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逻辑思维训练 引导文本真实阅读

2014-09-17 23:54何国跻周辉华
广东教育·高中 2014年8期
关键词:大题高三试题

何国跻 周辉华

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广东卷)在引导中学语文走向真实阅读和强化考生思维逻辑训练上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从近些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看,语文试题测试功能的区分愈来愈受到命题人的重视。整体上看,语文全卷六道大题,各自承担着不同的检测功能。

第一大题共四道小题,被广大高三师生简称为“前四题”,它主要检测考生语音、词汇、病句辨析、语意连贯等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和基本语文能力。第二道大题共七道小题,主要检测古代诗文的积累和阅读理解鉴赏能力。第三大题共四道小题,主要检测社会科学论文阅读理解能力。第四道大题为“文学类阅读”与“实用类阅读”的“二选一”的选考题,每一种文本类别各三道小题,主要检测不同文学体裁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第五大题共二道小题,目前大家通行的说法是,该大题属于“语言运用”考查题。而按照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简称“PISA”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中的文体划分,第五大题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查(详见何国跻《高中非连续性文本的主要类型及其阅读意义》,《语文月刊》2014年第6期)。我们可以预测,即将出版的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会对高中学生正式明确地提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适当要求,高中师生需要给予应有的重视。第六大题是作文题。在全国16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绝大多数试卷在这道大题中只设计了一道小题,少量试卷设计了二道小题(如今年的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第六大题是受到高三师生甚至全社会关注度最高的一道大题,因为它不仅分值最高,是影响考生语文成绩甚至高考总分的关键性试题,而且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高考语文试卷命题思想、考试信度、价值导向的一道综合性试题。如何让这道试题发挥好语文考试的“指挥棒”作用,高三师生如何把握作文试题的命题趋向,都是需要重点研究的。

一、“不变”与“改变”的调整

整体来看,高考语文广东卷自2007年“新课程”高考试卷结构做了较大调整以来,至今没有大的改变,一直保持全卷六道大题共24小题的试卷结构布局,考查的文本内容和试题形式也一直“保持稳定”。这当然是为了满足“考纲”规定和适应考试“形势”的需要。但是,试卷过于“稳定”,不利于提高试题信度,不利于引导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不利于高校选拔创造性人才。于是,命题人企图在“变”与“不变”中寻求平衡,以致不少高考语文试卷评析年年不避重复地发表“稳中有变”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论。

例如,第一大题整体由“音”“义”“句”“段”的知识考查构成,这样的结构八年来保持不变,但试题形式和考查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第一小题的语音知识考查,2007年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读音,从2008年起,则改变为该题四个选项中的每个选项对应考查包含“同音”“形近”“多音”三组字的读音,自此语音的考查形式和内容一直不变。2008年改变最大并保留至今的是第二小题成语考查形式,将原来的四个选项每项一句一成语的辨析改变为全题一个语段中的四条成语的语境理解。2011年起,也许是命题者为了减轻“劳动强度”又改为一个语段中考查一个或二个双音节词语加二三成语的理解。第三小题是病句辨析题,考查内容和形式多年基本保持不变。

其实,以上的所谓“变”与“不变”都不足以影响语文试卷的“大局”,也乏人关注。能够引起高三师生更多关注的是第三和第六大题的变化与调整。

第二大题为古代诗文阅读鉴赏,由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三部分组成,这样的内容组成稳定多年不变。但古代诗歌鉴赏的分值从2008年起由6分增加到7分。这里增加1分,表达了希望重视古诗词阅读的意向。名句名篇默写内容则从2013年高考起减少了默写内容,据说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其实,用减少背诵量的办法希望减轻考生负担的想法是一种虚幻的想象,其负面作用是弱化人们对经典名篇的价值认同),而总的分值仍然为6分。近几年来考查形式变化较多的是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的第6、7、9题。其中的第7题是相对“活跃”的因素。第7题较多地考查关于人物性格特征等语言信息的理解和把握,而2008年曾经将其改为考查文言特殊句式的试题。2013年又改为考查文言断句(客观性试题)。2014年延续了第7题用客观性试题考查文言断句的做法。相应地,原考查断句题的主观性试题的第9题第(2)小题则改为考查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语言信息理解与概括的主观性试题。今年的文言文试题在延续2013年已经改变的考查形式的基础上,又首次改变了第6题(文言虚词)的考查形式。今年采用选词填空的方式考查文言虚词与往年的比较辨析文言虚词意义的考查更有语境感,更突出应用性和灵活性。第四大题(选考题)的具体考查内容每年都有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我们这里讨论的议题。总的来说,上述的一些改变和调整大多是一些“为了改变”而做的“改变”。从近几年的高考语文广东卷的变化看,真正体现语文阅读指导思想、语文考查思想改变的主要体现在第三大题和第六大题的调整上。

