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进城 谁之殇

2014-09-18 02:25耿国彪
绿色中国 2014年6期
关键词:楼盘古树大树

耿国彪

“您看,我们这里是贵阳市最好的地段,紧邻市政府,不仅商业开发尽善尽美,而且还可以享受独一无二的绿色景观。告诉您,我们这个楼盘光50年以上的树木就栽种了上千棵,100年以上的还有,我们就是要为客户营造一个天然的森林氧吧。赶紧买吧,我们这里可是要排队摇号的呀。”在贵阳市的一家楼盘销售处,销售人员指着硕大的沙盘向记者介绍。

这是贵阳市一处很大的楼盘。记者在售楼处外看到,一个高低错落的小广场上,几十株刚刚移植过来的乔木组成了一个林荫公园。可以预见,几年后这一带肯定非常漂亮,因为几十年树龄的银杏、香樟为它撑起了一柄绿色的生态之伞。住在这个小区的人们,自然也就可以每天享受这绿色的呼吸。

也许是新楼盘促销的一个手段,全国各地的开发商都不约而同地打起了生态牌,在绿树和花草上吸引那些注重生活品质的购房客。这似乎已经成为房产商给自己的楼盘“加分”的一种重要营销手段。

在杭州丁香路附近的一个新交付的楼盘内,走几步就能看到一棵大树,主要是香樟,还配有一些低矮的灌木。该楼盘绿化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楼盘是去年12月底交房的,由于涉及到绿化验收,无奈之下,去年11月,紧急从浙江某市政园林建设公司“抢”了50棵胸径20厘米以上的香樟树。这些大香樟树,贵的要5万元一棵,最便宜的也要3000多元一棵。“为什么要选择种大树,而不种小苗木?”记者问。该负责人说:“楼盘要做品牌,吸引客户,绿化当然要搞得好一点。不想办法运点大树进来,小区内光秃秃的,业主们会有意见。如果种小苗木的话,等它们长大,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而且必须是常绿树木,四季常青的那种。”

试想,如果你想在一个新开的楼盘买房子,看到楼盘前有几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一定会留下好的印象,觉得这个楼盘很绿色,很有品质。但你是否想过,这些为楼盘撑门面的大树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大树长到这份上,至少需要十几年,可你眼前的这个楼盘还只是刚刚开盘。

惟一的答案就是这些大树是移植进城的。它们有的生活在遥远的大山中,整日与溪流、飞鸟为邻;有的扎根在村舍旁,守护着世代传承的村民。然而,在城市欲望的带动下,它们不得不搬离自己的家园,跋涉千里在城市的喧嚣中为市民服务。长途的迁徙,有的树木受到了伤害,在病态下艰难的生活着;有的则因为水土不服,成为了城市欲望的牺牲品。

大树进城,这个被政府和民间呼吁禁止多次的问题,在欲望和利益的趋势下,一次次被人们遗忘。

利益催生大树进城

在浙江建德县山多镇梓里村,村民们正在为从天而降的一笔笔“财富”而躁动。“我们邻居屋前的一棵老桂花树,你知道卖了多少价钱?”30多岁的村民阿玉嫂故作神秘地说,周围一群村民直起耳朵,胡乱地猜了几个数字后,阿玉嫂笑嘻嘻地摇头,大声说:“2万啊!”

2万!今年初,村里“高价”卖掉了一棵老桂花树,这个“新闻”就像一块巨石,打乱了这个偏僻小乡村的平静。

现在,一些带着“测树钢围尺”的男男女女,常在村前村后有大树的地方转悠,眼睛紧紧地盯着他们认为有“价值”的每一棵大树。看中一棵大树后,他们就拉出钢尺,围绕着大树的胸口一量。桂花、银杏等生长越慢的树种,胸径越大的,价格越高。看中后,这些苗木经纪人就和村民谈价钱。

对老实巴交,没见过市面的村民来说,这些苗木贩子喊出的报价着实诱人:“一棵老香樟5000元、一颗老白果树8000元、一棵老香泡树1100元,就连阿玉嫂家门口的那棵只有碗口粗细的香泡树也能卖150元……”村民们这才幡然醒悟,原来家门口那些不起眼的大树这么值钱,而且还值很多钱,这样下去,都能靠着大树吃饭了。

村民们欢天喜地地从苗木贩子手里接过大把的钞票。原来种在家门口的大树则被挖土机连根挖起,装到大卡车上,被带到陌生的地方,从此没了踪迹。除了建德的农村外,全国很多地方乡下的大树也不断被同样大量卖掉。

