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赜
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抢抓国家进入以能源重化工产业发展为主的发展阶段机遇,经济发展曾保持了十多年的超高速增长。但受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从2012年开始骤然掉头下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怎样看待内蒙古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判断后期的经济走势?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思路和措施予以应对?就此谈谈自己的分析和思考。
关于当前形势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是当前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形势的最突出特点。从GDP指标看,“十五”、“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速高达17.3%,2011年仍达到14.3%。2012年开始迅速下行,当年增速下滑到11.7%,尽管仍高于全国平均增速4个百分点,但增速在全国的排位却由上一年的第5位下降到了第13位。2013年全年增速进一步下降到9%,新世纪以来第一次跌破两位数。今年上半年增速更是只有7.6%,其中第1季度只有7.3%,多年来第一次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产业看,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增速放缓是导致GDP增速下滑的主要因素。201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9%,2012和2013年两年分别比上年回落4.2和2.8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进一步降到9.2%。
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和地方财政收入两项主要效益指标增长的变化,更能看出内蒙古经济形势的严峻。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速看,2011年,内蒙古高达50.8%,位居全国第2位。2012年全年增速骤然下降到4%,比上年回落46.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增速1.3个百分点。从此一路走低,持续负增长。2013年和今年上半年分别同比增长-3.8和-4.9%。从财政收入增速看,2011年,内蒙古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速高达30.1%,2012年迅速降到10.4%,回落近20个百分点,从此持续低于全国增速,2013年跌倒6.5%,今年上半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仅为3.4%。从全国情况看,2013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增速恢复到两位数以上,中央财政收入增长由负变正,经济效益呈向好趋势。而内蒙古的数据表明,多数企业经营仍然较为困难,地方财政收支压力持续加大,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很不乐观。
关于后期走势
展望内蒙古经济运行的后期走势,需要从自身需求动力、国家宏观形势和政策取向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从三大需求看,与全国海关出口总额今年上半年0.9%的增速相比,内蒙古出口增长速度高达35%,是内蒙古三大需求中的唯一亮点。但内蒙古出口依存度仅有2 %左右,低于全国20多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的外向度不高,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十分有限。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对经济持续增长具有决定性意义。但由于长期以来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快,至今尚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加上内蒙古总人口较少,总的消费规模不大,导致消费率长期偏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不足。内蒙古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近年来全区投资对GDP的贡献率保持在70%以上。我区基础设施落后,新兴产业处于培育阶段,民生社会事业欠账较多,投资增长仍有较大空间,投资还是今后一段时期全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但目前的情况是,不论是消费还是投资,两大需求均显疲态,2013年以来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持续下滑,不及全国平均增速。今年上半年两项指标分别降到15.6%和10.5%,分别低于全国1.7和1.6个百分点,我区经济增长动力明显不足。
从宏观形势看,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年均近10%的持续高增长之后,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呈现放缓态势,2012年以来连续几年增速低于8%,今年上半年仅增长7.5%。目前,尽管发达经济体经济出现好转,但新兴经济体又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世界经济复苏仍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更趋激烈,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低贡献将成为常态。同时,制约内需的因素也在增加。一方面,基础设施投资高峰期已经过去,加之受出口增速回落、产能严重过剩和房地产调控等因素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短期内很难有一个比较高速的增长。另一方面,受收入分配改革滞后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制约,主要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也并非易事。因此,单从需求面分析,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也仍然不足。更为重要的是,我国这一轮经济减速,主要还不是因为需求波动引发的周期性调整,而是由于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低成本的优势明显减弱甚或消失,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中长期潜在增长率开始下降。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之后,都会有一个由于潜在增长率下降而引起的经济减速或者调整的过程。我国经济也已经从原来的两位数增长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经济增速放缓不是短期现象,而是今后一段时期经济运行的基本趋势。内蒙古与全国经济走势具有较强相关性,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市场对能源矿产类原料产品需求持续减弱,主要依赖资源驱动的内蒙古经济呈放缓趋势在所难免。
从宏观政策取向上看,由于我国潜在增长率下降,仅靠政策刺激已经不可能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反而会加剧已有的矛盾和风险。适应经济形势新变化,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已经从习惯于对经济运行进行需求管理转向主要依靠供给管理。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尽管今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微刺激”措施,但已经不可能再轻易出台当年“四万亿”那样大规模的短期强刺激政策,而是把政策重点放在调结构、转方式上,着力推动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打造经济升级版。显而易见的是,经济转型并非一日之功,在未来要经历的必将是一个较长的阵痛期。为了以短痛换长益,甚至不得不在一定时期在增长速度上做出必要的牺牲和让步。
总之,当前内蒙古与全国一样,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叠加阶段,正处在“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较大,当前形势和后期走势都不容乐观。
关于应对措施
