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程晓鑫,卢静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
管理学
母国网络位置、市场环境动态性与本土企业国际化程度
吴晓波,程晓鑫,卢静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而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很大程度上受母国企业网络的影响。本文着眼于母国网络对本土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机制,主要关注不同网络位置模式和企业国际化程度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了市场环境动态性对网络位置影响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问卷获得了194家企业的数据,据此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网络中心位置对企业国际化程度有正向影响,网络中介位置对企业国际化程度有负向影响;(2)市场环境动态性削弱了中介位置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负向影响,但却没有显著改变中心位置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正向影响。
企业国际化程度;母国网络位置;市场环境动态性
近年来,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然而,不断变化的国际化经营环境和竞争格局也给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中国大企业的海外经营、并购并不顺利,仅仅依靠企业内部优势支撑国际化发展的传统模式开始越来越不适用,企业需要更多地借助外部资源才能更好地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形成了众多的产业集群或价值网络,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企业内部所不具备的能力和资源。因此,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如何能够在夯实内部资源的同时积极获取和利用中国本土企业网络中的资源,引起了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现有研究已经发现企业所处的母国网络会影响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企业在母国与供应商、客户的关系可以帮助企业获得外部技术、资源和经验,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海外投资[1]。并且,研究发现不同的公司与母国网络的联系并不完全相同,尤其是与本土企业网络之间的嵌入模式和嵌入程度各不相同[2]。然而,这些研究重点关注了企业已有的网络关系对公司国际化战略的影响,并且在对网络关系认识和分类上也较为笼统,并没有关注网络中企业所处具体结构位置的影响,因而无法全面揭示网络属性与企业国际化之间的关系。同时,在以往的研究中,关于市场环境动态性对企业战略的影响已有较多讨论,认为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经营会造成较大影响[3]。但是,对于市场环境动态性是如何影响企业在母国网络中获取优势从而对企业国际化程度产生影响的研究目前还较少。基于此,本文将重点研究企业所处网络结构位置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同时还将分析在市场环境动态变化的情境下,企业网络位置对于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的变化。
(一)母国网络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学者们越来越多地关注企业如何通过社会网络获取外部资源[4-6]。Ahuja认为企业可以从网络中获得想要的资源是企业网络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企业网络的建立是企业自身资源与从外部其他公司获得的资源进行对比、匹配的结果[7]。与传统资源观关注企业内部资源不同,网络的资源观重点考察企业在网络中通过企业之间的关系所获得的外部资源,关注在企业不断建立自身竞争力的过程中网络资源所起的作用[6]。
网络资源观的视角同样被运用到企业国际化的研究当中。Johanson和Mattsson认为,企业国际化是网络动态发展的过程,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就是企业发展与国外企业的关系、构建新的关系网络、获得网络位置的过程[8]。Yiu等学者从外部网络资源的视角研究母国网络和企业国际化之间的关系,认为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与母国的供应商、客户等形成纵向联系,能够帮助企业更顺利地进行国际扩张,而与母国的政府机关、高校部门、金融机构等建立联系能帮助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更容易获取批准和资金、智力支持[9]。Guillen认为企业可以通过与母国网络中的企业之间的互动获取有关国际化的信息,识别海外投资机会,减少海外扩张时的不确定性。Yiu和Guillen等学者的视角更多的是从整体网络资源的视角看问题,并没有关注网络内部结构,尤其是企业在网络中所处位置对于企业国际化过程中资源获取的影响[9]。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企业网络是获取外部信息、知识和其他资源,而企业在网络中的不同位置可以带来不同的资源和优势。在现有研究中,主要将网络位置模式分为中心位置模式和中介位置模式两种,处于不同的位置企业获取网络资源的机制不同。
