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闫蓉蓉
〔关键词〕生涯规划;课程;可持续发展
一、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最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涯规划教育逐渐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各个学校的重视。从教育部出台的关于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教育的要求,到各省市对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和探索,都体现了它的受关注程度。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教育虽然日益受重视,但很多时候流于形式,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思想认识和观念跟不上,组织机构与制度不健全或缺失,缺少专业职业生涯教育教师,教学内容和方式单一等,具体表现在:
1.目前学校普遍没有职业生涯教育的专职教师,一般是由班主任、分管德育的领导或教师兼任,缺少专门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培训,缺乏扎实的指导知识和过硬的指导技能,不能真正发挥有效作用。开设的生涯教育课程很多被演绎成一门纯理论性知识的讲授课,缺乏必要的实践性。
2.缺乏专业职业生涯教育教师和有效实用的课程和教材。开展中学职业生涯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而目前专门针对中学的职业生涯教育教材只有职业生涯教育研究和实验课题组编写的试验教材,如“中学职业指导研究与试验”总课题组编写的《中学职业指导》试验教材。
3.职业生涯教育没有真正融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游离于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之外。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和束缚,一切与考试无关的教育内容均受到排斥,所以职业意识培养的教育几乎为零,以致于当学生进入职业生涯时,心中充满茫然和困惑。
二、合肥八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探索
1.以省级课题为依托
自2013年4月起,学校政教处、心理中心开始作前期准备。2013年 9月组建了由分管德育的副校长牵头,包括学校年级部德育主任、心理中心教师、年级优秀班主任及部分学科骨干教师共14人组成的课题组。全组成员经过多次学习,查阅收集大量资料,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现状,并讨论了如何开展生涯规划课程的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校本教材的编写及其评价依据,最终形成了研究方案,制定了研究方向,进行了子课题分工,明确了各相关成员的任务。
2013年 10月,组织课题申报工作;2013年11月,本课题经安徽省教育厅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为2013年度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课题名称为“高中阶段学生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2.以核心团队为主力
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辅导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要求学校首先要培养一支具有生涯发展指导意识,且掌握一定生涯发展指导知识和能力的师资队伍。
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德育队伍是生涯规划教育的主力军。为打造好这支队伍,暑期我校聘请了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担任学校生涯规划教育顾问和合肥八中教师发展培训兼职专家,为学校实施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强大的学术支撑和专业指导。
我校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主体是学校的心理教师和全体班主任。熊教授为我校班主任开展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班主任工作”的主题培训会。他提出班主任在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工作的主要工作:通过体验、选修课程等,让学生了解职业,消除误解;使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引导学生确定职业发展规划目标;帮助学生确定实现职业目标的职业规划和学习规划。
除此之外,为了提高生涯规划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从各个年级挑选了十几位优秀的班主任和骨干教师组成核心团队,邀请熊丙奇教授作为团队指导教师,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通过核心力量的辐射作用,带动全校生涯规划教育。
3.以校本课程为抓手
(1)校本教材
生涯规划校本教材是我校开展学生生涯教育的载体。我们在国家《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国家课程校本化”这一要求的基础上,将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建设作为实施生涯规划教育的主渠道,根据高中生这一群体的特点,结合我校特色,构建本校系统的、有梯度的生涯规划课程和校本教材。
为了编写出一套符合高中生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及对高中生人生规划与内在动力激发有帮助的生涯规划校本课程,我校聘请熊丙奇教授亲自为我们作指导,本着“了解学生需求,积极创新”的原则,高标准、严要求,力争编写出教师好用、学生受益、有特色的生涯规划校本教材。
2013年12月,我校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计划在2014年5月27日之前,将生涯规划校本教材的原稿交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我们期望我校生涯规划校本教材的出版发行能弥补目前高中生涯规划教材的空缺,不仅有助于我校生涯教育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而且能为其他兄弟学校提供
借鉴。
(2)课堂教学
如果说班主任是生涯规划教育的主力军,课堂则是生涯规划教育的主阵地。为了增强班主任生涯规划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班主任生涯规划课堂教学能力,合肥市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带头人、合肥八中心理中心的李妮老师专门为全体班主任精心设计了一节生涯规划示范课“未雨绸缪路好走”,为班主任提供观摩和学习的机会,为大家探讨教学规律、推广教学经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另外,高一、高二年级组织了生涯规划主题班会课大赛,在全体备课、组团选拔、组团磨课的基础上进行学校决赛,班主任在备课、磨课、赛课、听课、评课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对生涯规划课程的认识,提高了实际的操作能力。
4.以家校合作为助推力
为了整合校内外资源,提高生涯发展指导的实效性,学校初步形成了高中生涯发展教育的协同系统,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网络相协调的教育体系,不断开拓生涯规划教育的新渠道。我校密切家校联系,以高一年级为试点,建立家长委员会,全面开展家校合作,创新生涯规划课程的新途径。