第三大题第15题是从2011年高考开始出现变化的。它改变了多年来直接考查对作者观点理解和文本信息把握的命题思路,改变为运用文本阐述的主要观点简要阐释社会实际某一相关现象的试题。这样的考试方式,从“应用”的角度考查了考生对文本所论述的观点内涵是否真正理解,是检测考生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2014年高考在延续2011年以来的第15题考查方式的基础上,又对第14题“动了手术”,调整了该题考查文本概念理解的方式,改变为考查考生对文本“非主题”问题的逻辑分析意识与分析能力。这一改变应该引起高三师生的密切关注。而第六大题(作文题)的调整则更是大家容易理解的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二、命题考查思想的调整

如前所述,高考语文广东卷的变动调整一直在进行,但真正反映命题人对语文命题思想的调整的主要体现在第三大题和第六大题的改变上。

第三大题考查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其中主要包括考查文本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具体地包括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最近几年来,高考语文广东卷在这一类文本的考查上作了较大的调整。首先是在第12、13题的选项设计上,基本摒弃了在概念的表达上增减修饰成分等“文字游戏”式的考查学生的浅层次做法,调整为主要通过考查对概念内涵意义的准确把握来检测考生的理解能力。2011年高考语文广东卷开始调整第15题的考查方式,通过将文本“理论”应用到“现实”分析的方式考查考生分析“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这比单纯考查概括“文章的观点态度”更贴近“实践”的意义,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导向,提示摆脱“书斋”式的从概念到概念的学习方式。从考试的角度看,更体现了通过“应用”来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的思路创新。endprint

2014年高考语文广东卷对第14题的考查方式的调整,值得我们高三师生特别重视。按照过去的命题思路,第14题主要考查对文本所论概念的理解。如2013年第14题:数学方法与逻辑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文意概括。2012年第14题:作者认为,知识分子“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请指出两个“负责”的不同意思。2011年第14题:指出画线部分“味外之味”的两个“味”字的不同意思。它们都是直接考查对文中某一概念的意义的理解。而2014年第14题则是:如果一个时代的艺术与哲学不发达,那么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会以什么形式实现?为什么?

我们长期关注高考语文广东卷的教师很容易发现,今年第14题的考查已经作出了新的调整。它不再是对“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考查,而是对“文外”相关概念或现象的理解!

2014年高考论述文文本选自《中国审美文化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其中认为,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有三种形式:给多样的现实世界以统一的本体存在的哲学承诺;给有限的个体生命以无限的价值意义的宗教承诺;给异化的现实人生以多样的审美关照的艺术承诺。而所选文段论述的中心议题是艺术审美给予人的终极关怀。若遵循以往的命题思路,第14题的问题应该是考查文本关于“艺术审美”论述中的某个概念意义的理解。但今年的第14题考查的却无关“艺术审美”的议题,而考查文中提到的一个相关性的“另外”有关终极关怀意义的“宗教承诺”。这种考查“非主题议题”的命题思路别开生面,新人耳目。我们认为,这道试题可能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和“风向标”意义。它突破了文本阅读的直接“语境”理解的“约束”,打破了高考复习指导中的“伪阅读”模式,引导高三师生或者说是引导中学语文教学走向阅读的真实。

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年第14题的这种调整具有“针砭时弊”的现实效应。据今年高考评卷场反映,大量考生在这道难度本不算大的试题上纷纷“中招”,严重失分。不少评卷老师十分困惑:文本中有十分明白的观点表述,即“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有三种形式:哲学承诺、宗教承诺和给以多样的审美关照的艺术承诺”。而在回答“如果一个时代的艺术与哲学不发达,那么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会以什么形式实现”时,考生竟然不能回答是“宗教”而答成“审美”!

这一看似“弱智”的回答反映出当今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高三语文阅读复习的一个客观现实,即高中阅读复习功利化严重,“伪阅读”盛行。这道试题击中了当今高三语文复习的一个软肋。

一般地,高考语文复习强化训练的是所谓“语境”理解,突出强调的是把握主题,指导学生的是所谓理解“中心”“主题”的阅读方法与分析技巧。长期训练之下,考生已经形成了一种阅读“主题”的模式化思维“定势”。这样,对于这道考查考生对文本基本信息的把握意识和文本“非主题”观点的逻辑推理能力的试题,考生便自动将其置于“无视”的“盲区”。其答案内容也“自动”“紧扣主题”而变得匪夷所思了。

