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青 廖晓春
糖尿病属于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社区家庭是其长期康复过程中的主要场所。糖尿病综合治疗策略表明,医患双方、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是管理糖尿病患者的主体,在此期间所应遵循的原则是早期、长期、持续[1]。现阶段,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的途径为医院短暂干预、社区健康教育,但是通常情况下传播知识是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社区很少跟踪评价患者在接收到传播的知识后的态度行为转变[2]。护理程序法属于一种整体护理理论和实践模式,具有计划性、步骤性、评价性的特点,能够为社区护理人员长期持续地管理患者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将社区管理中护理人员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3]。本研究对社区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护理程序在改善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生活质量及满意度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运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社区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研究组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在20~74岁,平均(45.1±7.2)岁;病程在0.3~15年之间,平均(6.1±2.4)年。在文化程度方面,4例患者为大学及以上,26例患者为高中,9例患者为初中,1例患者为小学及以下;在并发症方面,26例患者为冠心病,14例患者为糖尿病肾病。对照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在23~76岁,平均(47.2±6.9)岁;病程在0.5~18年之间,平均(7.2±1.5)年。在文化程度方面,6例患者为大学及以上,22例患者为高中,10例患者为初中,2例患者为小学及以下;在并发症方面,24例患者为冠心病,16例患者为糖尿病肾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健康教育管理,具体操作为:将糖尿病管理团队组建起来,同时将糖尿病管理手册制定出来,在患者入组后对其进行流程管理,将糖尿病教育课程及管理资料发放给患者,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血糖监测及管理等,教育方法包括集体授课、电话随访等,主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耐心的询问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4]。
1.2.2 研究组 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健康教育管理基础上的护理程序管理,具体操作为:临床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的病历及问卷调查结果等积极主动地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对患者的糖尿病知识、心理、经济状况、家庭社会支持资源等进行有效评估,将护理目标详单列出来,比如,对糖尿病进行正确认识、对稳定的情绪进行有效的保持、对饮食进行科学合理选择、对理想提质量进行长期的维持、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显著增强、对并发症的发生进行积极的预防、对血糖进行切实有效的控制等。依据目标和评估的差距将护理程序确定下来,将护理计划制定出来,将护理措施选择出来并给予其切实可行性以充分的重视,保证其明确具体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初始阶段应该将患者易完成且明确能够有效控制血糖的护理措施选取出来,比如,降糖药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应用胰岛素笔等,使患者的成就感在完成这些任务后油然而生,从而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激励,使其主动改变自身的不良行为。适时评价措施实施后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每周1次。之后用上门随访的方式替代原来的电话服务随访方式,每周1次,每次半个小时,对措施的施行进行认真的检查并对患者进行督促治疗,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认真的评价,一旦达成目标则向下一个目标进入;如果没有达成目标则将原因积极寻找出来,就达成目标的障碍和患者进行深入的讨论,如果涉及心理因素,则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积极的疏导,如果对于患者来说目标太大要想完成具有极大的困难,则有效分解目标,让患者分布完成[5]。对患者进行积极的鼓励,使其主动写糖尿病日记,定期将其上交给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对其日益进行认真的检查,积极解答其中涉及到的疑问,也为护理人员对施行目标期间的措施及有效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经患者同意后,在个人糖尿病管理档案中录入所有目标、措施及评价等。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进行两年的管理,在患者入组时、管理1年、2年时的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代谢指标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运用糖尿病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共27个项目,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得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6]。运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评定,共26个条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分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7]。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研究中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的过程中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代谢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入组时两组患者的各代谢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1年、2年时研究组患者的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比较入组时两组患者的DSQL量表评分和SF-36量表评分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1年、2年时研究组患者的DSQL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F-36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代谢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代谢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总胆固醇(mmol/L)研究组(n=40) 入组时 26.05±2.48 9.48±0.52 11.65±0.98 9.36±0.59 1.75±0.67 5.52±0.57管理 1 年 22.48±2.10 7.59±0.33 9.32±0.73 7.12±0.35 1.52±0.14 4.58±0.44管理 2 年 20.12±2.92 5.97±0.13 8.28±0.26 6.13±0.28 1.39±0.01 4.09±0.27对照组(n=40) 入组时 26.09±2.60 9.43±0.60 11.70±0.89 9.34±0.62 1.74±0.70 5.22±0.55管理 1 年 23.88±2.49 8.13±0.41 10.14±0.98 8.38±0.69 1.68±0.36 5.08±0.42管理 2 年 22.15±3.45 6.88±0.55 8.98±0.79 7.78±0.45 1.52±0.22 4.99±0.33组别 体质指数(kg/m2)空腹血糖(mmol/L)餐后2 h(mmol/L)糖化血红蛋白(mmol/L)三酰甘油(mmol/L)
