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荣
学校近十多年每学期开学头一个月都定为养成教育月,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校长经常说:“养成教育要抓实,一定要以文化育人,即使培养的学生离开了母校,而文化不能离开学生,一定要让学校成为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作为组成学校的最小单位——班级,每一位班主任都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扎扎实实、紧紧张张、轰轰烈烈地搞养成教育,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班级文化,有时班主任为了忙于应对学校养成教育的检查,各班在形式上的文化较多,如教室布置得过于花绿,就以为是最好的文化。学校抓违纪生,班主任就严惩违纪学生,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紧张。文化育人的理念不清,方向感不强。何谓文化,众说纷纭,有人说,文化,归根结底就是让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让无形的东西有形化,让有效的价值普适化。长期担任班主任,我对这句话理解、延伸,认为学校文化是将抽象的科学理念运用到学生的行动中,形成有形的、有效的、良好的学生行为习惯。
2013年上学期,我接管四年级的一个班,针对本班学生人数多(有72名学生),学生自控能力弱,随意性大,上课不能专心听讲的状况。我决定采用适合本班实际的班级文化,以文化育人,以美育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做一个文化的真正传播者、引导者和执行者。
养成教育月,我向本班学生渗透两种理念。一是“心与心的距离近”,一是“延迟满足效应”。新学期第一堂班会课,我就将这两个理念告诉学生,并让他们记在了自己的“道德主题日记本”上。当然,学生对这两种抽象的理念只看字面肯定是理解不了,我用形象生动、贴近生活实际的故事渗透两种理念,将抽象的理念形象化。
1.渗透“心与心的距离近”的理念。我问学生,当一个家庭爸爸妈妈吵架,为什么会一个比一个的声音大,唯恐世界听不到?学生七嘴八舌,答案无奇不有。我微笑着对学生说,你们的答案都不到位,学生的兴趣高涨,非让我说到底怎么回事。我的回答是因为他们心的距离远了,所以声音大了,如果他们的心的距离近了,肯定说话和声细语,有时甚至窃窃私语。学生对我的回答茅塞顿开。紧接着,我步步为营,告诉学生教师也希望和学生心与心的距离近,将本班营造成一个和谐的班级,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最高教育境界,学生都表示愿意和我的心的距离近。
2.渗透“延迟满足效应”的理念,我告诉学生,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设计的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的一所幼儿园进行的。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待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棉花糖。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作为奖励。他们还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对这些儿童来说,实验的过程颇为难熬。有的儿童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一些儿童开始做一些小动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结果,大多数的儿童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一些儿童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大约三分之一的儿童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差不多有15分钟的时间。试验之后,研究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他们最终发现:克制型的儿童社会适应能力较强,较为自信,人际关系较好,也较能面对挫折,不轻言放弃;冲动型的儿童约有三分之一缺乏这种特质,反倒表现出一些负面的特征,如害怕与人接触,容易因挫折而丧失斗志。学生听完后,深深地知道班主任讲这个故事意味着什么,教室里安静了。我知道学生在反省着自己,几分钟后,我告诉他们,善于调控自己情绪和行为的学生,拥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更大的未来成功希望,自制力是成功者的重要心理素质,并将这个道理让学生写在“道德主题日记本”上。
诚然,只有抽象的理念还不行,重要的是将理念运用到教育活动中去,这样理念才能有效。养成教育月,我主要抓“省心”(以文化人,整顿纪律)和“舒心”(以美育人,整顿教室卫生和学生个人卫生)两项工作,将“心与心的距离近”和“延迟满足效应”两种理念自始至终渗透在这两项工作中。养成教育月,学校教师狠抓违纪学生,抓到的违纪生数要张黄榜公示。学生人人自律,人人自危,唯恐自己被抓成违纪生,受到班主任的严惩和学生的谴责,影响班级的荣誉。有一周,我班共有8名学生被抓,黄榜条高高在上,显得刺眼而不协调。我想狠狠批评这8位违纪学生,到了教室,看到8位学生胆战心惊,我知道他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忽想起“心与心距离近”的理念,忍住了。告诉全班学生:“谁还不犯个错误,认识到自己的行为错了,难能可贵,是老师没有把你们教育好,老师也有责任,老师主动找校长去承担责任。”我找到校长后,检讨自己没有将校长交给的班带好,校长没有批评我。学生知道我找校长承担责任,每个人都悄悄地为班级做了一件好事。运用“延迟满足效应”,我克制了严惩学生的愤怒,主动承担了责任,和学生心与心的距离更近了,班级文化的作用有效了。
经过一学期的班级文化教育,学生把教室收拾得干干净净,无人乱扔纸屑,见到教师主动问好,上课倾听的能力大大提高,师生关系其乐融融。我班一位学生在他的作文《遇上你是我的缘》中写道:“升入四年级,我们班换了班主任,,在转角遇见他,是我们的缘,是一种荣誉,是一种快乐,一个普通而平凡的老师,却教会了我们人生的真谛,让我班创造了不朽的传奇,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他,使他的心血不会白费。”一位家长感言:看了孩子的作文,不禁想起儿时自己的教师。想来好的教师给孩子的是一种感觉,给人相容、相知的温馨,像父母,像同伴。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感情世界,愿如此类美好的情感,单纯地植入他的心里。
文化影响人,班级文化真正达到了以文化育人,以美育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境界。我坚信,只要每一位班主任文化先进,方法正确,每一个班级在我们的带领下定会奏出美妙的乐章。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