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我们既要有长打算,又要有短安排;既要着力解近忧,又要着眼谋长远。要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各项工作,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要立足稳增长,突出稳工业、抓投资。内蒙古作为欠发达地区,发展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扩大就业、提高收入和改善民生就没有物质基础,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也无从谈起。同时,内蒙古经济起飞的时间并不长,经济发展的基础不牢固,一旦经济过度下滑,恢复起来十分艰难。因此,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保持经济合理增长。内蒙古工业占全区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投资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了90%,能否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关键看这两项指标的完成情况。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9.2%,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但受需求不足、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影响,近两年多来增速已经明显下降;新开工项目不足、融资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此,必须千方百计稳工业、抓投资。稳工业的核心是稳企业。目前我区大部分工业行业经营状况不够理想,要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力稳定企业生产经营。落实好国家关于减轻小微企业税负政策,扩大企业所得税优惠范围,切实减轻企业经营负担,降低生产成本。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推动煤炭企业兼并重组,集中清理规范涉煤收费,做好煤炭行业脱困工作。扩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优惠电价受益企业范围,继续搞好蒙西地区电力多边交易,加快推进蒙东地区电力大用户直供试点,加快存量机组与重点企业的联合重组,开拓区内用电市场,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提高优势企业竞争力。组织产销对接等活动,鼓励重大建设项目优先采购区内生产的原材料和设备,帮助企业扩大市场。现阶段拉动我区经济增长,首要的是保持足够的投资强度,抓好投资和项目建设。为此要抓住国家优先建设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以及核准我区特高压电力通道项目建设等机遇,集中推进交通运输体系、能源外送通道、水利枢纽工程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发展瓶颈制约,增强发展保障能力。抓住国家加强能源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大力推进重点规划项目建设,加快实施一批传统产业延伸升级、增量提质的项目,积极承接一批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项目,谋划新上一批新兴产业发展项目,以促进产业规模扩大和素质提升。抓好国家和自治区在农牧业、社会事业、扶贫开发、住房保障、生态环保等方面确定的一系列重大工程,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力度。要努力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资金、金融信贷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充分抓住并利用好我国产业梯度转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等契机,最大努力吸引区外资金的注入,最大限度放开对民营企业投融资限制,最大程度提供民间投资便利,全面激发投资活力,保持投资稳定增长。同时创造条件扩大消费需求,采取措施扩大外需,逐渐形成“三驾马车”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其次,要全面促转型,着力调结构、抓改革。当前,我国同全国一样,已经进入必须依靠经济转型升级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阶段。应对当前形势,关键要把经济下行的压力变成调结构、转方式的内在动力,把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改革的红利叠加起来,打造经济“升级版”。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最重要的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我区产业结构单一,产业低端化、产品初级化特征明显,新兴产业发育不足,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受市场和环境的限制,今后煤电产业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几倍、十几倍地翻番式增长。如果不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尽快改变“一煤独大”的产业状况,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将举步维艰。为此,今后一个时期,要紧紧围绕“8337”发展思路确立的“五大基地”的产业定位,着力瞄准市场需求和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结构。抓住国家能源和环保战略调整的机遇,加快建设一批大型煤电一体化坑口电站,建设大型清洁电力生产基地。适应能源需求结构变化,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促进我区由简单的输煤送电向输送油气醇醚转变。充分发挥我区电力充裕、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做大做强有色金属产业。大力推进铝电联营,推进铜、铅、锌等有色金属采、选、冶、加一体化建设,重点发展下游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确立我区有色金属产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更高要求,绿色农畜产品具有广阔的需求增长空间。要依托我区农牧业优势资源,以抓龙头企业带动、知名品牌创建和产品质量监管为重点,加快发展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现在我国一般工业品产能过剩,但服务业许多领域却供不应求。要把服务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找准服务业拉动工业农业、扩大就业、带动消费的着力点,加快旅游、文化、物流、健康、信息等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产业做大做强,努力补齐服务业短板,加快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形成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支撑内蒙古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关键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全面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用好用足《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赋予我区的先行先试政策,不失时机地突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特别是行政审批制度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所有制改革,财税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资源配置机制和电力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体制改革,对于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增长动力进而克服经济下行压力,都会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必须加快推进,抓紧落实。要高度关注和解决当前出现的一些干部干得多犯错多的顾虑和不作为问题,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在推动改革和发展中主动性和积极性。
责任编辑:代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