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骏
编者按:四川旺苍中学高三应届毕业生尚飞(化名)今年高考得了170多分,却向父母谎报得了470多分,超过录取分数线20多分。在外打工的父母喜出望外,特地从北京赶回家乡。面对父母,尚飞承认说谎,嚎啕大哭。虽有父母安慰,几天之后,尚飞还是选择了跳崖轻生。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热议,有人将其归咎于应试教育问题,有人谴责父母将他“留守”,忽略了他的内心世界,也有人批评学校没有给予学生充分关注……这是一个个案,但背后也有诸多典型的教育问题值得深思。
报道这一消息的媒体说,“我们关注尚飞的坠崖,不是因为他是高考的失败者或留守少年,而是因为他是一个沉默者。”这一角度不能说不合理,但我们更应深思的,是一个无意高考,也没能力高考的孩子,为什么非得走高考这座独木桥?
尚飞的父母今年五十多岁,常年在北京各建筑工地打工,只盼儿子能过上“城里人这样干净体面的生活”。他们与儿子沟通不多,基本上一个月打一次电话,但只要儿子需要钱,就会立刻打过去,“不多问,要钱就给钱,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孩子离世后,父亲反思说:“生怕儿子吃得不好、穿得不够,却从来没问过娃娃在想啥。”
尚飞虽然成绩差,但是在学校从不捣乱,总是沉默地坐在教室后排。沉默不等于没想法,尚飞曾在微博中感慨:“原来我孤身一人。好绝望……”、“我悲哀的(地)发现,我与这个时空脱节了。”
虽然只是片言只语,但不难看出,尚飞在高中阶段没有学习的状态,只是机械地走向高考的终点。当一切揭晓,分数说明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终点时,尚飞的人生也走到了终点。
既然对学校学习没有感觉,尚飞和同尚飞一样的孩子的人生是否还有其他路径可走,而不是非得“吊死”在这一棵树上?事实上,尚飞打工的父亲已经作了回答。
尚飞的姐姐早些年考取了省内大学。假定尚飞没有弃世,而是在高考失败之后,走上和父母一样的打工道路。设想下,如果姐弟俩一起来到大城市,上没上过大学,立马会让两人的人生道路大相径庭:姐姐即便一时拿不到户籍,也会被列入“新××人”,而弟弟只能接受“农民工”的称呼。近年来,有的地方推行“积分制”,非户籍人口按积分水平享受相应的市民待遇。姐姐努力一下,达到入门线不是难事,而弟弟要想过线,比“登蜀道”还难。是城乡二元结构及其造就的居民和非居民两种身份,让父母不问尚飞其他,只要求“好好学习就行”。
接受教育是个人的权利,也是必经的成长阶段,但参加高考未必是每个孩子的“菜”。而今天,几乎所有家庭都把上大学设计成孩子唯一的人生道路。如此社会心态和背后的生活逻辑,才是酿成像尚飞这样既无法适应又难以摆脱考试的孩子的悲剧的真正原因。这哪里只是一个“沉默者得不到关心”的问题?被灌输了只有高考才能改变命运的观念,而分数又已说明此路不通的尚飞,以坠崖的方式表达了对现实的绝望。
说了那么多年的“教育改变命运”之后,对于那些无法通过教育实现人生改变的孩子,我们应该告诉他们什么?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
【原载2014年8月20日《中国教育报·新闻评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