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不同时段生成热带气旋频数及其水汽条件的分类

2014-09-19 02:04朱伟军胡瑞卿徐明
大气科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散度气旋频数

朱伟军,胡瑞卿,,徐明

(1.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4;2.上海市气象局,上海 200030)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不同时段生成热带气旋频数及其水汽条件的分类

朱伟军1,胡瑞卿1,2,徐明2

(1.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4;2.上海市气象局,上海 200030)

对1961—2010年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不同时段生成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频数的时空分布及水汽条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将TC活动划分为活跃期(6—11月)和平静期(上年12—当年5月)两个时段。在TC活跃期和平静期,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上TC频数的EOF第一特征向量都表现为一致的增加或减少。活跃期EOF的第二特征向量表现为南海与西北太平洋中西部的TC频数存在相反的变化趋势,平静期EOF的第二特征向量则表现为130°E以西海域的TC频数与130~150°E范围内生成热带气旋存在相反的变化趋势。活跃期和平静期西北太平洋TC的生成频数与水汽通量散度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在活跃期南海TC频数与水汽通量散度仅在南海中北部有弱的负相关,在平静期南海东部到菲律宾附近海域有显著的负相关。因此,水汽条件的影响使得在活跃期南海和西北太平洋TC高频年中,南海北部和西北太平洋中东部TC频数明显偏多,而平静期高频年中,南海东部以及西北太平洋中西部TC频数明显偏多。

热带气旋生成频数;水汽通量;南海;西北太平洋

0 引言

西北太平洋是全球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也是唯一全年各月都有TC生成的海域,每年平均有26个TC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占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一。陈联寿(2010)的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TC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TC引起的暴雨、大风和风暴潮等灾害,以及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西北太平洋和南海TC生成及活动基本规律十分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陈世荣(1990)分析了TC的源地变化特征,发现TC主要生成源地分别位于菲律宾海盆、西马里亚纳海盆以及我国南海海盆附近,并认为源地的地理位置随月份的不同有南北和东西方向的摆动,发生频数也有明显的月际变化。卢秋珍等(2007)用多项式拟合和统计的方法对1960—2005年西北太平洋TC年频数资料进行分析表明:TC活动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46 a间TC活动存在两个高频期和两个低频期。雷小途和陈联寿(2002a,2002b)的研究结果表明,TC在中低纬度环境场中具有不同活动特征。穆振海和屠其璞(2000)利用1949—1995年的TC资料,对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地区TC生成频数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气候学的分析。黄勇等(2008)将55 a西北太平洋TC活动期分成低频时段和高频时段分别加以研究,结果表明高频时段的环境场条件均有利于TC的生成,而低频时段的物理量场则与之存在相反的异常。此外,国内外学者研究指出TC的年际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含垂直风切变、海平面气压、热带海表面温度以及其他大尺度环流因子(Gray and Sheaffer,1991;Landsea et al.,1998;Wang and Chan,2002)。

以往的研究表明,热带西北太平洋全年都有TC生成,而之前的研究多是针对夏秋两季的TC加以分析,从不同源地和不同时段综合的角度,对TC生成特征及其机制的深入研究还不多见。本文将南海和西北太平洋整个TC活动期,根据生成频数气候平均的逐月分布特征分成平静期和活跃期两个时段,采用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提供的TC最佳路径数据集,分别对活跃期和平静期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两个不同源地的热带气旋频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类研究,并结合TC生成异常年中TC生成源地的水汽条件的分析,揭示不同时段和不同源地上TC频数及其影响因子的变化规律。

1 资料与方法

TC频数资料取自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TC最佳路径数据集,该数据集包括指定海域(180°以西和赤道以北)TC每6 h的位置和强度。取强度达到热带风暴(tropical storm,TS)标准的TC作为研究对象,即将TC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初次达到17.3 m/s时的位置和时间作为TC的初始位置和生成时间。为了分析水汽条件对TC生成的影响,还应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使用的资料包括湿度和风速资料,资料水平分辨率为2.5°×2.5°,垂直范围取 1 000、925、850、700、600 和 500 hPa,共6层。

