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深山学校体育情

2014-09-16 12:07
教育 2014年25期
关键词:西山区李德昆明市

李德: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厂口中学教师,1978年从教,教龄36年。

现年58岁的云南省昆明市厂口中学体育教师李德,是土生土长的厂口人。厂口是山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西北部。当年,他为了厂口中学的体育,主动把留在城里的名额让给了别人。从教36年来,他一直战斗在体育教学的第一线,为厂口的农村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大山的深处,用自己默默耕耘的实际行动,书写动人的篇章

主动要求回乡

1978年7月,李德这个热爱体育,淳朴、善良的农村学生从昆明师范学校毕业。当时因为成绩优异,李德本有机会被分配到城里学校,但他把机会让给了别人。李德告诉《教育》旬刊记者:“我深知走出大山的艰辛,因为我也是从大山深处走出去又走回来的农民儿子。在我上昆师的时候,体育成绩一般。但我就只想练好身体,学好体育,毕业后回到家乡把学生教好。在我没有到厂口中学之前,他们参加区级比赛都是倒数第一。”

带着这样的情感,李德回到了家乡的厂口中学,如愿以偿当了体育教师。厂口中学极其简陋,仅有的体育用品是3个旧篮球,但是,学校没有篮球场,也没有篮球架,甚至没有围墙。厂口中学现在的篮球场,就是他带领学生一起修建的。没有篮球架,李德就带学生到山上砍木头,自己做。当时是土球场,冬天打球也是一身灰,每打一次球都要洗一个冷水澡。

让李德终身难忘的,是训练第一届篮球队的时候。他说:“我们没有伙食,都是学生从家里拿米、拿菜,有的拿点鸡蛋和肉来,连锅、碗都是他们拿来的。农村学生家境并不好。我既要带着他们训练,还要带着他们做饭。学生们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我们坚持了两个月,学校什么都没给。到比赛场上学生没有球衣和号码。我就用粉笔在他们的前面和后面写上号码,有时也从西山一中借球衣。从1986年至1990年,厂口中学在西山区篮球运动会上连续5年夺冠,受到教育局和体委赞赏,也赢得了各学校的衷心佩服。让大家知道位于大山深处的厂口有一支学生篮球队。”

从无到有的“创造”

厂口中学的足球场,也是李德带着学生把一块凹凸不平的地刨平修成的。他又带着学生拉着板车到5公里外砍树,做成球门。学生的勤劳、善良、淳朴让李德感受到做了一名教师的重任。他说:“不教好他们,我实在问心有愧!1982年昆明市举办足球教练短训班,我是西山区农村学校唯一参加培训的。后来,我校成为昆明市的足球网点学校之一。”田径,是很多农村体育教师头疼的项目,因为他们没有合格的训练设施。李德第一次参加西山区田径运动会时,学校没有铁饼,他就去找了几块重量和形状适合的石头来代替。比赛结果分别拿了铁饼的第一、二名。“标枪当时也没有,我就砍竹子来练。我校团体总分全区第一,这在厂口中学是破天荒的一次。”

他训练的学生曾拿到昆明市元旦穿城赛最好成绩。训练时,李德就带学生沿着公路跑,来回十多公里,风雨无阻,比赛是跑5公里。付出就有收获,李德说:“当我手捧奖金和证书的时候‘回到家乡一定要把学生教好的誓言又在耳边响起。后来,我受到春城晚报记者的采访。云南广播电台也播报我们的事迹。1987年到1995年连续9年获西山区元旦穿城赛第一名。2000年我校被列为昆明市体育网点学校。”

任劳任怨、兢兢业业

自1978年到2004年的26年,李德一直教初中体育,学校体育教师少,任务繁重,他同时还兼任学校运动队教练。李德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与学生同训练、同吃苦。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了不少的成绩:西山区运动会上8次全区第一;1997年西山区足球赛第一名。1994年至2004年的体育中考,他所教的初三学生连续8年名列西山区第一名。尽管如此,由于在农村体育学科不为人重视,36年来他仅有两次被评为区优秀教师。

2005年,昆明区划调整,年近50的他依旧在体育教学战线上辛勤耕耘。2005年他带领学生参加五华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得第二名;2006年第四名; “2010年我亲自挑选运动员,每个星期坚持训练学生2小时,训练了一学期,学校没有给我们一分钱,大家都是自愿。我率领学生勇夺厂口乡‘丰收杯篮球赛第一名,后来又力克昆明八中夺得五华区中学生篮球运动会第一名。”说起往事,李德记忆犹新。

本刊点评

浓重的乡情是那个年代李德特有的情感。选择回到大山深处的家乡,体现李德淳朴的乡情。没有篮球场、足球场、标枪、铁饼,这些都没关系。只凭一颗热爱体育的心,有一份教师的责任,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就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成就。李德,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书写了一个农村体育教师的故事。endprint

