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艺术浅谈

2014-09-16 02:17沈顺之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4年9期
关键词:祥林嫂教师学生

沈顺之

一般说来,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产生于两个或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思想、情感、态度的尖锐冲突之时,产生于不能原封不动地用原有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的情况下,这时,学生就会积极思考,深入探索。因为,这时他们遇到了问题,产生了矛盾,这就会使他们产生一种恢复心理平衡的要求,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正是这一要求促使他们积极思维,反复求索。这样,就较容易使他们由知识的“接受者”而变为知识的“发现者”。那种由教师把问题的答案、思路讲出来而叫学生回答“对”或“错”的简单提问,与“满堂灌”,把学生置于知识的“接受器”地位毫无区别,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方式就会固定,甚至僵化;学习的主动性,思考问题的创造力就会窒息,自始至终只能成为消极的接受者,求知欲反而受到压抑,与现代教育的理念背道而驰。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学法指导,在指导中又怎样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由知识的接受者逐渐成为知识的发现者,通过提问来改变学生被动的地位?从教学实践的经验看来,以下几个环节至关重要。

一、恰当的时机

教学中,能否处处设问、有问必提呢?答案是否定的。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对这一问题的最好解答。教学,就应该有意创造学生的“愤”“悱”状态;提问,就要选择学生处在“愤”(对一个问题想不清楚)和“悱”(对一个问题说不清楚)这样的时机。因为,这时学生的思维最活跃,心理要求最迫切,此时提问效果较好。我在讲授《孔雀东南飞》刘兰芝被迫离开焦家时作者所作的那些精心描绘,与学生一起通过讨论,肯定了焦刘二人心心相印,情感真挚的基础,这时,设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刘兰芝为何要这样精心打扮?其目的是什么?有说是为了向那个刁怪的婆婆示威。理由是:虽被你家所休,但我是无罪的,要理直气壮、从容镇静地离开你家;有说是为了日后好再嫁人,才这样精心打扮。从表现看,都不无道理。这时,我不忙于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继续往下看,并叫学生指出分离时最能表现焦刘二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诗句,再回过头启发学生思考前面的“为什么”。这样,学生从先前处于“愤”和“悱”的状态下,已基本走出了“山重水复”的境地,看到了“柳暗花明”的“又一村”。他们进一步明白了刘兰芝的精心打扮,主要是表现了对焦仲卿的深沉眷恋,这样,作品就从一个侧面,反衬出以婆婆为代表的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和兰芝对爱情的忠贞执着。

《荷塘月色》是散文中写景状物的名篇。意境优美,情味浓厚,景为情设,充分表现了作者的审美情感与趣味。在分析文章的意境和语言的魅力韵味时,可提这样的问题:“荷花的香是如何描写的?”“月光有多美?怎样呈现?”问题一经提出,立刻引起同学们的争议:有的说,荷花是清香,荷花很香;有的说,月光洁白,月光悄无声息;等等。当同学们经过一定的思考,纷纷发表个人意见和理由之后,我便指导他们再仔细研读课文,最后取得一致看法:“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文章采用了通感的修辞,将荷花的缕缕清香在微风中那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特点表现出来,同时,“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扩大了意境的内涵,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静谧;而月光是宁静的,用“名曲”来形容,将读者带入一种幻境,给原有的意境带来了温馨幽雅的氛围,使无声无形的香味和光影变得触手可及。这样,学生不但解决了疑难,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美的体验与享受,学会了根据语境分析问题的阅读方法。

由此可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提问必须讲究“火候”,及时捕捉“战机”,在学生应疑而正疑处设疑问难,可一触即发,顺其自然,学生会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快感;在关键时刻,重点所在处设疑问难,学生会有披荆斩棘、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欢乐;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况下设疑问难,他们就会开动机器,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稍作点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曲隐的问题

提问的问题,要能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问题深浅难易的分寸。过难,超越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如绳锯木,学生望而却步,也就启而不发了;过易,学生视同嚼蜡,怏怏然懒于动口;过平,宛若无漪之水,亦难激起学生涟中寻趣,漪径觅幽的兴致。好的提问,要抓住文章的关键处,学生思维的关键点,提出具体明确,学生垂手难得、踮脚可及,稍思少得、思而必得的问题。具体说,至少应有以下两个标准:

一是宜曲隐而忌直露 同一个问题,提问的角度深度不同,效果也就不同。《祝福》中关于祥林嫂的三幅肖像描写,可有两种问法:一是三幅肖像分别说明了什么?二是三幅肖像各表现了祥林嫂怎样的生存状态,其中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

第一种问法过于笼统,学生无法分析,即使分析也抓不住要领。而第二种问法学生可以从具体入手,通过分析,明白第一幅是一个以精神力量抗拒着人生灾难、对生活充满着希望的青年妇女形象,此时的祥林嫂生活虽困苦,但内心世界是明净的;第二幅肖像是一个精神受到挫伤、意志的支柱在生活的重压下已经动摇、失去了充盈的精神力量,但仍在勉力维持着的形象;第三幅肖像则是一个精神完全枯竭,不仅物质上一无所有,而且精神上毫无寄托,从肉体到精神都已完全垮掉、行将死亡的形象。这样,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封建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和由此构成的愚昧、冷酷、自私的社会环境、社会氛围,是它们联手绞杀了祥林嫂。显然,后者的提问有隐蔽性,需结合语境、环境、人物加以对比,方能做出较确切的回答。

