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丹
面对幽幽墨香的《唐诗三百首》,扑入眼帘的是一座姹紫嫣红的大花园,满园生长着神秘绮丽的千年奇葩。
步入园中,一片片梨花浴着春风绽放。望见这些素雅、高洁的梨花如同见到初唐四杰。才华卓异的诗人们用一支支鲜活的妙笔,构筑起一个个清新明丽的世界,犹如梨花般静美的世界。那一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那一瓣“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那一瓣“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卢照邻《长安古意》),那一瓣“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骆宾王《在狱咏蝉》),这一朵朵梨花无不透出纯美,透出淡雅,透出率真。
花园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地方,是那一弯碧水之上高高立起的青莲。在群芳斗菲的迷乱中,他超然卓立,不染凡尘;在众人仰慕的目光中,他洒然飘逸,恍如仙子。他是李白,诗仙李白,盛唐之音的天才歌手,天上神曲的绝妙鼓者。寂寞的李太白低头轻吟“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浪漫的李太白酌酒高歌“举杯望明月,对影成三人”,潇洒的李太白率真倾吐“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自信的李太白豪言狂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好一个青莲,遗世独立的青莲,飘逸俊朗的青莲!
团团的杜鹃花含露而放,那是忧郁的杜甫弯下腰,低着头,默默地啜泣;迎春而又伤春的杜鹃花在凄美地绽放,那是杜甫在乱世中咀嚼国难与民苦,在擦拭心头的伤痕。那茅屋为秋风所破时的痛苦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目睹咸阳桥惨别时的愤怒责难——“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的欣喜若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鹃花啼血般绽放,子美先生忧国忧民一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木槿花盛开,犹如与世无争的隐士悄无声息。王维在“落日满秋山”中坚守一份自我的情趣,孟浩然在“岩扉松径长寂寥”中坚守一份宁静。“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木槿花无意与百花争芳斗艳,只是在自然之中享受细雨和风,阳光雨露,但是却生长出别样风姿,伫立成唐诗园中一道绝美的风景。
君子兰绽放处,弥漫出唐诗花园中另一种品格。平易,质朴,这是元白诗派的格调。“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一朵朵平易的君子兰,一朵朵质朴的君子兰!
芦花飘曳于风中,幽香四溢,哀艳绵渺,这正如晚唐“小李杜”。唐帝国已走向衰败,无限的国恨家殇引动他们情感的飞絮。“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芦花飞絮,引人深思。
……
漫步唐诗花园,驻足于每一朵花前,我们会享受一次精神大餐,接受一次灵魂的洗礼。
大唐的故事已随历史流逝,而大唐的精神之花却美艳如初,久而弥香。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会很骄傲地说:“我们是唐诗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