这样,这道试题对我们高三师生具有启示甚而具有“醒示”意义。它告诉我们,阅读就是阅读,是“真阅读”,是获取信息,是理解意旨,是把握话语背景,是明晰事理物理情感逻辑,不是仅仅为获取“主题思想”“写作特色”而掌握所谓的“分析”方法和阅读“技巧”的“伪阅读”。这道试题强调的是要注意训练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如前所述,体现高考语文思想和价值趋向的另外一道试题是作文试题。近几年高考通行“新材料作文”。而每年的新材料作文题都引发热议。如何准确理解其中的“新”字是导致新材料作文试题命题水平高下争议的主要原因。

我们认为,2014年高考广东作文试题是近些年广东高考作文命题从偏重理性到走向感性的一次突破。当考生阅读到“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这样感慨沧桑、对比鲜明、触动情思的文字,考生情绪的闸门被打开,思想的火花被点燃,表达的欲望被激发。“文章不是无情物”。近些年来,除2010年高考标题作文“与你为邻”外,广东高考试题常常理性有余,感性不足。如,2013年的关于“慈善捐助”的材料,2012年“愿意生活在哪个时代”的材料,甚至包括2011年的标题作文“回到原点”等等,无不以面无表情的冷峻理性的“形象”直视考生,几无“脉脉温情”可言。而今年的作文试题材料在“感情”触发与“理性”思辨的关系上恰到好处,游刃有余,成为考场激发考生思想情感和写作欲望的“触媒”。

有人批评今年广东高考作文试题材料的核心概念“照片”的意义过于“单一”,可发挥的空间不足,可展开的方向有限,不利于考生思维的发散,不利于不同积累的学生表现自己的写作个性。我们认为,这一看法是“话题作文”惯性思维的结果。新材料作文命题“新”在它的写作范围的限制性。当然,这个“限制”的“度”如何把控,是考验命题人水准的关键。

客观地看,“照片”的概念比2013年的广东作文试题材料“慈善捐助”、2012年的生活“时代”等概念可“操作”的“弹性”空间似乎要小一些。但就具体表现的写作对象而言它们都是确定而“唯一”的。考生的水平主要不是依靠处理概念本身具有的意义“空间”所提供的“方便”审题立意,而是体现在准确理解概念含义的基础上能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不同关注点”下笔成言,能够整合核心概念与材料提供的“语境”意义来确立题旨。

新材料作文在 “限制” 概念范围的前提下,杜绝考生泛泛引用似是而非的名言古人等作为论据“证明”其所谓的观点,它着意考查的是考生对材料“指定”事物本身的认知水平及其相关逻辑事理分析能力。

今年广东作文试题还有一点值得赞赏,它除了在“理性与感性”的关系处理上做到适当与适度之外,更重要的是,材料提供的话题还能让不同思维层次与表达水平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而深浅有别。从考试实践看,今年获得50分以上的高分作文答卷数量比去年几近翻了一番,这从事实上证明了该作文题能够将有所思想的学生从38-42分的“半身不遂”的生命状态中解救出来,让应该获得优秀作文成绩的学生“脱离”平庸。这样,我们可以认为,今年的广东高考作文试题的调整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endprint

三、高三语文复习策略的调整

大家知道,新一轮语文教学改革就要到来。从北京等地的“实验”设计看,语文教学内容的变化和高考卷面分值的增加势在必行。今年的高考语文广东卷阅读试题和作文试题命题测试思想的调整可以看为适应新的改革形势“预备”的一缕“春风”。因此,我们的高三语文备考要能够顺应这种形势的发展。

从现代文阅读(论述文)试题中我们获得启示,高考阅读指导复习要回到阅读的本原,回归“真实阅读”。我们当然需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理解规律,当然要训练学生掌握理解文本主题思想、写作特色的基本方法,但我们不能忘记让学生把握文本的话语背景,不能忘记文本是作者的思想、认知、意志、情感等的集合体。它既是思想,也是思维,既是情感,也是逻辑。

如上所述今年的广东高考语文卷所选论述文,它讨论的主题是艺术审美对于人类终极关怀的意义。文本在第二段概括了人类终极关怀的哲学、艺术、宗教的三种主要形式之后,作者在第三段里有这样一段话: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哲学之本体论和宗教之形而上学纷纷面临着学理上的危机,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艺术便需要自觉地承担起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的历史使命。

