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汉
(作者系本刊特约撰稿人,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9年至1961年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三年困难时期”,为了应对粮食危机,除降低城乡人民口粮标准外,还大搞瓜菜代(代即代食品)外,发明了种类繁多的 “粮食增量法”,召开“吃饭大会”。这些都成为特殊年代的特殊记忆。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问题日益严重,粮食产量大幅度下跌。1958年全国粮食产量为4000亿斤,1959年下降到 3400亿斤,1960年再下降到2870亿斤。为了保证城镇居民起码的粮食供应,国家只能实行高征购,从而导致留给农民的口粮锐减。
庐山会议后全国农村第二次大办公共食堂,广大农民只能在公共食堂吃饭。由于没有自留地,不允许搞家庭副业,社员除了能在食堂得到那点食物外,没有其他食物来源,人们只得寻找各种能够充饥之物。于是,这些粮食、蔬菜等之外的可食物品,就有了一个名词:代食品。
旧时灾荒之年,老百姓为了活命,吃树皮树叶,扒草根捡橡子之类,屡见不鲜。1946年7月24日,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 《人民日报》这一天刊登了《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紧急号召防灾备荒,积极生产严禁粮食走私输出》的报道,其中提到,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为及早防灾备荒,特向全区发出若干紧急号召,其中一条就是“要运用过去经验,组织妇女小孩,采集野菜及各种代食品,以作渡荒准备”。
1949年10月初,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在报道中首次使用代食品,该报一篇报道说,中共河南商丘地委在指示各地积极开展抗灾时特别强调:“要动员群众省吃俭用,生产备荒,预先将一切可食的代食品如树叶、野菜等大量储存,以备来年渡荒之用。”1953年5月16日,政务院发出的 《关于加强增产粮食和救灾工作的指示》中特地讲到:“号召灾区人民普遍利用隙地多种早熟的和多产的作物如瓜、菜、薯类等并收集野菜等代食品,以备秋收前青黄不接时食用。”“大跃进”前的1957年9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也要求“灾区应当大力提倡节约,发动灾民搜集一切可供食用的代食品”。
但是,将收集代食品作为运动,有组织地进行,却是三年困难时期的事。
1960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 《关于立即开展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食品运动的紧急指示》。其中说:目前秋去冬来,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已经收获完毕,秆叶即将干枯,树叶已经开始或即将枯黄下落,各地必须更大规模地发动群众,抓时机,抢时间,迅速地将那些可以制成代食品的树叶、草叶和野生植物尽可能采集起来,把那些可以制成代食品的秸秆和植物尽可能地保存下来,不要烧掉,并且有计划有步骤地制成各种代食品。中共中央还决定成立以周恩来为首,李富春、李先念、谭震林、习仲勋参加的“瓜菜代”领导小组,并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同时,各地也成立了相应的小组和办公室。这年11月,还在西安召开了一次全国性的代食品会议。