应用的常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相关分析、显著性检验、合成分析、经验正交函数展开(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等方法(Storch and Zwiers,1999)。

2 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不同时段TC生成频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2.1 不同时段划分的依据及总体特征

图1为1961—2010年南海和西北太平洋TC总频数逐月分布,可以看出,50 a间整个洋盆共有1 367个TC生成,其中西北太平洋生成数为1 107个,占总数的81%,南海生成257个,仅占总数的19%。从上年12月到当年5月间,南海和西北太平洋TC生成频数均明显偏少,南海TC占全年总数的10.8%,而同时期北太平洋生成数占全年总数的15.5%。6—11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TC频数均明显增多,南海TC生成数为229个,占全年总生成数的89%,而西北太平洋为935个,占全年总生成数的84.5%。且从逐月分布来看,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又呈现不同的趋势,南海5月之后TC生成数开始显著增多,8月之前呈现逐月上升的趋势,之后逐月减少,11月较10月略有增加,之后明显减少。在西北太平洋上,7月之后TC生成数呈现一个显著的上升趋势,8月略有增加,之后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10月之后下降最明显。因此,定义上年12月至当年5月为TC活动的平静期,当年6月至11月为TC活动的活跃期。

图1 1961—2010年TC总频数逐月分布(蓝色、绿色和红色柱分别代表南海、西北太平洋和整个洋盆,彩色实线分别为其三次多项式拟合曲线)Fig.1 Monthly distribution of the total TC frequency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blue),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green)and the entire ocean basin(red)during 1961—2010(the solid colour lines represent the curves of polynomial fitting to the frequency)

由图2a可以看到,在6—11月的TC活跃期从南海到西北太平洋中部,在5~25°N内存在3个大值中心,分别位于115、130以及140°E附近,其中南海海域生成的TC最多,由西向东3个中心值依次减小,在150°E以东的西北太平洋上TC生成数较少且散。由图2b上可以看到,相比活跃期,平静期内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中西部低纬度地区也存在三个的高值中心,但中心位置较活跃期时平均约偏南5个纬度,中心位置大致位于10°N轴线附近,并且频数相对最大值中心位于菲律宾以东海域,南海上TC生成频数则相对较少。因此,比较来看,两个海域平静期生成的TC数都明显少于活跃期,且生成位置较活跃期更为偏南和偏东,但活跃期生成TC最活跃的源地位于南海,而平静期生成TC最活跃的源地则位于菲律宾群岛以东。

图2 1961—2010年TC生成活跃期(a;阴影区是频数大于20的区域)和平静期(b;阴影区是频数大于10的区域)TC生成频数分布Fig.2 The spatial distuibution of tropical cyclone frequency in(a)the active period(shaded areas denote the frequency over 20)and(b)the clam period(shaded areas denote the frequency over 10)during 1961—2010

此外,从1961—2010年南海和西北太平洋活跃期及平静期TC频数的时间变化序列上(图略)可见,50 a南海和西北太平洋TC频数无论在活跃期还是平静期都有很明显的年际差异。南海TC频数在平静期和活跃期两个时段,除整体上存在略微的线性减少趋势外,年代际差异并不显著。与之不同的是,西北太平洋TC频数在平静期和活跃期整体上都有显著的线性减少的趋势,尤其在活跃期近20 a中TC频数下降的趋势最为明显。

2.2 EOF分析结果

利用EOF分析方法,针对不同时段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上TC生成频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具体分析。1961—2010年TC频数EOF展开第一模态在平静期和活跃期解释方差分别为40.37%、25.82%,第二模态在平静期和活跃期解释方差分别为5.45%、14.76%。

