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鸟击防范协同创新平台构建研究

2014-09-18 01:20张亮邹玉明施泽荣
求知导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机场高校

张亮?邹玉明?施泽荣

摘 要:本文利用协同创新理论,分析机场鸟击防范协同创新平台的内涵、功能及构建原则,探讨创新平台的运行管理方式等内容,为高校机场鸟击防范人才培养、新技术推广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校;鸟击;机场

一、协同创新的内涵

1.协同创新的概念与类型

彼得·葛洛最早给出协同创新定义“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

标[1]。”按实现途径不同,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内部协同创新的主体是产业组织本身,其实现依赖于组织内在要素之间的互动;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产业组织与其他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2]。

2.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的基本内涵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学科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以及高校师生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究者、生产者、管理者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为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重大问题,投入各自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

二、机场鸟击防范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1.机场鸟击防范协同创新平台的内涵和功能

机场鸟击防范协同创新平台是指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内外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以机场鸟击防范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鸟击防范新技术推广与应用为目标,通过主体之间、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人力、知识、技术、设备、资本、信息等创新资源的互动,形成具有前沿性、专业性、开放性、稳定性的组织系统。

机场鸟击防范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核心目的就是按照“民航急需、国内一流”的要求,瞄准机场鸟击防范技术发展前沿和民航发展的重大需求,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核心任务,以协同创新项目为载体,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通过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间的协同,实现机场鸟击防范人才培养工作的新突破,推动学科建设。

2.机场鸟击防范协同创新平台构建的原则

机场鸟击防范协同创新平台是建立在高校现有的资源基础上,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切实服务民航安全需要和发展。在构建机场鸟击防范 协同创新平台时,需要围绕以下原则进行:

(1)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机场鸟击防范协同创新平台应紧密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同民航科研机构、机场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在机场鸟击防范创新人才培养、机场鸟击防范新技术的创新推广等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2)创新引领,深度融合。以创新为目的,引领高校与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合作,充分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学科的有机融合,探索民航、动植物学等知识的交叉融合。

(3)互利共赢,机制保障。机场鸟击防范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发展涉及到多方主体,关系到市场化运营和公共服务的有效结合。因此,通过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合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是实现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创新主体平等互惠的重要保障。

3.机场鸟击协同创新平台运行管理方式

机场鸟击协同创新平台运行的本质在于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高校作为平台构建的主体,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为平台的运行提供技术、人才、设备等资源的储备,是平台创新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机场鸟击协同创新平台将广泛聘请相关专家及企业参与鸟击防范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工作;每年定期举办全国机场鸟击防灾技术培训班与技术交流会,邀请全国专家级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沟通;积极与企业沟通,解决企业的问题。

三、总结

协同創新是我国大力推进的一项人才质量工程。本文探索了机场鸟击协同创新平台的内涵、功能及构建原则,探讨创新平台的运行管理方式等内容,为机场鸟击防范人才的培养、新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EB/OL].http://en.ikipedia.org/wiki/Collaborative_Inno-vation_network.

[2]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

(作者单位: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机场高校
机场罢工
如何避免GSM-R无线通信系统对机场电磁干扰
面部识别使机场安检提速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