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霄燕+朱华贤
朱华贤 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致力于教育评论和随笔写作,有《青春作伴》《崇尚黑色》《推敲时尚》《用心呼吸》《师者不器》等著作公开出版,并发表教学研究论文近百篇,十余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教育理念:语文教学其实教的是教师本人。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发挥的时空更大、更自由,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师自身的素养对学生的影响也更大更直接更深远。教师素养第一,钻研教材第二,教学方法只能排在第三,这个秩序不能颠倒。
学为中心,作为当下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已经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推行与贯彻。有些地方把它当作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调子定得相当高,这都是应当充分肯定的。学为中心,体现的是以生为本,是这一教育思想的核心和灵魂。它强调的是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自己评价学习成效。在倡导学为中心的过程中,势必会碰到这样两个棘手的相关联的问题:教师的主导性有没有必要存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显然是肯定的。因为教师毕竟是教师,在知识的深广度、学习方法的丰富性方面都要远远超过学生。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在学为中心的趋势下,教师的主导性应该如何充分发挥呢?本文试以《“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为例,具体谈谈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如何发挥的问题。
一、盲区的引导——对被忽视的
对学习者而言,语文文本是不透明的,学什么不学什么,并非一目了然。一般的文本通常都会有盲区。所谓盲区,就是不显眼的、容易被忽略的学习材料,事实上,它又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甚至是关键所在。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盲区时,就要主动提出来进行点拨,让学生变盲区为明区。学习《“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时,学生最为关注的通常是王熙凤对林黛玉说的两段话。两段话分别是:一段是文本中间王熙凤见到林黛玉时的一番赞扬与同情,一段是文本结尾处对林黛玉的询问。这两处确实是文章的重点所在,它形象而生动地刻画出王熙凤的人物性格。但是,文本开头的一句话也同样非常重要,却常常被忽视: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这句话看似平常,甚至相当随便,但它极巧妙地表现了王熙凤的另一种性格特点。要知道,王熙凤的这一句话是在门外远远地、高声叫喊的,别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她却“这样放诞无礼”,张扬、大胆、泼辣的性格立马昭然若揭。在写作手法上,这也是值得学习的,它是典型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如果教师眼见盲区,生怕不能体现学为中心而回避,这就有可能成为永远的盲区。当然,教师的主动点拨,并不是直接告知,而是要启发。比如对这个盲区,教师可以这样设问:王熙凤的这句话是在什么地方说的?声音是高还是低?此时旁人是怎样的?从这句话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思索,从而找到恰当的答案。
二、误区的纠正——对学错的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有学错的地方,正像一两岁的小孩练习走路,肯定要多次摔跤一样。学生可能存在的学习过错,主要是在内容的选择上,往往存在着这样两种情况:一是把用不着学习和研究的内容进行学习和研究,或者相反;二是把不是重点当作重点,或者相反。当教师发现学生有误区时,有必要及时提醒和启发,并逐步纠正。比如,学习《“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时,有不少学生会把文本中描写王熙凤外貌的这一段文字当作重点: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学生为什么会把它看作重点而花大力气学习研究呢?理由恐怕有三:一是这段描写在课文中占了三分之一左右的比例;二是这段描写理解起来比较难,在学生心目中,难点往往就是重点;三是这段描写是以工整对仗的诗的形式出现的,有些句子优美,这在学生看来,是好字好句部分,是文章的精华所在,应当积累。在去学校听课的过程中,笔者多次发现学生都把这段文字当作重点来学习,查字典、抄词语,熟读甚至背诵等,忙得不亦乐乎。其实,这是难点而不是重点。对这段文字,根本用不着字字明白、句句理解,更没有必要背诵。只要读上一两遍,能通过描写大体感受到王熙凤衣着的华贵、绚丽、妖娆即可;能感受到她外官形象的美丽、年轻、聪明伶俐即可。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这段文字要完全理解有一定困难,特别是衣着的名称方面,因而,我们暂且放一放,到以后读相关专业的大学或研究生时再去研究。我们通过这段描写,能够获得对王熙凤的一些感受,想想:读后,你的脑海里初步浮现出怎样一个王熙凤?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花到研读王熙凤的语言上来。
三、深处的涉足——对没理解的
从整体上说,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肯定不及教师,特别是一些成人化的作品,作为年少的学生,受生活经历与思维特点的局限,往往无法达到一定的深度,而有些文本又要求达到较深的理解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铺好台阶,引导学生一步步涉足文海之底,让他们触摸深处的惊奇与险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结尾有这样一段文字——
“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初初一看,这段文字似乎十分平淡,实际上内涵丰富,理解起来很难,完全要学生自己琢磨,绝有可能只看到表面的一层,即王熙凤非常热情,对林黛玉关爱有加,而看不到藏在文字底下的玄妙。仔细品味,可以发掘出王熙凤的多重性格成分,除了对林黛玉有一点关爱外,还有这样几层性格成分:一是故意做给贾母看,让她老人家知道,我对你外孙女很关心。“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连续三个问题,并不要求回答,这表明:关心的形式大于内容。还有下面两句“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中的两个“只管”,则是为了张扬自己的权力,表明自己在这里是可以说了算的,对吃的、用的、玩的以及佣人,都有绝对的支配权。所以,这段文字看似平常,实则深刻而丰富。教学时,教师可以分这样三步引导:第一步,这段话语可以分几个层次(两层)?第二步,第一层中的三个问题为什么只有问没有答?第三步,两个“只管”表现出主人公的什么个性特点?通过这样引导,学生对王熙凤的形象就不会只有单一化、平面化的认知,而会有更丰富、更立体的理解和感知。能领略文字底下深藏的风景,这才叫阅读能力的提升。
