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晓川
摘 要: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毕司沃斯先生对于“房子”的毕生追求表现了后殖民时代的印裔特立尼达人对于家园和身份认同的强烈渴望。从小说名《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中的“房子”以及文本中极具隐喻意义的“哈奴曼大宅”等表示空间的词语中就能看出奈保尔对空间问题在文本中给予的高度的关注。本文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对《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进行空间研究。
关键词:V.S.奈保尔;特立尼达;空间研究;《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空间理论是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20世纪80年代逐渐形成并引起社会学理论介的高度关注。正因如此,才引发了学科的交叉和文学批评理论与空间的契合,随着理论的发展和成熟,空间在文学作品分析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空间是将景观看作一个社会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象征系统,是景观的抽象概念和隐喻,它重视景观所蕴含的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而文学作品中的空间强调的是抽象的社会关系﹑文化属性等多重性质,是对人物个性、社会现象的精彩诠释。正如列斐伏尔所说: “空间是为社会所生产,同时也生产了社会。”[1] 在文学作品中的空间视角下的意象,在不同的文章中为渲染文章氛围、揭示文章的主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文学作品分析中,空间在文本中的不同表现体现了其不同的价值,反映了不同的文学内涵。自空间理论受到高度关注以来文学批评打破传统的纵向历史研究,转向横向的空间解读,空间是一个文化构建的能动因素,而权力、身份、政治又是文化研究中最活跃的要素。评论家们开始关注作品中所呈现的景观空间并由此解读其背后所蕴含多层次的社会属性。“空间”已被广泛地被非地理学领域隐喻的使用,乃至形成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广泛“空间转向”。[2] 空间批评的文化属性研究注重文学作品整体作为一整个巨大的空间隐喻所折射出的深层次的文化意义。
做为20世纪优秀作家的代表,奈保尔对空间问题的重视一直贯穿在他的创作生涯中,使得空间在其作品中成为一个聚集了各种社会关系的场所。这一场所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地理学范围,而是一种融合了记忆、情感和历史的独特体验。保尔借助这种空间来发现历史背后的真相并耐人寻味地揭示了空间背后隐藏意识形态。
1961年出版《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是奈保尔的一部带有半自传的色彩优秀作品,这部作品描写了他记忆中的特立尼达,也是为了纪念他的父亲所作。该小说讲述了发生在特立尼达一个来自印度裔移民后代-毕司沃斯先生为建造一所属于自己并拥有完全支配权的房子的奋斗史。
(1)物理空间
物理空间指小说的自然景观部分,是小说中的重要隐喻系统。常常在小说中以地域、场景、建筑等形式出现。奈保尔在小说《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中将场景设定在图尔斯家族哈努曼大宅。
在小说中对图尔斯家族哈努曼大宅有这样的描写,从外部看,“在阿瓦克斯的高街上,坐落在那些摇摇欲坠的木头和波状铁皮搭成的房子中间,哈努曼大宅就像一座异军突起的白色堡垒;宅子的混凝土墙壁依然厚实;当图尔斯家底层那些商店的窄门关上的时候,整个大宅子显得庞大、坚不可摧,然而空白无物;两侧的墙壁没有窗户,在上面两层楼的窗户也只不过是正面墙上的狭长的裂口;在围绕着平坦的屋顶的围栏中,有一个慈眉善目的猴神哈努曼的混凝土雕像。”[4]77 这样一所落在特立尼达的大宅,与这个殖民地的大环境是高度分裂的。
在内部,我们发现,居住空间被人为的分割成了不同的物理空间,以家族最高统治者图尔斯太太的房间为中心呈金字塔状分布,离中心越近地位越高。在哈努曼大宅里,与图尔斯太太的房间紧挨着的是图尔斯家族两个男孩的房子,他们作为男权社会的接班人,在未成年之前一直处在图尔斯太太权力的庇护下,他们的物理空间位置体现出母与子相连的稳定的权力中心。
因此,图尔斯家族哈努曼大宅并不是一个权力消失的场所,其物理空间的布局生产着家族内部成员之间的政治关系。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在相互地再生产,社会空间将其权力结构投射到物理空间中来。[5]
作为一个小家庭的主人,毕司沃斯先生在图尔斯家族得不到一丝的尊严,为了逃离哈努曼大宅,获得独立生存空间、自由的心理空间和尊严,他一生都在为属于自己的房子而奔波,在这里“房子”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由钢筋水泥建造的物理空间,而成为了“生存空间”的表征。毕司沃斯先生寻求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家,更确切地说是在寻找自我心理空间的归属感。
(2)社会空间
空间具有社会属性,任何一个社会,从而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会生产出它自身的空间。列斐佛尔在提出社会空间这个概念的同时,还谈到社会空间是物质性的空间实践,是观念的空间也是生活的空间,即可知觉的、可构思的和可生活的三重空间。[14]因此在文学作品中,社会空间不仅包括可见的人们活动场所,也包括人们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受意识形态控制所表现出的行为方式等。在社会空间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人类群体之间的活动交锋。
