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圈竞争力提升实证分析

2014-09-12 01:12曾艳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24期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竞争力重庆

曾艳

内容摘要:本文以重庆市五大商圈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就商圈竞争力提升提出政策性建议:明确各商圈定位,打造核心竞争力;加强商圈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业配套服务功能;提升商圈业态水平,实现各商圈特色差异化发展;整合行政资源,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培育现代商贸人才,鼓励商贸领域创业。

关键词:城市商圈 竞争力 重庆 主成分分析 SPSS软件

城市商圈和商圈竞争力

城市商圈是经济发展和城市文明聚焦的产物。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打造城市商圈是城市管理者和经营者必须全盘考虑的发展战略,是城市运营的必要要素之一。商圈承担着城市或者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同时也是城市经济或者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之一。对内,商圈起着集聚该区域财富的作用;对外,还对周边商业繁荣起到辐射作用,是城市经济或者城市区域经济发达与否的具体表现。

商圈竞争力是城市商圈综合实力的一种体现,国内外常用的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有因子分析法、内含解析法、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吴忠才,2009)。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该方法是由霍特林(Hotelling)于1933年首先提出的。在主成分分析适用的场合,用较少的主成分就可以得到原始变量较多的信息量。以各个主成分为分量,就得到一个更低维的随机向量;因此,通过主成分既可以降低数据“维数”,又保留了原数据的大部分信息。主成分分析在社会经济研究领域应用相当广泛。笔者以重庆市五大商圈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就商圈竞争力提升提出政策性建议。

重庆五大商圈基本情况

重庆两江环抱,交通便利,是西南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长江上游最具活力的商贸中心。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已初步建立起面向全国、联动长江、辐射西南、层次清晰、结构紧密,由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发展的消费品市场体系。改革开放特别是成为直辖市以来,重庆市着力强化商业设施建设规划,以主城区为突破口,打造城市中心商圈,大力发展商圈经济,发挥主城区的窗口作用,商业档次不断提升,购物消费环境快速改善,形成了以解放碑为龙头,以江北观音桥、沙坪坝三峡广场、南坪步行街、九龙坡杨家坪步行街为辅的五大商圈。

解放碑商圈位于重庆市中心区—渝中区,是全市经济、金融、信息、商贸中心。观音桥商圈位于重庆渝中半岛和北部地区的几何中心,是江北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南坪商圈位于重庆市南部,是南岸区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沙坪坝三峡广场商圈位于重庆市西部,是距母城渝中区较远的一个主城区—沙坪坝区的中心,周边具有教育资源优势。杨家坪商圈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是连接南岸、渝中、沙坪坝、大渡口的重要交通通道。笔者采集的重庆五大商圈地理范围及占地面积情况如表1所示。

重庆五大商圈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一)商圈竞争力评价指标确定

笔者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参考政府对商圈商贸水平的评价指标,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提出较能反映商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商圈占地面积、网点总量、5000平方米以上网点数量、商业设施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网点面积、平时日均人流、周末日均人流、节假日日均人流、商品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二)统计数据及公共因子提取

为了对重庆市五大商圈竞争力进行评价,笔者对商圈商贸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以《重庆统计年鉴2010》和《重庆市“十二五”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提取和处理,考虑到各评价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采取主成分分析法,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重庆五大商圈竞争力进行比较及评价。表2是提取和整理的数据的汇总资料,基本能反映2010年重庆五大商圈的发展情况。

将表2的数据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表3所示的“特征根与方差贡献表”及表4所示的“旋转前因子载荷阵”(朱建平等,2013)。从表3可以看出,前2个因子已经可以解释86.6%的方差,因此可提取前2个因子作为公共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近90%。

从表4可知,占地面积、网点总量、5000平方米以上网点数量、商业设施总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网点面积、平时日均人流、周末日均人流、节假日日均人流、商品销售总额在主成分1上有较高载荷,说明主成分1基本能反映上述指标的信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主成分2有较高载荷,说明主成分2基本能反映这个指标。所以可以提取2个新变量(主成分)代替原来的10个变量。

(三)利用因子分析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

将表4旋转前因子载荷阵中的2个变量命名为a1、a2,并把相应数据输入SPSS19.0,通过“t1=a1/SQRT(5.562)”,计算出以t1为变量名的第一特征向量,依此类推,可以得到t2为变量名的第二特征向量,具体特征向量矩阵如表5所示。

