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之兵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悖论:分工体系新视角
蔡之兵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
农民工和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冰火两重天的待遇是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就业悖论。将现有解释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悖论的文献按照解释的原因不同可分为外部环境说、教育质量说以及自身素质说等三大类型,并对现有研究的不足进行分析与说明,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分工体系理论框架试图将各种不同的包括经济发展、产业结构、高等教育质量、大学生能力素质等理论解释纳入其中,并进一步利用该框架指出进入分工体系的难度、与分工体系的匹配程度、在分工体系中的活动幅度、在分工体系中发挥的不同作用是导致就业悖论的根本原因,并根据研究结论就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提出建议。
劳动力市场;就业悖论;分工体系;研究框架
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中,农民工和大学生群体在就业市场上的待遇可谓“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农民工群体供不应求,工资也随之一路上涨,据国家统计局平均工资数据:2012年,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为2290元,*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报告http://business.sohu.com/20120530/n344396299.shtml。比2011年增加12%;另一方面自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大学生规模逐渐增大,如图1所示,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00年的107万人上涨到2013年的699万人,年均增长率达到惊人的17%,而同时期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率按可比价格计算只有 6.6%左右。*大学生规模数据来源于统计局统计年鉴,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m=hgnd,年均增长率采取可变价格测算而得。大学生的就业市场逐渐呈现一种供过于求的态势,就业也越来越难,工资水平也难以令其满意,根据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2012年发布的大学生收入报告,2011年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平均初始工资为2719元,具体而言,70%毕业生起薪不到2000元,起薪为5000元以上的毕业生仅占3%。*数据来源于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http://www.chinadatacenter.tsinghua.edu.cn/。农民工和大学生群体在就业市场上所面临的就业悖论不仅与教育带来收益的传统观点相悖,同时会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带来威胁。
图1 2000-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人数
针对大学生和农民工群体间存在的就业困境,按照解释原因和研究视角的不同,可以将目前研究该问题的文献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外部环境说
外部环境说将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就业悖论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这种外部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产业结构矛盾、就业环境等因素。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开始进入到经济发展转型期,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则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更为恶化,这种恶化和放缓的经济发展态势使得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情况相比于农民工群体变得困难。[1]而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我国产业机构存在的结构型矛盾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而农民工群体就业较为容易的根本原因。还有学者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归于就业环境:一方面政府和高校为大学生求职提供的就业咨询服务不足,表现在同毕业生的沟通和个别咨询指导不力、信息来源不畅、信息内容不充分、信息共享不完全、同用人单位缺少有效的沟通、就业指导工作者的专业和能力不足等;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不合理问题,即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主要表现为由于区域、城乡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地区、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和配置阻隔使得大学生的就业环境更加恶化。[2]
