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丽娜尔·吐尔地 朱成斌
肺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对于本病的治疗方法中放疗是应较多且效果较受肯定的治疗方法,而不同的放疗方式不仅仅效果差异较大,且安全性也存在一定差异,而随着临床对疾病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要求的提升,对于放疗方式的选取要求也不断提升[1]。三维适形放疗是近年来应用率较高的放疗方式,其相关研究虽不少见,但是研究差异较大的现状提示我们需对此方面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中我们即就三维适形放疗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进行观察,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选取2011年8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放疗组)35例和观察组(三维适形放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33~74岁,平均年龄(51.4±5.8)岁,临床分期:Ⅰ~Ⅱ期15例,Ⅲ~Ⅳ期20例;其中鳞癌21例,腺癌14例;病灶部位:中下叶20例,上叶15例。观察组35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1.5±5.6)岁,临床分期:Ⅰ~Ⅱ期15例,Ⅲ~Ⅳ期20例;其中鳞癌20例,腺癌15例;病灶部位:中下叶20例,上叶1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病灶部位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放疗方式治疗,首先采用前后对穿野照射的方式进行治疗,达到40 Gy的照射剂量后,再改为斜野照射继续治疗,总剂量达60~76 Gy,1次/天,每次1.5~2.0 Gy,5次/周。观察组则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进行治疗,首先采用热塑体模将体位进行固定,CT按照5 mm层距扫描,根据扫描层距进行三维立体重建,从4~6个照射野分别进行治疗,每次1.8~2.0 Gy,1次/天,5次/周,总剂量达60~76 Gy。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放疗后不同时间放射性肺炎总发生率及治疗前后FACT-L量表评分。
临床疗效按WHO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进行评估,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及进展,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为总有效[2]。FACT-L量表是评估肺癌患者生存状态的有效量表,其对患者的5个方面进行评估,主要涉及日常活动、社交、情绪、活动能力及其他相关因素,社交及活动能力分值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其他方面分值越低表示生存质量越好[3]。
应用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观察组Ⅰ~Ⅱ期和Ⅲ~Ⅳ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且观察组所有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例,%)
*为与对照组比较,P<0.05。
观察组放疗后1.5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放射性肺炎总发生率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放疗后不同时间放射性肺炎总发生率比较(例,%)
*为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ACT-L量表5个方面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治疗后1周、4周及8周时观察组在日常活动、情绪和其他因素方面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
肺癌在我国高居各类恶性肿瘤之首,且其发病率增长快速,死亡率也较高,另外本病的病因上不完全明确,影响因素可能较多[4]。另外,本病的治疗与诊断方面的研究尤其多,其治疗方法较多,化疗及放疗均是常用治疗效果。放疗在本病治疗中的研究较为多见,且随着三维适形放疗的发展完善,其在本病中的研究不断增多[5-6]。其在通过CT图像重建三维的肿瘤结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ACT-L量表评分比较/分
*为与对照组比较,P<0.05。
构,然后根据这方面的评估结果设置照射野,从而使病灶接受到较佳的放射治疗的同时,尽量降低对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量,因此认为其对于病灶的治疗效果更好的同时也提升了安全性。近年来临床中对于本病的治疗研究较多[7],其中对于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肺癌的效果不断得到肯定,但是研究结果间的差异仍十分突出[8],因此认为对于此方面的研究探讨仍十分必要。
本文中我们就三维适形放疗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进行观察研究,并与进行常规放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三维适形放疗在提升不同分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均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同时患者放疗后不同时间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也明显更低,同时患者的生存质量也表现出更佳的状态,说明三维适形放疗的综合应用效果较好,综合应用价值较高。分析原因,我们认为均与三维适形放疗对于肿瘤的放射治疗定位更为准确有关,同时其多方向的照射治疗保证了对病灶的全面干预[9],且此方面也控制了对周围组织的不良影响,因此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即得到有效控制[10],而放射性肺炎作为本类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对其的控制效果即十分突出,即其安全性较高。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三维适形放疗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发挥着积极的临床作用。
[1] 周诚忠,夏海波,夏炎春,等.PET-CT模拟定位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1):2067-2069.
[2] 苏胜发,卢 冰,欧阳伟炜,等.基于全身化疗基础上胸部三维放疗对Ⅳ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影响〔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3,26(4):196-200.
[3] 劳小芳.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同步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J〕.实用癌症杂志,2013,28(4):423-426.
[4] 李 涛,田 军,余霓雯,等.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7):699-701.
[5] 朱旭勇.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5):80-81.
[6] Nichols EM,Feigenberg SJ,Marter K,et al.Preoperative radiation therapy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patient eligibility for accelerated partial breast irradiation using 3D-conformal radiotherapy〔J〕.Am J Clin Oncol,2013,36(3):232-238.
[7] Lopez Guerra JL,Gomez DR,Zhuang Y,et al.Changes in pulmonary function after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or proton beam therapy for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12,83(4):537-543.
[8] 冯 庆,黄瑞文,梁文胜,等.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2):1722-1724.
[9] 戴科军,罗居东.三维适形放射与常规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02-2903.
[10] 刘叶果.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3,41(4):418-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