中心位置是指企业处于网络中的焦点位置,是网络中与其他企业联系最紧密的企业,是声誉和地位的体现[10-12]。处于中心位置的企业与网络中的众多成员均建立了直接联系,有更多获取资源的渠道,从而能够更迅速更多地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资源,并且因为合作伙伴对焦点企业的依赖和承诺[13],焦点企业所获取的信息质量也更为可靠。同时,处于中心位置的企业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声誉,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与它建立联系,共享信息和资源。而当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扩张建立新的关系网络时,作为外来者往往不被潜在供应商、客户所信任[14,15]。Guler等学者认为,在母国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的企业国际化进程会更加顺利,因为中心位置伴随的声誉、地位等优势可以让潜在的合作伙伴认为企业产品质量更有保证,增强企业在潜在合作伙伴心中的可信赖度,正向影响潜在合作者的判断[11,12]。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网络中心位置对企业国际化程度有正向影响。
中介位置是基于Burt的结构洞理论提出的概念,是指网络中的连接者,其他企业依赖处于中介位置的企业获取关键信息。结构洞是指网络中连接两个原本互不相连的企业的唯一关系,处于“结构洞”位置的企业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掌控着网络资源[13]。Burt还认为,处于中介位置的企业所连接企业通常具有多样性,因此所获取的信息也更加具有异质性[3]。然而,中介优势具有本地性和偶然性[16,17],当跨越现有网络边界和外界产生新的联系时,企业可能并不仍处于结构洞的中介位置,因此中介位置优势较难从母国市场转向新市场。同时,对于潜在合作伙伴而言,位于中介位置的企业会被认为存在机会主义[18],从而并不倾向于与该企业合作。所以,在母国网络中处于中介位置的企业更倾向于在本土环境中充分运用该优势,而非在海外花费大量精力建立新的网络。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网络中介位置对企业国际化程度有负向影响。
(二)市场环境动态性对企业网络位置的影响
外部市场环境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19]。市场环境动态性关注市场环境的变动给企业带来的不确定性的大小,具体是指客户的构成变化以及客户的偏好变化情况[20]。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会给企业带来识别和理解市场信息的困难,从而影响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方式[13]。有学者指出,在网络位置对企业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市场环境动态性起到了调节作用[3,20]。在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处于特定位置的企业会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情况来选择探索、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方式。在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企业将面临剧烈的市场环境动态变化[21]。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原来所处的网络位置可能并不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因此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网络结构,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通常是由客户结构和客户偏好的变化所引起的,因此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跟客户、供应商等网络中的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模式、联接方式均会发生变化[22,23]。当市场环境动态性较高时,企业需要更多地与合作伙伴共享信息,如通过客户了解客户需求的变动,并据此与供应商达成产品转换的共识。所以,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面对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需要更多地依赖网络获取所需信息和资源,企业网络位置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影响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一般来说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企业所联接的企业社会地位较为相似,所获取的信息同质化程度较高,限制了其在变动环境中对信息的利用,因此在市场环境动态性较高的情境下,位于网络中心位置的企业获得较多的冗余信息,难以跨越原有的网络联结,限制了企业从网络中获取竞争优势,降低了网络中心位置所带来的优势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可转移性[23],从而削弱了网络中心位置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正向影响。而对于处于网络中介位置的企业,由于其联接的企业通常较为多样化,信息来源更为多元,因此在市场环境动态性较高时,处于网络中介位置的企业能够及时获取较全面多样的新信息[22],帮助企业了解市场变化、发现市场机会,及时跟上市场发展趋势,同时市场环境的变化会使产业格局发生变化,对于处于中介位置的企业而言属于一种新的情境,因此可能使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发生变化,削弱了网络中介位置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负向效应。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市场环境动态性越高,网络中心位置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正向影响越弱。
假设4:市场环境动态性越高,网络中介位置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负向影响越弱。
本文的研究模型如下图所示:
(一)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研究涉及的企业网络位置、市场环境动态性以及国际化程度等较难从公开资料中获取,因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本研究以单个企业为样本,为保证数据质量,发放的问卷由企业中有3年以上任职经验,并且对企业的国际化运作有较全面了解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填写。通过实地调研、EMBA课堂发放、委托企业调研机构等方式共发出问卷357份,收回问卷254份,最后筛选出有效问卷194份。
(二)变量度量
国际化程度。综合现有研究,本文为避免因为度量方法的单一导致研究结论有较大偏差,采取多维度的测量方法,选取海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比例(FSTS)、海外资产占总资产比例(FATA)、海外员工占总员工比例(FETE)三个指标,并取三个指标的平均数[24]。
网络中心位置。根据现有研究,度量网络中心位置通常需要中心度和网络规模两个指标。中心度是指焦点企业与其他企业联系的紧密程度。本文借鉴现有研究,采用王晓娟、邬爱其、嵇登科等学者研究中常用的题项对其进行度量[25-27]。网络规模是指与焦点企业联接的企业数量的多少。本文借鉴现有研究,采用Jarillo、彭新敏、陈学光等学者研究中常用的题项对其进行度量[28-30]。
网络中介位置。根据现有研究,一般采用异质性和非冗余性两个指标度量网络中介位置[31]。网络异质性描述的是企业合作伙伴的多样性。综合现有研究,本文主要选取伙伴类型、所在区域两个维度来描述焦点企业的网络异质性。网络非冗余性是指网络中企业之间相互认识和了解的程度。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本文要求问卷答题者列举网络中对企业最重要的五个组织或个人彼此之间是否存在联接来度量网络非冗余性。
市场环境动态性。市场环境动态性是指市场的变化和不确定性,主要由客户的偏好和结构的变化所引起。根据现有研究,本文选取Jaworski和Kohli 、李正卫、刘雪峰等学者的研究中常用的题项对市场环境动态性进行度量[32-34]。
控制变量。除了本文研究的企业网络位置、市场环境动态性,国际化经验、所有权性质、企业年龄、企业规模以及所属行业等均可能对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产生显著影响,因此需要对这些变量加以控制。本文采用企业从开始国际化经营到 2013年为止的年限度量企业的国际化经验,采用样本企业的员工人数的自然对数来度量企业规模,采用企业从成立至 2013年为止的年数来度量企业年龄。另外,本文采用虚拟变量度量企业所属行业,将软件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生物工程以及新型材料等高科技行业设置为1,将机械制造、化工和纺织等传统行业设置为0。而在所有权性质上,本文将“国有控股企业”设置为0,将“非国有企业”设置为1。
在前文的基础上,本文采用SPSS 21.0和AMO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样本描述性统计
如表3.1所示,从样本情况看,样本企业行业构成较为合理,,并且多为中小规模企业。样本中成立11-20年的企业占了近一半,属于较为稳定的成长性企业。而从企业的国际化年限来看,拥有3年以上国际化经验的企业占比超过80%。因此样本企业符合本研究对于研究对象的要求。
2.效度和信度检验
本文采用Cronbach’s alpha值检验各变量的信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检验内容效度。
网络位置。根据网络中心位置和网络中介位置指标度量的题项数量,本文只需对网络中心位置做效度和信度的检验。根据因子分析结果,两个因子的特征根解释的方差累积比为 59.13%。并且,中心度和网络规模中每个题项的因子负荷均大于0.5,满足效度的要求。同时,中心度和网络规模的Cronbach’s alpha值分别为0.744和0.815,每个变量所包含题项-总体相关系数均大于0.35,满足信度的要求。
企业国际化程度。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因子的特征根解释的方差累积比为70.748%,并且,企业国际化程度每个题项的因子负荷均大于 0.5,满足效度的要求。企业国际化程度的 Cronbach’s alpha值为0.762,每个变量所包含题项-总体相关系数均大于0.35,满足信度的要求。
市场环境动态性。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可知,市场环境动态性每个题项的因子负荷均大于 0.5,满足效度的要求。并且,场环境动态性的Cronbach’s alpha值为0.7615,每个变量所包含题项-总体相关系数均大于0.35,满足信度的要求。
图3.1:市场环境动态性对网络非冗余性与企业国际化程度的调节作用
表3.1:样本分布情况统计
10 48*.1 9.086-.153*8.044-.158*5**-.22 7-.185**36.1.203***.152 6.109-.081.09203**.522**.2 5*.148**.198-.107-.064.133.160*阵矩数系关4 89**.3.10486**.2-.129.013.197**.016相及差准标3.464**.571**.024.207**7-.061-.02.006-.064、值均平3.2:表21 2-.02*-.286*-.171**-.335*8-.04-.0958-.11.05 04-.03-.0906-.01.04 13-.00-.0070-.06 18.0.108 96.0.020)验检尾双(0.05P<差准标 值均0.500.48 0.460.69 0.281.21 0.732.91 0.290.87 0.494.25 1.223.61 0.491.13 0.150.95 0.514.01 1.282.75平水著显示*表);验检尾双0.01(P<业行属所1质性权2 产龄年业3 企模规业4 企验经化际5 国度心中络6 网模规络7 网性余冗非络8 网性质异络9 网性态动境环场10 市度程化际11 国平水著显示:**表注
表3.3:网络中心位置、中介位置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回归分析
3.相关分析
如表3.2所示,网络中心位置的两个指标网络中心度和网络规模与企业国际化程度均有正向显著的相关关系;网络中介位置的两个指标网络非冗余性和网络异质性与企业国际化程度均有负向显著的相关关系。
4.回归分析
在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前需要判断数据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序列相关和异方差这三大问题。经检验,本文模型的VIF值都在0和10之间,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而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研形式,收集的是截面数据,因此不存在序列相关的问题。同时,对本研究各回归模型中的残差项做散点图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不存在异方差问题。
