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报经济报道如何吸人眼球

2014-09-17 13:14王丹丹
考试周刊 2014年62期
关键词:三板党报贵阳

王丹丹

摘 要: 如何做好经济报道,是摆在地方党报面前的重要课题。地方党报的经济报道要吸引读者的眼球,在稿件选择上要有宏观眼光而不失民生情怀、在写法上要有专业视角而不生涩难懂,在表现形式上要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关键词: 经济报道 地方党报 贵阳日报 经济观察

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在2013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如何做好经济报道,已经成为摆在新闻媒体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贵阳日报》作为西南地区的一家党报,在树立了“党报做精”的目标后,面对贵阳不断加快发展,做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和“发动机”的新局势,经过认真思考和酝酿,推出《贵阳日报·经济观察》周刊,以加大经济报道力度,展现贵阳经济发展成果,剖析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政府、企业、市民提供权威、精准、专业的经济信息。

基于此,2013年8月12日,《贵阳日报·经济观察》周刊(以下简称《经济观察》)正式面世。栏目结合贵阳发展的新情况、新形势,围绕加快经济发展这一主题,深入企业、社区、乡间,传递专家、学者、官员、市民、企业经营者等的声音;阐释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寻找贵阳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经济观察》推出后,围绕如何做好经济新闻报道,提高经济新闻的可读性,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为《贵阳日报》经济报道开辟了新的空间。

一、经济报道的新闻选题要权威而不失民生情怀

《贵阳日报》作为贵阳市委机关报,承担做党的舆论喉舌的重要职责,需要及时、准确传达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为企业发展、市民生活提供政策参考。同时,作为一份新闻报纸,《贵阳日报》也承担为市民提供实用信息的重要任务。

如何将严肃专业的经济政策条例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结合,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在经济报道的选题上,就要做到既有全局意识,又有民生情怀。实际上,“一些大的经济话题、经济现象、经济成就,也往往表现在百姓身边的一些具体小事上。只有抓住贴近群众生活的小事、反映经济领域的大事件,才能让人看了感到有可读性趣味性”[1]。

一方面,结合贵阳经济发展实际,《经济观察》对贵阳本地的经济热点事件做了大量解读,推出了《村镇银行全覆盖指日可待扎 根贵阳农村将大有可为》、《我省综合保税区有望扩至三个》、《行业“寒冬”中的贵州白酒机会》、《奔向“千亿园区”的坚定脚步》等热点稿件,深入探讨了贵阳农村金融产业发展前景,综合保税区落地带来的发展机遇,贵州白酒产业如何逆势崛起,基层园区如何借助“工业兴市”机遇进入发展快车道等内容,给企业发展、基层决策、市民投资等提供了有益参考。

另一方面,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事件,《经济观察》也进行了大篇幅报道。如关注市民出行的《“电招”的士贵阳遇冷》稿件,关注市民住房问题的《为了“住有所居”的梦想》,关注百姓“菜篮子”的《异地保供基地建设见成效贵阳蔬菜“春淡”有望缓解》,关注百姓出行的《疏建结合治理交通拥堵》等。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对重要经济政策、经济现象的解读,还是对与百姓生活有直接联系的经济事件的报道,《经济观察》的稿件都从民生视角切入。如《行业“寒冬”中的贵州白酒机会》虽然讲的是随着“塑化剂”事件、“禁酒令”等的发酵,2013年全国白酒呈现全行业低迷状况一事,但稿件的落脚点是贵州白酒企业如何“牵手”电商、完善产品结构、布局大众市场,从危机中寻找机会。《奔向“千亿园区”的坚定脚步》讲述的大背景是贵阳与中关村科技园签订战略发展协议,落脚点却是贵阳扎佐工业园这个成立已有十年之久却发展平平的园区,如何借助“贵阳牵手中关村”等机遇实现洼地崛起的。

二、经济报道在写法上要专业而不生涩难懂

经济报道因专业性强,常给人生涩难懂和呆板枯燥的印象,难以被普通读者接受。如何破解这一问题,让经济报道既具有专业素养又容易被读者接受?《经济观察》刊登的稿件,探索了一种具有人情味和故事性的叙述方式,让经济报道生动有趣。

