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开明
摘 要: 本文在韩刚教授的教材研习的理论指导下,对现行初一仁爱英语教材进行教材分析,以发现教材内容的编排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适应性,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通过对单元话题的研习分析,探索如何优化教材,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教材,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 教材 策略 探索
笔者于2011年参加了由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韩刚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为我们做的教材研习培训,初步学会了如何对教材进行分析、理解、使用和开发。那么,什么是教材研习呢?韩教授指出,教材研习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对以课本为主的教材文本和教学活动材料所进行的分析和解读,以便为学生选择与创造更为有效的学习资源。英语教师的教材研习不仅是其备课和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教师理解教学和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途径之一。现行仁爱英语教材图文并茂,主题丰富,活动新颖有趣,然而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许多老师感到了挑战和压力,大量“差生”的出现更让老师们束手无策,有时甚至陷入困惑中。笔者试着运用教材研习的方法,对初一教材的适应性进行教材分析,找出不合理的地方,思考其原因,进行深入探讨。
一、学生对仁爱初一英语教材的看法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多数学生认为教材内容太难,语言点多而杂,单词、词组记不牢,教材追求面面俱到,结果是面面做不到。有些学生甚至想放弃,觉得自己是“差生”,学不好英语,也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
二、教师对教材的看法
笔者所在教研组每学期都组织几次教研活动,借教研的机会,笔者经常就教材的使用情况与老师们交流,发现绝大多数老师对现行英语教材不满意,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词汇分布不均匀,再现率低。
单词分布不均匀,最明显的是七下各个话题的编排,话题中生词最多的达68个(Unit 5 Topic1),最少的只有13个(Unit 7 Topic 2);单个话题中各个Section的生词分布更不科学,其中 Unit 5 Topic1 Section C的生词多达26个,Unit 5 Topic 3 Section A 的生词虽然只有21个,但单词难度大,学生难以掌握。有些单词的再现率非常低,甚至在整个初中阶段只是昙花一现,如worm, Muslim, politics等。如此编排,学生普遍难以牢固掌握,经常是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后,发现对单词和短语还很陌生。
2.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无法完成。
新课标倡导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本套教材为教师精心设计了多种活动,但有些设计得比较突然,与主题相去甚远,令老师们不知从何处下手。
三、专家对教材的看法
韩刚教授认为仁爱版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为了呈现语言结构知识的特点,有时话题不够具体,课文语言不够自然,适宜于精读,而不适宜于口头交流。
2.强调操练性语言活动,但活动的设计有一定的随意性,如缺乏词汇分类、分级与循环的意识;句型操练缺乏交流需要;语法呈现缺乏多样性与自然性;任务难度缺乏一致性,活动指令不能反映活动的学习特征等。
四、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教材使用中所遇到的问题
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专家,都认为本套教材的编排存在一定缺陷。实践证明:教材缺陷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也对教师开发和合理利用教材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很有必要探索一些使用教材的基本策略解决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学法指导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很重要的一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如果能教学生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背单词、预习、复习、自主阅读的习惯,就能让学生受益终生。
2.学会运用教材研习的方法,了解教材各个环节的编写是否符合教学的需要。
教材各个任务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能否适应学生的需要,是否符合课标的要求,即“以学生为中心”,需要老师们对教材的编排有一个科学认识,运用教材研习方法,有助于对教材编排的合理性有一个清晰认识。以下是对单元课型七年级Unit 8 Topic2 Section C教材研习的分析结论:
(1)本课三个活动共出现21个生词及词组,教师仅处理这些单词和词组就要占用较长时间,因而会严重影响后面的教学活动安排。
(2)该阅读文1a的主题虽然与单元话题的主题有一定联系,但学生缺乏读的动机,这无疑增加了教师授课的难度。
(3)虽然该活动的“阅读理解”性质清楚,但从具体检测方式来看,编者阅读技能训练的目的单一,缺乏对中心意义的归纳等,教材也没有任何阅读策略的提示(如主题词的识别)和关于阅读过程的设计,说明阅读技能训练的目标并不清楚。
(4)1c部分的教学设计语法功能目的性强,学生很难套用1a学到的信息,造成语言的产出困难,教材也没有给出一个report的模式供学生模仿,因而该设计教师很难当场完成。
(5)任务2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教材提供了文章的开头一句,但没有为文章的篇幅、体裁、内容、结构给出具体要求和引导。该活动的设计中出现了8个生词,增加了学生理解表格信息的难度,容易出现厌学情绪,且完成这篇文章的写作需要花较长时间。
(6)任务3呈现的是Maria和Jane的对话,谈论Maria“五·一”去四川旅游的情况。本段对话真正体现四川风俗的只有一句话:川菜又辣又好吃,其他的与本课内容都不沾边。对话用过去式呈现,与前两个活动的学习任务(学会运用should, shouldnt/mustnt)不相关。如此杂乱的教学活动设置,老师很难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
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在安排本课的教学活动时,需要对教材做适当调整,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没有一套教材是完美无缺的,英语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创造激情和毅力,要立足于教材,根据实际需要突破教材。教师不是教材的被动使用者,而应该是教材的积极开发者(程晓堂,2002)。
(1)科学处理教材内容。
①删减:教材中的有些内容是学生无法当堂完成的,教师可大胆将其删减。如上述所讲的Unit 8 Topic2 Section C中的1c部分的调查报告可直接删除或作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而任务2的写作活动也可作为课后的作业完成,避免教师因太多的教学内容而囫囵吞枣。
②增加:教材的某些章节内容比较单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实际,适时地对学生渗透情感方面的教育。如七(下)Unit 8 T3 SA的第二个任务,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听、读后完成句子,进而了解几个节日,学生对有些节日只是一知半解,如母亲节,有必要增加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由来,感受母爱的伟大。其他节日如Easter Day,April Fools Day,教师可补充适当的阅读材料,加强跨文化方面的教育。同一话题的Section B,标题是Christmas,但文章对圣诞老人没有介绍,可引入人教版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补充。
(2)合理安排教材内容的顺序。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材内容,有利于强化教学效果,比如上文提到的Unit 8 Topic2 Section C,为使学生开口说英语,教师可以把任务3的对话作为导入部分,以此活跃课堂的气氛。
(3)调整课时安排。
教材本身并没有严格的课时安排,这就为教师的开放性教学提供了方便。在具体教学中,如果语法部分的内容较多,则可以单独安排1个课时,口语操作部分可以适当减少训练时间,这样松紧结合,更有针对性。
(4)跨单元总结语法要点。
本套教材中,一个语法现象通常分散安排在几个单元中,如名词变复数,教师可以提前将各种变化讲完,这样不但可以保持知识的完整性,还可以让学生在明白语法现象后,进一步巩固所学语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低耗。
五、结语
运用教材研习方法,树立新的教材观,即“用教材去教,而非教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之最大限度地适合于学生,这是每个英语教师必须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韩刚.教材研习导论[R].2011-7-19.
[2]林生香.论新形势下中学英语教师的素质[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709:20-21.
[3]麻慧燕.从实际出发,灵活和创造性地处理高中英语教材[J/OL].201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