表2 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比较(±s) 分
表2 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比较(±s) 分
组别 DSQL量表评分 SF-36量表评分研究组(n=40) 入组时 67.34±6.87 42.12±6.23管理1年 58.11±5.78 56.19±7.35管理2年 41.22±3.34 65.22±7.65对照组(n=40) 入组时 67.28±6.76 43.11±6.25管理1年 61.39±6.77 48.01±6.74管理2年 54.25±4.58 55.27±6.12
2.3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入组时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1年、2年时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例(%)
糖尿病属于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发生机制为胰岛素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分泌相对缺乏,糖、蛋白质等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紊乱,极易造成患者发生急性感染、慢性病变、肾功能衰竭等,进而造成患者残疾甚至死亡[8]。相关医学研究表明,长期持续管理是糖尿病治疗策略中最重要也是最难坚持的过程[9]。护理程序能够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促进护患沟通与有效加强合作,通过详细设计目标并有效指导具体措施,一方面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显著提升,另一方面也在极大程度上减轻管理者的工作量,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10-12]。同时,通过循环递进护理程序的目标、措施、评价使管理者全面深刻地了解患者情况,和患者积极合作,从而将患者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自身管理中主动参与[13-17]。本研究结果表明,入组时两组患者的各代谢指标、DSQL量表评分和SF-36量表评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1年、2年时研究组患者的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DSQL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量表评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了护理程序能够有效改善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1]韩炜,赵继开,衣运玲,等.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1,22(10):145-147.
[2]李瑞萍,陈忠华,江玉棉.运用护理程序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6):127-128.
[3]谢运娣.护理程序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6):19.
[4]张藐冰.护理程序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9):97-98.
[5]张卫芬.护理程序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4):6814-6815.
[6]靳英辉,孙玫,何庆.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和前景展望[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30(4):41-42.
[7]齐瑞玲.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1,8(2):6-8.
[8]王增叶.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4,22(6):157-158.
[9]杨晓玉.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7):125-126.
[10]邓自华,何旭研,王运林,等.城乡结合地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9):138-139.
[11] Ruta K Valaitis,Christina J Rajsic,Benita Cohen.et al.Preparing the Community Health Nursing Workforc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ablers and Challenges Influencing Undergraduate Nursing Programs in Canad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Scholarship,2011,5(1):1-21.
[12] Patricia E. Allen,Myrna L. Armstrong,Jason E. Saladiner,et al.Opportunities, Hurdles, Solutions, and Approaches To Transition Military Veterans Into Professional Nursing Programs[J].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2013,30(6):474-480.
[13] Lipschultz,Alan.HTM NEWS & VIEWS: The Challenges of Patient-Supplied Medical Equipment[J].Biomedical Instrumentation &Technology,2013,47(1):64-7.
[14] Caralise W Hunt.Self-care management strategies among individuals living with type 2diabetes mellitus:nursing interventions[J].Nursing:Research and Reviews,2013,2013(3):99-105.
[15] Simona Porcu,Annunziata Lapolla,Lucia Biasutto,et al.A preliminary fastview of mitochondrial protein profile from healthy and type 2 diabeticsubjects[J].European 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2014, 20(4):307-315.
[16] R. Gadsby.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PEG) feeding in elderly people withdiabetes resident in nursing homes[J].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Health & Aging,2013,17(1):16-18.
[17] Ortrud Hamann,Hellmut Küster.Diabetes mellitus in care facilities- what could be improved?[J].Diabetes Aktuell,2013,11(5):20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