李德: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厂口中学教师,1978年从教,教龄36年。

现年58岁的云南省昆明市厂口中学体育教师李德,是土生土长的厂口人。厂口是山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西北部。当年,他为了厂口中学的体育,主动把留在城里的名额让给了别人。从教36年来,他一直战斗在体育教学的第一线,为厂口的农村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大山的深处,用自己默默耕耘的实际行动,书写动人的篇章

主动要求回乡

1978年7月,李德这个热爱体育,淳朴、善良的农村学生从昆明师范学校毕业。当时因为成绩优异,李德本有机会被分配到城里学校,但他把机会让给了别人。李德告诉《教育》旬刊记者:“我深知走出大山的艰辛,因为我也是从大山深处走出去又走回来的农民儿子。在我上昆师的时候,体育成绩一般。但我就只想练好身体,学好体育,毕业后回到家乡把学生教好。在我没有到厂口中学之前,他们参加区级比赛都是倒数第一。”

带着这样的情感,李德回到了家乡的厂口中学,如愿以偿当了体育教师。厂口中学极其简陋,仅有的体育用品是3个旧篮球,但是,学校没有篮球场,也没有篮球架,甚至没有围墙。厂口中学现在的篮球场,就是他带领学生一起修建的。没有篮球架,李德就带学生到山上砍木头,自己做。当时是土球场,冬天打球也是一身灰,每打一次球都要洗一个冷水澡。

让李德终身难忘的,是训练第一届篮球队的时候。他说:“我们没有伙食,都是学生从家里拿米、拿菜,有的拿点鸡蛋和肉来,连锅、碗都是他们拿来的。农村学生家境并不好。我既要带着他们训练,还要带着他们做饭。学生们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我们坚持了两个月,学校什么都没给。到比赛场上学生没有球衣和号码。我就用粉笔在他们的前面和后面写上号码,有时也从西山一中借球衣。从1986年至1990年,厂口中学在西山区篮球运动会上连续5年夺冠,受到教育局和体委赞赏,也赢得了各学校的衷心佩服。让大家知道位于大山深处的厂口有一支学生篮球队。”

从无到有的“创造”

厂口中学的足球场,也是李德带着学生把一块凹凸不平的地刨平修成的。他又带着学生拉着板车到5公里外砍树,做成球门。学生的勤劳、善良、淳朴让李德感受到做了一名教师的重任。他说:“不教好他们,我实在问心有愧!1982年昆明市举办足球教练短训班,我是西山区农村学校唯一参加培训的。后来,我校成为昆明市的足球网点学校之一。”田径,是很多农村体育教师头疼的项目,因为他们没有合格的训练设施。李德第一次参加西山区田径运动会时,学校没有铁饼,他就去找了几块重量和形状适合的石头来代替。比赛结果分别拿了铁饼的第一、二名。“标枪当时也没有,我就砍竹子来练。我校团体总分全区第一,这在厂口中学是破天荒的一次。”

他训练的学生曾拿到昆明市元旦穿城赛最好成绩。训练时,李德就带学生沿着公路跑,来回十多公里,风雨无阻,比赛是跑5公里。付出就有收获,李德说:“当我手捧奖金和证书的时候‘回到家乡一定要把学生教好的誓言又在耳边响起。后来,我受到春城晚报记者的采访。云南广播电台也播报我们的事迹。1987年到1995年连续9年获西山区元旦穿城赛第一名。2000年我校被列为昆明市体育网点学校。”

任劳任怨、兢兢业业

自1978年到2004年的26年,李德一直教初中体育,学校体育教师少,任务繁重,他同时还兼任学校运动队教练。李德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与学生同训练、同吃苦。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了不少的成绩:西山区运动会上8次全区第一;1997年西山区足球赛第一名。1994年至2004年的体育中考,他所教的初三学生连续8年名列西山区第一名。尽管如此,由于在农村体育学科不为人重视,36年来他仅有两次被评为区优秀教师。

2005年,昆明区划调整,年近50的他依旧在体育教学战线上辛勤耕耘。2005年他带领学生参加五华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得第二名;2006年第四名; “2010年我亲自挑选运动员,每个星期坚持训练学生2小时,训练了一学期,学校没有给我们一分钱,大家都是自愿。我率领学生勇夺厂口乡‘丰收杯篮球赛第一名,后来又力克昆明八中夺得五华区中学生篮球运动会第一名。”说起往事,李德记忆犹新。

本刊点评

浓重的乡情是那个年代李德特有的情感。选择回到大山深处的家乡,体现李德淳朴的乡情。没有篮球场、足球场、标枪、铁饼,这些都没关系。只凭一颗热爱体育的心,有一份教师的责任,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就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成就。李德,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书写了一个农村体育教师的故事。endprint

李德: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厂口中学教师,1978年从教,教龄36年。

现年58岁的云南省昆明市厂口中学体育教师李德,是土生土长的厂口人。厂口是山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西北部。当年,他为了厂口中学的体育,主动把留在城里的名额让给了别人。从教36年来,他一直战斗在体育教学的第一线,为厂口的农村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大山的深处,用自己默默耕耘的实际行动,书写动人的篇章