(二)教育模式说
教育模式说主要是从大学生群体就业问题入手,这种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不是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问题,而是我国高等教育本身出现了问题,并进一步指出高等教育扩招速度过快,违背了市场规律、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比例失衡、高等教育模式落后,精英教育理念无法与时俱进等问题是导致高等教育无法培育出合格人才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我国高等院校必须实现研究型教育与技能型教育的分离均衡,少部分大学从事研究型教育和精英教育,绝大多数大学则从事应用型和技能型教育。研究型教育主要基于国家产业长期竞争力的形成,以培养创新性的科研人员为目标。技能型教育则主要着眼于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制造业的发展格局,维护和增强国际竞争中的劳动力优势,以培养能熟练进行某项操作的技术人员和中低层管理人员为目标。[3]
(三)自身因素说
自身因素说同样从大学生视角出发,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症结归于大学生自身因素,认为大学生之所以会面临就业难问题,主要是因为大学生自身知识结构欠缺、专业能力不强导致就业能力不足。[4]而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则加大了就业难度,这种滞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缺乏“投身西部、投身基层、投身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艰苦地方增长才干,建功立业,奉献社会的远大理想抱负和正确就业观;二是缺乏准确定位。择业时不能很好地把握自身实际条件与用人单位要求的最佳结合点,期望值过高,往往“高不成,低不就”,很多就业机会一失再失;三是缺乏“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观念,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意识淡薄、能力有限,“一次就业定终生”的传统观念尚未破除,企图一劳永逸,一举端上“铁饭碗”和“金饭碗”。
上述这些研究结果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合理的,但是本文认为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这种研究还有进一步完善的可能:
第一,现有研究框架的统一性缺乏。很多文献只注重解释大学生为何就业困难,而没有对农民工群体的就业问题进行对比研究,或者提出的理论只能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而无法研究农民工就业问题,实际上由于大学生和农民工群体面对的是同一个就业市场,研究两大群体的就业现象理论上应该存在一个统一的研究框架;
第二,现有研究框架综合性不足。目前解释就业悖论的研究框架多是从某个方面对就业难的原因进行研究,由于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角度存在差异,存在不同的研究框架是理所应当的,但是这种研究范式一方面可能存在遗漏的解释;另一方面不同的研究框架某种意义上也使得研究的统一性不足从而影响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第三,现有研究视角不够深入。在现有的研究中,绝大部分学者都从就业的视角研究就业悖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就业问题不仅仅是个就业问题,它同样反映一个区域的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问题。更深层次的,就业问题与某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特点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如果仅仅从就业视角出发研究就业问题,那么这种研究的实用范围是很狭窄的,本文力图将就业问题通过合理的研究框架映射到经济发展问题,并提出实用性较强的解释。
现有研究框架无法解决大学生和农民工群体的就业困境,因此本文试图构建一个统一和深入的研究框架对该问题进行全面研究,通过对分工概念的重新思考以及结合经济发展实践,本文试图利用分工体系框架对就业悖论现象进行研究。
(一)分工理论的演变与分工概念的内涵
分工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很早就已经被学者发现并予以记录。最早发现分工现象并予以记录的学者是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和色拉芬。随后古典经济学派学者斯密和李嘉图等人对分工的重要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5]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则对分工的历史形成和社会分化进行深刻的研究。然而,遗憾的是受限于当时处理非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工具不足,分工理论逐渐跌出主流经济学堂,在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湮没无闻。[6]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不足以及发展经济学解释现代经济现象的无力将经济学者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分工理论上面。20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黄有光等人试图以分工理论为核心,对整个经济学体系进行重构,并建立起新兴古典经济学派。