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4-09-16 17:44王志洋
教育 2014年25期
关键词:影视文本语言

王志洋

电影电视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它融合了戏剧、文学、音乐、绘画、摄影等艺术特点,创造出特有的时空结构,艺术地再现和反映了生活,高强度地刺激观众的感官世界,在知识爆炸和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业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信息渠道。这给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借助影视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作品,虽然语言精致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但是他们只能存在在读者的思维空间里,无法达到电影电视那样的感官刺激和艺术效果。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将文本语言和影视艺术进行整合,这对引导学生把握人物性格、重塑人物形象、培养阅读兴趣都大有裨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因此,如何借助电影电视艺术形式来推进语文课堂教学向更高层面发展,以达到提升学生阅读水平、锻造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美学意识的教育目标,便成了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广泛关注和着力践行的一个崭新课题。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源泉。教师可以运用影视作品,突破时空束缚,重塑直观形象的画面,模拟逼真的声音,激发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求新知识,形成新观念。影视资源可以“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可以及时增强感官刺激频率和效度,加大课堂密度和容量,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更好地促进阅读效益的整体提高。

借助影视创设阅读情境

影视作品天生具备开放、直观、趣味、形象等特点。它与语文学科的联姻整合,能克服语文学科自身的不足,将学生无法理解的文字内容、抽象图形、未知世界,转换成逼真生动的视觉画面,高强度刺激学生的感官,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既可以让教师调整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益,又能够引导学生真实地感知世界,培养赏听说练等基本能力,使语文课堂教学形式丰富、气氛活跃、主体鲜明、效果显著。比如,选择影片《延安保卫战》片段,让学生了解延安窑洞和纺线等情景,为学生建立知识储备,帮助学习课文《延安》;再如播放电影《牧马人》片段。让学生欣赏绿草如茵、牛羊成群,放牧呐喊、拉琴唱歌等草原生活画面,创设草原生活氛围。学生带着画面走进文本,进行阅读赏析,将视觉和文字有机结合,更好地解读《草原》文本。

借助影视延伸形象塑造

电影电视艺术与文本语言艺术结合必须坚持一个原则:文本是基础、解读是关键,影视是迁移和深化;不能本末倒置和哗众取宠,切不可过分强调电影电视的趣味性,却放松甚而淡化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感悟。这是电视电影与语文教学整合的立足点和关键点。教学中,教者先引导学生很好地解读文本,在头脑中形成事物的雏形影像,再去欣赏电影电视,进行延伸阅读,从而强化对文本的的体验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情感。

课堂教学中经常遇到哲理深奥或者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语句和片段。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语言,正确把握语言的个性化、口语化、地方化等特点,适时借助电影电视手段来启迪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多维的时空、动感的画面、鲜明的人物等形象模型,从而加强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感悟,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升语文阅读的实效。教学小说《船长》时,学生对叙述语言不难理解,但理解语言的内涵却是本课教学的一大难点。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经典大片《泰坦尼克号》,反复欣赏沉船时混乱的画面,并要求学生将电影片段和文本元素结合起来进行讨论交流。通过欣赏与分析,可以轻易地理解文本人物简短干练、精妙有力的语言特点,同时直观感悟到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处乱不惊、忠于职守、以身殉职的惊人表现,在心底里产生情感共鸣,为哈尔威船长伟大形象所折服。

借助影视感悟文本内涵

教学中可以发现,有些文本涉及到政治和历史元素。那些特定背景下的时代精神,对于生在新时期幸福温床里的孩子来说,基本是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有时候是盲人摸象,失之偏颇。教师借助影视资源加强学生对政治、军事和历史题材作品的理解,既能让教学丰富多彩,又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特定时期涌现的英雄人物和时代精神,使作者和编者的意图有机融合并得到具体落实。如在教学《七律·长征》时,学生品味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意蕴比较困难,教师及时播放红军长征的影视画面,学生能从中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辛,老师适时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正确掌握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文学作品在改编成电影电视时,二度创作表现出的形象和原作是有一定距离的,有时候是大相径庭,相去甚远。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影视资源进行比照鉴赏、拨乱反正、返璞归真。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教者先布置学生网络查询古典白话文的语言特点,再播放电视剧《水浒传》片段,引导学生观赏比武场面,体会原文语言细致入微的传神之处,感悟中国古代小说靠情节取胜、以语言传世的美学价值,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语文教师要致力于电影电视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联姻,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活力,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真正做到让学生的语文思维随美起舞、与心飞扬……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茭陵乡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影视文本语言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