于是,各地将组织代食品生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1961年1月7日,中共河南省委转发了省委代食品领导小组 《关于立即开展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食品运动的方案》,强调立即动员群众,开展一个大规模的采集和制造代食品运动,是全省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它不仅是补充粮食不足、生产渡荒、保证人畜两旺的重要措施,而且还具有开辟人类食源、增加人民营养的深远意义。
1960年11月9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报送了一份题为 《关于大办粮食代用品的建议》。报告说:“根据中央支援农业的指示,为了有助于节约粮食,安排群众生活,最近几个月来,我们着重抓了粮食代用品的研究工作。目前已有几种代食品试验成功。这几种代食品,既有营养,又无毒害,原料丰富,做法简便,可以分别情况,大规模地推广。”
中科院党组在报告中说,橡子仁,泡泡磨磨就能吃,应抢时间推广下去。科学家们估计,全国带壳橡子一年大约有80亿斤,橡子仁一般含有43%—60%的淀粉,每100斤橡子去壳后,可以提取淀粉30至50斤,如果以全国橡子产量的20%来提取淀粉的话,即可得淀粉6亿至7亿斤。建议又说,玉米根、小麦根洗净磨碎也可食用。科学家们推算,一亩地的玉米根可碾粉50斤以上,如果能在全国普遍推广,以玉米根、小麦根的20%做根粉的话,全国又可得几十亿斤的粮食代用品。
科学家们研究出来的代食品有8种,即人造肉精、叶蛋白、小球藻、扁藻、藁秆粬、小麦和玉米根粉、橼子、鸭跖草。他们说,野生植物不仅含有淀粉,而且还有丰富的蛋白质。中科院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两个研究所从20种野生和家生植物叶子中提取了叶蛋白,每百斤鲜叶子可以提2—10斤干蛋白,其蛋白质含量达50%—70%。至于用秸秆制代,全国一年估计有秸秆6000亿斤,如果以10%的秸秆来做能吃的东西,按每100斤出代用粮20斤计算,仅此一项就可替代120亿斤粮食。
其实,在科学家们做试验的时候,饥不择食的农民们已经开始各种各样代食品的采集了。代食品也是品种繁多,远远超过了科学家们研究出来的品种。
河北省曾将代食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有一定营养且群众欢迎的有甘薯拐子、甘薯叶、甘薯蔓、玉米皮、玉米轴、蒲草根、茅草根、小窄草、地梨及各种青代食品 (如酸溜溜、曲曲菜、马生菜、灰菜、刺儿菜、黄须菜、榆树叶、杨树叶、橡树叶等)。第二类,吃了有害且与群众烧柴或工业原料发生矛盾的有棉皮、棉秆、稻草、谷壳、小麦秸、大麦秸、玉米秸和高粱秸,河北决定这些不应让群众吃。第三类,虽然可食,但吃了与牲畜饲料和工业原料有矛盾的有各种豆秸、花生秧、花生壳、多穗高粱秸等。由此可见,所谓代食品,就是一切可以作为肚子填充物的物品。
为了抓好代食品工作,河北省县以上各级党委都建立了专门抓代食品工作的机构,社队也都有专人主管,省、地都编有代食品简报,召开了一系列的电话会议。河北的公共食堂还总结出了一系列的代食品食用方法,例如:粗代食与粮食的搭配比例,以不超过30%为宜;在烹制上,代食品是煮不如蒸,蒸不如烙,烙不如烤;代食品磨得越细,就越好吃;代食品有热性、凉性之分,热性代食品单食会引起便秘,凉性代食品单吃则会泻肚子,应该两种掺着吃;等等。