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分工理论的核心即分工的内涵仍然没有统一,学者对斯密描述的分工现象都极为赞成,但是对于分工概念的内涵则各抒己见,《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词典》将分工定义为“工序的划分,或者指工作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由不同的人来完成”。这直接导致分工概念极易与分工过程、分工水平、专业化、专业化过程、专业化水平等概念混淆。马克思认为分工是“一种特殊的、有专业划分的、进一步发展的协作形式”。杨小凯则认为分工是一种生产结构。[7]盛洪(1994)认为分工就是两个或以上的个人或组织将原来一个人或者组织的生产活动中所包含的不同职能(操作)分开进行。[8]分工是从英文division of labor 翻译过来的,原意应该是指人类劳动的分工,其实质包含静态和动态的两重含义:静态的分工含义可以用分工体系来表达,而动态的分工含义是指分工体系的分工过程,因此现有分工体系是过去分工体系“分工”过程的时间点截面。
(二)分工体系的组成与特点
分工体系是分工概念的静态含义,而分工体系的分工过程则是分工的动态含义。为了弄清楚分工体系的组成与特点,必须对分工体系的现实演进过程进行分析。
1.分工与职业、企业、产业、行业的形成
在人类社会演化的早期过程中,人类为了生存必须选择一种劳动形式去生产某种被市场认可的产品,这种劳动形式就是生产型职业,生产型职业是最早产生的概念,随着生产型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仅仅依靠生产型职业已经无法保障这种产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此时服务型职业应运而生,服务型职业的目的在于帮助生产型职业更好地进行这种产品生产活动,当生产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的配合逐渐固定以后,生产型职业就逐渐演化成为生产型企业,服务型职业也开始逐渐扩大规模成为服务型企业。而如今在现代经济学领域中十分流行的产业和行业概念则源于生产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企业集合就是生产该产品的产业,而服务型企业的集合则是提供该项服务的行业,由于如图2所示。产业和行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现在很多文献经常将这两种概念混用,房地产行业和房地产产业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行业是提供某项具体服务的所有企业集合,如金融行业提供资金管理服务、快递行业提供货物运输服务、安保行业提供安全服务、咨询行业提供咨询服务、零售行业提供零售服务等,而产业则是生产型企业与所有服务于该生产过程行业的集合。所以通过分析分工的具体过程,厘清产业和行业两大概念的各自内涵,不仅对于本文的研究极为重要,同时对于纠正目前广泛存在滥用、混用、错用这两种概念的现象有所帮助。
图2 产业以及行业的演变及关系图
2.分工体系的分工过程以及分工体系的组成
由于分工体系是从分工体系的分工过程中时间点截面,因此了解分工体系的组成必须对分工体系的分工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分工体系的分工主要从三个方向进行,下面分别对三个分工分析进行说明:
产业分工方向。产业分工方向包括产业间分工方向和产业内分工方向。产业间分工方向指的是随着这种分工的进行,分工体系中会出现越来越多不同种类的新产品,也就是在分工体系中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新产业;而产业内分工方向指的是随着这种分工的进行,生产本产业最终产品所需要的中间产品的种类数量越来越多,这也是杨格提出的生产迂回次数会随分工过程加深而逐渐增多的观点相符合。
行业分工方向。行业分工方向也分为服务生产型分工方向和服务生活型分工方向。服务生产型分工方向是指随着这种分工的进行,服务于产业的某个环节的行业越来越多,如金融行业服务于资金融资环节、零售行业服务于产品的销售环节、快递行业服务于产品的运输环节等;服务生活型分工方向指的是随着这种分工的进行,出现完全根据人类的某种需要、与生产过程不存在直接关系的行业,如家政行业、快餐行业、政府军队等。
图3 产业间分工示意图
图4 产业内分工示意图
图5 服务生产型分工示意图
图6 服务生活型分工示意图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分工体系的组成可以用下图进行演示。分工体系主要由职业、企业以及产业行业三个层次组成,其中产业和行业是分工体系的宏观表现,企业是分工体系的中观架构,而职业则是分工体系的最小微观组成部分。
3.分工体系的特点
利用分工体系图对分工体系的三个特征进行说明:
图7 分工体系与分工体系的分工过程示意图
第一,就分工体系而言,分工体系的三个组成层次既是一脉相承又是相辅相成的。生产型职业、企业以及产业和服务型职业、企业以及行业之间的双向箭头表明生产型职业、企业以及产业需要服务型职业、企业以及行业的服务来完成生产过程,但是服务型职业、企业以及行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生产型职业、企业以及产业生产的产品,因此两种不同类型的职业、企业与产业、行业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就分工体系的分工过程而言,产业和行业分工是分工体系分工过程的表现形式,而为分工体系分工过程提供动力的则是企业和职业的种类创新。
第二,前文已经指出分工体系和分工体系的分工过程分别是分工的静态和动态含义。分工体系的分工过程主要体现在产业和行业分工的不断深化上,由于产业和行业分工始终进行,因此从这个意义而言,分工体系始终处于一个变化的过程中,但是必须注意这种变化是局部进行的,随着产业和行业分工的逐步进行,分工体系也在发生“数量上的变化”,当分工进展到一定阶段,整个分工体系与前分工体系相比发生了重要革命性的变化时,分工体系也就完成了质变。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企业或者职业都承担了“数变”的功能,但是只有少数的企业和职业在分工体系的质变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第三,分工体系对于任何一个区域的健康发展都极为重要,分工体系健康与否往往决定区域经济系统健康与否、分工体系分工过程顺利与否与区域经济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除了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意外,分工体系对于社会结构的稳定与进化、产业结构的合理与优化同样重要。因此分工体系研究视角的提出为研究现实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的视角。