四、背景的介绍——对不明白的
教材中有些课文需要放在宏大的背景之下才能有比较准确和深刻的认识,如果只满足于课本所呈现的那一点文字,会显出捉襟见肘之困窘。这里说的背景,有的是历史背景,有的是情节背景,有的是作家的创作背景。学生知识面不广,手上资料有限,如果学生在不明白相关背景的情况下自学,要学懂学通就相当困难了。因而,教师介绍与课文相关的背景就显得十分必要。教《“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时,这三方面的背景介绍是不能缺少的:(1)林黛玉原先在哪里?为什么要到贾府来?是打算长住还是暂时做几天客人?(2)此时,王熙凤的身份是什么?她在贾府有多大权力?这个权力是谁给的?(3)贾母的身份是什么?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和威望怎么样?如果明白了这些,就等于把王熙凤“初见”林黛玉这个短剧放入了一幅漫长的生活画卷之中,犹如一条鱼置身于大海,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清净澄明得多。背景介绍的形式,可以是老师直接讲述,也可以整理成文字提供给学生。如果有的学生已经阅读过《红楼梦》或查阅过有关资料,可以让学生自己介绍,然后互相补充。
endprint
五、新文的推介——引同质比较
受阅读面的影响,学生学习时通常局限于课文本身,即使教师把相关背景资料提供给学生参考,视野也总是有限。为了进一步深入理解,同时也可增加阅读量,在学生自行学习之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同质文章或片段推荐给学生。同质,指的是内容接近的、相连的,或者文体相同的、表达方法相同的等。总之,是难度差不多的,具有可比性的,比较后又能获得新的认识的文章或片段。《“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是写王熙凤对林黛玉的态度的。林黛玉是贾母极其宠爱的外孙女,那么,王熙凤对其他人的态度如何呢?在学生基本学懂课文之后,教师可以从《红楼梦》中选择一些与王熙凤相关的片段,供学生对照式学习。比如,王熙凤对同样是得宠的贾宝玉态度的片段,对另一位表亲薛宝钗的态度,及对仆人袭人、晴雯,对丈夫贾琏,对乡下人刘姥姥的态度等片段。从横向比较中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王熙凤;也可以纵向选择片段进行比较,王熙凤“初见”林黛玉是这样,再见、三见是如何呢?选择同质文章或片段进行比较,关键是要有典型性和可读性。另外,比较时,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不能为比较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什么?教师要心中有数,也要让学生心里清楚。
六、方法的点拨——对没入门的
毋庸讳言,当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自己之后,对一部分优秀生而言,手脚是放开了,学习的灵活性是增强了。但对后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说,完全有可能遭遇这样的困厄:不知道怎么学;或者这一类课文是会学了,换一类课文又不会学习了;甚至这篇是会学了,换一篇就又不会了。因为语文学习实在是无章可循,课文的类型实在是复杂太多样了。根据这样的现实,教师如果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那么,一部分人就可能收效甚微。因而,方法的点拨就变得十分必要。方法点拨的主要思路是:确定文体,并根据文本特点确定学习重点。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征,学习方法也应有所区别。即使是同一文体,文本特点也不尽相同,学习重点也应当有差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是一篇叙述类节选型文章,叙述类文章有写人、记事、绘景、状物等多种,而此篇侧重于写人。如何写人,其方法又有多种,此篇侧重于语言描写。学习时,教师可设计这样几个问题进行点拨:(1)本文以写什么为主?(2)本文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写?(3)文中的主人公是谁?有什么个性?(4)本文的语言与一般记叙文的语言有什么不同?(本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语言与现代汉语含义不同)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恰当的、适时的学习方法点拨,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以上六点着重是就一个具体文本说的,下面这点则主要是从宏观上说的。
七、方向的把控——显学科特征
学为中心,这是一场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中小学各学科教学都是适合的。在这场变革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既有普遍的共性,又有独特的个性。普遍的共性是指,教师的角色地位都要有这样的转变:一是从备教到备学。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要有足够的预见;二是从岸上到水中。主导不是站在岸上指手画脚,而是下到水中共同参与学习;三是改裁判为主持。教师的主导不是作简单的是与非的判断,而是要引领、提醒、启发,让学生自行作出判断。独特的个性是指,要根据学科特点来确定主导的方向。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基础性、实践性、理解多元化相结合的学科,根据这些特点,教师的主导要着重把控这样几个方向——
1.防止过多非语文的学习
几乎所有的文本都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这既给学生的学习材料带来了丰富性,也给学习带来选择上的复杂性。如何从纷繁复杂的学习材料中选择真正属于语文的因素进行学习,剔除那些非语文因素,教师的引导显得至关重要。应当看到,学生花了大量时间,可学的并非都是语文的现象还是不少的。
2.防止过于单一化的理解
语文内容的理解大都是多元的,答案通常是多样的,教师的引导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特点,不要绝对化,不要动不动统一标准。比如对王熙凤的认识,就是在《“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么短小的片段中,也不能简单地把她说成是一个口齿伶俐阿谀奉承的反面角色,而是一个瑕瑜互见的人物。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有独创性的理解,教师要特别鼓励与嘉奖。
3.防止停留于口头的领悟
学生以学为中心,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满足于口头上的领悟与理解,而忽视实践上的具体训练。语文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光是脑子里想到了、嘴巴上能说了,还是远远不够的,许多方面必须真枪实弹地训练和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实践,在反复实践中提高能力。♪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