同时,我校还在学科教学和非限定性选修课程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从本学期开始,学校开设了多门选修课,内容包括人文素养、科技素养、国际视野、健美人生等方面,设置了诸如烹饪、金融、高尔夫、书画、音乐、机器人、模拟驾驶等七十多种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在升入高三之前必须完成相应的学分。
5.各个年级共同推进
(1)分年级课程目标的确立
根据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初步形成分年级的生涯规划课程的目标:高一为生涯认知,即让学生学会客观地认识自我和职业,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高二为生涯探索,即通过更多实践体验的课程内容设计,使学生在了解自我、了解职业的基础上,开始有意识地规划自己的生涯;高三为生涯选择,即通过对升学、就业等相关信息的介绍,帮助学生提高对自己未来实现生涯目标的决断和选择的
能力。
(2)学分管理及评定
按照《合肥八中课程规划》中关于拓展性课程的相关规定,生涯规划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连续三学年,贯穿全学程,一共4个学分,由心理教师和班主任负责在学期、学年结束时根据学生上课、参加实践活动和讲座的考勤、递交的文理分科和高考志愿填报分析报告等进行学分评定。
三、实施生涯规划课程教育的反思
1.基于新一轮课程建设的生涯规划课程,首先要实现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由灌输式转到参与式学习,由教师主导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由传授知识转向形成能力。在课堂和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而是从“教”学生,转变为“导”学生;教师的角色不只是授课者,更是参与者、引领者;学生是课堂和活动的主人、主体,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活动、去领悟,鼓励学生探索,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获取信息,自主独立地对自己的个性、特长、潜力、适合的学科方向等进行分析,进行职业探索,调整规划。
2.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不是将家长、老师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出发来进行课程设计和实施,进行教材教法设计;要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认识程度、生涯规划的意识和常识的知晓情况,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还要了解家长的意见、建议等,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防止盲目推进。
例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实际,把原先课程规划方案设计的高一下学期和高二的教学内容都放在高一年级教完,在高一学年完成课程知识结构的学习和搭建。这也让学生在高一上学期结束时,就能够制订自己的学业规划,在下学期结束时制订初步的职业发展规划,为学生文理分科作好准备。高二主要为实践、探索、重新规划期。这样就基本形成了三大模块:高一为课程学习模块,高二是社会体验模块,高三为升学就业规划模块。
3.要追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变单一的课堂教学为多元化的班会参与、社会调查、实践体验和职业探索。在高一,以小班课堂教学为主,主题班会为辅,形成学生对生涯规划的意识概念;高二主要为职业体验,社会实践,导师引领;高三面临参加升学考试、自主招生、填报志愿等任务,以专家讲座形式为主。要注意,生涯规划教育集“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为一体,是一种个性化教育,教师在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应拓宽思路、勇于尝试,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充当引导者和校正者的角色。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化实施,目前国内尚无先例,因而需要着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只有进行多种方式的尝试与比较,才有可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无论是实践、分享、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活动的开展、调查的方式,还是课堂模式,都需要精心设计、不断创新,才能受到学生欢迎,产生实际效果。
在对课程模式的探究过程中,为了提高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确立了采取“课堂教学和个体咨询相结合” “校友、家长指导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学科渗透和专题讲座相结合”“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等多维同步指导的模式,整合校内外资源,系统地全面实施推进。
4.不能把生涯规划教育看成是一项单纯的教育教学工作,而应该进行整体设计,整合校内外多方资源,实现学生受益、教师成长和学校教研水平的提升,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我们建立了一支由心理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德育干部为主的生涯规划师资团队,开展了生涯规划主题班会公开课比赛,把主题班会课模式和心理教师的生涯规划课放到一起比较研究、摸索探讨,形成并确定了我校生涯课的教学设计基本模式及校本教材的编写体例:每个部分(每节课)有一个学生案例; 通过案例,引出本节要讲解的相关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知识、概念、要点,建立认知;再通过活动设计,加深学生对这一主题的认知,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对活动进行点评,同时采用一些得到权威认可的量表对学生进行测试;最后,教师把上课的教案记录下来,加以提炼总结,最终形成校本教材。
以学校心理辅导中心为核心,遴选有经验的教育教学管理者和班主任共同组成核心教学团队,进行学习、培训、研讨,发挥团队的示范作用,同时设计教育教学活动、开发校本教材、进行课题研究、开展主题班会公开课等多项活动,把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培养教师、实现教师个体成长的途径。
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也是教师职业和专业成长的机会。在生涯教育实践中,学校还可以发挥校友的作用,建立校友资源库,让校友担任学生的生涯导师;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学生校外社会实践、职业体验、探索的基地;通过特色创新,改革学校内部的学生管理模式,让学生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规划的意识。
通过近一年来的探索和尝试,我校的生涯规划教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一方面,班主任和核心团队成员的教育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校本教材已初步成形;另一方面,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有了深入发展,生涯规划知识得到普及。我校后期还将建设合肥八中生涯规划网站,除了各类与生涯规划相关的知识、信息外,我们还将建设学生的电子成长档案,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涯辅导,使生涯规划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真正受益。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八中,合肥,230071)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