这是一段总起文本主题的句子,经过现行高三阅读“指导”训练的多数学生是能够并必须“找到”这一句子的。同时,文本的最后也有一段“归结”的句子:与西方社会相比,中国古代的哲学本体论并不发达,宗教也并不占据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因而,古人的“终极关怀”往往是通过审美活动加以实现的。按照高三阅读指导的要求,考生对此也是要关注到的。这样,经过高三阅读“规范”训练的考生,在把握到前后两段体现作者论述“重点”总结和“观点”“强化”之后,头脑中便“自动”形成了“艺术审美”是人类终极关怀方式的“主题”结论。因而,当第14题提问“如果一个时代的艺术与哲学不发达,那么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会以什么形式实现”时,不少考生就不假思索地回答是“艺术”或“审美”了。

考生这样的错误既反映出考生思维逻辑的问题,也暴露了高三阅读指导模式化、功利化的严重后果!前车之鉴,高考阅读复习指导需要认真吸取。看来,我们要摒弃阅读技巧为本,模式阅读为先的本末倒置的做法,还原真实阅读。让学生遵循文本的结构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逻辑,全面整合文本信息,整体理解作者思想情感。指导学生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逻辑思维水平。让我们的阅读指导回归本来面目。

同样,高考作文指导也要回到思维训练的本质,回到提高考生思想水平的正道。马克思早就有言:语言即思想。高考作文指导的重点也要落实到提高考生逻辑思维水平和事理分析能力上来。有对今年广东高考作文题持批评意见者认为,今年高考作文材料的核心概念“照片”指向十分具体,缺乏思维的“弹性空间”,写作角度不足。对此,我们这里不妨用许多老师比较容易理解的新材料作文试题——2013年高考北京卷作文试题作一比较来说明我们的看法。

2013年高考北京卷作文试题是这样的:

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

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和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道材料作文题之所以比较容易被“理解”,是因为材料列举了科学家和文学家就手机的“新奇”功能及其对人们的影响从“不同角度”发表的看法,并在材料最后“提示”“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这样,这道试题虽以“手机”为话题的“承载体”,但实际上议论的内容却是“引发的思考和想象”。这似乎给了考生比较宽泛的思考空间,考生可以写作的“天地”似乎就比较广阔。相应地,今年广东卷作文材料的核心概念是“照片”,让考生就“胶片时代”和“数码时代”的“照片”立意作文,可写的“角度”似乎就很“不足”。

如果我们这样思考问题,我们就不能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不能指导学生打开写作思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

实际上,我们可以从概念的内涵意义入手,引导学生把握材料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理解材料。我们发现,今年的广东卷作文题的写作空间并不“那样”狭窄,同样,2013年北京卷作文试题的写作范围也并不“那样”宽广。它们都具有新材料作文的基本“属性”——材料意义的限制性和开放性的统一。

今年的广东卷作文试题的核心概念是“照片”,如果我们的思维仅仅停留在“照片”这两个字所指称的具体“物件”概念上,那可写的“角度”的确很少。但如果我们能够指导学生遵循一些基本的思维方式和路径,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学生就可举一反三,思路就开阔起来,联想就广泛起来,思想就丰满起来。如,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时间与空间、对象及其关系等基本逻辑关系出发思考写作文的“角度”,那么,该作文材料中“照片”的含意就十分丰富,可覆盖的外延范围就十分“宽广”——例如,照片的那个瞬间情境,照片的那个时代特征,照片揭示的人物沧桑,照片的连环画般的时空断面故事,照片记录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照片揭示的历史、现在和未来等等。学生懂得这样一些事物和事理间存在的逻辑关系,明白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性,并能运用这些规律去进行逻辑分析,思考其中的人、物、理,那么,其眼界思路就打开了,思想情感就丰富了,也就不需要依靠材料核心概念本身的“空间”去寻求“角度”和“内容”了。

相应地,2013年北京卷作文题虽以“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为写作的“着力点”,但按照新材料作文的要求,其“思考、想象”都是以“手机”的应用为前提的,脱离这个前提,考生的思考和想象就会“脱离”新材料作文的“轨道”。也就是说,这道北京卷的作文题仍然要求考生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概念的逻辑意义才能获得“广阔”的写作“空间”和丰富的写作“角度”。

至此,我们看到,不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提高学生思维水平与逻辑能力,应是我们着力的重点。

社会高呼多年的“素质教育”口号在应试的现实空间里显得声嘶力竭。但社会的发展总有它自身的规律。现实要求我们应该走语文学习的正道,按照语文自身的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和逻辑能力,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高考形势的发展必将“逼迫”我们这样做。

(作者单位: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 何国跻 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 周辉华)

责任编校 彭 琳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题高三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科学备考新方向——数列大题之“数列求和”篇
科学备考新方向——三角大题之“解三角形”篇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七)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八)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高三·共鸣篇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