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赵玉晓+彭美春
摘 要:为了提高机动车排气污染监控水平,珠三角地区于2009年开始实施在用汽车简易工况法排气检测,实施过程暴露出一些检测技术或监控问题。本文通过对珠三角地区的调研分析,从简易工况排放检测覆盖情况、排放检测委托和检测合格率等方面表述广东省在用车简易工况实施现状,归纳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较突出的问题有柴油车功率误判、转速测不准等,其原因在于检测操作不够规范、转速测试技术不够方便、准确、车辆技术数据录入不准确等。一些混合动力等特殊车辆存在无法检测到发动机排放、或者无法按简易工况法进行检测等现象。此外,还有复检与I/M制度关系问题等。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建立统一车型信息数据库,规范操作程序,严格实行I/M制度。本研究可为简易工况法开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在用汽车、排放检测、简易工况法、现状分析
1. 前言
广东省机动车保有量位于全国各省、直辖市首例,中心城市中心区域机动车排放污染占大气污染分担率较高。为了提高机动车排气污染监控水平,促进汽车维护保养,以控制排气污染,广东省于2009年颁布了地方标准DB44/592-2009“在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稳态工况法)”、DB44/593-2009“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加载减速工况法)”和DB44/632-2009“在用点燃式发动机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简易瞬态工况法)”。这些标准规定了在用点燃式发动机轻型汽车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简易工况排放检测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1-3]。
本文通过调研与数据分析对广东省实施简易工况排放检测以来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
2. 广东省在用汽车简易工况排放检测实施概况
2.1简易工况排放检测覆盖情况
按广东省环保厅部署,广东省在用汽车简易工况排放检测分步骤实施,首先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实施,再逐步推广到珠三角外的其它城市。
东莞市于2009年11月率先对在用车定期排放检测实行了简易工况法,佛山、深圳、珠海、广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相续也开展简易工况法。到2011年珠三角九个市已经全面实施在用车简易工况排放排放检测。
2013年以来珠三角外的河源、茂名等部分市也开始推广简易工况排放检测方法。
轻型点燃式发动机汽车广州市采用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其他珠三角地区采用稳态工况法(ASM)。柴油车简易工况排放检测均采用加载减速不透光烟度法。
表1给出了截至2013年底,广州等五市简易工况排放检测能力等情况,可见检测能力与汽车保有量情况基本对应。
2.2简易工况排放检测委托情况
机动车排气定期检测全部社会化,检测机构必须通过省质监局的资格认证,并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要求取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委托资质。
2013年前广东省机动车排气定期检测委托行政审批权在省环保厅,2013年广东省环保厅印发《广东省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定期检测委托审批权下放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实施后,机动车排气定期检测委托行政审批权下放至地级以上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简易工况排放检测线检测能力按照每年检测1-1.2万辆车的规模规划建设。
2.3 检测合格率概况
表1 广州等市简易工况排放检测能力与首检通过率情况
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珠三角地区在用汽车简易工况排放检测通过率,其中点燃式发动机轻型汽车(只要为汽油车)首检通过率约80%,压燃式发动机的汽车(基本为柴油车)首检通过率约70%。广州市等五市简易工况排放首检通过率统计数据见表1。可见轻型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检测通过率明显高于柴油车,中心城市的广州、深圳的检测通过率高于非中心城市。这些数据表明,地区之间检测合格率存在差异,柴油车和汽油车检测合格率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别与机动车I/M制度实施情况、检测监管制度等有一定关系。
3. 简易工况排放检测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3.1 柴油车轮边功率扫描准确性问题