就业行为实际上就是劳动力从分工体系外进入分工体系并为分工体系的运行提供动力的过程。因此可以利用分工体系对大学生和农民工群体的就业行为进行统一研究。
虽然学者对大学生与农民工群体目前所面临的就业和工资问题提出了诸多解释,但是正如前文分析所指出的:这些分析存在一定的不足。而根据分工体系理论,本文认为大学生和农民工群体间存在的就业悖论现象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决定的。
(一)两大群体在进入分工体系的难度不一样
进入分工体系意味着就业,因此农民工群体和大学生群体就业难度的差异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他们进入分工体系难易程度。就中国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大学生和农民工两大群体进入分工体系的难度是不一样的。根据图2,我们可以知道劳动力就业有两种途径:以某种职业直接进入产业和行业或者加入企业然后进入产业和行业。这两种就业途径是不一样的,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活动规模较小,竞争程度也较小,这个时候劳动力选择直接以职业的身份实现就业这种途径是可行的甚至是有效率的,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经济活动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过程日趋复杂,劳动力以职业身份进行就业的可能性就越来越低,这种方式的效率也就越来越低,因此通过选择职业直接就业的途径逐渐被通过进入企业就业的这种途径所取代。因此,对于受过十几年现代教育的大学生群体而言,选择以职业身份进入产业和行业的就业途径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是通过选择企业进行就业这种途径,而相比于大学生这一群体,农民工进入分工体系则相对自由很多,他们既可以选择以某种职业直接进入产业和行业中就业,也可以选择加入企业就业。如农民工可以以泥工、瓦工、木工、装修工或者水电工、建筑工等职业直接就业,而大学生却缺乏这样的途径。当然大学生也可以选择创办企业这种形式就业,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绝大部分大学生是没有创业能力,而且我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也并不支持过多的大学生群体创业,所以进入分工体系途径的不同是导致大学生群体就业较农民工群体就业要难的原因之一。
(二)两大群体与分工体系的匹配程度不一样
任何劳动力想要在分工体系下就业必须寻找到一份职业。分工体系的最小组成单位是职业。那么目前我国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是因为现有分工体系为大学生群体提供的职位数量少吗?农民工就业相对容易是因为现有分工体系为农民工群体提供的职位数量多吗?实则不然,分工体系提供职位的数量应该都是足够的,但是两种群体与现有分工体系所提供职位之间的匹配程度则大不相同。虽然目前很多大学生认为找工作难,但是这种“难”并不是体现在找一份职业上,而是体现在他们很难在现行分工体系下找到能让他们学以致用的一份职业。[9]换言之,大学生群体与目前的分工体系存在匹配程度较低的难题。这种难以匹配的原因是由分工体系自身因素、高等教育因素以及大学生自身因素三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1.分工体系因素
分工体系因素同样包括三类:分工体系整体层次因素、企业层次因素以及职业层次因素。
(1)分工体系整体层次因素
分工体系整体因素又可分为如下三个因素:
第一,分工体系“产大行小”特征。分工体系的“产大行小”特征指的是在目前的分工体系中,产业比重过大而行业比重过小,产业包括传统产业划分方法里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行业指的是传统的第三行业,2011年,中国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3.8%,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6.2%,同时行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为35.7%,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64.3%,而美国2011年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9.7%,吸纳的就业人员更是高达80%以上。[10]因此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行业无论是总量还是吸引就业人数都与产业存在巨大差距。但是生产产品的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是比不上旨在提供服务的行业的,另外技术进步的加快会使得越来越多的产业实现机器化生产,劳动力被机器替代的速度将会越来越快,因此产业能够吸纳的劳动力规模将会进一步缩小。产行业各自的特点以及目前分工体系的“产大行小”特征使得现有分工体系容纳劳动力就业人数有限;
第二,分工体系的“低重高轻”特征。分工体系的“低重高轻”问题指的是在目前的分工体系结构中,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产行业”数量较多而且规模较大,而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行业”数量较少且规模较小,以房地产相关行业为例,2011年全国GDP为47万亿元,房地产与建筑业增加值之和为5.8万亿,占GDP比重达到12.5%,*数据来自中国2012年统计年鉴,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2/indexch.htm。而房地产和建筑业一般而言是技术含量较低的产行业,而我国类似于这种技术含量低的“产行业”还有很多,因此现有分工体系这种“低重高轻”的特点能够为农民工群体提供较多职位而难以为大学生群体提供职位这种情形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只能选择并不适合他们的工作,这也是导致大学生群体工资较低的原因之一。
