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富碧 袁欣梁
摘要:习水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在革命战争年代给习水地区遗存下来的文物、遗迹、文献、传说及其所蕴涵的独有的精神文化形态,具有资源丰富性、独特性、真实性、直观性的特点,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本文力图对习水红色文化的个性特征、价值功能以及如何彰显习水红色文化方面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习水红色文化 红色记忆 四渡赤水精神 彰显文化个性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文化形态,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的解放与自由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中国的历史过程中的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习水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在革命战争年代给习水地区遗存下来的文物、遗迹、文献、传说及其所蕴涵的独有的精神文化形态,具有资源丰富性、独特性、真实性、直观性的特点。二者在根本精神上是相通的,具有一致性,但是与此同时,习水红色文化亦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本文力图对习水红色文化的个性特征以及如何彰显习水红色文化方面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习水红色记忆,永不褪色
习水是中央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出发地和主战场,红军长征在习水转战两个多月,是长征途中转战最长的县。
红军长征在习水期间,建立了一个临时革命政权——习水县革命委员会,留下了土城青杠坡、梅溪河等红军长征战斗遗址,红军一、二、四渡渡口,开仓分盐盐号,总司令部,总政治部,红三军团司令部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住居等众多重要的革命历史遗址、遗迹。这些红军遗址、遗迹,已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在红军四渡赤水之前的青杠坡战斗中,党的两代领导核心、共和国建国后的三位国家主席、一位国务院总理、五位国防部长、七大元帅、500多位将军参加了战斗,这在共和国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因此,习水具有丰富而独特的红色文化和宝贵的长征精神财富,堪称为“红色习水”。
二、“四渡赤水”精神,永激后人
1960年5月27日,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来华访问时对毛泽东说:“您指挥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伟大的战役相媲美。”毛泽东却出人意料地回答:“三大战役没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习水是中央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出发地和主战场,其中一、二、四渡均发生在习水县境内。毛泽东指挥三万多长征中的中央红军,在赤水河流域,与数倍于己的敌军辗转周旋,数月间南北往返数次,东西驰骋千里,忽南忽北,声东击西,屡用奇兵,迅速扭转了长征初期的被动局面,夺取了战略转移的主动权,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指战员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审时度势的神机妙算、运筹决胜的指挥艺术、奇兵神勇的英雄气概,用生命和鲜血演绎铸造了气壮山河的“四渡赤水”精神丰碑。
“四渡赤水”精神是习水红色文化和遵义会议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又是连接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重要纽带。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 “四渡赤水”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热血青年,谱写了一曲曲精彩的华章。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四渡赤水”精神是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当代革命军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宝贵财富,永远激励着后人继续前进。
三、挖掘红色功能,凸显价值
发掘和利用习水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不仅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还对打造具有习水特色的红色文化产业新品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习水红色文化在习水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主要具备历史印证、文明传承、政治教育、经济开发等价值。
1.历史印证价值功能:习水红色文化,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艰苦奋战、以弱胜强、转战滇黔的那段风云岁月,在红军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2.文明传承价值功能:红色文化提炼和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并在习水当代的建设实践中得以传承,尤其是四渡赤水精神更是激励习水人民开拓进取、矢志不渝的强大精神支柱。
3.政治教育价值功能:红色文化倡导的是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传播其理念、彰显其精神有利于红色革命精神深入人心。
4.经济开发价值功能: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结构中已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而习水红色文化则是习水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渡赤水保留下来的遗址和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发展习水红色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加之习水县地处于山区,风景优美、生态宜人,把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和古迹文化结合起来,寓思想教育于文化娱乐和观光游览中,既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又有利于把习水红色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帮助习水人民脱贫致富。
四、彰显红色个性,共促繁荣
习水红色文化,个性突出,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该如何彰显个性,共同促进文化繁荣呢?
1.彰显文化个性必须继承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对待习水红色文化,我们必须进一步继承优良传统,“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审时度势的神机妙算、运筹决胜的指挥艺术、奇兵神勇的英雄气概”的“四渡赤水”精神,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的长征精神等,这些都是在新时期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的。
2.彰显文化个性必须壮大文化产业。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在当今社会,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大,经济的文化含量越来越凸显。为此,必须大力扶持特色文化产业、文化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以重点文化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文化产业体系,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3.彰显文化个性必须依靠大众。人们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同时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彰显文化个性,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为此,必须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历史遗址遗迹的保护开发等等,为习水红色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文化的发展繁荣越来越被提到了一个重要而突出的地位,对于习水丰富而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我们必须进一步地挖掘与运用,从而为促进习水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