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林业国有苗圃经营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2014-09-18 18:51林淑爱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16期
关键词:莆田市经营管理

林淑爱

摘 要:介绍了莆田市林业国有苗圃经营现状,分析了国有苗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国有苗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有苗圃;经营管理;莆田市

中图分类号 S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6-107-02

发展林业生产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而林木种苗是林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对保障林产品供给及推动生态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莆田市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文件精神,着力推进林业国有苗圃建设,积极推广应用林木良种、轻型基质育苗新材料、新技术,改善苗圃基础设施条件,加强育苗技术指导,不断提高良种壮苗生产能力,努力满足造林绿化的种苗需求。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击,莆田市国有苗圃的经营管理模式仍存在着管理体制落后、市场竞争力弱、管理手段不高、经济效益低下等突出问题,严重地制约着国有苗圃的进一步发展。

1 莆田市林业国有苗圃经营现状

莆田市于20世纪90年代初先后创办莆田市前沁苗圃、湄洲苗圃、下磨苗圃等3个国有苗圃,并于2002年9月合并重组为莆田市林业科技试验中心,现有经营面积7.2hm2,在职职工10人,其中:干部6人(含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3人),工勤人员4人。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创新发展苗圃的理念,至今已成功引进培育驯化珍稀树种水杉,并在秋芦溪源头大面积推广栽培;引进澳大利亚厚荚相思、灰木相思及红叶石楠、东方杉等树种试验成功;培育任豆树、红豆杉、降香黄檀、沉香、印度紫檀等珍稀濒危树种扦插育苗试验成功。并积极开展组培型生根剂研究推广、木麻黄替代树种造林技术研究,实施长效肥力素促进桉树速生丰产示范基地建设、名贵花卉全光喷雾扦插育苗试验、莆田市切花切叶技术研究、珍稀香料类植物引种栽培与无性繁育试验、宋家香荔枝复壮及保护技术研究、森林蔬菜快繁试验研究等科研项目和科技推广项目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关技术人员主导或参与《针叶树锯材》、《废弃木材循环利用规范》、《防腐木材的使用与分类》等国家标准的制定与审查工作。科研项目《新型组培快繁配套技术在红叶石楠育苗中的应用》荣获福建省2010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2010年9月开始,莆田市林业科技试验中心分担“福建省黄龙林场四绿工程绿化苗木培育基地”建设,目前已培育绿化树种16个,新植苗木8万余株,为莆田市植树造林绿化提供苗木保障。

2 存在问题分析

2.1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国有苗圃在资金支持、税收优惠、技术培训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致使国有苗圃投入严重不足,苗圃生产条件得不到改善,生产、生活设施陈旧,导致国有苗圃生产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经济效益不断下滑。

2.2 经营管理模式滞后 国有苗圃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受交通瓶颈制约,无法进行规模化经营,现有供应的苗木品种较为单调,规格多为小苗及中苗,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此外,职工年龄老化,经费来源困难,管理机制不活,技术力量薄弱,难以适应苗圃改革发展的需要。

2.3 科技滞后,人才缺乏 现有从事生产管理的技术人员,由于长期以来以培育造林苗木为主,生产管理较粗放,难以满足技术要求高、管理精细的高附加值苗木的生产要求。

3 对策建议

3.1 调整国有苗圃经营体制 调整苗圃所有制结构,大胆探索股份合作、合资合作、联合兼并和嫁接改造等多种方式,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个体私有者或科研人员以直接融资、资产入股或新技术、新成果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苗圃资产的优化配置和产业重组,增强活力和竞争力,全面提高市场化经营管理水平。

3.2 调整国有苗圃经营机制 一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定员、定岗、定责,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干部聘任制和全员劳动合同制,建立平等竞争、择优上岗、能上能下、合理流动的用人机制;二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工资和绩效、岗位、任务结合,合理拉开分配档次,同时坚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结合的原则,鼓励职工以技术、资金等参股、参与苗圃经营;三是强化制度管理,建立健全生产、资金、技术、设备、营销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促进苗圃生产规范化、管理制度化,实现苗圃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3 加强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国有苗圃应纳入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范围,享受国有林场同等政策和新农村建设相关优惠政策。按照属地管理,由政府根据本地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改革。建立林业种苗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一定金额的专项扶持资金,用于苗圃危旧房改造、苗圃道路、排水设施、灌溉设施、信息化管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种质资源保护、林木良种繁育、试验示范等项目补助。

3.4 提高苗圃市场竞争力 一要加强内部管理,实行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在苗木生产、销售、技术、资金等方面加强管理,把苗圃建设成为本地种苗生产的龙头企业,起示范作用,从而辐射带动本地区种苗生产;二要优化产品结构,苗圃培育苗木要有所侧重,与当地造林绿化相结合,立足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实行“一圃一特色”,大力发展名、特、优、新苗木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

3.5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技术水平 种苗产业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专业性强,因此,要加快国有苗圃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科技在种苗产业中的先导作用,加大导入。一是加大苗木花卉技术人才的培训力度,优先安排科研项目和科技推广经费,为国有苗圃干部职工开展育苗新技术研究和开发新产品创造条件;二是注重科学技术的研究,引进项目既要重视设备硬件的引进,更要重视技术、人才软件的引进,并加以消化、吸收、创新;三是与科研教学单位广泛合作,引进、推广、培育优良品种,增强科技开发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潘百红.国营苗圃的可持续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22:6977-6979.

[2]覃英繁.广西国有苗圃的经营现状与对策[J].广西林业科学,2001,3:155-157.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莆田市经营管理
莆田市妇联开展关爱儿童“幸福种子”小组活动
莆田市妇联助推财商知识进校园
莆田市妇联打造品牌助力脱贫攻坚
享创客之乐 育创新之才——莆田市实验小学简介之一
让书香浸润童年 让阅读点亮心灯——莆田市实验小学简介之二
为霞满天—福建莆田市老年大学校歌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