在排除上述三种问题后,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对所提出的假设做出检验。
首先对假设1和假设2中网络位置和企业国际多元化的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由表3.3模型1可知,企业所属行业、产权性质和企业规模与企业国际化程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企业年龄与企业国际化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国际化经验对企业国际化程度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由模型2可知,网络中心度和网络规模与企业国际化程度显著正相关,所以网络中心位置对企业国际化程度有正向影响,假设1成立。由模型3可知,网络非冗余性和网络异质性与企业国际化程度显著负相关,所以网络中介位置对企业国际化程度有负向影响,假设2成立。
其次对假设3和假设4 中市场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进行检验。如表3.4模型5和模型6所示,在加入了网络中心位置和市场环境动态性的两个交叉项后,回归模型的 R2值并无显著提高,说明市场环境动态性对网络中心位置与企业国际化程度的调节作用并不成立,因此假设3不成立。而在模型7中可以看出,回归模型R2值有显著提高(P<0.05),说明市场环境动态性对网络中介位置与企业国际化程度的调节效应得到验证。如图3.1和图3.2所示,分别为市场环境动态性对网络非冗余性与企业国际化程度的调节作用和市场环境动态性对网络异质性与企业国际化程度的调节作用。由图可知,市场环境动态性越高,网络非冗余性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负向影响越弱,网络异质性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负向影响也越弱,因此市场环境动态性越高,削弱了网络中介位置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负向影响,假设4成立。
本文实证研究发现,当企业处于母国企业网络中心位置时对其国际多元化程度有正向影响,而当企业处于母国网络中介位置时对其国际多元化程度有负向影响。而且,当考虑市场环境动态性时,研究发现高市场环境动态性能削弱网络中介位置对企业国际多元化的负向影响,但是本文研究并没有发现市场环境动态性对于网络中心位置和企业国际多元化关系的调节作用。究其原因,本文认为网络中心位置对国际多元化程度的正向影响主要来源于对关键信息的获取,以及因为较高的社会地位而带来的潜在合作伙伴对其的信任。而网络中介位置对国际多元化程度有负向影响主要是因为中介位置的优势是一种本土优势,企业进入海外市场之后较难复制这一优势。高的市场环境动态性能削弱中介位置对企业国际多元化程度的负向影响主要是因为在市场环境动态性较高时,网络中介位置更能发挥其结构优势,通过提高网络资源的异质性和非冗余性,保证有更加多元化的信息来源。而本文并没有发现市场环境动态性对于网络中心位置和企业国际多元化关系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因为处于中心位置的企业有较高的国际化程度,处于较高的国际化阶段,因此对于市场环境的变动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同时处于中心位置的企业因为较高的社会地位以及跟合作伙伴的紧密联系,不会在市场动态性较高时削弱其对信息的利用程度。
在理论方面,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丰富了母国企业网络位置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影响的相关理论,同时因为引入市场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加深了对社会网络理论的理解。在实践方面,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在国际化过程中中国企业应加强自身网络资源的积累来获得竞争优势,并根据自身国际化战略发展合适的网络结构,同时在外部市场动态变化的情况下更加重视网络位置优势的作用。
当然,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本文在样本的选择上并没有对样本所处行业作细分的详细研究,而不同行业的特点不同,研究结论也可能会不同。另外,因数据收集条件的制约,本文部分变量的测量采用主观的评价方式,有可能影响数据的客观性。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对于样本行业的区分和变量的度量体系可以进一步细化和规范。
[1]CHANG S J.International expansion strategy of Japanese firms:Capability building through sequential entr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5,38(2):383-407.
[2]GUILLEN M F.Structural inertia,imitation,and foreign expansion:South Korean firms and business groups in China,1987-1995[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2,45:509-525.
[3]BURT R S.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social capital[J].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An annual series of analytical essays and critical reviews,2000,22:345-423.
[4]MCEVILY B,MARCUS A.Embedded ties and the acquisition of competitive capabilit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26(11):1033-1055.