在SPSS19.0统计软件中,把表2中的原始变量数据标准化,再将特征向量与原始变量标准化后的数据相乘,就可得出主成分表达式。主成分的表达式如下所示:

t1=0.37zx1+0.29zx2+0.31zx3+

0.31zx4+0.40zx5+0.33zx6+0.32zx7+

0.28zx8+0.28zx9+0.24zx10

t2=-0.15zx1-0.34zx2-0.38zx3-

0.14zx4-0.01zx5+0.23zx6+0.28zx7+

0.44zx8-0.33zx9+0.51zx10

根据主成分表达式利用统计软件计算出重庆五大商圈2个主成分数据,如表6所示。

(四)计算综合得分

为综合评价重庆市五大商圈竞争力水平,需对上述五大商圈计算综合得分,由于前2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86.6%,代表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因此可用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计算综合得分,重庆五大商圈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为:endprint

Y=63.316%*y1+23.284%*y2

表7显示了重庆市五大商圈竞争力的综合得分结果,并据此进行了排序。

根据五大商圈综合得分及排名,可划分为4个层次。将综合得分为正值即高于平均分的地区列为具有竞争力,综合得分为负值即低于平均分的地区列为较差竞争力和缺乏竞争力。具有竞争力的城区再分为2个层次(见表8)。

重庆五大商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各商圈定位不清晰,业态趋同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商品结构重叠的现状已无法满足日益明显的个性化消费要求(石佳,2013)。而重庆五大商圈业态在经营形式、商品结构和服务方式上趋同,主体功能还不够清晰。如果各个商圈能依据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辐射范围内顾客的消费行为特征、商贸企业自身发展战略、商品本身特点等因素,形成一个比较明确的基本功能,让商圈内的业态结构搭配达到最优状态,就能体现各商圈的特色和优势。

(二)解放碑主商圈商业过度饱和,拓展范围有限

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堪称重庆城市地标的解放碑主商圈在综合竞争力排名仅居第二,究其原因主要是该商圈拓展范围有限及商业过度饱和。以主城区200平方公里面积计算,目前主城区常住人口人均商业面积0.8-1m2左右,而每1平方公里商业营业面积密度为2万-2.5万m2,其中渝中区最高,达到6.77万m2。解放碑商圈核心区域仅有0.92平方公里的面积,却聚集了大量的商家,临街租金每月每平方200-3000元,无空置物业,商业过度饱和,区域内集中了大量的写字楼、百货公司、零售企业、金融机构等,单位经济效益呈下降趋势(石佳,2013)。

(三)四大副商圈的功能尚待完善,商圈极化作用不明显

相比之下,副商圈内的百货商场和大型超市较为集中,但是金融、证券、保险、法律、会计等商务服务和中介服务功能开发不够,业态单一。除观音桥商圈外,其他三个商圈的聚集功能不明显,商贸产业化、集团化程度低,知名商贸集团过少;知名品牌、特色品牌有待创建或提升;特色街区、商贸综合体相对分散,交通不便;商业调控手段缺乏系统性,市场监管不完善。

(四)现代商贸人才短缺,形成制约发展的瓶颈

商圈之间的竞争,离不开人才的竞争。目前商贸、物流、管理类人才是我国当下最短缺的人才之一。而城市商圈不仅仅是资金密集,而且还是技术密集。其技术密集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城市商圈不是单纯的经营项目,还结合了商业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管理、资本运作等综合的管理。由于城市商圈的经营尚属新生业态,在尖端的高层管理者和低层具体执行层面都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尤其在中间层次的职业经理人的环节上,人才缺口非常大。

提升重庆五大商圈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一)明确各商圈定位,打造核心竞争力

所谓商圈定位,是指城市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或商业经营者对商圈的人口结构、人群特征、消费习惯、客流量、地理环境、商圈业种、产业结构、交通状况、城市规划、商业氛围等因素进行实地调查,对提高商圈购买力、商圈辐射力、商圈吸引力、商圈竞争程度、商圈发展预期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估,为明确某商圈业态特征,树立更加鲜明的商圈个性形象和为招商引资提供全面策划。