来自江西某村的丁先生在南昌工作。前段时间,他回老家时,也见识了老家的这一最新的“致富手段”。妈妈说,原来长在院子里的两棵桂花树,卖了8000元。听说是给了杭州一个苗圃基地。山上竹林里的那棵爷爷30年前种的银杏树也以数万元的价格被收购了,也是进了城。丁先生回头一看,原来漫山遍野的大树差不多都被卖光了,只剩下了光秃秃的山岗。

一棵棵价格不菲的大树就这样进了城,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值吗?当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房产商几乎不约而同地回答:是为了提升楼盘品质,为业主提供一个绿色环保的居住环境,虽然这些树身价不菲,但是只要能多卖出几套房子,就都赚回来了。

当然,在这个利益链条中最得意的还是苗木经纪人:收来5000元一棵,一转手最高能卖5万。如此巨大的利润空间,大树生意能不好吗?

说起近年来的大树行情,一位从事树木生意多年的李先生难掩兴奋:“随着城市对大树需求的日益旺盛,这几年大树的行情非常火爆,价格一路看涨。谁能拿到那种大香樟、大银杏等大苗木,谁就是老大。几乎每个房地产开发商都喜欢种大树,大树放在楼盘内,很有派头,档次一下子就上去了。如果只种细细的小树苗,效果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据业内资深人士透露,贩卖大树的利润空间一般在50%左右,有的热销树种,或者珍贵古树会更高。不同的树种,随着其稀缺、需求程度的不同,乃至有没有在苗圃种养过,其价格都不一样。从山里收来的5000元一棵的大香樟,在苗圃基地里养一段日子,如果品相好,经过经纪人一转手卖给房地产商,最高的甚至能卖到5万元。

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苗木经纪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记者在浙江金华采访期间,看到在高速公路两旁有许多的苗圃,里面都种植着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大树。它们被砍去枝桠,只剩下主杆,等待着那些相中自己的城里人。

一位苗木贩子面对记者更是直言不讳:“卖5000棵小树苗所赚的钱,才能抵上一棵大树,你说大树生意能不旺吗?”

大树被从城市边缘地区或者乡村、山区移植到城市里用于绿化,却破坏了原生地的生态环境,还要消耗不低的养护成本。近年来,“大树进城”的现象屡禁不止,为人诟病。

“‘大树进城弊病很多、害处很大。”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分析,一般生长良好的大树,被移植后由于其可塑性、适应性较低,加上树体受损严重,往往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成活下来的,生命力也大打折扣,寿命明显缩短。

“大树古树移植,棵均花费动辄上千元、数万元甚至更高,而我国荒山荒地造林国家补助标准每亩只有300元,如能把这些资金善加引导,用于正常的造林绿化,该有多大效果!”张永利说。他分析说,从长远看,“大树进城”是一种典型的“挖肉补疮”之举,破坏了生态环境,威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大树古树被采挖后,原生地长期形成的生态平衡被打破,森林质量下降,生态功能减退。同时,大树古树在原生环境中,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较强。移植异地后,由于气候和环境变化,极易发生病虫害,甚至给移植地的其他植物带来危害。

一般认为,树高达到4米以上、胸径15厘米以上,或是树龄在20年以上且具有一定园林观赏价值的树种,即可称为大树。林业专家指出,“大树进城”违背自然规律,易造成大量大树死亡。本地树种减少,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甚至会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张永利介绍,许多被移植的大树古树只剩下主干和断枝,成了“光杆树”和“残疾树”,有的长期“挂吊瓶”、“支拐棍”,成活下来的也长势衰弱,相当一段时间里无冠无花无果,无法起到绿化美化的作用。此外,大树特别是古树,许多都是宝贵的自然遗产。乡村中的大树古树是广大村民“记得住的乡愁”。移走大树古树,就撕裂了乡村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具有本土气息的文明标志,不利于文化传承。

张永利指出,“大树进城”暴露的是铺张浪费的作风和急功近利的心态,折射的是爱做表面文章、好搞“形象工程”的扭曲政绩观,于科学发展、政风改进都是有害的。

城市的欲望 生态的悲哀

大树进城,顾名思义,即大树由乡下移植进城。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对自己所居住的环境质量有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那些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为追求高质量的生存环境,将自己生活的城市绿化、美化、香化、彩化,这反映出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但是,一些地方为加快绿化美化进程,片面追求视觉效果和发展政绩,盲目攀比绿化速度和树木档次,强求一日成林、一夜成景,大量非法移植大树古树搞绿化形象工程,刮起了一股“大树进城”之风。这种做法,危害极大,破坏了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扰乱了绿化美化和生态建设秩序,同时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浪费。

