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海洋优势产业创新驱动能力研究
——以海洋渔业为例*

2014-09-17 01:40沈金生
关键词:优势产业海洋渔业驱动

沈金生 郁 威

(中国海洋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青岛266100)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目标,构筑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传统海洋优势产业作为海洋经济的基石,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要不断提升其创新发展能力,加快打造升级版的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提升我国海洋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目前,国外学术界主要是从系统、动力源、投资、环境等视角研究产业创新,Freeman认为产业创新是包括技术、产品、管理、制度等方面创新的系统性工程。[1]Benviganti A M 主要从创新的动力机制和扩散效应来研究产业创新。[2]Skii A主要研究了投资对于产业创新的重要作用。[3]Murphyj,Gouldsona分析了产业创新的环境和生态价值。[4]国内学术界,主要是从产业升级、[5]产权、[6]产业转移的梯度陷阱等方面进行研究,[7]提出了分工创新、产权转换创新,以及创新产业转移等三类模式。在传统海洋优势产业升级上,俞树彪等提出发展海洋服务业,实施海陆一体化产业联动,提升海洋产业品牌,完善海洋产业区域创新体系,实现海洋产业转型升级。[8]董志文等专门以海洋渔业为对象,提出了重点从产品、结构、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海洋渔业新的发展路径。[9]另外,胡俊峰按照价值链纵向延伸模式、横向拓宽模式和网络结构模式,分析价值链驱动主导产业的延伸和深化。[10]

上述研究成果为深化创新驱动理论提供了有益探索,然而实证分析的缺乏,使得在具体产业实践应用中找不到实际的着力点。为此,本文通过构建传统海洋优势产业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拓展了知识生产函数模型,以海洋渔业为例,测度出产业创新基础、产业集群环境、产学研协同度和产业间技术溢出对于海洋渔业创新能力提升的贡献系数,进而提出增强产业竞争能力的措施与建议。

二、我国传统海洋优势产业界定

“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等是经济学中判定产业发展优势的典型理论,资源、技术、区位、要素密集度等对于产业的发展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就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实际效果看,资源密度高,区位影响明显,技术成熟,要素投入有保障的海洋产业一直以来发展较好,是我国海洋经济增长的支柱力量。因此,我们认为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是指在整个海洋经济产值中占有较高比重,无论是发展时间还是规模都很大,相较于其他海洋产业而言,市场需求空间大。为此,运用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贡献度、规模优势,筛选与判定出我国传统海洋优势产业体系。

(一)从资源禀赋比较来看,优势产业主要是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

我国是世界海洋大国,海洋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发展海洋经济得天独厚的要素禀赋条件,海洋鱼类极为丰富,大约有3000余种,约占全球海洋鱼类总数的23%,海域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五位,清洁、广阔的海域,为海洋渔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海洋盐业产量居世界首位,环渤海湾和莱州湾滨海平原分布着大量的卤水资源,这些资源储层浅、易开采。同时,我国拥有沿海深水港址60多处,滨海旅游景点达1500多处,近年来,沿海各地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

(二)从区位优势比较来看,传统海洋优势产业主要是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

首先,我国三面环海,地理位置优越,捕鱼早已经成为沿海居民谋生的重要手段,黄海海域和浙江舟山海域的水温、水深,以及盐度都是适合鱼群繁殖的自然条件。其次,在海洋交通运输发展上,我国港口资源丰富,拥有各类商港1460多个,海洋港口腹地和辐射半径大,海陆联动关系密切,相较于陆域运输而言,发展海洋经济有独特的运输成本优势。最后,我国也是环太平洋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东盟、西亚、东亚,辐射整个太平洋地区的重要经济体。

图1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图

(三)从产业贡献度来看,传统海洋优势产业主要是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

产业贡献度指标是我国海洋产业的产值比重分布(下表1),反映了各海洋产业在我国整个海洋经济中的优势情况。海洋渔业一直是我国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海洋渔业增加值占全国海洋产业增加值的28%,虽然,从总体上看,海洋渔业的增加值占比在下降,2012年占比为17.8%,但是海洋渔业仍然是我国海洋经济产业占比最大的海洋产业之一。滨海旅游业所占比重总体在上升,近几年都维持在30%以上,产业贡献度较为明显。海洋交通运输业发展也较为迅速,近五年来,增加值平均占比为25.9%,所占比重仅次于滨海旅游业。