河南省清丰县马村人民公社食堂,发明了玉米苞制淀粉的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是:一煮。将玉米苞摘除疙瘩,用清水冲洗后下锅,每斤玉米苞配2两碱,放到锅里煮三四个钟头,直到完全煮烂为止。二淘洗。将煮好的玉米苞用棍子搅拌,冷却后像洗衣服一样进行搓洗,洗出后的玉米苞放到另一个清水缸里继续用手搓揉。三过滤。洗后的浆水,用细筛过滤除掉杂质,以提高淀粉质量。四制粉。将滤过的浆水放一点白矾使淀粉沉下,将清水倒出,然后将稠水装到布袋里进行挤压,挤出清水后剩下的就成了淀粉块。
马村公社用玉米苞制淀粉成功后,按照当时流行的做法,立即向清丰县委报了喜。县委第一书记又与发明者具体研究,据说用玉米苞淀粉研究出了30余种糕点的做法,还可做成面条、馍、饼、油条等。清丰县委将玉米苞做淀粉总结出了三大好处:一是大大增加了粮食,每亩玉米按1800棵计算,能收玉米苞1120斤半 (不知如何算得如此准确的——引者注),可做淀粉183斤,能顶粮食122斤,全县共种玉米24万亩,共能增加粮食2928万斤,这是不动一镰一锄的大增产,对于改善社员生活,节约粮食,巩固公共食堂打下了物质基础。二是玉米苞的淀粉量为30%,含糖3%—5%(据称是省粮食厅化验的结果),还含有一部分脂,它能增强耐饥能力,增加营养,使人们身体健康。三是大大方便了生活。这种淀粉加30%的粮食面粉能做10多种馍饭,能做30多种糕点,而且操作简单,易推广。随后,清丰又试验出了绿豆秧磨粉、红薯秧磨粉、高粱秆加工成淀粉的方法。
四川省彭县大宝公社也开展了一个大搞玉米壳、玉米心和野生植物淀粉加工的群众运动,全公社43个食堂都建立了淀粉生产专业队,并由生产队长任加工厂厂长,据说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已用玉米壳生产出鲜淀粉23840斤,基本上达到了每人每天在压低粮食定量的基础上增加4至6两的鲜淀粉。该公社也组织群众算了一笔账:全社玉米总面积为22177亩,以每亩收玉米壳50斤计算,共可收玉米壳1108850斤,以每亩收玉米心30斤计算,共可收玉米心664425斤,除掉20%的损耗,以每百斤玉米壳生产干淀粉50斤,每百斤玉米心生产干淀粉60斤计算,可共收干淀粉762464斤。全社总人口为10329人,平均每人可得干淀粉73斤多。如果再把红豆秆、绿豆秆和其他野生植物计算进去,所生产的淀粉还要多些。所以即使降低了社员口粮标准,也能保证社员吃饱吃好。
1960年11月,陕西省委代食品领导小组办公室曾编印了一本 《从植物秸、秆、壳、根、叶制作代食品的方法》,详细地介绍了玉米苞叶、玉米心、红薯蔓、豌豆蔓、黄豆荚、黑豆荚、绿豆荚、小豆荚、蚕豆秆、花生壳、豆角皮、山芋秧、山芋拐子、玉米秆、油菜壳、稻谷壳、麦秸、蕨根等制取淀粉的方法。其中,用稻谷壳制淀粉是河南商城县余集公社的杨湾大队发明的。操作办法是将扬过场的稻谷壳筛除细糠,用水洗净,除去灰土杂质,每百斤加水7斤,加入大锅内用大火焖煮,煮熟后每百斤再加两斤小苏打拌匀,再蒸焖半小时,出锅后放在密封的缸内发酵半小时,然后用水磨加工磨出浆,将浆放在粗粉箩内,加大于粉浆5倍左右的水,经过粗箩、细箩各筛一遍,再将箩过的浆水放在缸内用木棍搅匀,经沉淀后便结成淀粉。据说用此法每百斤粗糠可制淀粉30斤至32斤。用稻谷壳制出淀粉恐怕是亘古未有的发明了。
且不说这些东西是否能制淀粉,就是能制作出淀粉,又能把这些东西全制成粮食吗?玉米包仅煮就要三四个小时,最大的锅一次能煮多少斤玉米包,为此,又耗去多少人力、多少燃料?所以,三年困难时期,一方面是面对严重的困难,不得不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另一方面又异想天开,产生了许多自欺欺人的“创造发明”。不是从人民公社体制、公共食堂弊端的本身去解决问题,而是千方百计地去巩固公共食堂,想方设法证明粮食问题不难解决,这样又岂能克服困难?