分析发现柴油车加载减速烟度检测中轮边功率不合格率约10%以上。
轮边功率不合格车辆中存在一些误判现象。一是检测时车辆档位选择不合适,没有遵循在达到同样车速下应选择较低档位的要求,导致功率扫描获得的最大轮边功率偏低[4],造成误判。
另外,发动机额定功率录入不准确也是导致柴油车功率不合格误判的原因之一。
3.2 柴油车转速测不准问题
加载减速烟度测试中柴油车转速测试法普遍采用振动频率测试法,测不准现象较突出,其原因有二:
其一,技术监定部门尚不具备对该测试法转速仪成熟的标定手段,转速仪基本没有标定,影响到测试准确性。
其二,振动测试法转速传感器安装位置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大。比如较普遍采用的某款万用转速表的传感器底部为强永久磁铁,要求吸在已经启动运转的发动机上,发动机的运转噪声信号和空转噪声信号均被传感器检测出,通过评估算法将两种噪声信号处理为转速脉冲信号,此转速脉冲信号即为所需要的转速测量信号[5]。安装不便导致安装位置的随意性,影响转速测试准确性。
另,发动机额定功率转速数据不易获得,录入不准确,也导致出现有转速错判现象。
目前转速测试不合格率约20%以上,拉低了加载减速烟度检测通过率。
3.3 特殊车辆检测问题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电动汽车保有量逐步增大。数量较多的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6]。一些混合动力汽车排气检测低速运行时由于车辆采用纯电动运行策略,无法监测到发动机排放情况。
一些安装了ASR(防滑转)、ATC(牵引力控制)系统等新技术的车辆较难断开自动控制模式,无法实现一些检测工况运行要求,导致无法完成排气检测。endprint
针对以上问题,珠三角各市采取不同的排气检测监测措施。深圳市规定暂不对混合动力汽车进行排气污染定期检测,凡在深圳市注册登记的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可凭车辆行驶证在全市各环保标志发放点直接领取绿色环保标志。一些检测站采用怠速法或者双怠速法代替简易工况排放检测。
3.4检测不合格车辆复检情况
珠三角城市中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机动车I/M制度,排放检测不合格车辆要求复检。
广州市是严格实施机动车I/M制度的城市,排放定期检测超标的车辆,由车主或司机自行选择具有一类或二类机动车维修经营资质的维修企业进行维修。不合格车辆需要出具维修凭证才可进行复检。排放不达标营运车辆使用、维修与检测信息在车辆维修管理部门、机动车排放监控检测部门及交警部门间实现了信息共享,督促排放不达标的车辆及时有效地维修,防止出现不维修或者排放检测不合格车辆道路运行情况。但该制度还不能对非营运车辆进行维修监管。
佛山市规定检测不合格车辆需要维修,复检时需提供维修证据,对于维修企业等级没有规定。一些市并没有明确的复检前维修规定,检测不合格车辆复检制度执行得不够健全,影响了机动车减排的实际效果。
4. 在用汽车简易工况排放检测改善建议
4.1 建立统一的车型信息数据库,建设检测过程联网监控体系
车辆技术信息,如车辆质量、功率、转速、燃料类型、生产或上牌日期等与检测方法的选择及检测限值密切相关,全省或者各市建立统一的车型基本信息数据库,并实现共享,对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防止误判具有积极作用。
建立检测过程联网监控系统,对于实时、有效监控排放检测过程,防止不正当检测行为的发生是一种有效手段,也利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监控车辆排放状况与检测状况。
4.2实行各相关部门、城市间信息共享,促进I/M制度实施
机动车I/M 制度涉及到公安、交通、环保及技术监督等多个职能部门,其中公安部门负责车辆年检的管理,交通部门则偏重于车辆维修的行业管理,环保部门对车辆年检和维修中涉及尾气排放的内容进行监督。检测是手段不是目的。检测评估车辆排放水平,发现排放不合格车辆,督促其维护保养,降低排放。只有几个部门、各地区间协同工作,才能有效督促车辆维护保养,使车辆保持良好技术状态,促进高排放车辆的加速淘汰,实现控制排放的目的。
目前不同管理部门间、各地区间信息没有完全共享,不利于I/M制度的实施。需要统筹考虑、规划实施。
4.3 出台针对特殊车辆检测的方法或规定
针对混合动力汽车、无法断开ABS、ASR系统等特殊车辆,无法实施简易工况排放检测者,探讨其它判断车辆排放状况的方法,比如采用通过OBDⅡ接口读取信息方法,判断车辆发动机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进而判断车辆排放控制状况等。
4.4 规范检测操作程序
加强检测技术培训,规范检测操作,提高检测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比如推广保证车辆检测热状态的一些有效科学的做法,规范车辆预检流程,向车主宣传工况法排放检测知识、面向排放的车辆维修保养常识,对于提高车辆检测合格率证明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DB 44/592-2009,在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S].广东:广东省环保局,2009.