首先,经济报道要有人情味。因为“所有的经济问题、经济事件都离不开人,所有的经济报道也绝对不能离开人”[2]。《经济观察》刊发的稿件多以“人”的视角切入,围绕“人”讲现象、讲事情。《210国道沿线的产业嬗变》就是一篇“以人为本”的典型稿件。

这篇稿件讲述的是因喀斯特地貌而使农业生产受限的贵阳,通过在210国道布局外销蔬菜产业带,带动村民致富并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事情。文内分别描述了“开窍的菜农”(43岁的菜农周道兴放弃种植传统作物,改种晚番茄脱贫致富)和“富了的‘莲花白村”(修文县久长镇清江村村民利用临近210国道的优势、打造万亩莲花白基地致富)两个小故事。通过描写一个个具体人物如何抓住机遇,努力奋斗最终改变生活的故事,展示了“210外销蔬菜产业带”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这些贴近市民生活的小故事,很容易拉近读者与稿件“主人公”的距离,提高稿件可读性。

其次,经济报道要有故事性。好的经济报道,需要采编人员充当“说书人”的角色,摒弃空话、套话、官话,以及冷冰冰的“作报告”式的叙述方式。而是以“讲故事”的口吻,吸引读者不知不觉投入阅读。如《贵阳欲补齐冷链系统短板 众企业提前布局抢占先机》一稿,笔者没有列举多少数字、讲述多少专业术语,而是通过讲述蔬菜种植大户王吉健建新冷库的故事,交代冷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备条件。文中叙述,王吉健种植的蔬菜主要供给超市和食堂。每天,超市根据当天的销售情况临时打电话下单订货,此时采摘工人往往早已下班。因为没有存货,让王吉建损失了不少订单。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段时候后,王吉健开始着手修建冷库储存、中转蔬菜,保证随时有菜出售。通过这种叙述方式,让“受众在看故事的同时,就能轻松接收不少经济信息”[3]。

三、经济报道在表现形式上要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经济报道要想做得好看,除了内容上要做到精益求精、耐看易懂外,在表现形式上也要寻求突破。

“现代版面设计把图片视为版面的眼睛,一幅好的图片不仅起到美化及调节版面的作用,而且又简明、直观地表现事物的现场特征,激发起读者的情感共鸣”[4]。为了让版面呈现出更好的视觉效果,《经济观察》构建“大图片采编格局”,让图片占据了版面三分之二的篇幅。通过文图结合的方式,活跃版面,减少读者的视觉疲劳。

为了规避经济报道专业性较强、数据较多、不易阅读的劣势,《经济观察》大量使用制图,更形象、直观地反映文内信息,方便读者阅读。如《贵阳发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多家企业欲挂牌“新三板”》这一则新闻报道,讲述的是面对“新三板”试点扩大至全国的机遇,贵阳企业热情高涨,贵阳市也积极出台政策措施,助力企业挂牌“新三板”。由于篇幅和结构限制,贵阳市企业争取挂牌“新三板”的脉络并未在文内清晰呈现。制图通过简单的“1”“2”“3”“4”的数字标注,清晰地展示出“1、贵阳威门药业成为首家申请‘新三板挂牌企业——2、20多家贵阳中小企业准备挂牌‘新三板——3、贵阳召开中小企业‘新三板挂牌工作推进会——4、贵阳或将出资100万元奖励‘新三板挂牌企业”这一事件过程,以直白、形象的特点,对新闻报道内容进行了补充。在此基础上,为了将图片的作用更好地展现出来,《经济观察》还开辟了“图说新闻”栏目,通过图片将大量的数据信息展现出来,让图片独立讲述新闻。

参考文献:

[1]孙倩.地方党报如何做好经济新闻.亳州晚报社(新闻世界),2010(7):38.

[2]邱晓玲.党报经济报道的情和味.中国记者.2010.4:90.

[3]唐燕群.有心人会思考说故事——党报经济报道对记者的要求.宣城日报社(新闻世界),2013(10):123.

[4]王波.报纸版面的视觉创新.记者摇篮,2013(7).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板党报贵阳
找朋友
贵阳分店
寻味贵州——贵阳
荣宝斋贵阳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新三板十大主办券商
PE为什么要上新三板?
拆VIE,上新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