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数学培养计算能力

2014-09-16 17:46裴玉环
教育 2014年25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生活化教学内容

裴玉环

数学起源于生活,也是为了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计算,计算就可以放到日常生活情境中来教学。可是,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习生活化的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笔者认为,首先创设数学生活化的氛围和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计算的兴趣;其次,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再次,把生活情境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体验生活中计算的重要性;最后,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创设数学生活化氛围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提炼生活中的实践素材,为课堂教学服务。例如:教学小数的意义时,让学生自己去收集学习用品价格的资料,如橡皮多少钱,尺子多少钱等。当课堂上出示由学生自己搜集的素材编成的题目时,学生觉得十分亲切。在巩固练习时,学生运用自己搜集来的数据与事例来编题,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观点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还可以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来取代书本上的内容。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其实很想深入了解自己的学校,对自己学校的事情感到特别有兴趣。在教学除法估算时,请同学们帮总务处计算老师的月平均工资,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不但效率极高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觉得自己在能帮老师帮学校做事情,很有成就感,觉得数学有趣有用。

从生活中发现数学

捕捉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教师根据小学生已具备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周围事物、现象充满的好奇心,先让学生观察春夏秋冬自然风光的录像。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更换,周而复始,获得了对“循环”含义的初步理解,再让学生举出每星期从星期日到星期六,过了星期六又是星期日。周而复始,无穷无尽。这些自然现象都属循环现象,让学生观察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循环”现象,学生通过试算“7÷3、10÷9”,掌握了循环小数的含义。

还原生活画面,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来于生活实际,而这些生动的内容一旦被列入教材,就成了抽象的概念。教师如果创造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知识融合于生活中,勾勒出生活画面,就可帮助学生学好数学。例如:“加减混合计算题”,可从“公共汽车上的人上下车”这个问题引入,这样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生活情境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体验生活中计算的重要性。打开数学课本,提供的教学内容是抽象化、概括化、一般化的,正如歌德所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际,通过思维训练“生活化”,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题“185-98=185-100+2”,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2难以理解。教学时,可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钱的生活实际想:爸爸带了185元钱去商店买了一件衣服98元,他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的钞票(应把18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2元(应加上2元)所以,多减去的2就该加上。这样,使抽象的运算获得具体经验的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

计算应用训练“生活化” 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应用题尽可能的变成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的数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应用题训练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生活化问题情境,让学生紧紧的被问题所吸引,自觉投入问题中,用心思考,真诚交流。在情感体验中,自主完成知识构建。如教学“利息和利率”时,可以利用活动课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学生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使学生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养成自觉地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联系起来。

在生活中学数学

现在,小学数学教学特别重视学生估计能力的培养。估计带有直觉和猜想的成分,是一种跳跃式的思维。在利用估计解决问题时,通常没有现成模式和常规的方法。最佳的结果往往需要多次的修正和尝试,因而估计也是一种开放性的、探索性的思维活动,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估计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性。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条件的限制,人们常常无法进行精确的运算和判断,这时须采用估计。比如,买菜购物要估算价格,行车走路也要估算时间等。例如:小明早晨6点45分离家上学,每2秒钟跨3步,到达学校时正好7点整,问小明家离学校共有多少步?在小学数学计算题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要求学生验算答案是否正确,这是因为有些错误用估计很容易发现。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安排了一些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贴近教学内容、趣味性浓厚的思考题,计算时需要结合估计求解。

源于学生身边真实的生活世界蕴含丰富的数学问题,如何让它们水乳交融,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使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在学生学习数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使学生感到学数学亲切、自然、具体、乐趣。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东河村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生活化教学内容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