从活跃期TC频数EOF的第一特征向量的空间分布(图3a)可见,TC生成关键区内均为正的特征向量,在南海、菲律宾群岛以东和关岛以东3个主要源地分布有3个正值中心,这个特征实质上就是多年TC频数的分布特征(图2a)。从对应的时间系数(图3b)的演变来看,TC频数的逐年变化曲线具有非常明显的负趋势,且负趋势通过了0.05信度的显著性检验,这反映了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在活跃期TC频数呈现明显减少的趋势。由图3c可见,活跃期TC频数场的第二特征向量在纬向上呈正—负—正的分布特征,在南海上呈东西正负相反的分布,而在西太平洋西部上仍是一致的正值区。这表明,近50 a南海和西北太平洋西部生成TC频数经常会出现相反的变化趋势。从对应的时间系数(图3d)的演变来看,此模态也有微弱的减小趋势。

由图4a可以看到,平静期TC频数EOF的第一特征向量在空间形态上也与平静期多年频数的分布特征(图2b)非常相似。在南海、菲律宾群岛以东和150°E附近有3个正值中心,而且3个正值中心位置较活跃期时偏南约5个纬度,频数相对最大值中心位于菲律宾以东海域。对应的标准化时间系数曲线(图4b)也具有显著的负趋势,表明该时段南海和西北太平洋TC频数也为一致的减少趋势,减少的趋势较活跃期偏弱,并且从时间系数上看,50 a前期TC频数的年际变化差异要明显大于后期。由第二特征向量的分布(图4c)来看,南海和菲律宾东部海域为负区,西北太平洋上130~150°E范围内则为正区,可见在平静期此模态反映的是,西北太平洋TC频数在东西两个源地中存在不同的变化趋势,对应标准化时间变化曲线则为弱的负趋势(图4d)。这与多位学者模拟未来气候的研究结果相一致(陶丽等,2013),除大西洋以外,TC的发生频数都存在减少的趋势。

图3 活跃期南海和西北太平洋TC生成频数EOF的第一(a、b)、第二(c、d)模态(a、c)及其所对应的时间系数与线性趋势(b、d)Fig.3 (a,b)The first and(c,d)the second(a,c)EOF modes of the TC frequency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and their time coefficients and(b,d)linear trends during the active periods

3 影响TC生成频数的水汽条件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水汽条件受越赤道气流强度和位置变化的影响,继而影响TC的生成活动(赵小平等,2012)。何洁琳等(2012)分析了冬季大尺度环流特征对TC生成的影响,并讨论了其与夏季不同的物理机制。本文利用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研究讨论水汽条件对不同时段南海和西北太平洋TC生成频数的影响。在合成分析中,分别取1961—2010年TC频数距平值大于1倍和小于-1倍均方差的年份作为相应时段的高频年和低频年(表1)。

图4 平静期南海和西北太平洋TC生成频数EOF的第一(a、b)、第二(c、d)模态(a、c)及其所对应的时间系数及线性趋势(b、d)Fig.4 (a,b)The first and(c,d)the second(a,c)EOF modes of the TC frequency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and their time coefficients and(b,d)linear trends during the calm periods

3.1 TC频数与中低层整层积分水汽通量散度的关系

图5为1961—2010年南海和西北太平洋TC活跃期和平静期的TC频数与同时段1 000~500 hPa整层积分的水汽通量散度的相关。可见,在活跃期,南海TC频数与南海上水汽通量散度呈现弱的负相关,与西北太平洋西部海域的水汽通量散度则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在平静期,南海TC频数与南海东部至菲律宾东部的水汽通量散度呈现负的相关,与东海上的水汽通量散度则呈现正相关,相关区域均通过0.05信度的显著性检验(图5b)。在活跃期,西北太平洋TC频数与水汽通量散度在整个西北太平洋热带地区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其中西北太平洋东部较西部地区的负相关更显著,在25°N以北以及10°N以南的西北太平洋以及南海则同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图5c)。在平静期,西北太平洋TC生成频数与西北太平洋上5~15°N间的水汽通量散度存在负相关,显著的负相关区位于西北太平洋中西部,15°N以北和赤道附近以及南海则呈显著的正相关。

