教师为主导的态度和理性认识
6 0.926 对学生为主体的态度和理性认识
9 0.835 对语文学习行为的态度和认知
2 0.817 对使用多媒体材料进行教学的认知
(三)调查对象的选取
本研究在选取35所中小学的语文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涵盖厦门地区六个区不同类别、区域、学段的学校,共发放问卷调查表200份,回收问卷表192份,获得有效问卷表190份,回收率为96%,有效率为95%。
为研究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态势走向和影响机制,我们将研究对象分成优秀教师组和对照组。优秀教师指的是经逐级考核、选拔、评选和培训,获得特级教师、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称号,和获得省、市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前五名的语文教师;其他教师则归入对照组。在190份有效问卷中,优秀语文教师组为111份,对照组为79份。
在正式问卷调查前,我们组织了8位教师进行了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态势的“团队焦点访谈”。
二、研究结果
(一)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整体态势
我们对每个子量表的因子分别进行了整体平均值、优秀教师组平均值和对照教师组平均值的统计,统计结果如下:
表2 各量表因子的平均值水平
量表 因子 题数 整体
平均值 标准差 优秀教师组 对照教师组
平均值 标准差 平均值 标准差
量表1
网络教学使用 教学教研 8 3.28 0.948 3.38 0.938 3.14 0.950
评估互动 4 4.47 0.637 4.45 0.630 4.48 0.731
家校联系 3 3.75 0.989 3.79 0.949 3.68 1.044
知识更新 4 4.67 0.514 4.67 0.510 4.68 0.522
量表2
网络能力 初级软件运用认知 8 4.42 0.632 4.44 0.623 4.39 0.647
高级软件运用认知 6 3.49* 0.836 3.66 0.693 3.28 0.944
初级软件运用能力 8 3.76 0.846 3.76 0.823 3.75 0.884
高级软件运用能力 6 2.36 0.858 2.42 0.899 2.28 0.796
量表3
网络教学作用 网络的积极作用 8 3.62* 0.786 3.80 0.680 3.38 0.864
网络的消极作用 2 2.86 0.927 2.78 0.948 2.97 0.891
量表4
教学观念 教师主导观 5 4.28* 0.665 4.39 0.606 4.12 0.721
学生主体观 6 4.59* 0.574 4.69 0.575 4.47 0.551
学习观 9 3.43 0.785 3.46 0.877 3.38 0.632
媒介观 2 3.98* 0.796 4.14 0.760 3.75 0.797
注:表中平均分为语文教师在各子量表的总得分除以子量表的题目数,分数在1分到5分之间,中位数为2.5分,分数越高,表明越倾向于同意。*表明优秀组教师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教师。
从表2中,我们可清晰地看到在教学教研、评估互动、家校联系、知识更新、初级软件运用认知和能力、高级软件运用认知、网络的积极作用、教师主导观、学生主体观、学习观和媒介观上,平均水平均高于3.0,其中有36%高于4.0,这表明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态势总体呈现正面价值取向、态势良好,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态势具有较好的体认和收获。
在量表1中,最为突出的是在教学中知识更新的平均得分为4.67,这充分表明在教学中运用网络,下载或学习别人的课件、教案和论文,更新或拓展本学科知识已成为必需。从评估互动、家校联系的平均得分分别为4.47分、3.75分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信息技术纪录、分析和评估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已成常态,看到网络工具已成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互动交流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教研方面,平均得分为3.28分,表明语文教师在通过计算机或网络设计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或学习动机,思考如何利用网络提高教学科研能力等方面,正在积极探索、实践。对照教师组教学教研的均分明显低于优秀教师组,表明优秀的语文教师更侧重借力于教学与教研。
在量表2中,语文教师的初级软件运用认知与运用能力分别为4.42分、3.76分,高级软件运用认知与运用能力分别为3.49分、2.36分,前者均分高于后者,这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也表明语文教师在软件运用上整体水平居中,但在高级软件运用能力上还有提升的空间。
在量表3中,教学中网络的积极作用的平均得分为3.62分,消极作用的平均得分为2.86分,表明语文教师在看待教学中运用网络的问题上,既有辩证的眼光,又有学科的视角。
至于教师主导观、学生主体观平均分分别为4.28分、4.59分,则清晰地表明了语文教师具有积极的语文教育思想,在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逻辑推理,鼓励学生构建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共识,并演绎于语文教学实践之中。学习观3.43的平均分,表明在教学中还是十分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和积累。媒介观3.98的平均分,表明在教学中会较多地使用多种媒介,以达到教学更有效率的目的。
(二)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态势走向
对优秀组和对照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在所有因子上的差异。结果显示,优秀组教师在高级软件运用认知、网络对教学的积极作用、教师主导观、学生主体观和媒介观得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教师(ps<0.01)。这表明:1.优秀组教师更重视各类软件和电子白板等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更能体认到网络环境对改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以及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高层次思维的积极价值意义;2.优秀组教师更关注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更注重提高学生对母语价值与意义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积极探讨解决问题,在不断更新教学观上更为主动;3.优秀组教师更注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注重“授之以渔”,积极探讨使用多种媒介提高教学效益,尤其是在以学生为主体,鼓励、促进学生构建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上,优秀组教师的认知与教学行为都比对照组教师胜出一筹。
除了两组教师在量表上的差别之外,我们还发现,优秀组教师在网络环境与自身工作的关系度以及计算机或网络方面培训的必要性两道题目上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教师(ps<0.05)。78.4%的优秀组教师认为计算机或网络能力与语文教学十分相关,57.7%的认为计算机或网络方面的培训十分有必要;而对照组教师分别只有64.6%、35.4%。这表明优秀组教师更加认可语文教学与网络视域有着密切的发展关系,更注重计算机或网络方面的相关培训,以弥补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实践。
三、结论与反思