第三,分工体系的“静久动慢”特征。分工体系的“静久动慢”问题指的是在目前分工体系的分工速度较慢。分工体系的分工本质是一种创新过程,通过新产业,新行业,新职业的不断涌现,分工体系的规模也就越来越大,能够提供的职位也就越来越多。而目前我国分工体系的分工过程进展极度缓慢,创新动力不足。这种创新动力不足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目前我国人才结构和人才能力素质与创新发展的要求有所差距,但是更重要的是缺乏创新氛围,比如缺少知识产权的保护等。分工体系的分工过程受阻使得大学生这一原本应该推动分工体系分工过程的群体无法在现有分工体系下找到合适的位置最终导致难以就业。
(2)企业层次的规模问题
目前而言,企业和职业都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途径,一般而言,企业会随着规模的扩大吸纳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就业,但是同时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企业规模的扩大也会相应的减少部分劳动力的就业,因此对于分工体系而言,合理的企业结构应该是大中小企业数量比例合理的结构。但是就我国目前而言,大企业数量过多,规模过大,而同时小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以国有企业为例,2012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42.3万亿元,而同年GDP为51.9万亿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营业总收入占国民收入的81.5%。*国企营业收入数据来源于中国财政,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shuju/,GDP,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2/indexch.htm。国有企业规模过大,所涉及行业不仅包括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还包括其余很多与国民安全无关的产业或行业,这种情形使得小企业无法获得正常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最终导致分工体系吸引就业的能力不足。
(3)职业层次的属性问题
作为分工体系的最小组成单位,职业原无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在我国不同的职业间却存在巨大的地位差异。在收入报酬属性上,部分职业轻轻松松,收入却很高而部分职业终日劳作,收入却少得可怜;在社会地位属性上,部分职业受人尊敬而部分职业则受人冷落;在保障属性上,部分职业终生无忧而部分职业则毫无保障。这种不同职位间的巨大差异使得接受过现代教育,极具理智性的大学生群体只愿意进入地位高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地位低的职业。
2.高等教育因素
而对于高等教育因素而言,导致大学生难以和分工体系匹配的根本原因在于高等教育质量下降。而高等教育质量下降具体体现在研究生教育放养化、本科和专科教育相似化,职业教育空虚化三大方面。研究生放养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导师人数的增长速度跟不上研究生人数的增长速度,一位导师经常要同时培养十几位甚至更多的学生,这种情况下导师的精力势必无法让每个学生得到指导和锻炼,研究生的能力也能难以提高;本科生和专科生目前教育模式极为相似,极为自由,绝大部分专本科生在进入大学以后,由于失去了高中时期的老师的监督,绝大部分人在自由中丧失了学习的动力,最终学无所成;而职业技术教育则明显虚无化,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技术型人才,但是一方面在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不合理,开设了很多不必要的,无法与本科竞争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的专业;另一方面技术类专业没有很好的根据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培养,比如很多技术类的专业应该要求半年以上的实习,但是在实际过程中都难以实现,最终导致技术类专业的学生学不到技术从而影响就业。
3.大学生自身因素
第三个因素是大学生自身群体因素,虽然高等教育扩展导致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从而影响教育质量,但是大学生群体自身的因素同样是制约大学生进入分工体系就业的重要因素。目前大学生群体主要以80后、90后学生为主,与其父辈相比,这批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活跃性远远高于他们的父辈,但是努力程度则远远不及,如果再考虑到外部越来越多的诱惑,目前大学生群体自身素质的下滑是无可争议的。[11]
(三)两大群体在分工体系中活动幅度不一样
另外一个导致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问题在于在现有分工体系下,农民工群体的活动幅度要远远大于大学生群体的活动幅度。这种活动幅度包括两层含义:职业在分工体系中的活动幅度和劳动者在分工体系中的活动幅度。而无论是哪一种活动幅度,农民工群体都要大于大学生群体。就职业在分工体系中的活动幅度而言,第一,农民工群体的职业主要集中在产业或与产业的生产环节联系较为密切的行业当中如建筑行业、装修行业等体力劳动比较多的行业,而大学生群体就业的职业主要集中在行业尤其是距离产业生产环节较远的行业当中,换言之在目前的分工体系下,农民工群体从事的是生产型职业或近生产型职业的服务型职业较多,而大学生群体从事的多是服务型职业。生产型职业和服务型职业无高低之分,但是根据分工体系的演化过程我们可以知道服务型企业和职业的产生依赖于生产型企业和职业的产生,因此生产型职业能够自由流动,而服务型职业则必须根据生产型职业的流动来决定是否进行流动;第二,绝大部分大学生都必须在企业内选择职业,职业的流动性受限制于企业的流动性,而与职业相比,企业在分工体系中的位置是比较固定的,所以就从事的职业而言,农民工群体比大学生群体更容易找到就业的机会。