表1 2007-2012年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占海洋总增加值比重

(四)从规模优势方面来看,传统海洋优势产业主要有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

相较于新兴的海洋产业来讲,传统海洋产业在规模方面具有优势,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主要表现为行业内上市公司的规模,在海洋渔业领域中我国有好当家、獐子岛等9家上市公司,在海洋盐业领域有山东海化等上市公司,在海洋交通运输业中有中海发展、中远航运、宁波海运等8家上市公司,在世界前20的国际港口中,中国占据一半,其中上海港稳居世界第一大港。滨海旅游业有旅游景点和旅游服务类上市公司4家,而在其他海洋领域,除了海洋油气产业,几乎没有大型上市公司。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海洋盐业在全国海洋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虽然较低,但是考虑到海洋盐业发展的特殊性、发展的历史状况、以及相较于国际其他国家的发展情况,虽然海洋盐业在我国海洋总产值中比重偏低,但是,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我国海洋盐业的生产规模一直处于世界首位。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属于我国传统海洋优势产业。

三、中国传统海洋优势产业创新能力测度

传统海洋优势产业的创新驱动能力主要是指依托对现有海洋资源的重新整合,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竞争力水平。传统海洋优势产业创新驱动能力的提高对于整个海洋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传统的依靠要素投入驱动的海洋经济发展已经难以为继,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迫切需要创新驱动发展,而传统海洋优势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是一个复杂的创新系统,涉及创新投入、创新条件、创新产出、创新环境等一系列创新活动。本文重点构建了海洋传统优势产业的创新驱动能力的指标体系,形成具体测算方法。

(一)我国传统海洋优势产业创新驱动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资源依赖性强、区位影响系数明显、技术密集度低等特点,并借鉴研究区域创新能力的实践,从产业创新基础、产业集群环境、产学研协同度和产业间的技术溢出四个方面来说明我国海洋传统优势产业的创新驱动效果。[11]产业创新基础主要从R&D人员的当期数量、R&D经费支出和知识存量三个方面来衡量。知识存量水平根据提出的知识自有存量和外溢知识吸收两方面计算所得。产业集群环境主要从产业结构、产业集中度和知识型生产服务业的支撑来确定。[12]产学研协同度主要是从教育支撑、政府支撑,以及大学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来衡量,产业间技术溢出主要是从其他海洋产业的产值、海洋类进出口贸易情况和非海洋产业产值情况来反映。具体的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见表2。

表2 我国传统海洋优势产业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

(二)我国传统海洋优势产业创新驱动能力测度分析——以海洋渔业为例

1、海洋渔业创新驱动能力表现

(1)产业创新基础

在海洋渔业领域,创新基础主要从R&D人员数量s1、R&D经费s2,以及知识存量s3三方面测算,得出具体指标如表3所示。

表3 我国海洋渔业创新基础投入①表中R&D人员和经费由《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海洋农业科学相关数据整理所得。 (亿元)

从我国海洋渔业产业创新基础方面来看,海洋渔业生产的科技人员数量和科研经费在不断增长,科研人员数量增幅不明显,科研经费投入年平均增长率为35.1%,其中2007年的R&D经费增长率最高,为75.4%,以后增长速度趋于缓慢。从知识存量来看,我国海洋渔业产业的知识存量规模在不断扩大,2006-2010年年均增长率在10.3%,可见,我国海洋渔业在增强自有知识存量和外溢吸收知识存量方面都表现出了强大的能力。

(2)产业集群环境

产业集群环境对产业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高具有相当大的作用,产业集中度高,有利于产业内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海洋渔业的产业集群环境,主要从海洋渔业规模企业产值占海洋渔业总产值的比重w1,海洋渔业增加值占海洋总增加值的比重w2和渔业流通和服务业占渔业总产值的比重w3来进行衡量,具体的测度数据如表4所示。

表4 海洋渔业产业集群环境指标体系

从表4可以看出,我国海洋渔业规模企业占海洋渔业总产值的平均占比为7.2%左右,规模渔业企业的发展速度不高。海洋渔业增加值占比也基本稳定,为海洋渔业创新能力服务的海洋渔业流通和服务业占海洋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也一直在23%左右,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作为渔业中的第三产业比重偏低,海洋渔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巨大,海洋渔业的发展仍然是依靠海洋渔业资源的投入,海洋渔业创新要素的驱动力仍然偏弱。

(3)产学研协同度

产业的发展要依靠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协同合作,关键是要把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转换,没有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经营,就不可能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海洋渔业的产学研协同度来看,重点测度了2006-2010年海洋渔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率c1、渔业科技成果推广经费占渔业总产值的比重c2和政府在海洋科研方面的支出占渔业经济总产值的比重c3,具体测度指标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海洋渔业产学研协同度指标体系