面对严重的粮食危机,为了办好公共食堂,保障人民的最低生活,渡过难关,各级组织想了不少办法。1959年8月18日,河南省鲁山县张官营公社党委给鲁山县委送去一张喜报,全文如下:
县委:
张官营公社于8月14日创造了一斤玉米蒸五斤馍的经验,全公社已经推广。创造的经过是:把玉米煮到五六成熟时捞出,晾半干后磨面,过细箩,出面率为118.3%。再以六分之一的面加水煮成饭糊,和下余六分之五的面一起搅匀,装笼蒸熟即成。每斤玉米平均蒸馍五斤一两九钱,比旧做法产量增加两倍以上。这是不动镰刀的大增产,并具有许多好处。特报喜,请验收。
张官营公社这一“创造”,不啻给正为粮食问题而发愁的鲁山县委带来一条特大喜讯。不过,对于这“不动镰刀的大增产”,鲁山县委还是有些将信将疑,为了探明真相,便派了县委农村工作部部长去张官营考察“一斤玉米蒸五斤馍”的情况。部长到现场后,除了听取汇报、现场察看外,还和创造这种馍的炊事员、管理人员进行座谈,并亲自动手用15斤玉米做了试验,照新的蒸馍法,15斤玉米蒸出了65斤馍。这次试验虽然没有达到 “一斤玉米五斤馍”,“但是质量很高”,“如果把面磨得再净一些、细一些,做的技术再熟练一些,一斤玉米蒸五斤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农工部部长马上向县委报告:报喜成果属实,试验成功,应大力推广。
鲁山所在的许昌地委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重视,马上在电话会上向全地区推广了这个“先进经验”。
张官营公社顿时引来了众多来自县内外的来“取经”者,中共河南省委、许昌地委和鲁山县委生活福利办公室,会同河南省粮食厅,成立联合考察组特地前来考察。9月24日,《河南日报》报道了张官营公社的“先进做馍法”,并立即在河南全省产生了强烈反响。中共开封地委马上召开全地区电话会议,号召全区迅速组织试验。中共许昌地委更是积极,从10月1日至3日,先后指定40个食堂进行重点试验。河南省生活福利办公室也在鲁山召开现场会议。接着,洛阳地区和汝阳、唐河、滑县等县也迅速组织试验推广。结果,“这一先进经验推广以后,各地社员的生活普遍有了显著改善,并且比过去节约了更多的粮食”。汝阳县使用新法做馍后,全县每个食堂每天能吃到两至三顿馍,推广这一技术仅一周时间,全县即节约粮食19.5万余斤。唐河县则有1003个食堂由于使用了这一做馍法,由原来的一天只能吃一顿馍提高到了一天吃两顿馍、一顿面条。
1959年10月24日,中共河南省遂平县委生活福利办公室向全县各公社党委、大队党总支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和积极推广 “粮食食用增量法”先进经验的通知》,其中介绍了玉米、谷子、大米、麦子、黄豆、杂豆、豆子与红薯混合、红薯、玉米心等十种粮食食用增量法的操作规程。将其中的几种增量法介绍如下:
——玉米增量法。一是先把玉米洗干净放在锅内煮至五六成熟后捞出晒干,然后磨成玉米面,在和面时先拿出四分之一的面掺上少量的水,搅成稀糊,倒进比做饭用面五倍的水,煮成面糊,再把面糊打出放凉,与剩下的四分之三面放在一起搅匀,加上适量的苏打粉上蒸,这样每斤可出六斤左右的馍。二是先把玉米洗干净放入锅内,加上比玉米多六倍的水,把玉米煮至六七成熟时,用水磨成浆糊,加上酵面,发酵后加上适量的苏打粉摊在笼上蒸,每斤玉米可出五至六斤馍。
——大米增量法:首先把大米放在盆里,用超过米两倍的开水烫米后将米盆盖好,一个小时后把泡好的米捞出放在锅内,加上比米多四倍的水煮,在煮的过程中切忌搅动,以免饭糊和影响出饭率。当米煮到露头的时候,再将烫米水依次加入锅内,直到做成干饭为止。这样每斤大米可做出六斤左右的干饭。
——麦子面增量法。先将应做饭的面称好,再称出比面多两倍半的水,用比面多一倍的水烧开,将70%的面烫熟后放凉,再将剩余的水、面放在一起加上酵面搅匀,发酵后再加上适量的苏打粉,然后将面摊在笼上蒸,每斤面可蒸三斤到三斤半的馍。
粮食增量法的共同特点,就是比平时做饭时多加水,所谓粮食增量法其实就是做饭加水法。据说,使用上述方法不但可以增加出饭率,而且做出来的饭营养价值也大大提高,其“科学根据”是:旧的做饭方法由于面磨得比较粗,粮食中的蛋白质、脂肪等不能充分地被人体吸收,而采取增量方法做出的饭,淀粉经过水浸煮沸,部分转化为葡萄糖,能供给人们更多的热量和营养;蛋白质经过水浸煮沸,一部分变成凝固的蛋白质,还有一部分转化为氨基酸,这两种东西营养价值都很高。
进入1960年春,粮荒问题日渐严重,为了使有限的粮食做出更多的饭,这年1月上旬,在西安还召开了一次全国性的增量做饭法先进经验交流会。会后不久,广西柳州地委社教办公室在给广西区党委社教办公室的一份报告中说,该地区在大力推广“增量做饭法”时,及时发现和培养了一批先进典型。总结各地经验,主要的增量做饭方法有:
双蒸法:办法之一是将米放进罐内干蒸20分钟,然后加水,每斤米加水3斤3两,用猛火蒸40分钟即可。办法之二是将米干蒸半小时后分装入罐,加上凉水,1斤米加4斤水,用猛火蒸1小时即可。双蒸法能使每斤米出饭5斤,比原来能增加40%以上,且饭粒不烂,味道好。
根据航运公司公布的运输费用、时间及对服务水平的定性描述,得到各路径的运输费用、时间、各路径对应的服务水平等级等相关数据,具体如表2所示.