另外作为劳动者,农民工和大学生群体本身在分工体系中的活动幅度也不相同,由于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的流动性较强,农民工群体在分工体系中活动的成本是比较低的,能够以一种职业的身份在分工体系的相同部分任意游动,劳动力进行职业的种类型变化并不常见,也不现实。但是劳动力仍然可以通过选择在不同地域的相同职业进行移动,虽然频繁变动职业并不可取,但是适当的根据自身发展情况调整职业对于实现个体最优是理性的。然而在目前情况下,这种移动仍然存在很多障碍,比如“五险一金”账户能否方便的跟随职业的流动而流动、工作经验或者工作职称是否能够在全国统一认定等。这些都是制约大学生能否通过改变职业获取更高工资这条路径的重要因素,而除此之外,目前最大的限制大学生群体就业的无疑是户口制度,与农民工群体户口仍然在农村不同,很多大学生群体在进入高校时,户口已经随之从家乡迁出,一般而言,这种迁出去的户口难以重新迁回,很多大学生也不愿意迁回。在就业时,户口不仅是大学生群体就业的重要甚至决定性的考虑因素,同样也是以后制约他们在分工体系中活动的因素,而目前我国户口所附带的其余利益使得这一影响最大化,很多大学生都集中于某个特定区域进行就业,这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群体在分工体系中的活动幅度从而影响就业。
(四)两大群体对分工体系的作用效果不一样
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依赖于分工体系的分工过程,这种分工过程也是经济系统的创新过程,熊皮特认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进一步将分工分为五种类型:采用一种新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本文认为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有利的新产业和新行业的出现过程就是创新过程,也就是分工体系的分工过程。前文已经指出分工体系是分工过程的时间点截面,任何一个时间点上的分工体系都是不同的,随着时间的进展,分工体系不断发生“数变”,当“数变”积累到一定阶段就产生了“质变”现。对于分工体系而言,不同类型的劳动力所发挥的作用应该是不同的,分工体系的“数变”过程或者运行过程应该依赖于所有劳动力,而分工体系的“质变”过程则应该依赖于受教育较多劳动力群体的创新。分工体系的两大过程应该是永不停歇地进行着,如图8所示。
图8 大学生和农民工群体在分工体系中发挥作用示意图
从图8可以知道,分工体系的“数变”过程由绝大部分受教育较少的劳动力群体和少量的大学生群体承担,而分工体系的质变过程应该由绝大部分的大学生群体来承担。但是在目前分工体系的背景下,分工体系的“质变”过程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对该过程的进展较为不利,这是因为我国目前创新环境存在诸多不足,如保护知识产权力度不足、打击盗版行为力度不足、高校学术造假成风、创新能力不足、实质性的支持创新活动政策的力度不足等,这些不足严重制约了分工体系质变过程的规模和速度从而影响了分工体系原本可以容纳大学生群体就业和提高大学生群体工资的能力。相反目前农民工群体能够很好地满足分工体系数变过程的要求,因此农民工群体的就业难度和工资水平都比较令该群体满意,
利用分工体系对大学生和农民工群体的就业悖论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导致两大群体在就业市场上获得“反常”待遇的根本原因,为了解决目前这种就业悖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进入分工体系方面
一方面鼓励大学生通过创业进入分工体系,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学生创业率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比例,这里面固然由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素,但是我国目前创业环境的确存在较大缺陷比如社会保障不足使得绝大部分学生创业都有后顾之忧、政府提供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绝大部分大学生都不会选择创业等,因此必须加快构建良好的创业环境,政府应当尽快出台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和构造良好便利的创业环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制约大学生顺利进入分工体系的另外一个因素是职业间的不合理差异,这种差异使得原本能够很快进入分工体系就业的大学生群体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形成偏好,导致大学生群体难以就业,因此必须应该尽快消除某些职业的不合理收益从而能够尽快消除大学生群体由于对某些职业形成的固执偏好而难以进入分工体系就业的现象。
(二)与分工体系匹配方面。
大学生群体的匹配程度不及农民工群体,前文已经指出这种不匹配是由分工体系因素、高等教育因素以及大学生群体自身因素所导致的。因此提高大学生群体与分工体系间的匹配程度也应该从这三方面入手。
1.分工体系因素