表1 不同时段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的TC频数异常年及年平均频数Table 1 Annual average values of the TC frequency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in TC frequency abnormal years

图5 活跃期南海(a)、平静期南海(b)、活跃期西北太平洋(c)和平静期西北太平洋(d)的TC频数分别与同期1 000~500 hPa整层积分的水汽通量散度的相关系数分布(阴影区为通过95%和99%置信度检验的区域)Fig.5 Distribution of the simultaneou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TC frequency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in(a)active and(b)calm periods as well as over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in(c)active and(d)calm periods and the total integrated divergence of water vapor flux over 1 000—500 hPa(shaded areas denote the significance above 95%and 99%confidence levels)

图6a和图6b是活跃期南海TC高频年和低频年1 000~500 hPa整层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距平的合成场。南海TC活跃期高频年,南海南部水汽通量散度为正异常,而在南海北部以及华南沿海水汽辐合有所增强;在低频年,南海上空是由陆地至海上一致偏北的距平风场,水汽输送整体较弱,且水汽通量散度也都为正异常,而此时西北太平洋上水汽辐合较常年明显偏强。由图6c、d可见,南海平静期高频年在南海中西部水汽通量散度是明显的正异常,南海大部水汽辐合较常年偏弱,但从水汽通量场上看,南海上空为异常强的西南距平风场,水汽随西南气流向南海区域的输送较强,并在南海东部到西北太平洋西部海域形成一异常强的带状水汽汇聚区。在低频年,从南海到西北太平洋西部均为水汽通量散度的正异常区,南海上整体水汽辐合较常年偏弱。

在活跃期西北太平洋TC高频年(图6e),低纬度地区偏东气流较弱,副高南侧偏东气流加强,西北太平洋15~25°N的区域内水汽辐合明显加强,而最强的水汽辐合出现在西北太平洋东部,同时赤道附近海域以及南海海域水汽通量散度为正异常。在活跃期西北太平洋TC低频年(图6f),西北太平洋低纬度地区均为异常强的偏东气流,导致热带西北太平洋上水汽通量散度为明显的正异常,使TC生成关键区域内水汽辐合较常年偏弱,相对应的同时南海上水汽通量散度为负异常,水汽辐合较常年偏强。由图6g可见,在平静期西北太平洋TC高频年,与活跃期的情况类似,赤道附近中低层偏东气流减弱,副高南侧偏东气流加强,在西北太平洋5~15°N内的TC生成的关键区,存在明显的水汽通量散度负异常,不同的是,最强的辐合异常出现在西北太平洋西部,而南海上则是一个水汽辐散异常的中心。而在平静期西北太平洋TC低频年(图6h)的情况与活跃期时低频年类似,西北太平洋上是明显的正异常区。

图6 TC频数异常年1 000~500 hPa整层积分的水汽通量(箭矢,单位:10-3kg·m-1·s-1)和水汽通量散度(等值线,阴影区为绝对值大于0.4×102kg·hPa-1·m-2·s-1)的距平合成场 a.活跃期南海TC高频年;b.活跃期南海TC低频年;c.平静期南海TC高频年;d.平静期南海TC低频年;e.活跃期西北太平洋TC高频年;f.活跃期西北太平洋TC低频年;g.平静期西北太平洋TC高频年;h.平静期西北太平洋TC低频年Fig.6 Composite anomalies of the total integrated water vapor flux(vectors,units:10-3kg·m-1·s-1)and its divergence(contours,shaded areas for absolute values larger than 0.4 ×102kg·hPa-1·m-2·s-1)over 1 000—500 hPa in TC frequency abnormal years(years of(a)high and(b)low TC frequency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in active period;years of(c)high and(d)low TC frequency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in calm period;years of(e)high and(f)low TC frequency over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in active period;years of(g)high and(h)low TC frequency over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in calm period)

