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玮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语文教师不仅是语文知识传播者、语文能力培养者,更是将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文化中蕴涵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的使者。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要准确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将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作用。
1934年,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国文这一科,比较动物、植物、物理、化学那些科目性质含混得多”。很早以前,叶圣陶先生就提出了语文学科性质的复杂性,“大至养成民族精神,小至写一个借东西的便条,都得由国文科负责”。语文学科的包容性由此可见。
2005年,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上海举行的“民族精神与语文教学”研讨会也说过,教师应该站在“树魂立根”的高度去思考和培养我们的接班人。一个有魂、有根、有脊梁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母语是所有华夏人的解不开的情结,是中华几千年文化传承的命脉,她凝聚了中华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母语教育是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来哺育孩子们成长的,青少年之于母语,学习的不仅是汉语言文化,更是民族文化传统。那么语文学科的育人作用是任何学科不能替代的,语文教师在讲授语言知识、培养运用能力的同时,一定要把学生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融合进去。
2006年,湖南师范大学胡绪阳博士在其撰写的论文中又把“德性观”作为语文课程的理念,他把语文比作德性宝库,而语文课程要将德性价值与工具价值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功能。语文教育应该在指导学生掌握语言的基础上,更关注学生的德性生成,通过关注德性来关注人的生命存在,建构人的生命精神,用“德性观”的语文课程理念来指导理论和实践,挖掘和发挥语文课程的真正价值,促进语文的自身发展。
的确,语文不应该再仅限于课文的教学,而应该是面向学生心灵的学科。新课程标准下语文学科应更具有人文性,而新时期语文教师也要更准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
语文教师不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播者、语文能力的培养者,更是将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文化中蕴涵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的使者。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文化人格。但是这种教育不是大叫几声口号,举办几场活动就可以成功的,而是真正要扎根于具体的课堂教学,并且还要渗透到课程教学的每一个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充分利用好教材,因为这些课文是古代文学遗产、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这里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自强自立、永不衰竭的蓬勃发展的民族精神。
新编教材中所选的课文从古代至当今,时间跨度在三千年以上,虽然近现代文章不少,但出自古人手笔的诗、词、文、赋、曲、小说分量有所增加,越是高年级古代作品越多,这些课文有传统的礼仪文化、道德文化,有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有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和灵魂,是培育民族精神的丰饶土壤。
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非常丰富的。只要我们有文化的眼光,作艰苦细致的挖掘工作,就能使学生自然地接受教育和熏陶。特别是大量课文中记载着的古代仁人志士的动人事迹。在这些动人事迹中,闪现着他们的人格光辉,显示出他们的道德力量。他们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脊梁,也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如:三过家门而不入,心里记挂着人民安危的大禹;终生为了祖国,为理想和尊严而献身的屈原;忍辱负重,自强不息,用毕生精力写出巨作的司马迁;奉命出使匈奴十九载,在任何艰难困苦中誓不降敌的苏武;厚德载物、广济天下,以人之乐为乐的杜甫;大道之行,心忧天下,关注社会发展的龚自珍;在民族敌人面前表现出气壮山河、威武不屈、视死如归英雄气慨的岳飞、文天祥等等。
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就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在新时期又体现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感、一种精神、一种信念,这种情感、精神和信念,不可能轻易产生,再加上我们现在的青少年生活在和平年代,很难有忧患意识,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都很淡溥,所以这种教育就只能是潜移默化的,语文教师要利用学科优势,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情感特点,把课本蕴含的民族精神运用正确的方法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去。使他们在不断的有意识的刺激中获得深层次的滋养,逐步形成最基本的人文积淀。当然面对传统文化,我们也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正确地分析语文课本中所蕴含的古代仁人志士的爱国精神、人生观、价值观,把那些含有封建意识的东西扬弃掉,把那些符合时代精神的道德情操继承下来,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