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汉语水平中亚留学生动词习得情况调查研究

2014-09-17 04:54薛瑞
考试周刊 2014年62期

薛瑞

摘 要: 汉语词汇是汉语学习的重点内容,动词更是语句中最常出现的词类,其现实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本文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在掌握大量中级汉语水平中亚留学生动词语料的基础上,通过语料分析的方法,了解中级汉语水平中亚留学生学习汉语词汇中动词的习得情况,对中级汉语水平中亚留学生汉语动词的习得顺序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对中级水平中亚留学生学习的汉语七类动词做出难易程度的排序,从而发现中级汉语水平中亚留学生习得动词的难点和规律,进而提出一定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中级汉语水平 中亚留学生 动词 习得顺序

1.引言

动词是语句中最常出现的词类,贯穿人际交往的全过程,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本文通过统计分析中级汉语水平中亚留学生的语料,对其习得七类动词的错误率进行排序以期将本文的研究结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辅助,为中亚留学生汉语词汇中动词的学习提供帮助。

2.研究设计

2.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级汉语水平四年制本科中亚留学生。根据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的时间,将已学习汉语两三年的中亚留学生定义为中级汉语水平。本文对所选取的中亚留学生期末试卷及作业进行语料的统计和分析。

2.2研究方法

自然语料考察法:搜集中亚留学生的试卷及作业中的相关语料,统计其运用时的正误率。

2.3动词的定义及分类界定

本文动词的定义及分类依据是黄伯荣、廖旭东版现代汉语(2007)。该书指出“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按照动词所表示的不同意义对动词进行种类划分,将动词分为以下七类:(1)动作行为动词;(2)心理活动动词;(3)表示存在、变化、消失的动词;(4)是(判断动词);(5)能愿动词;(6)趋向动词;(7)形式动词。

3.各类动词使用情况统计分析及相关建议

本文共统计出含有动词的例句共6720句,将根据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2007)对动词的分类,对各类动词的使用情况分别进行统计。由于掌握程度不仅取决于各类动词的正确率,还存在难点动词的回避使用情况,因此,统计出各类动词的使用率是十分有必要的。依据前人对掌握程度指数的算法,本文通过各类动词的使用率与正确率的乘积(即掌握指数)计算每类动词的掌握程度,从而对各类动词进行难易程度(掌握程度)排序。各类动词,掌握指数越高,就越容易,即越容易掌握。

其中,各类动词的使用率的计算方法:各类动词的总使用句数/动词总使用句数。正确使用率的计算方法:各类动词正确使用句数/各类动词总使用句数。具体统计情况如表一所示。

表一 各类动词使用情况统计总表

根据统计数据,通过计算得出关于中级水平中亚留学生对语料中的七类动词的掌握指数,即其难易程度,本文将其难易程度排序如下(由易→难):动作行为动词>心理活动动词>是(判断动词)>表存在、变化、消失的动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形式动词。

通过语料的收集整理和统计,可以看出:

3.1动作动词使用量十分大,其出错量较其他类动词多;正确率在七类动词中最高,掌握指数也是最高的一类。动作动词掌握指数较高,其原因可能是动作动词在动词中使用率最高,在生活中动作行为动词也经常会被使用,而平时不经意间的使用则是提高词汇习得率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动作动词的习得对于留学生来说,也十分重要。

3.2心理动词使用量较大,出错量较小;正确率比较高,掌握指数相对较高。由此可见,心理动词的掌握情况较好。由此可以推测,由于心理活动动词大多是学生经常在生活中使用的词,如爱、喜欢、想等,因此心理活动动词相对其他动词更容易习得。

对于动作动词和心理动词两类掌握指数较高的词类,教师应在学生已掌握的基础上,尽量多提高其使用准确率;最后,可适当补充更多词汇,从而充实学生的词汇量。

3.3“是”(判断动词)使用量一般,出错量较大;正确率比较低,掌握指数相对较高。“是”不论在书面语中,还是在日常生活口语中,其出现率及使用率都很高。“是”是组成句子很重要的成分,而通过本文的统计,却发现“是”(判断动词)的错误率在七类动词中是最高的,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通过以上数据及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是”(判断动词)在留学生的词汇教学中,是不能忽视的一个语言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是”(判断动词)的教学,不能因为是(判断动词)的高频出现率,而认为该词容易习得,从而忽视该词的教学。

3.4表存在、变化、消失的动词使用量一般,虽然出错句数相比(判断动词)少,但是其出错句数较其他类动词还是较多;其正确率较低,掌握指数居中。统计过程中发现在表存在、变化、消失的动词中,“有”的出现率远远大于该类动词中的其他词。其原因之一可能是,说话或表达中含“有”的句子较多;也可推测另外一个原因,学生在使用该类动词时,较少使用相对“有”来说更难一些的表存在、变化、消失的动词,如“发展、消失”等。虽然表存在、变化、消失的动词,如:有,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会大量使用,但是可以看出,其掌握指数并不高,其中的原因可能与其母语对目的语所产生的影响有一定关系,更大的原因有待进一步发现与分析。

教师应注意除了“有”之外的表存在、变化、消失的动词,尽管相对较难掌握外,但教师应合理引导学生学习,从而全面掌握表存在、变化、消失的动词。

3.5能愿动相对其他类来说其掌握指数较低,这正和能愿动词较难习得的普遍性相吻合。

3.6趋向动词使用量一般,正确率较低,掌握指数较低。由此可以看出,对于留学生来说,趋向动词是比较难掌握的一个语言点。

趋向动词和能愿动词的掌握都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授时应加强练习,让学生多说多练,从而提高掌握程度。

3.7形式動词使用量少,正确率较低,掌握指数在七类动词中最低。形式动词的掌握指数低,这可能和该类词汇在日常生活中较少出现与使用有一定关联。收集的试卷中,形式动词在求职信等书面函件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句式使用单一。因此,形式动词有待进一步收集语料,并进行更精确的统计。

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注意该类动词在书面信函中的使用,而且要适当引导学生学习该类词在其他语境中的使用,不应仅仅局限于掌握该类词在书面信函中的使用。

4.结语

本文通过收集中级汉语水平中亚留学生的试卷与作业中所有动词的语料,根据黄伯荣、廖旭东版《现代汉语》(2007)对动词的七大分类,对所收集的语料进行了整理统计与分析,从而对留学生习得七类动词时的难易程度做出排序并提出相关参考性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总结中级汉语水平中亚留学生动词习得的情况,以期研究成果能帮助汉语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辅导,也为中亚国家学生学习汉语动词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M].北京:1985.

[2]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张和生.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义类与形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翟艳.日本学生汉语动词使用偏误分析[D].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

[6]金花子.朝鲜族学生学习汉语动词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2.

[7]申小龙.汉语动词的分类角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01).

[8]鲁健骥,外国人汉语词语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1).

[9]陈祖荣.浅谈动词的分类问题[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10]张和生.外国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状况计量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6(01).

[11]张瑞芳.蒙古留学生汉语动词使用偏误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版),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