分工体系层次:对于分工体系的“产行业”层次而言,首先必须加快“产行业”结构比例的调整,加快行业的发展速度,提高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中的比重。值得注意的是,行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提升意味着产业在国民经济系统中的比例下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产业在国民经济系统中不重要,恰恰相反,在通过加速推动行业发展来调整“产行业”结构比例的同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同样重要,淘汰落后的、低附加值、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发展先进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低能耗的产业不仅是增强产业的竞争力和提高其在国民经济系统地位的根本举措,同样也是分工体系“产行业”结构调整的必备过程。另外还必须注意分工体系分工过程对于吸纳大学生群体就业的作用,构建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条件,积极鼓励相关新型“产行业”的发展,为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提供空间。
企业层次:前文已经指出,规模效应会使得企业在规模增大的同时减少雇佣的劳动力人数,大中小企业数量结构合理是保证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重要原因。而在我国目前企业结构中,国有企业不仅规模庞大,数量过多,严重挤压了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从而最终影响了大学生群体就业的预期和实际选择行为,更重要的是由于部分国有企业不是依靠技术创新来获取能分工体系中的地位,而是依靠行政权力获取的市场垄断地位,这种垄断地位使得国有企业不仅缺乏创新的动力从而影响分工体系的分工过程,同时由于垄断地位的存在,这批规模庞大的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并不完全是按照能力雇佣劳动力,而是存在关系户现象,这又从侧面加大大学生群体就业的难度。基于这种现象,本文认为除了保证与国民安全有关的国企或央企在分工体系中存在以外,绝大部分与民争利的国企应该尽快进行改革或退出市场,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让小企业具备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另外,政府部门仍需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企业创立程序,减轻企业运行负担,为企业发挥其就业重要载体的功能打下基础。
职业层次:对于分工体系的职业层次而言,职业间存在的地位高低、工资不合理差异、职业保障的不同不仅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同样也是损害大部分劳动力合法权益的现象。因此加快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消除不同职业之间收入水平、保障水平存在的巨大差距是消灭职业歧视的前提。只有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和保障水平被消除了,社会对不同职业的歧视才会消除,大学生群体才能够顺利的分散进入分工体系而不是形成固定偏好后纷纷涌向分工体系的某个部分导致就业困难。
2.高等教育因素
对于高等教育方面而言,加快高等教育改革,调整专业设置,改变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职业能力和素质是解决大学生与分工体系不匹配的根本举措。[12]高等教育要面向市场,深化教育改革,对高校学科建设及专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树立新的质量观,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灵活专业方向的要求,不断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坚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坚持产教结合,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另外,还必须加强高校和政府的联系,解决信息不对称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收集企业用人标准、企业状况,按要求培养学生。政府也应多到企业、学校中去,加强与企业、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合作,制订科学、先进、全面的就业政策。
3.大学生自身群体因素
对于大学生自身群体而言,必须通过做好以下三点提高与现有分工体系的匹配程度和保持在分工体系中的发展动力。首先,大学生在校必须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加强心理素质、生活素质、专业素质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这是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和与分工体系匹配程度的决定性因素;其次,大学生群体必须加强学习,尽快形成合理的就业观,转变传统的就业观点,适当降低就业期望,树立符合时代潮流的就业观念;最后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要密切关注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的发展前景,了解社会用人单位的选才要求和用人标准,并以此为要求找出自身不足并制定职业规划来完善和提升自身。
(三)在分工体系中活动幅度方面
由于从事职业的特点所限,大学生群体在分工体系中的流动能力先天性的低于农民工群体的流动能力,但是另一些限制大学生在分工体系中流动能力的因素如户口制度,养老保障的统一制度则是可以通过相关措施得以改变的。具体可以从如下三方面采取措施:第一,政府应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这种改革的重点并不在于获取户口的难易程度,而应当在于逐步减少或者消除户口所附带的其余利益;第二,构建全国统一性的社会保障账户体系和职业管理体系,免除大学生进行地域流动的后顾之忧;第三,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提高欠发达区域的吸引力,从而从侧面加速大学生群体的流动速度。