(一)网络环境积极改变着语文教学的生态,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态势具有较好的体认和收获
教育领域十分重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普及与运用,网络学习、网络交流、网络共享等已成常态,网络教研、网络课堂正在兴起,语文教学自然无法完全游离于网络环境之外,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态势总体呈现出的正面价值取向是大环境使然。
其次,相对于基础教育的其他学科而言,语文教学更需感受时代脉搏的跳动,踏着时代的旋律前行;更需拓展知识视野,更新教学观念,以满足信息时代学生成长的需求。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单一,资讯有限,视野有限,发展速度缓慢。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视野开阔,链接丰富,教学理念转变加速,交流互动活跃,教学手段多样,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得以最大化地演绎,语文教学生态得以积极改变。这种态势,更是学科特点与自身发展的一种必然。
(二)实证研究表明,高级软件运用认知、网络对教学积极作用的认知、教师主导观、学生主体观、媒介观、网络环境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度、计算机或网络方面培训等7个要素,是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态势走向的重要推力。
第一,问卷调查和“团队焦点访谈”告知我们,优秀的语文教师更能感受到网络环境的价值,他们比普通教师更懂得充分利用网络来服务于语文教学。
首先,优秀语文教师更易踏准时代发展的节拍,能够充分意识到网络的发展势必改变着语文教学的生态。他们在网络环境下促进了师生交流,改善了教学氛围,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促进了学生发展高层次思维(如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能力。教学实践的感悟又让优秀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网络态势认知有了飞跃。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而一般语文教师这个双向互动过程相对会较长。
其次,优秀语文教师普遍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使用多种媒介材料进行教学会更有效率,因而会尽可能使用多种媒介材料进行教学。许多优秀语文教师更乐于开展语文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诸如专题人物探究、聆听大自然的脉动、寻访“我的父老乡亲”、中国戏剧欣赏等等,就是源于他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和利用网络平台来服务语文教学的意识行为。
第二,在网络视域下积极演绎先进的教师主导观、学生主体观,牵引着语文教学的态势。
先进的教学理念是要在教学行为、教学途径中演绎、落实的。多元的教学途径、丰富的教学手段更有助于实现先进的教学理念。网络平台为多元的教学途径、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情景设置、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平台,语文教学只要演绎了教师主导观、学生主体观,网络平台就更有利于牵引语文教学创造一个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构建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有利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借助网络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尽力让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文字感悟;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更贴近于学生的实际。
第三,计算机或网络方面的培训,夯实了语文教学的基础。
调查表明,优秀语文教师普遍认为计算机或网络方面的培训十分必要,他们比一般语文教师更积极主动参加各种计算机或网络方面培训。培训不仅提高了他们计算机或网络运用的能力,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网络平台对语文教学的促进,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他们教学观念的转变。
四、对策与建议
(一)回应呼声,优化语文学科培训模式
调查显示,优化语文学科培训模式有两个向度:一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诸如电子白板的使用、高级软件运用能力的提高、资源平台的高效运用、云课程研究等等;一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诸如语文教学高效地运用课件、语文探究课网络课件的使用、语文学习多元评价、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促进学生构建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语文综合活动的开展等等。只有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凸显学科特点,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培训才会有实效性,由此才能不断激发语文教学的生机,牵引语文教学的态势。
(二)迎接挑战,激发语文教学生态活力
网络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标志,它不仅给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和灵活性,而且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挑战。迎接、适应这种挑战,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现实。调查发现两组语文教师在“网络对教学积极作用的认知”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并且优秀组均分高于对照组,表明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才能激发语文教学生态活力。因为迎接挑战,激发活力,能使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态势具有引发、定向和维持的作用。由于在网络环境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其专业发展动机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我们可以从个人兴趣与需求、外部环境的鼓励与期待、拓展社会性关系的需求三个方面,来提升语文教师网络环境下的自我效能感,激发语文教学的生态活力。
(三)创建学习共同体,牵引语文教学态势走向
本次调查显示,两组语文教师在“教师主导观、学生主体观和媒介观”上存在着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并且优秀组均分高于对照组,这表明对照组语文教师在教师主导观、学生主体观和媒介观上还存在着进一步转变的空间。教学观念影响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反映教学观念。为了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师观念转变,可以以优秀语文教师为核心,创建语文教师学习共同体,通过共享资源、研讨问题、观摩教学、交流互动、教学反思、体验创新等教学行为的相互作用,由优秀教师引领,在教学实践中转变观念,共同发展。
(黄亮生 厦门外国语学校 3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