3.2 TC频数与中低层水汽通量散度垂直分布的关系

为考察不同层次上水汽辐合辐散异常对TC的影响程度,图7给出了1961—2010年南海和西北太平洋活跃期和平静期,TC频数与1 000~500 hPa各层10~20°N纬度带内水汽通量散度的相关系数的高度—经度剖面。由图7a、b可见,南海活跃期TC频数仅与南海西部600 hPa上的水汽通量散度呈现负相关,而在西北太平洋140°E附近1 000 hPa上为正相关;平静期TC频数则与南海850 hPa以及西北太平洋中西部925 hPa以下和600 hPa上的水汽通量散度呈负相关,在西北太平洋东部600 hPa上则呈现正的相关,相关性均通过0.05信度的显著性检验。由图7c、d可见,西北太平洋活跃期TC频数与南海至西北太平洋西部海域850和700 hPa上水汽通量散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而在140°E以东的西北太平洋500 hPa以下整层都表现为负相关,其中西北太平洋中部700 hPa以上和东部700 hPa以下相关性最为显著,两处相关系数均通过0.01信度的显著性检验。西北太平洋平静期TC频数与南海和西北太平洋西部850 hPa以下水汽通量散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而与130°E以东西北太平洋上整层水汽通量散度呈负的相关,其中显著的负相关位于西北太平洋中部850 hPa以下,相关系数通过0.01信度的显著性检验。

图7 活跃期南海(a)、平静期南海(b)、活跃期西北太平洋(c)和平静期西北太平洋(d)TC频数分别与同期10~20°N纬度带平均的水汽通量散度的相关系数的经度—高度剖面(阴影区为通过95%和99%置信度检验的区域)Fig.7 Longitude-height cross section of the simultaneou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TC frequency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in(a)active and(b)calm periods as well as over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in(c)active and(d)calm periods and the averaged divergence of water vapor flux over the band of 10—20°N(shaded areas denote the significance above 95%and 99%confidence levels)

图8 TC频数异常年10~20°N纬度带平均的水汽通量散度距平合成的经度—高度剖面(阴影区为绝对值大于0.1×102 kg·hPa-1·m-2·s-1) a.活跃期南海TC高频年;b.活跃期南海TC低频年;c.平静期南海TC高频年;d.平静期南海TC低频年;e.活跃期西北太平洋TC高频年;f.活跃期西北太平洋TC低频年;g.平静期西北太平洋TC高频年;h.平静期西北太平洋TC低频年Fig.8 Longitude-height cross section of the composite anomalies of the water vapor flux averaged divergence over the band of 10—20°N in TC frequency abnormal years(shaded areas for absolute values larger than 0.1 × 102kg·hPa-1·m-2·s-1)(years of(a)high and(b)low TC frequency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in active period;years of(c)high and(d)low TC frequency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in calm period;years of(e)high and(f)low TC frequency over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in active period;years of(g)high and(h)low TC frequency over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in calm period

图8是TC生成关键区域,即10~20°N纬度带内水汽通量散度距平的经度—高度剖面。由于水汽主要集中于对流层的下层,因此在TC频数异常年中水汽条件的异常变化也主要体现在700 hPa以下的层次中。在活跃期南海TC高频年(图8a)和低频年(图8b),南海850 hPa以下水汽通量散度都为正的异常,相比低频年西北太平洋上水汽也为一致的正异常,在高频年中150°E以东的西北太平洋850 hPa以下水汽辐合明显增强。由图8c上可以看到,南海TC平静期高频年,南海西部850 hPa和东部1 000 hPa附近水汽辐合增强,但同时南海东部925 hPa以上还伴有水汽通量散度正的异常;但在南海平静期低频年(图8d),南海上700 hPa以下为一致的水汽辐散正异常,同时高低频年西北太平洋上低层水汽通量散度均为明显的负异常。研究结果表明,TC发生频数受多种大尺度环流因子及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何敏等,1999,2007;王蔚等,2008;白莉娜等,2010;申松林和江静,2010)。因此仅凭借南海局地上空各层水汽通量散度量值尚无法确定TC的异常年份,但可以推断,在南海TC生成频数的高频年里,虽然南海上仍为水汽通道,但还是出现了局地水汽辐合,说明水汽辐合对南海TC生成还是起了一定作用。