众所周知,生态是无界的,是公共的。从城市其他地方运来的大树在一定程度上是美化了城市,起到了良好的生态作用,但是对于那些被取走大树的城市边缘地区、乡村、山区而言,则是大大破坏了生态系统。应该说,这些大树生存在那些地方,繁衍了数代,有些地方还是一些物种的起源地,它们在那些地区应该是主导因子,与其他动植物已经“和睦相处”,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系统。而一旦将这些优势树种移走,势必对这个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从而造成种群的变化,影响该地的气候、水资源等。

大树在异地移植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如气候、植树季节、移栽技术等,往往会造成大树移后不适应,树体枝枯叶落、干性下行,从而降低了绿化效果,有些大树甚至会因不适应而死亡。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董云岚教授指出,移植大树绿化城市的行为无知且愚昧,每棵大树在原生地都有保护生态、涵养水源等不可取代的作用,这是数百年演化来的生态平衡,大树离开原生的水土也会失去生命的平衡。移植的大树存活率只有30%。事实上,“被进城”的大树很多都是靠自身的生命力在维持,大部分会在数年内枯死。“我们在城里如果看到1000棵大树存活,就意味着背后有3000多棵大树牺牲了。”他激动地形容道,大树被商人“砍手断脚”后,按照10多万元到几十万元一棵的价格卖到城里,只是为了给城市“锦上添绿”。

树木生长是有一定规律的,一些乡土树种寿命大都是一定的,往往生长很慢,这本是自然规律。城市想要大树的心态也可以理解,但可以事先在苗圃里种植乡土树种,到时候长成大苗,可以满足城市绿化的需要。“但遗憾的是,这些建议未被重视,才有了今天大树进城的悲剧。”有关专家认为必须纠正人们的“速绿”心理。“速绿”心理导致了不少浮躁工程,“速绿”导致了不少人开始尝试走“速富”的捷径。“从‘速绿到‘速富,牺牲的是生态环境。”

大树进城耗资巨大,大树因身价陡增而有利可图,成了紧俏商品,结果出了一批倒卖大树的树贩子。

在一处正在建设的新楼盘前,几棵大树萧瑟地站在等待施工的黄土上。“难道这就是我们理想的社区吗?”知情人透露,很多人未曾了解到,理想中大树林立、绿意盎然的社区,背后竟然有这样的秘密——买房者的一部分付款,辗转到了盗采大树的商人手中。

记者追问:“有关单位难道不知道大树来源?”知情者笑了,在他看来,到豪华社区看房的人就像我们一样良善单纯而无知,不会去想还在施工的楼盘怎么会有这么多百年大树。

专家指出,乡村的树木因适应周围环境,虽有病虫害,因其生物多样性复杂和大量天敌存在而不易爆发。而单一的大树进入城市,树干中沉睡的虫卵们容易失去控制而大量爆发。城市中增加的小蠹虫、白蛾、扁刺蛾、星天牛等,都是随大树而进城的。而园林部门为了控制虫害只能增加农药的用量,结果影响了城市的生态质量。

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说,当前,“大树进城”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城镇化过程中,大家对城镇绿化的要求在提高。再加上有一些不正确的做法,有的地方把原来山上的大树挖下来运到了城里栽种,这种做法存在诸多弊病:一是大树挖掘过程中造成树木原生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形成新的水土流失。二是大树在不符合自然生长的地方栽种,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才能栽活。三是大树即便成活,树冠量也很难恢复到原来模样,生态产出将会降低很多。

赵树丛说,2009年、2013年、2014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相继发出通知,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禁止使用违法采挖的大树进行城乡绿化,坚决刹住“大树进城”这股不良之风。“同时,我们倡导种大苗、种壮苗,也就是通过苗圃培育的大苗、壮苗,完全可以用于城市造林绿化。我相信,经过我们林业部门和相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一夜成林、一夜绿化的错误想法,是能够得到纠正的,‘大树进城的问题是能够解决的。”

坚决遏制大树进城

古人相信万物有灵,大树往往被视为自然力量的象征,很多乡村会为大树绑上红带子。大树下不仅是小孩嬉戏的乐园,也是村民集会议事的地方,更是自然信仰的所在。大树下往往会有一尊香炉,虔诚的村民在路过时会向大树鞠躬行礼,祈求它保佑一方平安。

