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玲+张孝刚
摘 要:根据学校特点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需要,为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能力,从实验大纲、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几个方面提出了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31(2014)14-136-03
Explor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s of Food Microbiology
Tang Ling et al.
(School of Public Health,Zunyi Medical College,Zunyi 563003,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choo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needs of the food microbiology experimental course,the idea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of food microbiology were proposed from experiment outline,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mode for training practical ability,innovation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Key words:Food microbiology;Experimental teaching;Reform
食品微生物学(Food microbiology)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1]。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部分,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国内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高校大多为综合类大学、农学院和理工学院三大类,而在医学院校开设该专业的还很少。为体现医学院办学特色并满足课程需要,开设具有特色专业背景的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有必要对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进行重新定位。结合自身情况,我们对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改革与探索。
1 制订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大纲
1.1 明确实验教学目标 我院制定了符合自身定位和社会需求的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目标。首先,要求学生在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理论课上学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其次,通过对食品微生物学实验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为了使教师和学生都能更好地把握实验内容,在实验指导上均列出了每个实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3个层次,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的掌握。
1.2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生本身的特点和知识基础。虽然我校只是二本院校,但学生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超过二本线60多分,学生基础较好,而且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都是理科生,具有较好的动手能力。此外,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授课对象是大二下学期的学生,学生在大一和大二上学期已经学习过分析化学、食品化学等课程,对一些基本的实验器材已经比较熟悉。针对这样的情况,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除验证型实验外,还适当安排了一些综合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采用“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验证型实验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而综合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则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实验内容见表1。同时,在安排实验顺序时,还要注意内容从浅到难,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规范的实验操作意识[1]。
其次,要将实验课与理论课紧密结合。理论课是实验课的基础,而实验课又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因此,如何将实验课与理论课紧密结合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任务。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验内容相结合,要合理安排理论课和实验课的上课进度。由于我校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于2012年才开始招生,是我校新开专业,所有的专业课包括实验课都是新开课程,而上课时间又正好在新老校区搬迁期内,所以部分实验仪器的购置有延迟。如果理论课完全按照课本的章节顺序上,可能就会存在与实验课内容脱节的问题。因此,根据已到位的实验器材,合理安排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内容,将两者的课程进度很好地结合起来,一是可避免出现学生在上实验课的时候理论知识还没学或者时间隔得太久已经遗忘,二是学生对实验课内容更容易理解,印象也更深。
表1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实验内容&教学时数&实验类型&一&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标本片的制备,革兰氏染色法&4&验证型&二&酵母菌、霉菌的形态观察&4&验证型&三&培养基的制备&4&验证型&四&细菌的分离纯化,培养形态观察及保种&4&验证型&五&酵母菌的显微镜直接计数法&4&验证型&六&细菌生化实验及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4&综合型&七&细菌菌落总数测定&4&设计型&八&大肠菌群测定&4&设计型&]
2 改革实验教学方式
2.1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2] 传统教学是以教材为主要内容,以演示工具为辅助手段,以讲授、谈话、讨论为主要教学方法的课堂教学[3],能很好的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但费时、费力,形式较单一、呆板[4]。而多媒体教学虽然教学生动、形象,可较好的创设教学情境,使“抽象”变“具体”,使“静态”变“动态”,较好的呈现教学内容和过程,但信息量大,学生对重点难点难以全部消化理解[4]。由于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知识点多、杂,有的内容又比较枯燥,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并让学生真正掌握实验技术,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效结合。PPT作为一种现代教学媒体,应合理地利用其动态性、交互性、多媒性[1]。通过在PPT中穿插适当的动画、视频对实验原理、步骤和操作要点进行形象而生动地讲解,不仅使学生对整个实验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在PPT讲授之后,还要给学生进行示范操作,并在示范过程中再次强调PPT中提到的操作要点,以引起学生注意。即采取“讲—看—讨论―讲—做—示范―独立操作—总结”的教学程序[5],在教师讲授和示范操作后,让学生独立操作并学会总结。此外,实验老师在讲授时应以重点内容为主,而一般内容则采取学生自学的方式,这样可防止学生出现不动脑筋、按部就班的现象。
2.2 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全过程中 传统的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存在一个弊端,即学生并未真正参与整个实验过程。其实除学生在实验课上要做的内容外,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还包括前期的实验准备、预实验,后期的废弃物处理、实验室打扫以及实验室管理工作等。在每一次实验课前,实验老师都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所需的实验材料,例如菌种活化、配制试剂、玻璃仪器的灭菌等。而学生在上课时只是按实验指导把实验内容做一遍,对很多前期的实验准备工作并不清楚,所学实验并不完整,在实际应用中的实验技能往往较差。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其能很快适应今后的工作,让学生全程参与实验是很有必要的。实验内容经过优化后,整个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的内容连成一个整体,不仅教学得到了保证,而且实验的安排也更加紧凑和连贯。这样,学生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准备实验材料,不仅激发了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了他们的动手机会,使学生得到锻炼,更有利于他们系统掌握食品微生物学的实验操作技能。同时,这样的安排也减轻了实验老师的教学工作量,使老师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endprint
3 建立合理的实验教学考核方式
实验考核可将多种考核形式结合起来,尽可能全面地考核,给学生一个客观、公正、综合的成绩评定[2]。为真实评价学生实验课的综合表现,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成绩评定包括4个方面: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综合实验能力。实验考核采用百分制,其中课堂表现占20%,包括出勤、预习情况、回答问题;实验操作占30%,主要考察学生无菌操作、接种、染色等微生物的基本技术技能;实验报告占30%,包括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结果、思考题的回答、实验的总结和分析;综合实验能力占20%,主要考察学生在设计型实验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考核方式除注重食品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能外,也更加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的实验考核内容及方式见表2。
表2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考核内容及方式
[考核项目&考核内容&考核方式&所占分值&课堂表现&出勤、预习、提问&记录&20&实验操作&无菌操作、接种、染色、倒平板等&操作&30&实验报告&记录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思考题的回答、实验的总结和分析&记录&30&综合
实验能力&细菌菌落总数测定、大肠菌群测定&操作&20&]
4 结语
随着高校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入,实验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6]。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这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实验课作为理论运用到实践的重要途径就更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是食品专业学生将来从事食品检验、分析工作所必备的实验技能。通过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实验操作技能,更要提高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使学生能将理论灵活运用到实践中,真正符合当前社会对食品从业人员的要求。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使食品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食品人才。
参考文献
[1]郭一帆.《食品微生物》课程教学分析[J].科技信息,2013(6):262.