重庆五大商圈可以根据发展的状况,在原有基础上树立更加鲜明的特色和定位。解放碑商圈一直是重庆的代表性主商圈,虽然拓展空间不大,但可以着力打造高端形象,成为国际顶级品牌的西南发布地、高端奢侈品经营地和发展金融业和顶级服务业。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观音桥商圈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发展潜力很大,可以打造成商业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居住的中心,成为“重庆名片、城市客厅、市民乐园、消费天堂”。南坪商圈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三,可以打造成“娱乐、休闲、会展、旅游于一体的南部商业中心”。杨家坪商圈和三峡广场商圈在五大商圈中属于缺乏竞争力的层次,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杨家坪商圈利用交通枢纽的优势,可以发展捷运商业,打造成主城南部区域性综合商业中心;三峡广场商圈依托周边教育优势,可以发展成消费性商业、文化商业和学生运动商品消费的中心。

(二)加强商圈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业配套服务功能

加强各商圈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畅通商圈、舒适商圈、品质商圈、靓洁商圈”。推进各商圈交通枢纽工程、隧道、立交、轻轨工程、CBD机场快速通道、广场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商业开发改建,加快商业配套设施建设及大型商业项目建设。

完善商业配套服务功能,根据国内外CBD发展经验,CBD建设发展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法律、会计等高端商务服务需求。因此各大商圈必须因势利导,大量引进律师、会计师和商务咨询师,大力发展商务服务机构,满足公司层面的商务服务需求。提升都市商务休闲功能,打造商务休闲产业带。发展特色私人服务机构,引进大量私人医生及康复机构;引进若干家具有专业水准的健身俱乐部;引进经过专业化培训的心理咨询师;引进国际知名培训机构等。

(三)提升商圈业态水平,实现各商圈特色差异化发展

突出各商圈功能特色,以品牌带动、业态错位、功能互补,实现重庆五大商圈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大力实施“名街、名店、名品”工程,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商业、商品品牌,开设大批品牌旗舰店、专业店,开展品牌文化宣传,推广品牌优质服务,发挥名店名品聚集带动效益,提升商圈商业品质。鼓励发展各类连锁经营、特许经营,提高商贸流通业现化化水平。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在各商圈产业规划上突出特色,在招商引资上加大力度,在服务环境上更加优化,使各商圈高新技术产业、大型批发市场、水岸景观经济、时尚购物、商务经济、旅游度假、生态休闲等有序发展,各商圈形成有看点、有靓点、有特色的高层次商圈。

(四)整合行政资源,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整合各区行政资源,充分发挥商圈管委会的城市管理、商贸发展、综合协调服务等职能,实行商圈行政、环卫、园林、绿化、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一体化管理。扩大商圈城市开放商业空间,采取地面、架空、地下互通互联,有机整合商圈各大步行街系统,整合停车资源,实行消费停车优惠,强化道路交通管理,完善交通诱导系统建设。对商圈的各大商业步行街从商业消费动线、园林绿化、建筑物立面控制、公共空间及配套设施营造、信息发布与灯饰系统、户外广告与店面展示等方面进行综合整治,全面优化商圈秩序,提升商圈魅力。

(五)培育现代商贸人才,鼓励商贸领域创业

商圈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落实在人才的竞争。培育现代商贸人才,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人才招聘制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加大对高层次、高技能、通晓国际通行规则,熟悉现代管理的商贸高级人才的引进力度,重点吸引职业经理、信息技术、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高级职业技能、旅游服务等高素质的紧缺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其次,要加大现代商贸业企业家培育和引进力度,重点在商务 、物流、创意设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带头作用的企业家、实业家;最后,实施积极的创业政策,改善创业环境,鼓励更多的人进入商贸领域创业。

综上,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商圈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系统的规划使城市内各商圈难以形成自身特色,同质化竞争造成的内耗影响了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因此,类似于重庆情况的城市商圈发展,笔者建议可以采取以下举措:明确各商圈定位,打造核心竞争力;加强商圈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业配套服务功能;提升商圈业态水平,实现各商圈特色差异化发展;整合行政资源,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培育现代商贸人才,鼓励商贸领域创业。

参考文献:

1.吴忠才.基于要素构成的城市商圈及竞争力实证分析[D].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中国社科院课题组.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8(3)

3.重庆统计局.2010年重庆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4.朱建平,方匡南,章贵军.SPSS统计分析与应用[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5.石佳.基于重庆主城区商圈发展问题的实证分析[J].西江月,2013(1)

6.胡新,赵颖.城市副中心商圈定位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3(6)endprint

Y=63.316%*y1+23.284%*y2

表7显示了重庆市五大商圈竞争力的综合得分结果,并据此进行了排序。

根据五大商圈综合得分及排名,可划分为4个层次。将综合得分为正值即高于平均分的地区列为具有竞争力,综合得分为负值即低于平均分的地区列为较差竞争力和缺乏竞争力。具有竞争力的城区再分为2个层次(见表8)。

