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活化“表演”的语文课堂

2014-09-16 05:21刘伯龙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4年9期
关键词:表演语文课堂形式

刘伯龙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很大部分是通过课堂体现出来,课堂的生活化会使教学更加逼真、更加形象、更加直观,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和权威,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引导者,他必须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民主、互动的环境。因此,构建生活化“表演”的语文课堂显得尤为重要,它符合新课标以生为本的理念,更可以优化、活跃语文课堂。

笔者认为构建生活化“表演”的语文课堂,可从下面三个途径来实现:

一、突破传统观念,构建全新语文课堂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教师角色的变化,新课堂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平等对话。因此,教师要适应新课标的教学,首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走下高高的讲台,走到学生中间,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对教师的“仰视”转为“平视”。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宽松的外部环境和正确的激励能促使人产生创造性的活动。如,电视节目中“对话”、“高朋满座”等谈话节目的形式,语文教学可尝试采用,将这生活化的节目嫁接到课堂里来,会使狭小的空间变得异常开阔,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如作文课有时我们可以改变角色,不必站在“辅导”的位置上,可让各小组以聊天的形式就某个话题展开讨论,教师可随机加入讨论,适时点拨,让小组负责人整理“聊天记录”,学生的写作题材可能就更广泛了。我们有时也可特意邀请嘉宾(视情况而定),如请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和同学聊聊写作文的经验,有时让本班优秀作者上台展示其佳作,并接受台下观众(学生)的相关提问。教师充当一个旁听者,适时点拨,让学生在互动对话中分享写作的快乐。笔者在综合性学习活动“成长的烦恼”中,模仿“实话实说”的形式,让学生大胆倾诉心中的烦恼。许多学生本身对电视节目很感兴趣,所以借用节目形式可更大程度的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在“课前三分钟”的活动中,我借用“今日视线”,让学生轮流上台讲他们在生活中、媒体上看到、听到的社会现象或新闻事件,让上台的学生也以主持人的形式,接受台下同学的提问,遇到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有的教师可点拨,有的可留待课后或下节课继续讨论。一段时间后,学生已喜欢上了“今日视线”,他们开始用心观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教学一些与其他学科相关联的文章,如科技类说明文,有时可以打破“一课一师”的常规,请本校相关学科的教师做嘉宾,和学生交流、探究课文中相关学科的知识,这样既可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整合,又可活跃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革传统课堂,提倡多元化教学

传统的语文课堂结构是单一的、封闭的、内向的,课堂教学在教师的预设中按部就班的完成,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笔者认为激活语文课堂首先得打破单一的形式,改变课堂结构,构建生活型的课堂,提倡多元化教学模式。如采用课堂表演形式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我在讲《孔乙己》时,让学生在桌子上表演“排出九文大钱”这一细节,重点体会“排”字的动作与他不屑一顾的神态,怎样的动作是“排”呢?体会“摸”、“拿”等其它动作能否表现出孔乙己当时的心理?学生对“排”这一动作的表演体会准确,则掌握了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在“排”、“摸”、“拿”的“表演”过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轻松了教学环境,领悟了人物心理。学生的主动参与成了学习的主体,老师则真正起到了主导作用。

将初中生特别感兴趣的融娱乐知识于一体的电视竞答节目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会改变单调、枯燥课堂气氛。可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分数,给回答优秀者以小小的奖励。这样趣味又有生活化的语文课堂会彻底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形式,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会变得更加主动,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的牢固。我在教授《出师表》这篇课文时,先布置学生课前查找有关资料,然后编造了若干选择题、填空题、背诵题,分别对作者、课文内容、时代背景等方面进行考查。在古诗词复习中,我也常常采用这种方法,编选了必答题。采用这种有奖竞答的形式可避免一些课型的单调、枯燥,学生在紧张、愉快的竞答中获得知识。

当然,改革课堂结构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让学生尝试当小老师、编课剧等。

三、创设体验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些学生由于时代背景等原因对部分课文缺乏情感体验,并不能真正的深入作品。这时,教师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体验情境,设法引导他们体验、思考、感悟,从而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促进他们个性化阅读能力的提高。如教学《邓稼先》,在整体感悟文意的基础上,我创设了这样的体验情境:如果你作为央视的节目策划者,要拍摄一个纪念邓稼先的纪录片,请你根据课文以及你查到的相关资料,说出你的构思?就这样一个情境激发他们积极去搜集资料,合作探究文本的思想内涵,并激发了他们创造性阅读的兴趣。教学《行道树》,我借用“电视散文”的形式,要求学生合作探究,如果要把这篇文章选入电视散文,你觉得要用什么样的画面?要选用什么样的背景音乐?用怎样的语调、语气来朗读这篇课文?学生对这样的情境很感兴趣,各小组开始进行朗读训练,讨论背景音乐、画面设置。在作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有时借用《人生AB剧》的形式,首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一个故事片断,有条件时让学生演,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故事展开想象、推理,为故事续写结尾。一千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奇思妙想不断出现,各小组同学构思的主人公命运各不相同,连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主动参与其中。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善用生活化的“表演”是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充分体现生本教育理念的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将生活化“表演”引进课堂,更是异彩纷呈,形式和创意与时俱进,供语文教学借鉴之处应该会更多。相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会探究出更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endprint

猜你喜欢
表演语文课堂形式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理解与探析
歌剧《原野》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及表演技巧研究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