二是宜深远而忌浅显 教材中有的地方貌似易懂,其实蕴含深意,学生容易忽略。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作者的感情变化学生不容易掌握,特别是从第四自然段“望长安于日下”到第五自然段“岂效穷途之哭?”的抒情部分,容易误解为完全是由乐入悲,或者一方面因怀才不遇而感伤失落,另一方面保持乐观心态是矛盾的。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连用屈原、贾谊、冯唐、李广四人的典故?为什么要反用“贪泉”、“涸辙”、阮籍的内容?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在教师点拨下,明白本文的难得之处恰恰就在于并不是一味自伤自怜,以李广、贾谊等高才不遇的人暗托胸怀,表达对现象的不满,有志难酬的悲愤,以“大鹏”作比,表明凌云之志,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表明自己信心未泯,反用“贪泉”、“涸辙”、阮籍的典故,表明遇困顿而清操不移,处逆境而壮志弥坚,这样,本文感情的基调就与以往登高必然怀乡,离远必然伤别的文章区别开来,表现出作者积极用世的有为精神,学生从中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endprint

古人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上述这两类问题就是使学生达到这个境界的有效途径。有三种提问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是是非性的表态:“是不是”、“好不好”,这种齐唱式的问答煞是热闹,但不假思索,即使答对了,由于正误机会各半,教师也无法判断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二是暗示性的:如“从鲁四老爷对待祥林嫂的态度,看谁是把祥林嫂迫害致死的真正凶手?”答案就包含在问题中,再来提问,毫无意义。三是填充性的:只能按一个模式使答案和教师的意思一模一样,这类提问只会堵塞学生的思路。我认为,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果学生不加思索就能回答,就失去了提问的价值。“一石激起千重浪”,“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提问,应当有这种如“风”如“石”的艺术效果。

三、先易后难的顺序

《学记》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这一心理规律的。从教学方面来看,这实际上是指引学生的思路,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逐步深化的思维过程。

一是台阶型提问 它象攀登阶梯,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引向新的天地。我在讲授《套中人》时,先从别里科夫的“套子”、社会影响、婚事失败等处一一提问,最后提出一个较深的问题:作为专制制度维护者的别里科夫已经死了,为什么“局面没有好一点”呢?这样在提问时注意围绕中心组成一个有严密逻辑联系的“问题链”,组成这个“链”的各个问题有一定的坡度。再如教《变色龙》一课,我设计了四个台阶型的问题:(1)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善变)(2)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变得快,变得愚蠢,可笑、逻辑荒谬)(3)他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是什么?(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奴才本质)(4)什么因素左右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塑造这个形象?(左右他一变再变的因素是将军的威势)教师再适当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塑造这个形象,讽刺的锋芒不是指向一般灵魂卑劣的变色龙,而是病态的根源——沙皇专制的反动统治。这样,就可使学生随着教师提问的逐步深入,思维的逐步深化,从而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深刻含义,有效地训练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是搭桥型提问 有时问题较难,学生一时不好回答,形成“卡壳”的局面。其实,这正是学生大脑皮质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正是调动他们积极思维的最好契机。此时,如果教师运用“迁移”的规律,相机提出一些铺垫性的问题,效果将令人满意。讲授《雨巷》,一来就问:诗中的姑娘指谁?学生一时面面相觑,不知怎么寻找答案。这时,如果为学生“铺路搭桥”,提出辅助性的问题:丁香这一古典诗词的意象其内涵是什么?并加以介绍,丁香往往用来代表美丽、孤高与忧愁,学生就能大致明白“姑娘”是作者心中所喜欢的盼望的美好事物,但还只是“飘过”,稍纵即逝,故让人怀恋、惆怅不已。再如,讲《项链》时,我这样提问:作者刻划路瓦栽夫人在当时有何意义?问得笼统,学生语塞。我又赶紧提出以下两个问题:路瓦栽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当时社会现实是怎样的?这样,前面提的那个难以解答的问题也就水到渠成,迎刃而解了。这样在已知和未知间架起桥梁和跳板,可降低问题难度,使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对问题的理解。

教学是师生共同探讨、思考的双边性的活动,而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乃是第一位的;提问,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特点是,能克服满堂灌的教学弊病,形成起伏不断的教学高潮;其功能是,能让学生由死水一潭的“听而得之”的呆板局面,变为喷泉翻涌的“思而得之”的主动状态。教师要目中有书,心中有人——要认真研究学生心理状态,掌握“启”“发”学生的最佳时机和最佳方法,以求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祥林嫂教师学生
深挖文本
深挖文本
——祥林嫂的悲剧原因解读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