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文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是师生互动的必要方式。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懵懂懂,不得其解;那样问,可能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因而,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事关教学能否成功、高效。
一、高屋建瓴、整体把握
从文本的思路结构、教学重点出发,“牵一发而动全身”,高屋建瓴地提问,促进学生注意,便于学生把握,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在执教《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时,我问:根据文中孔子与学生冉有、季路的三次对话,请分析针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一事件,孔子与冉有、季路有着态度?各自的理由是什么?最终又是谁说服了谁?引导学生就对话者的用词用语、句式、语气等角度具体分析,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
其次,要从学生学习难点发问,体现出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例如《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这段文字写的重点人物是项羽,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来写项梁?这种写法妥当吗?两人物之间有无联系?明确司马迁描写人物的手法,将项梁与项羽联系起来,可从其他方面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接着补充《高祖本纪》:“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比较两人性格异同,你如何看待项羽的“悲剧命运”、“英雄悲剧”?这实际上就是由项羽的个案切入,对造成“英雄悲剧”的历史现象的原因进行探究,从而学会剖析历史文化现象,提高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抓住重点、难点提问,比较干脆利落、切中肯綮。
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单靠整体性把握的提问还不够,在具体的文本解读时,还需要设计一组有计划、有关联的系统化的提问。此时,问题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执教《对联的常识及拟写》时,我先投影出示了几副对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爆竹声声脆,祖国日日新。我问道:这几副对联从形式到内容有怎样的特点与要求?学生经过这样的点拨很快地说出: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我说:很好,还有呢?提醒道:“东海”对“南山”,“青山”对“白铁”。生答:结构上相似(形式);那内容上呢?内容分别和祝寿、岳飞秦桧的忠奸、过新年有关。学生的归纳已经很好了!我接着问道:上下联之间的关系怎样概括?学生答道:内容要相关,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与内容。很好,我又要求学生细读几遍,揣摩几副对联在节奏、声律方面有何共同点?学生们经过讨论逐步归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也就是:仄起平收。下面,拟写起对联起来,学生都会有意地按照这个要求判断、提炼、斟酌了。
这样的一系列问题的引领,从形式到内容,由具体到一般,加上教师的适时点拨,学生的积极思考,越探究越明晰,学生的感受也就会越来越深刻。自然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迂回曲直、富于启发
课堂的提问如果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直问”换成“曲问”的方式提出,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执教《伶官传序》时,为了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本文是为《伶官传》作序的,为什么花大量的笔墨写庄宗,而很少写到伶人呢?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学生很快抓住了“序”与“传”的文体特点论述:传,叙事;伶官的事迹,传内已作详叙。没有必要再重复;序,叙理。写庄宗宠幸伶人会亡国。作者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说国家兴亡盛衰之理。以史为鉴,重点落在庄宗盛衰的史评上。并且,文章末尾提及“数十伶人困之”的史实,伶人作乱和后唐盛衰便直接联系起来,从而与文题相扣。接着,我因势利导,要求学生紧扣“岂独伶人也哉?”这句话展开讨论。宠幸伶人会身死国灭,那么宠幸其他人呢?比如女子、奸臣?只有庄宗才有这样的结局?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唐玄宗宠幸杨贵妃;商纣王宠幸妲己。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作者将庄宗这个个案上升到一般情形,具有普遍意义。得出了历史的教训: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曲问,富有启发性,易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点燃学生思考的导火索。
艺术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把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是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保证。需要我们在备课时,深入发掘,科学设计,锦上添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