温水泡蒸法:先用温水泡米半小时,捞起装入罐,每斤米加开水3斤3两,用大火蒸30分钟后,停火10分钟,再加大火蒸10分钟即成,每斤米出饭5斤至5斤2两。
夹生蒸饭法:先将40%的米放入蒸笼干蒸40分钟,取出吹凉,将另外60%米掺入拉拌匀,每斤米加开水5斤,入笼猛火蒸45分钟,每斤米可出饭5斤。
炒蒸法:先将米炒成金黄色,淘净入罐,每斤米加水6斤4两,猛火蒸,一气呵成,每斤米出饭5斤。
加水蒸饭法:先将大米洗净入罐,照平时蒸饭方法放水先蒸20分钟后,再加水一倍蒸45分钟,每斤米也可出饭5斤。
中共柳州地委社教办还在报告中说,推广新法做饭,改进蒸饭技术,提高出饭率,可以节约大量粮食。柳州全市推行增量做饭方法后,1月份就可节约粮食100万多斤,照此推算,一年可节约1200万斤,柳州全地区一年可节约粮食2亿斤左右,相当于全年粮食用量的10%左右,意义非同寻常。
要说“增量法”或增饭法,辽宁省黑山县可谓是发源地。1959年5月,该县大虎山卫星人民公社三台子副业生产队创造了“苞米食用增量法”。这一“创造”被中共黑山县委认为“是一次成功的试验,是做饭技术上的革命”,从此“找到了挖掘出发挥苞米在食用上的潜力,是一件天大的好事”。黑山县委还为此算了一笔账,如果全县都采用这个方法,仅苞米一项最少可节约粮食8000吨,“这是不动锄镰大丰收”。于是,县委连夜召开各人民公社党委书记、大队党总支书记、生产队长和县直属单位领导干部,以及集体食堂管理员、炊事员共200多人参加的现场会,通过看、比、尝、做、辩(论)的方法,解决了思想认识和技术问题。随后,全县各公社、大队和生产队层层召开现场会议,“大抓而特抓,大讲而特讲,广泛宣传,普遍推广,经过十几天工夫,全面推广面达76%以上”。
黑山县在推广这一“先进经验”之初,也曾有不小的阻力。有些干部群众对此表示怀疑,有人说:“无土不砌墙,加水不能顶粮,出得再多,也不过是多加点水而已。”还有的甚至讽刺说:“增量增量,米泡膨胀,饿坏肚子,撑坏膀胱。”有些余粮队或自给队也认为自己粮食够吃,推广粮食增量法是多此一举。为了解决这些思想认识问题,该县采取了召开现场会,组织报告会、演讲会、广播大会和全民大辩论等形式,使“一切右倾保守思想,在事实面前,就不攻自破了”。
据称,辽宁在做饭技术革新运动中,群众创造出来的各种节约用粮新方法中,属于做饭技术革新、提高粮食出饭率的有100多种,经省、地、县鉴定,有普遍推广价值的有33种。辽宁的经验是,粮食只要经过泡、烫、蒸、煮、炸、发(酵)、磨,都能增量。在推广粮食食用增量为中心的做饭技术革新运动中,辽宁的做法是:一为发现典型,立即总结经验,全面扩大;二为大搞群众运动,使粮食食用增量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为改革炊事用具和加工工具,解决设备问题。
在各地创造各式各样的 “增量法”之际,中国医学科学院营养学系还特地对 “增量法”进行了科学研究,分析了增量可以多出饭的科学道理:在主食的烹调过程中,粮食淀粉糊化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烹调方法不同,淀粉糊化的程度就不同,吸住水分量也不同。增量法做饭由于能够使更多的水分进入淀粉粒,因而不仅使出饭率大大增加,而且主食质量也有很大改进。医科院的营养学家们还说,粮食食用增量法用同样数量的粮食可以做出体积较大、重量较多的食品,在同样吃饱的情况下,消耗粮食较少,可以节约粮食,维持身体的热能需要,易于消化,而且还可以更多地保存营养。
