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体育组织管理工作策略

2014-09-15 23:18余建勋高俊
考试周刊 2014年58期
关键词:中考体育组织管理应对策略

余建勋 高俊

摘 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人们参与社会管理的意愿随之增强,从而对关乎社会大局和贴身利益的事项的知情权、公平、公正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中考体育作为地方高度关注的事项不足为奇。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高度重视中考体育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设备支撑,完善组织管理模式,严格和细化过程管理,有效推进了中考体育的有序化、规范化、科学化。但在中考体育的组织管理上仍然没有做到尽善尽美,一些不足和缺憾依然存在。作者以自己参与中考体育组织管理工作20多年的实践,对中考体育组织管理工作提出建议,与同仁共同探讨。

关键词: 中考体育 组织管理 应对策略

中考体育作为地市一级的地方政府的一件大事。其组织管理情况,不仅体现教育管理部门的执行力和组织者、实施者的综合素养,更是对政府执政能力和公信力的考验。其主要原因是:中考体育规模大、涉及面广、事关考生切身利益,开放程度及公平公正程度要求高;组织实施过程庞杂细致,加之人员素质、设施设备条件参差不齐,使其管理难度和社会敏感度远远高于同级别体育赛事。因而,必须加强对体育考试工作的领导,不断完善考试管理办法、严格考试管理制度、规范考试操作过程、提高工作人员素质、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和高科技设备在体育考试工作的应用,有效减少人为漏洞和技术数据偏差,确保中考体育结果能够客观准确地量化反映学生体质状况和锻炼水平。

一、中考体育的特点

中考体育不同于同级别的体育赛事,它具有以下特点:(1)人数多,一个地级市考试学生从几万到十万以上,一个区县考点也从几千到一万多;(2)耗时长,整个考试过程需要10天左右时间;(3)内容枯燥,测试项目一般只有3个,且几年一成不变;(4)工作单调,对评考人员而言,同样的测考流程要重复几千次,容易引发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疲劳;(5)参与者压力大,考试结果事关学生就学选择,社会关注度和家庭期望值高,测试过程及结论一旦出现差错,修正程序复杂,就会导致考评人员和学生、家长心理压力过大;(6)干扰大,学生升学关系千家万户,加之优质教育资源的紧缺,社会干扰因素多、渠道复杂。所以,体育考试是每年备受社会关注和舆论监督的一个热点工作。怎样使中考体育公正、公平服务于学生,使其成为促进素质教育深化和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正向能量,已成为体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现行模式

中考体育在我国实施20多年,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管理模式。一般由地市级教育部门统一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中考体育的领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及各只能小组的工作协调;考务组负责制定政策,安排考务及培训;督察组负责对考试工作的督察和指导,并协同区县抓好纪律检查,处理测试过程中工作人员和学生的违规违纪问题。考试具体工作由区县教育部门组织,设立主考、副主考,下设考务、纪检、医务、安保、后勤等机构,完成考试工作,考试全过程接受市派督查员的监督指导。

由于中考体育分区县组织实施,区县考试工作人员负责本地学生考试,虽然在聘任评考人员时各地都考虑实施回避制度,考试现场安装摄像头、屏蔽仪等,管理上加强了督查、聘请社会社会监督员、邀请家长、学生进行现场监督签字等,但由于考试工作人员受限于自身能力水平及来自家庭、朋友、同事等各方面的压力,每年的中考体育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违规违纪行为难以根本杜绝,甚至造成不良社会反响,致使中考体育的公信力受到质疑。

三、应对策略

中考体育中的违规违纪行为主要来自考生和工作人员两个渠道。对考生违规违纪行为的预防,一是在选调考试工作人员时要坚持回避制度,实施有亲属考试回避,本校考试时回避退场,避免人情分;二是要挑选业务素质强、专业素养高、经验丰富、工作态度认真的人员,避免技术失误;三是要选拔思想水平高、办事公正、坚持原则的专业人员,避免执法不一现象;四是使用电子仪器测试、视频监督、网络及时上传成绩等,避免人为操作;五是报名时就采集2-3个指纹(降低考生考试紧张手指出汗,指纹确认的难度),采用指纹检录,预防考试顶替等现象。

来自工作人员的违规违纪现象,控制起来有一定难度,除在聘任工作人员时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加强人防(加强思想教育、增设学生、家长、人大和政协委员担当督察员、严格纪检工作等)与技防(安装摄像、及时的视频和语音报告成绩、使用电子测试仪器、实时的网络传输成绩等)管理外,在考试程序上不给违纪留空间和时间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我通过20多年组织中考体育的实践,提出以下策略:

中考体育宜以地市级统考为基准,地市级中考体育机构在原领导小组下设的办公室、考务组、督察组基础上增设信息组,负责及时收集学生考试信息和考场影像信息;仲裁组负责对考生是否违规技术上的最终认定。

模式一:考试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组织实施,各区县具体组织实施考试工作,市派督察员下到考点对考试的全过程进行督查指导。市派信息员进入考务办协助工作,考生考试结束,由市信息员现场收集考试电子成绩或考生成绩记录单(一式两份),一份封存,当天考试结束时带回上交地市招办管理,另一份由区县招办保管,进入总分时互相比对,相互监督。

优点:减少了成绩在区县的停留时间,工作人员没有了违规违纪的时间;省去了区县工作人员与考生成绩的接触,缩小了违纪的空间,如果成绩是电子信息,则更容易接收保管。考试费用在原有基础上也不会提高。

不足:对现场评考人员的监督还要靠市派督察员及区县聘请的督察员和考生之间的相互监督和一些技防措施完成,若三方配合不好,就可能有漏洞,使个别考生考试成绩失真。

模式二:在模式一基础上考评组主要考评工作人员同市督察员由市级统一组织,统一培训、统一标准,当天抽签决定派往区县考点(也可以就近分片实施),考点其他工作人员不动。考生电子成绩或成绩记录单收集由市派人员负责带回交市招办管理。endprint

优点:在模式一基础上,由于主要考评人员实行跨区县评考,有效降低现场评考人员的社会关系,也回避了本校学生及本地区的人情关系,从而减少违规违纪因素,易于客观规范操作,考试结果真实、可信度高。

不足:和模式一相比较,由于交通及食宿问题,增加了考试成本。

模式三:在模式二的基础上,考试期间对评考人员实施临时通知考点,封闭式管理。

优点:对于当前的中考体育来说,降低了来自外部对评考人员的干扰因素,使考评人员处在相对真空空间,减少了杂念的影响,便于集中精力评考。

不足:由于封闭式管理,吃住行都要解决,考试成本相对较高。(但实际执行中,如果有条件封闭在一个学校,那么既降低了住宿及生活费用,又省去了交通费和路途困扰,考试成本还会有所降低。)

四、实施建议

1.考场实行封闭管理,除该场考试的考生,市督查员、仲裁组、信息员、考场主考、主管考务副主考、纪检员、评考员、医务人员等考场相关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均不得进入考场。考试进行中,禁止评考人员在考试期间互相串岗、私自外出;禁止评考人员工作时使用通讯设备;考生考试成绩当场、当众及时公布,及时上传;考试全过程实施电子监控覆盖,加强录像管理,市督查员、仲裁、主考、考评组长和纪检人员同时在场处理争议和投诉时才可查阅录像。

2.考试组织上,地市级考试部门在做好对区县的指导工作时,应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对区县的考试的实施情况加强督导督查,实行量化考核;考场外设立地市级投诉箱,随时处理来自考生、学校、家长的举报;保证考试的各项规定和上级的要求得到落实,缩小同一地市各区县对考生规则和技术上要求差距;使用模式二和模式三进行考试时,量化考核分为两部分打分,将对评考人员的打分情况带回各自区县,使评考人员在执行规则制度时更加规范、严格,减少有可能来自外界的各种压力。

考生成绩收集到地市级招生部门后,在成绩管理上应发挥多部门相互监督作用,考试部门管理,纪检部门监督,相互制约、共同管理。

地市级政府要加强对地市中考体育组织部门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杜绝人为操作的因素,维护中考体育成绩的真实公正;这一监督机制的建立是为地市级中考体育组织部门分散压力,更是对地市级中考体育组织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的爱护和保护。

3.中考体育的组织实施过程,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因此,对考试部门来说,要不断总结经验,反思教训,完善考试管理制度;查补规则漏洞,优化考试组织过程;提高现代化、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水平,改进考试手段;加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减少考试中的主观性问题,确保中考体育科学性、客观性、公平性的提高程度,能够适应和满足社会、家庭、学校日益提高的公正性要求和应用性需求。

多年实践证明,中考体育不但提升了社会对学校体育教育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而且提升了学校体育的学科地位、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运动能力的提高,其积极意义不可否认。当前,社会对中考体育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总体上还是认同的。今后,我们要继续发挥体育人勇于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大家献计献策,总结经验,及时改进,推动中考体育组织实施水平和成绩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升,为全民健身、全民健康奠定坚实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考体育组织管理应对策略
宁德市蕉城区高效组织初中毕业升学体育测试工作策略
如何提高学生中长跑成绩
周口市人工影响天气组织与管理机制建设现状与经验
体育考生考前心理焦虑现象的分析与对策
高校学生群体活动的基本特征和组织管理研究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分组合作教学在数控铣床实训中的应用
浅析高校英语专业考试组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