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部印发《关于加强粮食加工减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农产品加工业管理部门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收、减损就是增供、减损就是增效”的理念,不断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推进粮食加工减损工作。
《通知》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近21%的人口,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因为设施设备缺乏、技术工艺落后、过度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我国粮食干燥、储藏、加工等环节浪费严重。因产后处置不当,农户每年损失粮食7%~11%,过度加工导致每年损失粮食150亿斤以上,成为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通知》强调,要紧紧抓住烘干、储藏等初加工环节,结合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实施,积极开展粮食产地烘储设施建设试点工作。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自然通风仓、烘干设备、烘储仓等初加工设施。支持农民建设小型粮食仓储设施,购置新型储粮装具。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建设“粮食银行”,探索粮食统一烘干、统一加工、统一储存、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要防止过度加工造成的粮食、营养和能源的浪费,科学开展粮食精深加工,减少精米、精面等重外观、轻营养的产品开发,大力发展专用米、糙米、米糠食品、专用粉、全麦粉、小麦麸皮制品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及系列化、优质化、方便化主食食品,正确引导科学健康消费理念。积极发展稻壳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开发,加强玉米皮、玉米黄粉、玉米胚芽、玉米芯和碎米、麸皮、次粉、胚芽、秸秆等副产物综合利用。推进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现代粮食加工业发展。
《通知》要求,加快建设一批粮食产后烘干、仓储、加工等技术研发、集成平台,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推进传统主食品和粮食加工品科技创新,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大力开发和推广节能节水节粮技术设备,加快淘汰高能耗、高粮耗、高污染的工艺装备,提高关键设备、大型设备生产能力。
农业部从今年起将大力推进金融支农工作,利用财政资金,通过信贷担保和贴息、业务奖励、风险补偿、费用补贴、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本支持农业,首要任务是解决农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同时,围绕促进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增长中心任务,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小微农业企业作为扶持的重点对象,加强对农产品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生产,以及生产性服务、市场信息等农业生产流通服务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
据介绍,金融支农具有两个显著优势,一方面,具有放大财政资金的效应,能更好地发挥有限的财政资金的作用,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理论上一般认为通过金融杠杆,财政撬动金融资金的放大效果可以达到5~10倍。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倍数更是达到了100多倍(2013年,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126.88亿元,提供风险保障1.39万亿元)。另一方面,与单纯的财政直接补助不同,运用金融资本支持农业生产,有利于实行市场化运作和农民自主选择,促进农民树立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和信用意识,激发农业经营主体的内在活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兼顾公平与效率,实现金融机构和农民的风险共担、互利共赢。
在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中,财政和金融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财政支农政策通过金融杠杆实现效应放大,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需要;金融在农业领域只有得到财政支持,才能实现风险有效控制和成本合理弥补,才能转化为支持农业发展的现实资金力量。所以,实现有效的金融支农离不开财政支持,这是由我国农村的实际和农业的特点决定的。
以上摘自《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