[5]GNYAWALI D R,MADHAVAN R.Cooperative networks and competitive dynamics:a structural embeddedness perspectiv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26(3):431-445.
[6]GULATI R.Network location and learning: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resources and firm capabilities on alliance form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20(5):397-420.
[7]AHUJA G.Collaboration networks,structural holes,and innovation:A longitudinal study[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0,45(3):425-455.
[8]JOHANSON J,MATTSSON L G.Internationalization in industrial systems-a network approach[M]//NEIL HOOD,J.E.VANUNE,Strategies in global competition.London:Croom Helm,1988:287-314.
[9]YIU D W,LAU C M,BRUTON G D.International venturing by emerging economy firms:the effects of firm capabilities,home country networks,and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7,38(4):519-540.
[10]JENSEN M.The role of network resources in market entry:Commercial banks’ entry into investment banking,1991-1997[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3,48:466-497
[11]PODOLNY J.Networks as the Pipes and Prisms of the Market[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01,107(1):33-60.
[12]GULER I,GUILLÉN M F.Home country networks and foreign expansion:Evidence from the venture capital industr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0,53(2):390-410.
[13]ROWLEY T,BEHRENS D,KRACKHARDT D.Redundant governance structures:An analysis of structural and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in the steel and semiconductor industr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3):369-386.
[14]KINDLEBERGER C P.American business abroad[J].The International Executive,1969,11(2):11-12.
[15]ZAHEER A,VENKATRAMAN N.Relational governance as an interorganizational strategy: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role of trust in economic exchang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5:373-392.
[16]GABBAY S M,ZUCKERMAN E W.Social capital and opportunity in corporate R&D:The contingent effect of contact density on mobility expectations[J].Social Science Research,1998,27:189-217.
[17]XIAO Z,TSUI A S.When brokers may not work:The cultural contingency of social capital in Chinese high-tech firm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7,52:1-31.
[18]COLEMAN J S.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8,94:95-120.
[19]PORTER M E.The contribution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o strategic managemen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1,6(4):609-620.
[20]JAWORSKI B J,KOHLI A K.Market orientation: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J].The Journal of Marketing,1993,57:53-70.
[21]CARPENTER M A,FREDRICKSON J W.Top management teams,global strategic posture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uncertain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44(3):533-545.
[22]DESS G G,BEARD D W.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al task environment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4,29(1):52-73.
[23]LANG J R,LOCKHART D E.Increase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and changes in board linkage patter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0,33(1):106-128.
[24]杜荣军.关系对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机制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44-48.
[25]王晓娟.知识网络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68-73.
[26]邬爱其.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机制研究—对浙江三个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85-91.
[27]嵇登科.企业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50-56.
[28]JARILLO J.On strategic network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8.9(1):31-41.
[29]彭新敏.企业网络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利用性-探索性学习的中介效应[D].杭州:浙江大学, 2009:132-137.
[30]陈学光.网络能力、创新网络及创新绩效关系研究——以浙江高新技术企业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07:152-157.
[31]KOKA B,PRESCOTT J.Designing alliance networks: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position,environmental change,and strategy on firm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8,29(6):639-661.
[32]JAWORSKI B J,KOHLI A K.Market orientation: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J].The Journal of Marketing,1993(1):53-70.
[33]李正卫.动态环境条件下的组织学习与企业绩效[D].杭州:浙江大学,2003:59-63.
[34]刘雪锋.网络嵌入性与差异化战略及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95-99.
本文推荐专家:
周伟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创新管理。
吴东,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全球制造网络与战略。
Home Country Network Location、Dynamic Market Environment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Degree of Chinese Enterprises
WU XIAOBO, CHENG XIAOXIN, LU JING
(School of Manage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China)
In recent years ,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s accelerating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s largely affected by the home country corporate network.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the home country network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degree of Chinese enterprises, mainly looks 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work location mode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degree, and further explores the impacts of dynamic market environment on network location. In this study, we received the data of 194 companies, after empirical analysis, we conclude that: (1) the central position in network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while the brokerage position in network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2) Dynamic market environment weakened the negative effect of intermediary position on the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but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central position on the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Degree of Enterprises; Home Contury Network Position; Market Environmental Dynamics
F270
A
1008-472X(2014)11-0010-10
2014-07-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7123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71372055 );浙江省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3C25020)
吴晓波(1952-),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程晓鑫(1989-),男,浙江富阳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系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