在TC生成活跃期,对比西北太平洋TC高频年(图8e)和低频年(图8f)可以发现,高频年南海上700 hPa以下表现为一致的正异常,西北太平洋则表现为一致的负异常;低频年中则恰好与之相反。在平静期西北太平洋TC高频年中(图8g),可能和周边地形的影响作用有关,菲律宾群岛以东925和850 hPa上表现为水汽辐散增强,西北太平洋东部850 hPa以下水汽通量散度为负异常。在低频年中(图8h),西北太平洋上水汽通量散度在600 hPa都为明显的正异常。无论TC生成活跃期还是平静期,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低层水汽通量散度均呈现相反的异常变化趋势。

4 结论

TC活动期可以划分为活跃期(6—11月)和平静期(上年12—当年5月)两个时段。TC活跃期和平静期在南海到西北太平洋中西部都存在3个TC的高频区,其中,活跃期南海TC频数最多,平静期西北太平洋西部TC频数最多,并且平静期TC生成高频区位置较活跃期大致偏南5个纬度。从TC频数的EOF分析来看,在TC活跃期和平静期,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上生成TC频数的第一特征向量都表现为一致的增加或减少。活跃期的第二特征向量表现为南海与西北太平洋中西部的TC频数存在相反的变化趋势。平静期的第二特征向量表现为130°E以西海域的TC频数与130~150°E范围内生成热带气旋存在相反的变化趋势。

活跃期和平静期西北太平洋TC的生成频数与水汽通量散度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在活跃期南海TC频数与水汽通量散度仅在南海中北部有弱的负相关,在平静期南海东部到菲律宾附近海域有显著的负相关。合成分析结果也显示,不同时段中在南海TC高频年,中低层既存在水汽的辐合异常,也存在辐散异常,但南海位于水汽通道上,高频年往往水汽输送较强,并在活跃期和平静期分别在南海北部和东部存在局部的辐合异常,低频年南海中低层则表现为一致的水汽辐散异常。活跃期西北太平洋TC高频年,西北太平洋中东部水汽辐合偏强,而平静期西北太平洋TC高频年,西北太平洋中西部水汽辐合偏强,低频年热带西北太平洋水汽辐合都偏弱。因此在活跃期南海和西北太平洋TC高频年中,生成TC分别在南海北部和西北太平洋中东部明显偏多,而平静期高频年中南海东部以及西北太平洋中西部TC频数明显偏多。

白莉娜,何敏,王元,等.2010.西北太平洋风速垂直切变异常对热带气旋活动年际变化的影响[J].气象学报,68(6):877-884.

陈联寿.2010.热带气象灾害及其研究进展[J].气象,36(7):101-110.

陈世荣.1990.西北太平洋的热带风暴源地[J].气象,16(2):23-26.

何洁琳,管兆勇,万齐林,等.2012.冬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生成与热带东风扰动的关系[J].大气科学学报,35(2):163-174.

何敏,宋文玲,陈兴芳.1999.厄尔尼诺和反厄尔尼诺事件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J].热带气象学报,15(1):17-25.

何敏,龚正淞,徐明,等.2007.高低层纬向风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关系的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3(3):277-283.

黄勇,李崇银,王颖.2008.西北太平洋生成热带气旋的年代际变化[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5):558-564.

雷小途,陈联寿.2002a.TC在中低纬度环境场中的同活动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18(4):289-300.

雷小途,陈联寿.2002b.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纬度分布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13(2):218-227.

