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霞
摘 要: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戏剧自产生之日起即具有群众性。今天,戏剧艺术陷入困境,剧场门可罗雀,面对惨淡经营的局面,发展戏剧戏剧、繁荣戏剧,已经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戏剧;发展;群众性
一、戏剧起源于群众
古希腊,戏剧是所有城邦公民的生活重心。一年一度的酒神节举行悲剧竞赛,全国公民放假,一律到场,大家坐在露天剧场扇形的观众席上。观看悲剧是他们的道德教育,也是公民的义务。监狱中的凶犯也暂时假释,以便参与戏剧节的盛典。看戏免费,后来设置了基金,供票给穷人。参加戏剧活动是每个人的权益,而不是贵族元老的特权。
中世纪的戏剧在宗教仪典中悄悄滋长起来,一方面作为一种布道方式为僧侣们所运用,另一方面则有一些有角色的小故事在“圣迹剧”、“神秘剧”等大型的宗教戏剧的演出中插入表演,使参加仪典的教徒们有机会松弛一下。这些节目经常是魔鬼与小精灵,再加上几个滑稽角色,引起观众爆发出一阵阵的笑声。在阵阵热烈的哄笑中,世俗精神悄悄进入了煞有介事的宗教剧,以致布道的讲坛上竟出现了闹剧演员。布道中充满了滑稽的模仿、玩世不恭和对神灵的亵渎。普通老百姓的笑声开始在教堂的穹隆顶上回荡。
文艺复兴时期,戏剧的群众性有增无减,从国王到平民都卷入到这种活动中。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自幼醉心于芭蕾,因此他大大发展了舞剧,用较为简单的舞蹈化动作来串演故事。
在中国,戏剧的生成、发展同样表现出上述特点。任二北先生在他的巨作《唐戏弄》中说:“在唐人生活中,正有无数种戏剧之嬉戏在不能不谓已成风气”,“几乎任何人皆能应用戏剧,以遂其精神上之意图。唐戏剧之演员,固仍以优伶或卖艺者为主,但皇帝、权贵、士兵、家僮、僧徒,及一般平民, 无论临时或经常,皆可有之。”即是说,戏剧不仅是专业谋生之道,同时也是人们业余娱乐的活动,不仅为皇亲国戚所特有,同时也是各阶层人士的普遍艺术活动。戏剧,在中国是全民性文化。
二、当今世界的群众戏剧
现代技术和现代观念向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都提出了挑战。上世纪50、60 年代,美国的戏剧受到双重挑战。第一重挑战来自戏剧自身。美国拥有先进的舞台技术,又有贝拉斯科所营造起来的追求豪华的演出传统,在贝拉斯科时代一出戏的演出已经是糜费巨大了,到了现代更是天文数字。另一方面戏剧受到影视的挑战,它们轻而易举地夺走了许多戏剧观众。60 年代,电视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把电影的市场都争夺了,许多影院倒闭,或改建成小规模的影院,以减少投入,求得生存。戏剧遭受的打击自然更大,已经有不少人出来预言,戏剧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工业化社会里,只有用高技术武装起来的影、视才有生存权,古老的戏剧,它的末日到了!
当职业戏剧内外交困,受到严重打击的时候,美国业余性质的或半业余性质的戏剧活动却越来越兴旺起来。它们在百老汇演出区的外围,星星点点地组社起步,雪球越滚越大,最终向全国扩散。美国戏剧史家布罗克特博士在1969年的一部专著中写道:“目前美国剧团组织之众是史无前例的,非职业性的剧团占其中的大多数。”百老汇则在各种职业和非职业的剧团的层层包围之中。
首先崛起的是在百老汇演出区域外围的一些松散的演出团体,它们成本低、票价低,不追求商业利润,很快壮大起来,人称外百老汇。百老汇出现的观众空额,由外百老汇补上了。当外百老汇也越来越商业化,经营上也陷入了当年百老汇那样的困境的时候,一支更有生气的戏剧队伍出现了。这是一支以业余演出为主的队伍,演出大量的先锋剧、实验剧,他们在咖啡馆、饭馆、I EI 仓库、车间演出,参加人数众多,酿成一种戏剧运动,批评家给它一个名字,叫“外外百老汇运动”。
外外百老汇的演出团体发展到几十个,在1966—1967 年的演出季节上演了300 多个剧目,是百老汇和外百老匯演出剧目总和的两倍。外外百老汇声名大振,这种非赢利、非职业的戏剧活动方式立即在美国各地盛行起来,在许多大城市都建立起规模各异的各种剧团。大学、中学的戏剧活动尤为活跃。美国大学普遍开设了戏剧课,学生们虽然并不想成为职业戏剧家,但都兴致勃勃地参加业余演出。大学的剧团有富于经验的老师指导、管理,有时请有声望的艺术家与学生同台演出,不仅保证了演出有较高的质量,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戏剧的终生志趣。美国的中学、小学几乎也都有戏剧活动。
