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晓璘
《苏幕遮》是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的一首小令,选入了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首词天然不事雕琢,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风神,有一种从容雅淡、自然清新的风韵。笔者在这首词的教学中,正当学生都陶醉于欣赏“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意趣时,却突然一转,集中到关于“侵晓窥檐语”的解读上。学生针对“窥”“语”的主语是鸟雀还是人这个问题,发生了非常激烈的争论。
学生分为两大阵营,互不相让,一边认为拂晓时分鸟儿东张西望地在屋檐下“窥”探着,并且叽叽喳喳地说着它们懂的言语。另一边认为词人抬头“窥”探到天色微微放亮,鸟雀在屋檐上跳来跳去,晃动着头脑争噪不停。双方观点截然不同。
笔者翻查诗歌鉴赏辞典以及相关的媒体资料,发现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宋词鉴赏辞典》第419页的解释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百度百科上有几种说法,第一种解释与《宋词鉴赏辞典》的说法是一致的。鸟雀是“窥”檐与“语”的主语。第二种解释是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由雨转晴。在词人眼里,鸟雀仿佛有着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她们也会“呼”,也爱“窥”,如同调皮的孩子一般活泼可爱。第三种解释是词人抬头朝窗外望去,只见天色才微微放亮,鸟雀在屋檐上跳来跳去,晃动着头脑争噪不停,似乎也在为雨后新晴而喜悦。也就是说赞成鸟雀是“窥”“语”的主语与赞成人是“窥”的主语的两种说法确实是存在的,但大部分人都接受前一种说法。这是为什么呢?笔者结合文本,认为从以下三个角度可以证明。
一、从标点符号的角度来看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这首词的前四句用了四个标点符号,“燎沉香,消溽暑”用了一组逗号和句号。“燎沉香”的主语是人,夏日的清晨,主人公点燃了沉香以驱散潮湿闷热的暑气。结束了前面的句子后,主语变成了鸟雀,“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用的也是一组逗号和句号。“语”显然应该是鸟雀发出的欢快行为,如果将“侵晓窥檐”的主语认为是人,那么句子间的跳跃性就太大了。短短几个字,一会是鸟雀“呼”,一会是人“窥”,一会又是鸟雀“语”,这样的跳跃,零乱而不合理。因此,可以判断后两句的主语应该是一致的。换句话来说,就是“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句中的三个动作“呼”“窥”“语”都是写鸟雀的神态的。
二、从塑造形象的角度来看
《苏幕遮》中作者塑造了摇曳多姿、神清骨秀的荷这个形象,而这一形象也一直为后世称道。其实在这首词中作者还写了一些姗姗可爱的鸟雀们。作者是怎样表现鸟雀的呢?作者并没有描写鸟雀的形,而只是通过三个动词来完成他的形象塑造,那就是“呼”“窥”“语”。
“呼”字写鸟雀在窗外欢呼着,仿佛在庆祝天气由雨转晴,呼朋引伴;“窥”字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鸟雀像调皮的孩子一样,拂晓时分在屋檐下东张西望,窥探着大人的世界;“语”字写鸟儿高兴地在那叽叽喳喳,叙述着天气转晴的快乐。三个动词将鸟雀的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鸟儿们的神态跃然纸上,它们的快乐仿佛也驱散了天气的闷热,作者的内心也跟着清凉了起来。可以猜想作者在此句中想塑造的应该是姗姗可爱的鸟雀形象,因此将“窥”“语”理解为是鸟雀的动作更加合理。
三、从语境上来看
动静结合是诗词中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这种手法“没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它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用以动衬静的方式描写、渲染动态,反衬静态,突出静态,最终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苏幕遮》里也用到了这种手法,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词的上阕主要在写景,起句写静境,焚香消暑,凉意由心而起,作者借此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所以首两句写的是静境。为了将这种静境烘托出来,三、四句则静中有噪,昨夜下雨,今朝天气转晴,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叽叽喳喳,生动而有风致。鸟雀的声音“呼”“语”以及鸟雀的动作“窥”,就是一种动态,这种动态的加入更加衬托出这个早晨的安静。鸟雀们探头探脑、鸟雀的呼唤与言语为闷热的天气加入了一些清新之气,词的意境也变得清新自然起来。如果把“窥”认为是人的动作,那词的意境感会差很多。
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学生甚爱之。他们既欣赏词中的名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也积极地探求自己对诗词的感悟,提出自己的理解与思考,这是值得鼓励的。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告诉他们,但不可强求学生与教师达成一致。儒家讲“和而不同”是有道理的。就像词人周邦彦在词作的结尾处“情到深处意转痴”,用一个白日梦结尾,给人留下无限的情思和遐想一样,我们和学生一起欣赏诗歌也该抱着这样的态度。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县中学北校区(3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