在《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中,当毕司沃斯与图尔斯家族冲突的升级后,他意想不到地获得了一次远离哈奴曼大宅的机会,图尔斯家族把毕司沃斯先生和正怀身孕的妻子莎玛送往“捕猎村”去经营一家为其家族所有的小杂货铺。这样, 毕司沃斯先生在生命的旅途中第一次有了一座独立的住处, 虽然它的产权是属于别人的。虽然是一间低矮、窄小的破旧屋子, 但这毕竟是毕司沃斯先生自立门户后得到的第一座独立的住房。然而即使在这暂时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里,毕司沃斯先生依然没有获得真正的“归属感”。他们刚搬进去不久,妻子莎玛就提议让她的妹夫、一个自封的梵学家来做一次祝福仪式。他勉强同意了,没想到图尔斯家族的所有成员携老扶幼全部出动,前来参加这个“盛大的”祝福仪式。他们住在毕司沃斯先生的家中住了一周,吃喝玩乐,耗尽了他的积蓄,来来往往的人群还把他家的花园踏得个稀巴烂。毕司沃斯先生发现,他想在自己的家中找一个安静的睡觉的地方都不可得。然而更使他愤怒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妻子莎玛只是把这里当作一个打发时间的地方,她总是把哈奴曼大宅称为家。
以至于后来在毕司沃斯几乎走投无路的情况下, 一位似乎很“善解人意”的法务官的文书自愿地提出将自己的一幢房子低价转让给他。由于毕司沃斯先生当时太渴望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了,以至于购房的迫切心情使得他没能看到这座房子的许多显而易见的缺陷和瑕疵。以致于当他兴高采烈地带着妻子儿女搬进所谓的“新居”时,才发现房子的建筑质量极为低劣,不但有很多地方需要修补, 而且住进去之后也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温馨。于是, 他感到大大地上了那个貌似仁慈的法务官的文书的当。尽管如此, 为了还贷和维持家用, 他依然得加班加点地工作,终因心脏病突发而猝死在只有一半属于自己的房子里。这样, 毕司沃斯先生至死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没有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属于自己的房子。一生都在痛苦地追求着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追求着属于自己的“房子”,至死未能如愿的事实隐喻了人与人之间异化的社会关系。[3]
(3)心理空间
小说中的个体心理空间是个体空间的重要体现,从人物的住所,到内心独白都体现了心理空间特征。
在图尔斯家族哈努曼大宅里,他失去了独立个体的作为一家之主的地位,周围人对他也只有嘲笑和谩骂。“在哈努曼大宅里,在图尔斯太太的女儿女婿和孩子们的包围下,他有一种被吞没的无足轻重的甚至是害怕的感觉”。[4] 63这是他心里空间的独白,因为他无法摆脱图尔家族的控制,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空间,甚至没有给孩子起名字的权利。但是尽管如此,毕司沃斯先生却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拥有一所自己的房子,这是他唯一可以让自己重拾独立生存空间和心理空间的出路。他四处奔走,两次借债建房,结果总是遭到命运无情地打击。后来,毕司沃斯先生来到了西班牙港,在一家报社获得了一份记者的工作,从此生活逐渐改善,在自己的奋斗下,他终于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虽然这座用劣质的建材拼凑而成的房子给毕司沃斯先生带来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但也恰恰是这座房子为毕司沃斯先生赢得了尊严和胜利,获得了妻子的敬佩,并体验到了家的感觉。最终司沃斯先生赢得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心灵得到满足。这种家庭空间的建构,从某种程度上讲已成为社会空间的一个隐喻。
三、结语
总之,对《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进行空间研究可以发现奈保尔借助空间来发现殖民地特立尼达历史背后的真相并耐人寻味地提示了空间背后隐藏意识的形态。同是《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还是一部空间象征意味极浓的现实主义之作, 是一部生活历史自身形成的史诗, 是一幅特立尼达前殖民地的民情风俗画。 通过空间解读很清晰地表现了小说中人物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受意识形态控制所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和心理诉求。对此, 我国英国文学专家张中载先生也曾作过这样的评论: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的“魅力不在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 不在扣人心弦的悬念, 不在它的戏剧性或一般小说中常见的爱情题材。你在毕司沃斯奋斗的一生中听不见什么豪言壮语, 也看不到什么高于他人的英雄业绩。一切都平淡无奇。可是, 它的魅力也正在于它的真实和质朴。象清泉一杯, 浓烈的刺激味道是没有的, 喝下去却沁人心脾。[10]
参考文献:
[1]陆扬.空间理论和文学空间[J].外国文学研究,2004(4).
[2]Crang M., &Thrift N. Thinking Space [M]. London: Routledge, 2000:30.
[3]高照成.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60.
[4](英)V.S奈保尔.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M]. 于珉君,译. 南京:译林出版,2002:36.63.77.
[5]汪民安. 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63.
[6](英)V.S奈保尔. 幽暗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M].李永平,译. 北京:三联书店,2003:30.
[7](英)雷蒙德.威廉斯. 现代主义的政治--反对新国教派[M].阎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51.
[8]瑞典学院. 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搜狐新闻,2001
[9](英)V.S奈保尔. 抵达之谜[M]. 邹海伦,蔡暑光,译.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337.135.258.
[10]张中载. 当代英国文学论文集[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263-264.
作者简介:鲁晓川,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