英国是莎士比亚的故乡,是伟大的戏剧之邦。从1956 年到1968 年,由于电视剧的大量生产,使那些每周定期轮演剧目的剧团的观众锐减,而巡回演出的成本越来越高,剧团不堪重负而自动解体。到1970年,全国只有6 个巡回演出剧团了。
大批失业的演员和对社会失望不满的学生、职工,为了表现自己的愿望,自动地集聚在一起演戏,组织了许多小规模的剧团,其中绝大多数是业余的。他们的演出和所有的业余剧团一样,场地、布景、服装都十分简陋,但因直接反映了人们的现实情感而颇有生机。
1960 年,在爱丁堡举办了戏剧节。一些著名的国家剧院和团体前来参加戏剧节活动。一大批无名的平民小剧团也闻讯而来,聚集在爱丁堡周围,但他们无权参加会演,于是便在爱丁堡的边缘地区租用了学校教室、礼堂、工厂仓库、饭店酒窖、地下室等地方进行演出。有个剧团演出了一出带有轻型歌舞的时事讽刺剧,取名《在边缘之外》,称那些无权参加爱丁堡戏剧节演出的剧团为“边缘戏剧”,这个恰到好处的名字便迅速被社会接纳、承认并流传开来。英国《听众》杂志的戏剧评论家约翰·艾尔萨姆在他的专著《战后的英国戏剧》中作了一个统计:从1971 年至1972 年,在这一年中,英国共上演了480 个新戏,这个数字非常接近于本世纪初上演新戏的年平均数,那时,每年大约有450 至500 出新戏呈送到检查官那里。在这480 出新戏中,有300 出是由“边缘”剧团上演的,而伦敦的“ 边缘”剧团则单独首演了238出。半数以上的新剧本是由伦敦的“边缘”剧团演出的。此外,人民自身的戏剧活动越来越得到重视。在中学、大学和师范学院普遍开设了戏剧课,不仅学习戏剧文学,而且也组织演出,传授演出技艺。出版界积极印制大量廉价的平装本剧本,为业余剧团的活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戏剧刊物日益增多,各种报刊也大量发表新戏的评论,帮助观众理解戏剧所发生的种种变化,增进了普通人民与戏剧艺术的关系。
三、戏剧发展的几点意见
戏剧事业如何发展, 这是摆在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把握群众性。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想推广戏剧运动,帮助群众认识戏剧,培养戏剧爱好者, 就必须踏踏实实做一些有益于戏剧繁荣的具体工作。
首先,开展戏剧进校园活动。戏剧要从娃娃抓起,有了他们,戏剧就有了希望。现在的青少年,其父辈经历了10 年浩劫和灾难, 也目睹了中国文化包括戏剧遭受的毁灭性打击,他们看到的戏剧是政治教化,由于长期形成潜意识中的阴影,一说到戏剧,就认为是官方发出的口号,对戏剧产生逆反心理。在父辈影响下,现代的青少年周围没有戏剧文化氛围,更谈不上热爱戏剧了。因此,要开展校园戏剧社,引导青少年认识戏剧、了解戏剧、欣赏戏剧。
其次,专业演员走出剧院,充分发挥宣传作用。从20世纪50 年代起,全国建立了剧院制,演出条件大为改善,剧院的演出质量大为提高, 然而由于专业演员们主观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剧场艺术与群众关系的重要性, 远离群众,追求所谓的纯艺术,抛弃、冷落热爱戏剧的人。很多群众不能走进剧院,再高的艺术也不能进入平常百姓家,剧院四堵墙,无疑阻隔了专业团体与群众的联系。
其三,挖掘戏剧在我国最基层——农村的巨大潜力。中国是农业大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而对于中国文化资源,农民占的公共文化比例最少、最贫乏,看书难、看电影难、看戏难是一个最突出的现象,他們非常渴望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所以,群众不是不需要戏剧,而是戏剧抛弃了群众。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民族的灵魂和社会的精神给养, 政府和戏剧家应承担起社会责任,通过戏剧惠民措施繁荣戏剧文化。
参考文献:
[1]黄晓容.论戏剧活动的群众性[J].丝绸之路,2011, (12):91-92.DOI:10.3969/j.issn.1005-3115.2011.12.036.
[2]贾云雷.谈戏剧文化的群众性[J].剧作家,2013,(1):171. DOI:10.3969/j.issn.1001-3768.2013.01.041.
[3]简兮.谈戏剧的草根性[J].当代戏剧,2008,(1):28-31.DOI:10.3969/j.issn.1002-171X.2008.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