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潜心会文中培养学生语感

2014-09-16 23:32龚国海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8期
关键词:准确情味形象

龚国海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使学生形成良好语文素养的前提。培养语感,主要可通过比较领悟、启发联想、推敲赏析、诵读品评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准确感、形象感、意蕴感、情味感,为学生的终生阅读打下基础。

关键词:语感;准确;形象;意蕴;情味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199-03

一、语感培养及其意义

“语感”一词,最早见于1928年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丐尊所著的《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一文。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那么,什么是语感呢?《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感受,或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个体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培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比较直接地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可以说,语感是一切文字的基础,是读者思想认识通向作者内心的桥梁,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之精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的金钥匙。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语感培养的方法

从语感生成的角度和类别看,对学生的语感培养,主要在学习和品味语言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品评、推敲赏析、感受情境、反复诵读、展开联想等方法,循序渐进,积累内化,逐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准确感、形象感、意蕴感、情味感等。

(一)抓住词句,推敲赏析,培养意蕴感

语言文字受作者操纵和语言环境的制约,其表意往往是多重的。一般而言,由语言文字组成的语句,至少有三重含义:一是字面意义,即词语的本义和通常使用的语法体现出来的意义;二是文体意义,即这个语句运用某种修辞手法体现出来的意义;三是语境意义,即这个语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下的特定意义。培养意蕴感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例如:笔者在教《草船借箭》一文时,围绕课题中的这个“借”字与学生进行了一番探究和领悟。有个学生提出质疑:“课题上的‘借字用得不妥。原因是,借要在征得别人同意的前提下,使用后归还,而文中的箭既没有征得曹操的同意,也不需要归还,这不是‘借箭是‘骗箭”。话音刚落,课堂上举手的一大片,学生跃跃欲试。这时,笔者引导学生先仔细地品读课文,探究原因,然后让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用“借箭”是可以的,因为船射满箭后,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这不是说箭收到了表示感谢吗?有的学生则不同意这个说法,认为这不是真心感谢,而是嘲讽,意思是:曹操,你这个笨蛋,白白损失了十万支箭。有的学生说:周瑜让诸葛亮三天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设法子想出了这个办法,所以用“借”。有一个学生认为这个“借”字含意深刻,其诸葛亮三天之内,用自己聪明才智巧取曹军的十万支箭,不是自己造的,可谓“借”;其二,这些箭取自曹军,今后要“还”给曹军,是“有借有还”。还有学生提出了用“骗”,但多数学生认为,“骗”字含贬义,用了“骗”就会影响诸葛亮的形象,不能用,但这个“借”字更充分地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可以看出他是个足智多谋的军师。通过探究,学生领悟了题目中用“借”的妙处,同时培养了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在现行课文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又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一文中,“爸爸和蔼地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一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探敲赏析“广场”、“路不止一条”的多层意蕴。又如教学《钓鱼的启示》中“……。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这一段中,要指导学生深入探敲理解“我”放掉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鱼?后来碰到了各种各样诱惑人的“鱼”是什么?最后得到了别的更大的“鱼”又是指什么的真正含义。

(二)诵读品评,感受情景,培养情味感

语言文字是文、道、情的统一,它总是饱含着情的起伏,美的律动,它在传递信息的同时,深藏着许多情味因素。如《桂林山水》中描写漓江水的一段话:“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仿佛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是一个长句,写出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在这三个字前面,都有个“真”字,后面都有个叹字“啊”,而且构成了一组优美的排比句。通过反复教学诵读品味,那如诗如画的漓江美景就能由语言文字内化为学生的情味体验,让学生真正领悟,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神韵。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进行直接的情感交流;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表达着自己那份内心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秀河山的热爱之情。又如《再见了,亲人》中有一句:“这真是雪中送炭啊!”“雪中送炭”从字面上理解较容易,但如何引导学生品味出它的强烈感情色彩呢?可组织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思考品读:“雪”和“炭”在文中是指什么?表达什么感情?学生议论纷纷:“雪”指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空着肚子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的艰苦生活场景;“炭”指朝鲜大妈冒着炮火送去糕点为志愿军战士充饥,令人想到温暖与热情。那么“雪中”、“送炭”不正表达中朝人民之间深厚的情谊吗?通过品读,学生从“雪中送炭”这个词中,能更好地领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同时,课文在追溯那难忘的往事时,出现了“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失去妈妈”,“失去双腿”中的三个“失去”,充分说明了朝鲜人民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乃至亲人的生命。通过琢磨词句,让学生品读,感受其感情色彩,引起学生“内心体验”。让他们深深体会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那山高海深的、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endprint

通过颂读品评,不仅能够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语感便能有效地积淀了。

(三)比较品评,启发联想,培养形象感

在阅读文章时,深蕴在语言文字中的感情色彩、内在含义、情境气势作用于人的大脑,激起了人对语言文字鲜明的“内在视像”,再现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宋朝诗人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妙用被传为经典佳话,这种对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味、意境的感应,就是语言的形象再现感。有了它,无论是品尝语言或是运用语言,都将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笔者在教《荷花》这一课时,围绕“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这个中心问题,抓住文中写荷花的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又不易为学生所觉察领悟的“冒”这个词,作为训练点,并组织教学。

师:“冒”是怎样的一种画面?

生:慢慢地上来……

师:“冒”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眼?

生:长、钻、探、伸、露、冲……

师:读一读课文,体会怎样才叫“冒”出来。

生:使劲、拼命、笔直、一个劲儿、有力量的、顶着脑袋、生气勃勃……

师:在“冒”前加上这些词再读这个句子。

师:用课件播放动画,你看着画面,冒出来的白荷花是怎样的?

生:哦,原来是这样的啊!

师:想一想冒出来的白荷花想干什么?

生:有的说,白荷花想看看外面这个美丽的世界;

有的说,白荷花仿佛在寻找自己的小伙伴和妈妈;

有的说,白荷花在向我们展示自己的美丽;

有的说,白荷花在邀请蜻蜓和蜜蜂作客。

师:现在再想一想,这个“冒”字用得好不好,如果无数朵这样的白荷花从挨挨挤挤的碧绿的荷叶中冒出来,像“一大幅活的画”能体会了吧?……

以上例子中,对“冒”字,通过动态想象领悟作者运用的准确感和形象感,通过联想,再现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荷花图,对于三年级学生思维的发展、语言的实践、语感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内心外达的媒介,它表达着人的思想,反映着客观事物。准确地判断语言、鉴赏语言、使用语言、品味语言的内在意蕴,是语感训练的基点。如果我们能在课堂教学中牢牢抓住课文中的一些训练点,在潜心会文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就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Z].2011.

[2]崔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J].四川教育,2002,(Z2).endprint

猜你喜欢
准确情味形象
押题作文
论《牡丹亭》的情味
——并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
现代笔法·古典情味·场上艺术——专访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授、编剧颜全毅
报纸新闻采编技巧分析
准确切入,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细读出情味 想象得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