[2]黄晓婷.高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1(8):118-119.
[3]黄生学,樊雅平.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化整合的研究[J].成人教育,2010(1):49-50.
[4]宁雪静.浅析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化整合[J].科技视界,2012(31):155.
[5]刘森林.微生物学实验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5,32(4):153-155.
[6]刘变芳.改革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60-62.
(责编:吴祚云)
endprint
3 建立合理的实验教学考核方式
实验考核可将多种考核形式结合起来,尽可能全面地考核,给学生一个客观、公正、综合的成绩评定[2]。为真实评价学生实验课的综合表现,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成绩评定包括4个方面: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综合实验能力。实验考核采用百分制,其中课堂表现占20%,包括出勤、预习情况、回答问题;实验操作占30%,主要考察学生无菌操作、接种、染色等微生物的基本技术技能;实验报告占30%,包括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结果、思考题的回答、实验的总结和分析;综合实验能力占20%,主要考察学生在设计型实验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考核方式除注重食品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能外,也更加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的实验考核内容及方式见表2。
表2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考核内容及方式
[考核项目&考核内容&考核方式&所占分值&课堂表现&出勤、预习、提问&记录&20&实验操作&无菌操作、接种、染色、倒平板等&操作&30&实验报告&记录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思考题的回答、实验的总结和分析&记录&30&综合
实验能力&细菌菌落总数测定、大肠菌群测定&操作&20&]
4 结语
随着高校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入,实验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6]。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这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实验课作为理论运用到实践的重要途径就更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是食品专业学生将来从事食品检验、分析工作所必备的实验技能。通过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实验操作技能,更要提高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使学生能将理论灵活运用到实践中,真正符合当前社会对食品从业人员的要求。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使食品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食品人才。
参考文献
[1]郭一帆.《食品微生物》课程教学分析[J].科技信息,2013(6):262.
[2]黄晓婷.高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1(8):118-119.
[3]黄生学,樊雅平.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化整合的研究[J].成人教育,2010(1):49-50.
[4]宁雪静.浅析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化整合[J].科技视界,2012(31):155.
[5]刘森林.微生物学实验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5,32(4):153-155.
[6]刘变芳.改革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60-62.
(责编:吴祚云)
endprint
3 建立合理的实验教学考核方式
实验考核可将多种考核形式结合起来,尽可能全面地考核,给学生一个客观、公正、综合的成绩评定[2]。为真实评价学生实验课的综合表现,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成绩评定包括4个方面: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综合实验能力。实验考核采用百分制,其中课堂表现占20%,包括出勤、预习情况、回答问题;实验操作占30%,主要考察学生无菌操作、接种、染色等微生物的基本技术技能;实验报告占30%,包括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结果、思考题的回答、实验的总结和分析;综合实验能力占20%,主要考察学生在设计型实验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考核方式除注重食品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能外,也更加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的实验考核内容及方式见表2。
表2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考核内容及方式
[考核项目&考核内容&考核方式&所占分值&课堂表现&出勤、预习、提问&记录&20&实验操作&无菌操作、接种、染色、倒平板等&操作&30&实验报告&记录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思考题的回答、实验的总结和分析&记录&30&综合
实验能力&细菌菌落总数测定、大肠菌群测定&操作&20&]
4 结语
随着高校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入,实验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6]。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这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实验课作为理论运用到实践的重要途径就更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是食品专业学生将来从事食品检验、分析工作所必备的实验技能。通过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实验操作技能,更要提高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使学生能将理论灵活运用到实践中,真正符合当前社会对食品从业人员的要求。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使食品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食品人才。
参考文献
[1]郭一帆.《食品微生物》课程教学分析[J].科技信息,2013(6):262.
[2]黄晓婷.高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1(8):118-119.
[3]黄生学,樊雅平.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化整合的研究[J].成人教育,2010(1):49-50.
[4]宁雪静.浅析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化整合[J].科技视界,2012(31):155.
[5]刘森林.微生物学实验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5,32(4):153-155.
[6]刘变芳.改革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60-62.
(责编:吴祚云)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