从表5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一是我国海洋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近五年来均没有超过50%,说明我国海洋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产业化率水平则更差。二是我国海洋渔业科技推广经费占海洋渔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一直约为0.1%,科技推广经费太少,直接使得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影响我国海洋渔业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三是政府在海洋渔业科研方面的投资较少,没有发挥政府配置资源的优势作用。

(4)产业间的技术溢出

产业间技术效益的溢出对于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产业间的技术溢出,不仅要考虑国内同类产业间的技术溢出,还要考虑不同类产业的溢出。本文在测度产业间的技术溢出时,重点考察了其他传统海洋优势产业增加值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份额t1,渔业经济进出口额占渔业总产值的比重t2,非海洋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t3。具体测度了2006-2010年各项指标的数值,见表6。

表6 海洋渔业产业间的技术溢出指标体系

通过表6可以看出,2006-2010年其他传统海洋优势产业增加值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都稳定在60%左右,比重非常高。渔业经济进出口贸易的稳定增长对于吸引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具有良好的作用,而海洋渔业水产品贸易增长速度一直在10%左右徘徊,发展势头并不是很好。非海洋类产业占GDP比重在逐渐减小,也说明了我国海洋产业产值所占GDP比重越来越大,为海洋渔业创新驱动转型提供重要的基础条件。

2、我国海洋渔业创新驱动能力测度模型的构建

在经济学上,创新作为一种内生要素,可以被看作为利用原有的生产要素和资源创造一种新的事物,而创新驱动能力的体现,更重要的是一种知识的生产过程,新的知识能够作用于原有的生产要素和资源,改变原有生产函数的产出形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

为此,参照罗默的内生增长模型,采用改进的罗默内生增长模型的柯布道格拉斯形式对海洋渔业的创新驱动能力进行测度。同时,本文鉴于上文四个主要指标下二级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对各个二级赋予相应的权重,得出一级指标的综合性测度水平。而权重的分配直接影响到估计结果。因此,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咨询相关专家和学者的建议,分析得出各个二级指标应该赋予的相应权重。在产业创新基础方面,赋予的权重相应为:R&D人员数量s1=0.2,R&D经费s2=0.4,知识存量s3=0.4。在产业集群环境方面,赋予的权重相应为:w1=0.36,w2=0.23,w3=0.41。在产学研协同度方面,赋予相应的权重为:c1=0.45,c2=0.35,c3=0.2。在产业间技术溢出方面,赋予相应的权重为:t1=0.3,t2=0.6,t3=0.1。

本文在借鉴传统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和拓展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海洋渔业创新驱动能力生产函数,具体如下:

其中,Y为产出,衡量创新产出问题,学术界尚且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根据常用的衡量标准并结合海洋渔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海洋渔业年增加值来衡量,α为参数,反映创新效率,X1,X2,X3,X4分别为海洋渔业产业创新基础、产业集群环境、产学研协同度和产业间的技术溢出效果,其中:

为了更好地测度指标,避免模型的异方差性和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对各个变量都做取对数处理,对数前的系数为贡献弹性。

上述(2)式中,β0=lnα,ε为随机误差项。

本文选取数据主要来自1993-2010年《中国渔业年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国海洋年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等,其中由于统计资料和统计方法的局限性,文章对于统计年鉴和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中数据缺失部分,处理的方法是以缺失年份为中心,对于其前后三年数据进行加权平均所得。

3、我国海洋渔业创新驱动能力的实证研究

对于时间序列数据而言,极易出现非平稳时间序列变量,如果直接进行OLS估计,可能出现伪回归现象,影响估计结果。因此,首先要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

(1)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本文运用ADF单位根检验对各个变量进行检验,滞后阶数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确定,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各变量ADF检验结果

从以上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上述时间变量都是非平稳的,但是其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也就是说因变量和所有自变量都是同阶I(1)单整过程,由此可以进一步进行变量间的回归分析。

(2)回归方程的估计

根据上文建立的回归模型,运用Eviews6.0对上述数据进行OLS估计,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3)协整关系检验

该模型拟合度较好,且由于以上时间变量都是一阶单整数列,并且不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问题,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对其进行协整关系检验。首先提取上述回归结果的残差序列,然后对残差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检验中的滞后阶数根据AIC准则确定,得出检验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残差序列的ADF检验结果

以上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说明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也就是说产业创新基础、产业集群环境、产学研协同度、产业间的技术溢出能够长期的影响创新产出。