重庆五大商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各商圈定位不清晰,业态趋同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商品结构重叠的现状已无法满足日益明显的个性化消费要求(石佳,2013)。而重庆五大商圈业态在经营形式、商品结构和服务方式上趋同,主体功能还不够清晰。如果各个商圈能依据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辐射范围内顾客的消费行为特征、商贸企业自身发展战略、商品本身特点等因素,形成一个比较明确的基本功能,让商圈内的业态结构搭配达到最优状态,就能体现各商圈的特色和优势。

(二)解放碑主商圈商业过度饱和,拓展范围有限

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堪称重庆城市地标的解放碑主商圈在综合竞争力排名仅居第二,究其原因主要是该商圈拓展范围有限及商业过度饱和。以主城区200平方公里面积计算,目前主城区常住人口人均商业面积0.8-1m2左右,而每1平方公里商业营业面积密度为2万-2.5万m2,其中渝中区最高,达到6.77万m2。解放碑商圈核心区域仅有0.92平方公里的面积,却聚集了大量的商家,临街租金每月每平方200-3000元,无空置物业,商业过度饱和,区域内集中了大量的写字楼、百货公司、零售企业、金融机构等,单位经济效益呈下降趋势(石佳,2013)。

(三)四大副商圈的功能尚待完善,商圈极化作用不明显

相比之下,副商圈内的百货商场和大型超市较为集中,但是金融、证券、保险、法律、会计等商务服务和中介服务功能开发不够,业态单一。除观音桥商圈外,其他三个商圈的聚集功能不明显,商贸产业化、集团化程度低,知名商贸集团过少;知名品牌、特色品牌有待创建或提升;特色街区、商贸综合体相对分散,交通不便;商业调控手段缺乏系统性,市场监管不完善。

(四)现代商贸人才短缺,形成制约发展的瓶颈

商圈之间的竞争,离不开人才的竞争。目前商贸、物流、管理类人才是我国当下最短缺的人才之一。而城市商圈不仅仅是资金密集,而且还是技术密集。其技术密集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城市商圈不是单纯的经营项目,还结合了商业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管理、资本运作等综合的管理。由于城市商圈的经营尚属新生业态,在尖端的高层管理者和低层具体执行层面都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尤其在中间层次的职业经理人的环节上,人才缺口非常大。

提升重庆五大商圈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一)明确各商圈定位,打造核心竞争力

所谓商圈定位,是指城市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或商业经营者对商圈的人口结构、人群特征、消费习惯、客流量、地理环境、商圈业种、产业结构、交通状况、城市规划、商业氛围等因素进行实地调查,对提高商圈购买力、商圈辐射力、商圈吸引力、商圈竞争程度、商圈发展预期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估,为明确某商圈业态特征,树立更加鲜明的商圈个性形象和为招商引资提供全面策划。

重庆五大商圈可以根据发展的状况,在原有基础上树立更加鲜明的特色和定位。解放碑商圈一直是重庆的代表性主商圈,虽然拓展空间不大,但可以着力打造高端形象,成为国际顶级品牌的西南发布地、高端奢侈品经营地和发展金融业和顶级服务业。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观音桥商圈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发展潜力很大,可以打造成商业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居住的中心,成为“重庆名片、城市客厅、市民乐园、消费天堂”。南坪商圈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三,可以打造成“娱乐、休闲、会展、旅游于一体的南部商业中心”。杨家坪商圈和三峡广场商圈在五大商圈中属于缺乏竞争力的层次,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杨家坪商圈利用交通枢纽的优势,可以发展捷运商业,打造成主城南部区域性综合商业中心;三峡广场商圈依托周边教育优势,可以发展成消费性商业、文化商业和学生运动商品消费的中心。

(二)加强商圈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业配套服务功能

加强各商圈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畅通商圈、舒适商圈、品质商圈、靓洁商圈”。推进各商圈交通枢纽工程、隧道、立交、轻轨工程、CBD机场快速通道、广场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商业开发改建,加快商业配套设施建设及大型商业项目建设。

完善商业配套服务功能,根据国内外CBD发展经验,CBD建设发展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法律、会计等高端商务服务需求。因此各大商圈必须因势利导,大量引进律师、会计师和商务咨询师,大力发展商务服务机构,满足公司层面的商务服务需求。提升都市商务休闲功能,打造商务休闲产业带。发展特色私人服务机构,引进大量私人医生及康复机构;引进若干家具有专业水准的健身俱乐部;引进经过专业化培训的心理咨询师;引进国际知名培训机构等。