卢秋珍,胡辉邦,王学忠,等.2007.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年代际变化与大尺度环流因子的关系[J].热带气象学报,23(6):629-635.

穆振海,屠其璞.2000.1949—1995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气候学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3(1):81-86.

申松林,江静.2010.西北太平洋台风频数异常年的气候背景分析[J].气象,36(5):64-70.

陶丽,靳甜甜,濮梅娟,等.2013.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气候变化的若干研究进展[J].大气科学学报,36(4):504-512.

王蔚,朱伟军,端义宏,等.2008.大尺度背景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统计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31(2):277-286.

赵小平,沈新勇,王咏青,等.2012.越赤道气流准双周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的调制作用[J].大气科学学报,35(5):603-619.

Gray W M,Sheaffer J D.1991.El Nino and QBO influences on tropical cyclone activity[M]//Teleconnections linking worldwide climate anomalie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57-284.

Landsrsea C W,Bell G D,Gary W M,et al.1998.The extremely activity 1995 Atlantic hurricane season:Environment conditions and verification of seasonal forecasts[J].Mon Wea Rev,12(6):1174-1193.

Storch H V,Zwiers F W.1999.Statistical analysis in climate resear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ng B,Chan J C L.2002.How strong ENSO events affect tropical storm activity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J].J Climate,15:1643-1658.

(责任编辑:刘菲)

Analysis on the frequency and water vapor condi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tropical cyclones over South China Sea and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ZHU Wei-jun1,HU Rui-qing1,2,XU Ming2
(1.Key Laboratory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NUIST),Ministry of Education,Nanjing 210044,China;2.Shanghai Meteorological Bureau,Shanghai 200030,China)

Classification studies were conducted in the paper 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water vapor on the tropical cyclone(TC)frequency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SCS)and Northwest Pacific Ocean(WNP)in different periods during 1961—2010.The major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The whole year can be divided into an active period(June—November)and a calm period(December—May)for TC.The first eigenvectors during both periods show a uniform enhancement or reduction of the TC frequency over the SCS and WNP,while the second eigenvector in the active period shows that the TC frequency over the WNP is in opposite phase with that over the SCS,and the second eigenvector in the calm period shows that the TC frequency to the west of 130°E is in opposite phase with that between 130°E and 150°E.Correlation and composit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divergence of water vapor flux show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TC frequency over the WNP in both periodsand over the eastern SCS and the vicinity of Philippines in the calm period,but they show only a weak negative correlation over the central and northern SCS in the active period.Therefore,the water vapor conditions may lead to higher TC frequency over the northern(eastern)SCS and the central and eastern(western)parts of the WNP during the active(calm)period.

tropical cyclone frequency;water vapor flux;the South China Sea;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P444

A

1674-7097(2014)03-0344-10

朱伟军,胡瑞卿,徐明.2014.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不同时段生成热带气旋频数及其水汽条件的分类[J].大气科学学报,37(3):344-353.

Zhu Wei-jun,Hu Rui-qing,Xu Ming.2014.Analysis on the frequency and water vapor condi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tropical cyclones over South China Sea and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J].Trans Atmos Sci,37(3):344-353.(in Chinese)

2013-05-10;改回日期:2013-12-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75070);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306028);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朱伟军,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大气环流异常及短期气候预测,weijun@nuist.edu.cn.

猜你喜欢
散度气旋频数
带势加权散度形式的Grushin型退化椭圆算子的Dirichlet特征值的上下界
2003年3月北大西洋上两个爆发性气旋的“吞并”过程及发展机制分析❋
定常Navier-Stokes方程的三个梯度-散度稳定化Taylor-Hood有限元
氨还原剂喷枪中保护气旋流喷射作用的研究
具有部分BMO系数的非散度型抛物方程的Lorentz估计
基于f-散度的复杂系统涌现度量方法
中考频数分布直方图题型展示
北太平洋上一个爆发性气旋族的结构分析❋
学习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三部曲
2014年3月大西洋上一个爆发性气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