这种加大水分以增加重量的饭为何能增加营养,营养学家回答说,以大米双蒸增量法为例,这种方法,对乙族维生素的保存非常有利,因为是先蒸后淘,大米表层的乙族维生素渗入到米粒内层,减少了淘洗时的流失。同时,蒸后淘洗碎粒少,冲刷下来的粉末少,淀粉等其他物质的流失也减少了。但是,凡是食用过这种增量法煮出来的饭的人,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吃了这种饭不经饿。1958年农业生产“放卫星”之际,有科学家论证亩产几万斤是有“科学根据”的;如今粮食不够吃,发明了所谓“粮食增量法”,又有科学家论证了“科学道理”。因此,“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三年暂时困难”局面的出现,就恐怕不能说仅是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的责任了。
虽有各种各样的 “代食品”,各式各样的“增饭法”,但并不能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而灾荒却一时不见有缓解的迹象。虽然从上到下都一再强调要“低指标、瓜菜代”,可是指标已经不能再低,而且许多地方连低指标都达不到;瓜菜固然可以代替粮食,问题是瓜菜本身亦很少。这个时候,没有比吃饭问题更困扰各级领导干部的了。
在粮不够、菜不多、代食品有限的情况下,人们又不由自主地把解决吃饭问题转到办好食堂上想办法,河北省的“吃饭大会”就是一例。
1960年9月,中共河北省保定地委发现了一些“低指标,瓜菜代,吃得饱”的典型,比如高阳县祁家口生产队使用甘薯水磨法增量后,每人每天只需吃4两粮,有了这样比巧媳妇还巧的典型,保定地委自然十分高兴,认为有必要总结推广祁家口生产队的经验,使这一典型具有普遍意义。在地委的帮助下,清苑县率先行动,决定把原定召开的讨论生活问题的三级干部会变成 “吃饭大会”。于是,县委通知各公社党委说,这次开会改变以往集体开饭方式,每人每天带6两粮,以公社为单位建立伙房,开展“低指标、瓜菜代”、吃饭吃好吃省吃饱的比赛。通知发出后,参加会议的干部许多人认为6两粮吃好不可能,于是偷偷带上些干粮、柿子,准备饿了吃。干部们说,看样子要开一个受罪会。会议驻地的群众也在说风凉话,说这是瞎闹。
会议第一天,由于各公社党委书记都没有亲自动手做饭,结果与会人员没有吃饱。有鉴于此,县委就找公社党委书记们研究,决定由县委书记和公社书记亲自当管理员,让那些对增量法有信心的人当炊事员,准备好磨子和工具,组织力量搞增量法。第二天,6两粮就吃饱了,第三天只吃了5两,第四天就更低了,多数公社只用了4两多粮,菜2斤多,其中腰山公社开会的干部每人用粮3.8两,菜3斤。这天会议吃饭人数为2116人,每人平均用粮4.85两。
开会的干部以青壮年居多,每天吃不到半斤粮,两三斤菜,居然能吃饱。换上今天大鱼大肉的3斤菜,也许差不多。但那时生活困难,供应紧张,哪来大鱼大肉,而且如此人数众多的会议,也不敢大吃大喝,这两三斤菜指的是蔬菜。今天看来,这不是奇迹,就是编造,但这些数字,却是赫然写在保定地委给河北省委的报告中。
接着,清苑县委提出吃三季饭的要求,即冬天每人每天吃4两,春季每人每天吃5.6两,麦收每人每天吃7.8两,参加会议的干部“一致认为完全能够吃好”。县委于是要求全县各队按照这个吃粮指标,安排本队的吃粮计划。
事后,清苑县总结出了开好“吃饭大会”的五条经验。一曰“管”,即县委书记、公社党委书记必须亲自当管理员,从按人称米称菜,到加工做饭、售饭收票,一直到公布结果,都必须亲自参加。二曰“做”,要发动所有与会的干部,都轮流当炊事员,参加搞增量法,制作淀粉。三曰“说”,也就是要大讲粮食增量法的意义和做法。四曰“算”,算一顿饭吃了多少粮食,每人平均多少,一天多少即够。五曰“安”,按照会议吃三顿饭的每人每天用粮标准,算清今后用粮数,在此基础上,全面安排生活。