主动要求回乡

1978年7月,李德这个热爱体育,淳朴、善良的农村学生从昆明师范学校毕业。当时因为成绩优异,李德本有机会被分配到城里学校,但他把机会让给了别人。李德告诉《教育》旬刊记者:“我深知走出大山的艰辛,因为我也是从大山深处走出去又走回来的农民儿子。在我上昆师的时候,体育成绩一般。但我就只想练好身体,学好体育,毕业后回到家乡把学生教好。在我没有到厂口中学之前,他们参加区级比赛都是倒数第一。”

带着这样的情感,李德回到了家乡的厂口中学,如愿以偿当了体育教师。厂口中学极其简陋,仅有的体育用品是3个旧篮球,但是,学校没有篮球场,也没有篮球架,甚至没有围墙。厂口中学现在的篮球场,就是他带领学生一起修建的。没有篮球架,李德就带学生到山上砍木头,自己做。当时是土球场,冬天打球也是一身灰,每打一次球都要洗一个冷水澡。

让李德终身难忘的,是训练第一届篮球队的时候。他说:“我们没有伙食,都是学生从家里拿米、拿菜,有的拿点鸡蛋和肉来,连锅、碗都是他们拿来的。农村学生家境并不好。我既要带着他们训练,还要带着他们做饭。学生们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我们坚持了两个月,学校什么都没给。到比赛场上学生没有球衣和号码。我就用粉笔在他们的前面和后面写上号码,有时也从西山一中借球衣。从1986年至1990年,厂口中学在西山区篮球运动会上连续5年夺冠,受到教育局和体委赞赏,也赢得了各学校的衷心佩服。让大家知道位于大山深处的厂口有一支学生篮球队。”

从无到有的“创造”

厂口中学的足球场,也是李德带着学生把一块凹凸不平的地刨平修成的。他又带着学生拉着板车到5公里外砍树,做成球门。学生的勤劳、善良、淳朴让李德感受到做了一名教师的重任。他说:“不教好他们,我实在问心有愧!1982年昆明市举办足球教练短训班,我是西山区农村学校唯一参加培训的。后来,我校成为昆明市的足球网点学校之一。”田径,是很多农村体育教师头疼的项目,因为他们没有合格的训练设施。李德第一次参加西山区田径运动会时,学校没有铁饼,他就去找了几块重量和形状适合的石头来代替。比赛结果分别拿了铁饼的第一、二名。“标枪当时也没有,我就砍竹子来练。我校团体总分全区第一,这在厂口中学是破天荒的一次。”

他训练的学生曾拿到昆明市元旦穿城赛最好成绩。训练时,李德就带学生沿着公路跑,来回十多公里,风雨无阻,比赛是跑5公里。付出就有收获,李德说:“当我手捧奖金和证书的时候‘回到家乡一定要把学生教好的誓言又在耳边响起。后来,我受到春城晚报记者的采访。云南广播电台也播报我们的事迹。1987年到1995年连续9年获西山区元旦穿城赛第一名。2000年我校被列为昆明市体育网点学校。”

任劳任怨、兢兢业业

自1978年到2004年的26年,李德一直教初中体育,学校体育教师少,任务繁重,他同时还兼任学校运动队教练。李德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与学生同训练、同吃苦。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了不少的成绩:西山区运动会上8次全区第一;1997年西山区足球赛第一名。1994年至2004年的体育中考,他所教的初三学生连续8年名列西山区第一名。尽管如此,由于在农村体育学科不为人重视,36年来他仅有两次被评为区优秀教师。

2005年,昆明区划调整,年近50的他依旧在体育教学战线上辛勤耕耘。2005年他带领学生参加五华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得第二名;2006年第四名; “2010年我亲自挑选运动员,每个星期坚持训练学生2小时,训练了一学期,学校没有给我们一分钱,大家都是自愿。我率领学生勇夺厂口乡‘丰收杯篮球赛第一名,后来又力克昆明八中夺得五华区中学生篮球运动会第一名。”说起往事,李德记忆犹新。

本刊点评

浓重的乡情是那个年代李德特有的情感。选择回到大山深处的家乡,体现李德淳朴的乡情。没有篮球场、足球场、标枪、铁饼,这些都没关系。只凭一颗热爱体育的心,有一份教师的责任,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就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成就。李德,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书写了一个农村体育教师的故事。endprint

猜你喜欢
西山区李德昆明市
昆明市延安医院
昆明市测绘研究院
抗疫背景下的乡村治理——以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海口街道为例
“我身边的科学家”科幻绘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Mobility matrix of a weakly coupled parallel multi-DIM isolator based on axial force solution①
西山区档案局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项目(三期)通过验收
生机盎然
A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Civil Serva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tivation
西山区近五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新形势下,文联何为?①——以昆明市文联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