[2]DB 44/593-2009,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S]. 广东:广东省环保局,2009.
[3]DB 44/632-2009,在用点燃式发动机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S]. 广东:广东省环保局,2009.
[4]郑邦华,吴明.加载减速法比对实验分析[J].公路与汽运,2012,01:24-31.
[5]刘明黎,夏均忠等.在用柴油车加载减速工况法排放检测技术[J].轻型汽车技术,2005,06:29-32.
[6]林辉莹.截至2010年广东全省电动汽车保有量935辆[OL]. http://gcontent.oeeee.com/8/56/8562ae5e28654471/Blog/50b/d50741.html.endprint
针对以上问题,珠三角各市采取不同的排气检测监测措施。深圳市规定暂不对混合动力汽车进行排气污染定期检测,凡在深圳市注册登记的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可凭车辆行驶证在全市各环保标志发放点直接领取绿色环保标志。一些检测站采用怠速法或者双怠速法代替简易工况排放检测。
3.4检测不合格车辆复检情况
珠三角城市中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机动车I/M制度,排放检测不合格车辆要求复检。
广州市是严格实施机动车I/M制度的城市,排放定期检测超标的车辆,由车主或司机自行选择具有一类或二类机动车维修经营资质的维修企业进行维修。不合格车辆需要出具维修凭证才可进行复检。排放不达标营运车辆使用、维修与检测信息在车辆维修管理部门、机动车排放监控检测部门及交警部门间实现了信息共享,督促排放不达标的车辆及时有效地维修,防止出现不维修或者排放检测不合格车辆道路运行情况。但该制度还不能对非营运车辆进行维修监管。
佛山市规定检测不合格车辆需要维修,复检时需提供维修证据,对于维修企业等级没有规定。一些市并没有明确的复检前维修规定,检测不合格车辆复检制度执行得不够健全,影响了机动车减排的实际效果。
4. 在用汽车简易工况排放检测改善建议
4.1 建立统一的车型信息数据库,建设检测过程联网监控体系
车辆技术信息,如车辆质量、功率、转速、燃料类型、生产或上牌日期等与检测方法的选择及检测限值密切相关,全省或者各市建立统一的车型基本信息数据库,并实现共享,对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防止误判具有积极作用。
建立检测过程联网监控系统,对于实时、有效监控排放检测过程,防止不正当检测行为的发生是一种有效手段,也利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监控车辆排放状况与检测状况。
4.2实行各相关部门、城市间信息共享,促进I/M制度实施
机动车I/M 制度涉及到公安、交通、环保及技术监督等多个职能部门,其中公安部门负责车辆年检的管理,交通部门则偏重于车辆维修的行业管理,环保部门对车辆年检和维修中涉及尾气排放的内容进行监督。检测是手段不是目的。检测评估车辆排放水平,发现排放不合格车辆,督促其维护保养,降低排放。只有几个部门、各地区间协同工作,才能有效督促车辆维护保养,使车辆保持良好技术状态,促进高排放车辆的加速淘汰,实现控制排放的目的。
目前不同管理部门间、各地区间信息没有完全共享,不利于I/M制度的实施。需要统筹考虑、规划实施。
4.3 出台针对特殊车辆检测的方法或规定
针对混合动力汽车、无法断开ABS、ASR系统等特殊车辆,无法实施简易工况排放检测者,探讨其它判断车辆排放状况的方法,比如采用通过OBDⅡ接口读取信息方法,判断车辆发动机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进而判断车辆排放控制状况等。
4.4 规范检测操作程序
加强检测技术培训,规范检测操作,提高检测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比如推广保证车辆检测热状态的一些有效科学的做法,规范车辆预检流程,向车主宣传工况法排放检测知识、面向排放的车辆维修保养常识,对于提高车辆检测合格率证明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DB 44/592-2009,在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S].广东:广东省环保局,2009.
[2]DB 44/593-2009,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S]. 广东:广东省环保局,2009.
[3]DB 44/632-2009,在用点燃式发动机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S]. 广东:广东省环保局,2009.
[4]郑邦华,吴明.加载减速法比对实验分析[J].公路与汽运,2012,01:24-31.