大树之所以能够进城,究其原因除了急功近利一夜成林的错误政绩观,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利益链条中农民的弱势地位。“三五个人,一个晚上就可以偷走树木,名贵一点的大树不说,80~100年的树木就可以卖到5000~10000块钱。每个人分几千块。”一位知情者透露,农民收入有限,有的就只能靠盗采林木增收。

“贵一点的都有人买,有人买就有人盗。”据他描述,盗林只有几个人做,把大树去顶,只留树根主干,连夜运送下山。一棵古树万把块钱,进了城就翻了好几番,几十万元地卖!但是,盗树的农民没有进城卖古树的胆量,就想挣点力气钱,拼一次就是外出打工一个月的工资。

如何切断这个利益链条?最重要的就是从源头上堵住大树进城的渠道。张永利说:“这个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为严格保护森林资源,科学推进城乡绿化,坚决遏制‘大树进城之风,全国绿化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相继出台了多个文件。2003年,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规范树木采挖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09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禁止大树古树移植进城的通知》;2013年,国家林业局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切实加强和严格规范树木采挖移植管理的通知》。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发表报道、评论,呼吁制止大树古树非法移植。这些举措对于遏制‘大树进城之风起到了一定作用,收到了一些成效。但是,受扭曲政绩观和经营利益驱使,大树古树非法移植依然屡禁不止,甚至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抵制‘四风,倡导科学绿化、生态绿化、节俭绿化理念,依法保护森林资源,促进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事业健康发展,全国绿化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再次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树木移植管理的通知》,要求坚决端正绿化美化指导思想,严肃规范树木采挖、栽植、使用,切实强化监管、落实责任,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力促各地狠刹‘大树进城之风。”

“没有一些地方盲目追求一日成林和对大树古树的畸形需求,就没有非法采挖移植。因此,对城乡绿化使用的树木进行规范管理,对遏制大树古树非法移植至关重要。”张永利说。

《通知》明确:禁止采挖树木的区域包括: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自然保护区、省级以上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坡度25度以上林地,以及生态脆弱和生态区位重要地区等;禁止采挖的树木类型包括古树名木、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的树木、国家级公益林中的树木、原生地天然濒危和珍稀的树木,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严禁采挖的其他树木等。

《通知》提出了一条重要管控措施:凡采挖胸径5厘米以上的树木,都要由树木所有权人或单位提出申请,按《森林法》等林业法规以及木材采伐、运输等国家有关规定审批后方可实施。移植苗圃和林苗一体化园区,以及农民房前屋后个人所有且不属于古树名木和苗木的,不受胸径5厘米以上的限制。合法采挖树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被采挖的树木成活复壮,确保采挖地植被、土壤及时恢复,防止水土流失。

《通知》明确规定,凡违法采挖、不能全冠栽植的大树一律不准用于城乡绿化。

“年迈进城农转非,截枝断根型悲催。街头巷尾孤成景,车海人流我认谁。”这是在网上流传的一首描绘大树进城的诗,它形象地写出了大树在城中的悲哀。植物生理学表明,幼树处于生长旺盛期,可塑性强,对移植后的新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死亡率低,易于移植,成活后树势旺盛,寿命长。而成年大树,可塑性下降,适应能力低,在移植过程中,树体受到严重伤害,如果水土不服,移植技术不过关,管理不善,极易造成大树的迅速死亡。即使在3年至5年内确定成活,也大多在几年、十几年内变成缺乏生机的老树,逐步丧失环境生态功能,形成城市大面积绿色弱势群体。

大树进城,速造景观,实属急功近利之举,不仅隐藏着极大的生态风险,还会污染社会风气,需要从完善法规、健全机制、强化监管、严格问责等环节入手,采取治本之策对大树进城加以有效遏制,让城市园林绿化重回正确的发展轨道。

张永利介绍,为抓好《通知》的贯彻落实,各地、各部门(系统)要建立健全树木非法移植问责机制。《通知》下发后,依然我行我素,使用违法采挖的大树古树进行绿化的地方和单位,一经发现,不得参与国土绿化、生态建设等各类评比表彰,包括绿化模范单位和森林城市评选,已经获得表彰奖项或荣誉称号的,将撤销奖项或称号。对无视本《通知》要求,继续非法采挖、运输、经营和栽植树木,造成恶劣影响的,将在新闻媒体予以曝光,并依法依规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基层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林木采伐和运输行政执法职责,决不允许办“人情证”,发现一起就查处一起。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培育幼小苗木长成参天大树。城乡绿化也是一样!

猜你喜欢
楼盘古树大树
《古树》
大树的日常
大树
幸福里(外一首)
油画《马六甲古树》
村子的古树挖走了
大树的梦
可怕的景观山
一棵古树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