中共保定市委对清苑县的经验很重视,认为“吃饭大会”是解决发动群众搞好食堂,保证“低指标,瓜菜代,吃饱吃好”的好形式,“吃饭大会”“克服了对低指标的怀疑思想”,也是一次干部下食堂的大练兵。在总结清苑县“吃饭大会”的经验之后,地委立即召开电话会议,向全地区推广,并要求各县县委书记亲自带队到清苑现场参观。各县相继召开 “吃饭大会”,参加会议的有县社各级脱产干部、生产队的支部书记和队长、小队长、食堂管理员和炊事员,还邀请一些会过日子的社员,全地区参加者4万余人。随后,保定市委将召开“吃饭大会”的情况向中共河北省委作了报告,河北省委亦很重视,不但向全省各市、县委转发了这个报告,并将保定市委的报告向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华北局作了报告。河北省委在批语中说:“从保定市委的经验看,开好吃饭大会不仅对贯彻‘低指标、瓜菜代’的方针,找到了大搞群众运动的方法,而且对于当前生产度荒、节约度荒以及今后在节约粮食上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开好吃饭大会不仅有现时意义,而且有深远的意义。”这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特地转发了这个报告,认为“所有灾区和非灾区都可以参考这个经验进行试点,在当地取得直接经验后,再加以推广”。
河北省许多地方都开过类似的大会,承德市张百湾公社的“吃饭大会”就是一例。
1960年11月21日和22日,这个公社党委在所辖的张百湾、四福沟等4个大队分片召开 “吃饭大会”,“吃饭大会”采取讲、看、做、吃的办法进行。会议开始时,由主持者向与会人员作报告,着重讲清大会的目的和意义,讲清全国的粮食形势和“低指标,瓜菜代”的方针,强调大搞代食品、大制淀粉是保证低指标得以贯彻落实的唯一措施,以提高与会者对“吃饭大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由生活安排较先进的单位介绍大抓代食品的经验,以提高广大基层干部和炊管人员大搞代食品的积极性。随后,组织与会人员参观和实际操作,学会制作各种淀粉和各种代食品的技术,同时使与会者 “知道了代食品的原料不只是一两种,而是十几种、几十种,同时代食品可以做很多样滋味适口的食品,来调剂和改善社员的伙食”。会议的最后一个程序是品尝各种代食品。通过这样几个步骤,“使 ‘低指标,瓜菜代’的方针,在思想上和技术上得到了彻底的落实。一致表示只要把代食品搞好,就一定能实现粮食低指标”。一位参加会议的大队长说:“我原来怀疑2.4两粮食说啥也吃不饱,多掺代食品,吃饱了也吃不好,这一吃我可真信服了,这一回我保证要把代食品搞好。”
张百湾公社虽然如此大张旗鼓、部署周密地召开“吃饭大会”,但还是有干部社员消极对待。参加“吃饭大会”的中共承德市委工作团在给市委的报告中说,在与会的635人中,思想上基本接受了“低指标,瓜菜代”方针,但在实际行动中表现不积极的有170人,约占与会者的37.5%;对这一方针认识不清甚至有抵触情绪的69人,占15%。这就意味仍有半数以上的干部社员并没有因为开了“吃饭大会”,就相信低指标也能吃饱肚子。有个社员在座谈会上说:“吃这个行是行,就是得别干活老呆着。”这句话虽然遭到了干部会的批评,却道出了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