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剥内扎硬注术加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2014-09-14 10:03:28蒋艳乔峰妮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4年1期
关键词:外科学环状肛管

蒋艳 乔峰妮

(成都肛肠专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15)

环状混合痔病程长、病情重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手术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但目前手术仍是肛肠界的难点之一。由于对肛管皮肤切除的多少不易掌控,易影响切口愈合,导致肛管皮肤缺损、肛管狭窄或皮赘残留等后遗症。我们采用外剥内扎硬注术加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治疗环状混合痔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2013年环状混合痔且均伴有环状脱出,内痔痔核多于5个的病例8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草案)》[1]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35~66岁,平均43.8岁;病程5~25年。对照组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36~71岁,平均45.2岁;病程3~33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单纯外剥内扎硬注术。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采用骶麻+静脉全麻,手指扩肛至可容纳4指为度。钳夹各点内痔痔核,黏膜下层注射1:1消痔灵溶液至黏膜发白。钳夹各点位外痔顶端,在其外缘做放射状“V”型切口,剥离皮下曲张静脉丛,游离皮瓣至齿线,用止血钳钳夹相应位内痔基底部,于钳下用“10”号丝线结扎,剪除部分被结扎组织。各切口之间注意保留皮桥及黏膜桥。外痔切口若有出血以“4”号丝线间断缝合(此止血缝合线大便后即拆除)。术毕给予复方吲哚美辛栓或复方角菜酸酯栓纳肛,黄连纱条引流,纱布加压固定。术后静脉给予抗感染治疗3~5d,每日便后痔洗散坐浴及常规痔科换药至痊愈。

1.2.2 治疗组 采用外剥内扎硬注术加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采用骶麻+静脉全麻,手指扩肛后先纵行切开6点位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口约2cm,用弯钳勾起部分内括约肌切断后再次充分扩肛至4指,其余同传统组手术及术后处理。

1.3 观察指标 包括术后疼痛、水肿、肛管狭窄及皮赘残留。(1)疼痛:Ⅰ度—轻度疼痛,不必处理;Ⅱ度—中度疼痛,服用止痛药物可以缓解;Ⅲ度—疼痛较重,有痛苦表情,需用盐酸哌替啶类药物方能止痛。(2)水肿:0度—无水肿;Ⅰ度—轻度水肿,通过坐浴可消除;Ⅱ度—明显水肿,通过坐浴及中医非药物治疗(如TDP)后残留皮赘。(3)肛管狭窄:无狭窄—可以顺利通过检查者食指或肛门镜顺利通过;轻度—以检测者食指来指检,可通过第二指关节,有勒紧感;中度—仅能通过第一指关节;重度—不能通过第一指关节,有孔状感,需再次手术扩肛[2]。

1.4 疗效判定标准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 治愈:症状消失,痔明显缩小或消失;好转:症状改善,痔缩小;无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3]。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6 结果

1.6.1 疗效及并发症 两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但治疗组术后疼痛、水肿、肛管狭窄及皮赘残留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n)

2 讨 论

环状混合痔属于重度混合痔,其手术难点主要是因为其病变范围广,存在如何保留肛垫和消除症状的矛盾。外剥内扎硬注术仍是经典的传统痔术式之一,其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因环状混合痔痔核较多,若切除病变范围过少,易复发,消除症状不满意。如手术切除病变范围过大,切除的痔组织过多,导致肛管固有组织损伤,出现肛门狭窄。因此,寻求一种既能彻底消除病症,又能恢复正常的肛门生理解剖结构的手术方式是目前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研究方向。我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外剥内扎硬注术加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治疗环状混合痔获得好的疗效,而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在于:(1)解除括约肌持续性痉挛,降低括约肌的压力,肛管静息压下降,可使疼痛缓解;(2)部分括约肌被切断后,肛管直径扩大,防止了肛门狭窄的发生。(3)解除了括约肌痉挛,恢复了局部正常血液、淋巴液的循环,减轻或避免了术后肛缘水肿。因此,我们认为,外剥内扎硬注术加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治疗环状混合痔既能一次性切除痔核,又能恢复肛门生理解剖结构,使肛缘皮肤平整,有效地解决了治疗环状混合痔中遇到的困难,而且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方法简单,不影响愈合时间,疗效满意。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痔临床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4,7(5):415-416.

[2]王净净,龙俊杰.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61-362.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2.

猜你喜欢
外科学环状肛管
环状RNA在肾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与环状RNA相关性研究进展
胎儿正常肛门、肛管和畸形改变的超声图像分析
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
“三维一体”创新型中医外科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PBL教学法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三角网格曲面等残留环状刀轨生成算法
C60二取代化合物与环状二卟啉相互作用研究
浅谈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