(四)在分工体系中作用效度方面
导致大学生群体就业难和工资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大学生群体难以在分工体系中发挥其原本应该发挥的作用。政府通过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严厉打击盗版行为以及加大对创新活动的扶持力度固然极为重要,但是在高校形成良好的学术环境才是保证分工体系的分工过程顺利进行的根本原因。作为教学和研究机构,高校应该是推动分工体系分工过程的根本动力。然而一方面我国高校目前尚带有行政级别,行政化的管理理念和制度模式十分浓厚,这种管理模式导致高等教育的本质特性和独立意识逐渐丧失,也导致高校出现“科研行政化”、“科研经费官僚化”、“学术腐败”等一系列后果,极大地损害了高校作为创新活动生力军的作用,影响了分工体系分工过程的进行。[13]同时大学生群体在这种环境背景下,也很难为其将来在分工体系的质变过程中发挥作用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应该加快高校去行政化速度,加强学术标准建设和学术腐败的治理,真正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大学生群体使其能够真正为分工体系的分工过程产生作用是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根本措施。
[1]黄卫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5)。
[2]赵立卫:《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研究十年回顾:2003-2013——基于CNKI核心期刊文献的分析》,载《现代大学教育》,2013(4)。
[3]辜胜阻、李华:《以“用工荒”为契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载《中国人口科学》,2011(4)。
[4]李宝芳:《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浅议》,载《未来与发展》,2011(3)。
[5]杨小凯:《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陈军昌:《非线性产业或经济系统的演化、创新与分析》,江西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7]亚当•斯密:《国民则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8]盛洪:《分工与交易—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非专业化问题的应用分析》,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
[9]李彬:《中国产业结构转换与大学生就业关联性研究》,载《中国人口科学》,2009(7)。
[10]韩琪:《2007中国国有企业究竟应定位在哪些行业?》,载《中国经济时报》,2007-04-05。
[11]谭庆刚:《制度性失业与中国大学生就业难》,载《人口与经济》,2011(1)。
[12]王霆、曾湘泉:《提升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载《人口与经济》,2009(4)。
[13]王新、冯玉:《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分析》,载《人口学刊》,2010(3)。
CollegeStudentsandMigrantWorkersEmploymentParadox-DivisionofLaborSystemPerspective
CAI Zhibing
Different treatment of migrant workers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job market is a strange phenomenon o fChina's labor market. In this paper,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qualit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explanations and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of existing research and explanation,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ory,we construct a new theoretical framework-division of labor system framework,attempting to various includ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ory of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ability quality college students and using the framework to further pointed out that the entrance to the division of labor system, the matching degree, activities in the division of labor system, impact in the division of labor system are the root cause of the low paradox.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we put forward the proposal on how to change this paradox.
job market,the paradox of employment,division of labor system,research framework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