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迪?马万辉?曾鹏
摘 要: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阶段步入大众化阶段,高校输出的大学生已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就业难度加大。而自主创业理念的提出与实践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新的出路,所以,从现实压力与理论意义上来看,大学生创业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创业教育是教育模式探索的前沿,也是素质教育的新突破,它不仅是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时代对学生的要求,还是社会与经济结构调整变化的需求。创业教育开展得好,创业经验也相应能够积累得更多,为自主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得创业教育与学生自主创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时代的迅猛前进,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的富足与精神的丰盈,还有就业的压力。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阶段步入大众化阶段,高校输出的大学生已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就业难度加大。而自主创业理念的提出与实践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新的出路,从现实压力与理论意义上来看,大学生创业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高校创业教育源于清华大学,至今已有近20年的教育历史。伴随着创业之风的兴起,全国各大高校都开展了相关的创业教育活动,但就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工作来看,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意识层面的认识偏差。一方面,就高校管理者与教师而言,创业只是指导毕业生的一项工作,在具体实践中,应付成分居多;另一方面,就学生而言,创业大多停留在经营性质的盈利层面,他们认为花父母的钱开个超市、办个网店之类的就是创业。由于教育这个链条的传播者与接受者的意识偏差,高校的创业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二是创业教育停留在表面,未落到实处。从学生活动来看,学校除了开展“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并未将创业教育进行实质性的推广。从课程设置来看,大多数高校有专门的课程,一般由辅导员担任授课教师,缺乏专业性的指导与针对性的授课。并且,课程开设时临近毕业,缺乏了知识的连贯性,学生受用不多。同时,创业教育课程在很多学校并未纳入教学计划之中,这也是引起教师与学生惰性与不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三,创业教育缺乏支持与导向。教育理念的推广需要大环境的支持,创业教育从整体上来说是不受重视的,从学校层面来看,学校更加重视专业化人才培养,重视就业,对于创业在意识与行动上都是不支持的。从社会层面来看,大家对创业的理解是找不到工作的人才会如此,未形成支持与鼓励的氛围。从政府来看,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支持力度不够,体系不够完善。
高校创业教育问题突出,现实的严峻敦促着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落实。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意义
所谓“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从广义上来说,开展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综合性人才,使其在工作、交际、管理、专业方面具备基本的创业素质与能力。开展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开展创业教育是时代的诉求与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不仅需要大批推动社会前进的人才,还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温床,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如何引导学生创新实践、如何培养创业人才等问题便是高校培养方案调整的导向;其二,创业教育是高校校企合作方案的实践路径之一。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积累经验,为创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三,创业教育的开展是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的需要,高校扩招使得每年向社会输出就业人口急剧增加,工作岗位的饱和必然使得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问题。创业教育的实施,为大学生就业困难寻求了新的出路,也为高校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奠定基础。
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提出对策创造了条件。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对策探析
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是一项需要高校长期培植与发展的工程,将创业教育自觉融入学校教书育人体系中去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从而达到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目的。笔者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对策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教育体系的完善与教育机制的改革。一方面,在日常的就业指导课程中加重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教育课程,鼓励大家创业。并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之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创业人才发挥重要作用,而不是让创业教育只停留在零散课程与讲座等没有受到重视与制度化的尴尬境地之中。另一方面是创业教育的正确定位,高校的创业教育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定位于本校实际,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通过教育手段的改变使得教育理念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并结合自身,制定合适的创业教育目标;其二,重视创业教育能力师资队伍培养和建设。师资队伍的非专业化是高校创业教育的薄弱环节,大多高校的创业教育都是由辅导员担任授课教师,对没有创业经验的辅导员来说,创业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没有一支具有创业意识与经验的师资队伍对学生进行良性引导,创业教育的实践只能是空中楼阁。可见,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保障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其三,建立富有特色的校园创业体系。高校在创业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校企合作之路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建立固定的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实战场所,利用课余时间创立一些成效快的创业实体,从而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其四,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环境。环境作为客观条件可以改变观念,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学生受到长时间的熏陶提升了创业素质。除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以外,定期举办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比赛、创业讲座等,扩大创业教育活动的影响面,在创业设计过程中对学生的锻炼是不可言喻的。
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工程任重而道远,创业教育计划应很好地纳入到教育轨道上来,措施是宏观上而不具体的,高校应因地制宜,将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总之,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是一项年轻的事业,是一个远景的目标,创业教育是教育模式探索的前沿,也是素质教育的新突破。它不仅是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时代对学生的要求,还是社会与经济结构调整变化的需求。创业教育开展得好,创业经验也相应能够积累得更多,为自主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得创业教育与学生自主创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李海波.论学习型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2012(08).
[2]王扬铭.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J].教育探索,2006(03).
[3]夏春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