从回归分析结果来看,我们得出:①产业创新基础对于海洋渔业创新驱动能力提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当产业创新基础增长1个百分点时,我国海洋渔业创新驱动能力增长0.5981个百分点,说明创新驱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基础的创新投入,只有不断扩大创新基础的规模,才能更好地促进海洋渔业创新驱动能力的发展。②产业集群环境对我国海洋渔业创新驱动能力的影响效果并不明显,出现一定负向关系,传统海洋渔业发展分散性、周期性强,发展方式很难形成集聚效应,传统海洋渔业产业链要积极向现代渔业产业链过渡,海洋渔业第三产业服务于产业升级转型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地改进。③产学研协同度对我国海洋渔业的创新驱动能力有正向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说明产学研协同的质量不好,也从侧面说明了并不是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投入和简单合作就能直接形成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关键要注重产学研之间协同的质量,要以市场为导向,研发和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才能促进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否则,再多的合作也不会形成经济效益。④从产业间的技术溢出效果来看,技术溢出也和创新驱动能力有正向关系,同样也并不显著,产业间技术溢出的主要权重在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溢出,说明了我国海洋渔业进出口贸易能够间接影响我国产业创新驱动能力的提升,需要进一步探索技术溢出对于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的有效路径。

四、对策建议

本文在界定中国传统海洋优势产业的基础上,以海洋渔业为例,通过拓展知识生产函数和内生增长模型,构建了一个测度海洋渔业创新能力的实证模型,通过对海洋渔业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得出:我国海洋渔业创新驱动能力受到产业创新基础投入、产业集群环境、产学研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及产业间技术溢出的影响。而要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创新驱动升级,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一)夯实海洋渔业创新驱动发展的产业创新基础,改变海洋渔业以往依靠资源和资本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加大海洋渔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经费支持力度,设立海洋渔业科技发展专项基金项目,不断扩大产业创新驱动的知识存量规模。另外,加强对海洋渔业科技成果的保护,提高从事海洋渔业科技人员的待遇水平,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二)注重海洋渔业产业集群环境建设,从政策导向上来看,政府要合理配置海洋渔业生产要素资源,优化区域海洋渔业产业布局,重点培育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大型海洋渔业生产企业集团,形成产业集群发展的集聚点,促进传统海洋渔业产业集群发展。同时,要注重知识生产型海洋企业对于海洋渔业的服务和引领作用,积极吸收海洋先进科技成果,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三)深化官产学研之间的联系和协同,制定海洋渔业产业科技振兴战略,发挥政府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加强对海洋渔业相关领域的教育支持,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建设,健全海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大学和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合作,提高渔业科研成果的市场化水平,让科研成果尽快转变为产品,实现社会经济效益。

(四)完善产业间技术溢出机制建设,加强海洋渔业企业国际间的技术合作,建立渔业养殖、捕捞技术共享、互利共赢的发展机制,深化财税政策支持,充分利用世界市场和资源,在海洋渔业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要注重质量的提高,不仅要加强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而且还要提高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提升我国海洋渔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1]Freeman C.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M].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1974.

[2]Benvignati A 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igin and diffusion of industial innovation[J].Economica,1982,49(195):313-323.

[3]Vol,Skii A.Industrial innovation and investment independence[J].Problems of Economic Transition ,1999,42(8):49-60 .

[4]Murphy J,Gouldson A.Environment Policy and industrial innovation:integrating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through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J].Geoforum,2000,31:33-44.

[5]张耀辉.产业创新:新经济下的产业升级模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14-17.

[6]唐晓华,安玉兴,田华.产权视角下产业创新模式转换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0):61-64.

[7]刘友金,吕政.梯度陷阱、升级阻滞与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创新[J].经济学动态,2012,(11):21-27.

[8]俞树彪,阳立军.海洋产业转型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2):61-66.

[9]董志文,高强.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中国海洋渔业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10,28(4):24-29.

[10]胡俊峰.江苏海洋产业价值链的延展与深化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11,(3):31-36.

[11]魏守华,吴贵生,吕新雷.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兼评我国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J].中国软科学,2010,(9):76-85.

[12]苏屹,李柏洲,喻登科.区域创新系统知识存量的测度与公平性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5):157-174.

[13]樊华.中国区域海洋科技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9):57-64.

猜你喜欢
优势产业海洋渔业驱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甘肃金塔县特色优势产业树品牌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演变与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基于内容价值的海洋渔业生产管理视频数据压缩方法
“转方式、调结构”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澄海:产业“智造”引领转型升级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在808DA上使用WIFI进行驱动数据同步
浅谈浅议如何提升海洋渔业档案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