[5]刘明黎,夏均忠等.在用柴油车加载减速工况法排放检测技术[J].轻型汽车技术,2005,06:29-32.
[6]林辉莹.截至2010年广东全省电动汽车保有量935辆[OL]. http://gcontent.oeeee.com/8/56/8562ae5e28654471/Blog/50b/d50741.html.endprint
针对以上问题,珠三角各市采取不同的排气检测监测措施。深圳市规定暂不对混合动力汽车进行排气污染定期检测,凡在深圳市注册登记的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可凭车辆行驶证在全市各环保标志发放点直接领取绿色环保标志。一些检测站采用怠速法或者双怠速法代替简易工况排放检测。
3.4检测不合格车辆复检情况
珠三角城市中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机动车I/M制度,排放检测不合格车辆要求复检。
广州市是严格实施机动车I/M制度的城市,排放定期检测超标的车辆,由车主或司机自行选择具有一类或二类机动车维修经营资质的维修企业进行维修。不合格车辆需要出具维修凭证才可进行复检。排放不达标营运车辆使用、维修与检测信息在车辆维修管理部门、机动车排放监控检测部门及交警部门间实现了信息共享,督促排放不达标的车辆及时有效地维修,防止出现不维修或者排放检测不合格车辆道路运行情况。但该制度还不能对非营运车辆进行维修监管。
佛山市规定检测不合格车辆需要维修,复检时需提供维修证据,对于维修企业等级没有规定。一些市并没有明确的复检前维修规定,检测不合格车辆复检制度执行得不够健全,影响了机动车减排的实际效果。
4. 在用汽车简易工况排放检测改善建议
4.1 建立统一的车型信息数据库,建设检测过程联网监控体系
车辆技术信息,如车辆质量、功率、转速、燃料类型、生产或上牌日期等与检测方法的选择及检测限值密切相关,全省或者各市建立统一的车型基本信息数据库,并实现共享,对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防止误判具有积极作用。
建立检测过程联网监控系统,对于实时、有效监控排放检测过程,防止不正当检测行为的发生是一种有效手段,也利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监控车辆排放状况与检测状况。
4.2实行各相关部门、城市间信息共享,促进I/M制度实施
机动车I/M 制度涉及到公安、交通、环保及技术监督等多个职能部门,其中公安部门负责车辆年检的管理,交通部门则偏重于车辆维修的行业管理,环保部门对车辆年检和维修中涉及尾气排放的内容进行监督。检测是手段不是目的。检测评估车辆排放水平,发现排放不合格车辆,督促其维护保养,降低排放。只有几个部门、各地区间协同工作,才能有效督促车辆维护保养,使车辆保持良好技术状态,促进高排放车辆的加速淘汰,实现控制排放的目的。
目前不同管理部门间、各地区间信息没有完全共享,不利于I/M制度的实施。需要统筹考虑、规划实施。
4.3 出台针对特殊车辆检测的方法或规定
针对混合动力汽车、无法断开ABS、ASR系统等特殊车辆,无法实施简易工况排放检测者,探讨其它判断车辆排放状况的方法,比如采用通过OBDⅡ接口读取信息方法,判断车辆发动机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进而判断车辆排放控制状况等。
4.4 规范检测操作程序
加强检测技术培训,规范检测操作,提高检测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比如推广保证车辆检测热状态的一些有效科学的做法,规范车辆预检流程,向车主宣传工况法排放检测知识、面向排放的车辆维修保养常识,对于提高车辆检测合格率证明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DB 44/592-2009,在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S].广东:广东省环保局,2009.
[2]DB 44/593-2009,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S]. 广东:广东省环保局,2009.
[3]DB 44/632-2009,在用点燃式发动机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S]. 广东:广东省环保局,2009.
[4]郑邦华,吴明.加载减速法比对实验分析[J].公路与汽运,2012,01:24-31.
[5]刘明黎,夏均忠等.在用柴油车加载减速工况法排放检测技术[J].轻型汽车技术,2005,06:29-32.
[6]林辉莹.截至2010年广东全省电动汽车保有量935辆[OL]. http://gcontent.oeeee.com/8/56/8562ae5e28654471/Blog/50b/d50741.html.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