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存知
近来在系统思考金融风险与经济发展问题过程中,我仔细研读了美国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发布的《金融危机调查报告》。读到一些令人惊奇愤慨的环节,我每每阖书扼腕自问,美国金融市场和金融当局中那些令全球同行敬畏的大佬们,为什么他们要违反常识和经济学原理来开展工作呢?难道他们不懂金融吗?或者说不懂装懂?
这个提问,对从事经济金融工作的人,特别是对研究经济金融的人或进行经济金融决策的人来说,显得有点不敬,甚或有点武断和刻薄。但从美国的事实看,这个提问并不过分。至少是金融的复杂性增加了弄懂它的难度,进而限制了人们对它的清晰认知。在认知上还未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人去闯,大有不懂装懂的江湖豪气。
该调查报告披露的有这样几个典型细节。华尔街和华盛顿的很多人认为,金融危机既不可知也不可免,但还是有一些先兆的,可悲的是被这些人忽视或低估。最典型的例子是,美联储所犯的关键性错误是未能发布审慎抵押贷款标准来阻止有毒抵押资产的流动,法律赋予它有权这样做但它没有这样做。大量的调查证据还显示了其他的一些错误:金融机构在订制、购买和出售抵押贷款证券时,从来就没有认真审查过这些证券,也不关心这种审查,更不知道其缺陷;一些公司的主业靠的是每天数百亿美元的次贷借款,这些借款却由次贷证券予以担保;主要的公司和投资者盲目地依赖信用评级机构对风险的裁定。如此的种种过错使人感到像是行驶在一条既没有限速标志也没有整齐的交通标线的高速公路上。
调查记录显示,即使是相关政府部门的高级主管,也未能意识到次贷泡沫的破裂会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2007年整个夏天,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财政部长保尔森双双在公开场合保证,次贷市场的混乱将会得到控制。就在2008年3月贝尔斯登破产的前几天,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科克斯还表示,对大型投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感到满意。
调查还显示,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标普和惠誉)是导致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它们从自利立场出发,既不勤勉尽职,又参与弄虚作假。甚至可以说,若没有它们的市场参与,次贷证券市场就不会变成现在这样。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一直拜美为师,美国在这方面的观念、知识和经验,一直是国内经济金融从业者顶礼膜拜的圣经。现在看来,我们所崇敬的老师虽然理论功底深厚,研究成果颇丰,但对经济金融实际问题似乎也没有完全弄懂。这从另外一个方面也说明,要真正弄懂经济金融问题,难度不小。
我国当前也有一些难以明了或弄懂的经济金融问题。从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来讲,我们一直将实体经济的运行作为参照系。但考察实体经济运行的一些统计指标,却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实体经济运行情况。现在大多用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来反映经济增长情况,可我们在进行GDP核算时,至今没有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统计推算法,而采用独立核算经济单位自主报告法。经济单位在按期填报统计数据时,由于种种原因客观存在多报和少报的问题,报的不准是必然的,报的准是偶然的,谁也不会认真填报,谁也不会承认未认真填报。这其中有利益取向问题,有专业水平问题,有个人素养问题,还有法规约束问题。我们现在的经济总量上去了,但经济质量下来了,GDP带毒、带血、带泪。经济增长和经济福利出现错位,为增长而增长,这极不利于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战略转变。
关于消费这个指标,现在一般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指代,问题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反映了人们对最终实物消费品的支出,与其现行支出结构大相径庭。现在一般家庭的大项支出首推房产,然后是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家政服务和出国旅游购物等,而这些大项支出没有纳入现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中。据此,消费应该说被长期严重低估,这也严重影响我们对扩大内需政策的基本判断。
再如,在金融指标中,货币和物价是实施货币政策的两个基本观测指标。但货币和物价的关系现在变得几乎说不清。近年来货币供应量增加得很多,但实体经济反应资金紧张,而物价也未大幅上涨,通货膨胀预期与实际反差很大。是货币流通规律或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失灵,还是有新的冲击因素干扰我们对金融运行形势的判断?目前人们难得其解。
关于利率这个指标,也令人不解。当前的利率水平到底是高还是低,没有一个客观的参照系。从经济学原理上分析,利率水平应该与企业的利润水平保持内在的关联性,但现在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到底是多少,没有任何权威发布。利率水平除了决定于企业的利润水平外,还决定于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近年来金融市场上流动性充裕,政策利率水平也不高,名义利率平均在4%~6%,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实际利率平均约在2%~4%,但市场上的高利贷利率普遍处于上扬态势,平均达到三四分。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与民间金融市场在资金供求关系和利率走势上,出现方向性的偏离,且离差系数有加大的趋势,这到底说明了什么,似乎市场和当局各执一词,互不信服。
类似的疑惑还可继续排列,明眼人不禁要问,上述问题大多是个统计核算问题。经济金融统计指标是对经济金融活动特征的客观反映,若统计指标不真实、不准确,就会使我们在经济活动中对“家底”不清,掌握不了真实情况,就难以作分析预测与决策,这样就会使经济金融活动和经济金融管理严重致盲。
要保证统计指标的真实准确,就必须建立健全一套能准确反映经济金融活动的统计制度,并确保这套制度能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调整。目前我们的软肋就是经济金融统计制度满足不了经济金融发展和经济金融管理的需要。各方面至今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不高,是态度问题、水平问题还是法治问题,难下结论。但起码来讲是不懂其重要性,不懂就无知者无畏,不重视。
要建立科学的经济金融统计制度,首先须加强对经济金融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统计制度设计。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是经济学家的首要任务,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基础应该是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但现在这项工作也极为薄弱和滞后。现在经济金融研究工作,面临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博弈。时尚是要堆摆些数学模型,否则成果在学术刊物上很难发表。殊不知,这些数学和统计工具也仅仅只是工具而已,工具是为内容和说明问题的本质服务的,最最重要的不是会不会用这些工具,而是对问题的本质有没有真正的认知。如果说不用数学模型分析就不算经济学家的话,那么一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如哈耶克、布坎南、科斯和诺斯这些人,不用数学方法分析经济,有的甚至不会建模,到底是瑞典人颁错了奖,还是我们自己认知方法错了?值得反思但至今没人认真反思。
在经济金融分析研究中,定性分析确定方向,定量分析确定程度,若能将两者有机结合,则为上佳。从某种意义上讲,定性分析更为重要,如亚当·斯密的自由竞争思想、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思想,没有一个是通过数学模型推导得出的,但他们又用了一些调查统计数据帮助说明问题。
综上所述,弄懂金融比较难。虽说现在常常把经济金融合并成一个概念,但实则金融是经济的子集,当一个懂金融的经济学家很难,因为对其要求太高。学过经济学的人不一定就能成为经济学家。宏观经济学奠基人、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梅纳德·凯恩斯曾说:“即使是一般称职的经济学家,也是鸟类中的稀有品;大师级的经济学家,必须拥有众多稀有天赋,他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是数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按照这个标准,很多从事经济金融工作的人并不懂经济金融,更难以“家”相称。
要懂经济金融,就必须认真学习经济学原理,并在经济金融工作中切实按原理所揭示的规律办事。不按规律办事,一味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甚至蛮干,虽然涉及经济金融工作,但不能说就懂经济金融,特别是不懂装懂,将贻害无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