(三)提升商圈业态水平,实现各商圈特色差异化发展

突出各商圈功能特色,以品牌带动、业态错位、功能互补,实现重庆五大商圈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大力实施“名街、名店、名品”工程,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商业、商品品牌,开设大批品牌旗舰店、专业店,开展品牌文化宣传,推广品牌优质服务,发挥名店名品聚集带动效益,提升商圈商业品质。鼓励发展各类连锁经营、特许经营,提高商贸流通业现化化水平。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在各商圈产业规划上突出特色,在招商引资上加大力度,在服务环境上更加优化,使各商圈高新技术产业、大型批发市场、水岸景观经济、时尚购物、商务经济、旅游度假、生态休闲等有序发展,各商圈形成有看点、有靓点、有特色的高层次商圈。

(四)整合行政资源,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整合各区行政资源,充分发挥商圈管委会的城市管理、商贸发展、综合协调服务等职能,实行商圈行政、环卫、园林、绿化、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一体化管理。扩大商圈城市开放商业空间,采取地面、架空、地下互通互联,有机整合商圈各大步行街系统,整合停车资源,实行消费停车优惠,强化道路交通管理,完善交通诱导系统建设。对商圈的各大商业步行街从商业消费动线、园林绿化、建筑物立面控制、公共空间及配套设施营造、信息发布与灯饰系统、户外广告与店面展示等方面进行综合整治,全面优化商圈秩序,提升商圈魅力。

(五)培育现代商贸人才,鼓励商贸领域创业

商圈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落实在人才的竞争。培育现代商贸人才,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人才招聘制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加大对高层次、高技能、通晓国际通行规则,熟悉现代管理的商贸高级人才的引进力度,重点吸引职业经理、信息技术、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高级职业技能、旅游服务等高素质的紧缺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其次,要加大现代商贸业企业家培育和引进力度,重点在商务 、物流、创意设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带头作用的企业家、实业家;最后,实施积极的创业政策,改善创业环境,鼓励更多的人进入商贸领域创业。

综上,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商圈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系统的规划使城市内各商圈难以形成自身特色,同质化竞争造成的内耗影响了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因此,类似于重庆情况的城市商圈发展,笔者建议可以采取以下举措:明确各商圈定位,打造核心竞争力;加强商圈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业配套服务功能;提升商圈业态水平,实现各商圈特色差异化发展;整合行政资源,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培育现代商贸人才,鼓励商贸领域创业。

参考文献:

1.吴忠才.基于要素构成的城市商圈及竞争力实证分析[D].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中国社科院课题组.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8(3)

3.重庆统计局.2010年重庆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4.朱建平,方匡南,章贵军.SPSS统计分析与应用[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5.石佳.基于重庆主城区商圈发展问题的实证分析[J].西江月,2013(1)

6.胡新,赵颖.城市副中心商圈定位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3(6)endprint

Y=63.316%*y1+23.284%*y2

表7显示了重庆市五大商圈竞争力的综合得分结果,并据此进行了排序。

根据五大商圈综合得分及排名,可划分为4个层次。将综合得分为正值即高于平均分的地区列为具有竞争力,综合得分为负值即低于平均分的地区列为较差竞争力和缺乏竞争力。具有竞争力的城区再分为2个层次(见表8)。

重庆五大商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各商圈定位不清晰,业态趋同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商品结构重叠的现状已无法满足日益明显的个性化消费要求(石佳,2013)。而重庆五大商圈业态在经营形式、商品结构和服务方式上趋同,主体功能还不够清晰。如果各个商圈能依据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辐射范围内顾客的消费行为特征、商贸企业自身发展战略、商品本身特点等因素,形成一个比较明确的基本功能,让商圈内的业态结构搭配达到最优状态,就能体现各商圈的特色和优势。

(二)解放碑主商圈商业过度饱和,拓展范围有限

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堪称重庆城市地标的解放碑主商圈在综合竞争力排名仅居第二,究其原因主要是该商圈拓展范围有限及商业过度饱和。以主城区200平方公里面积计算,目前主城区常住人口人均商业面积0.8-1m2左右,而每1平方公里商业营业面积密度为2万-2.5万m2,其中渝中区最高,达到6.77万m2。解放碑商圈核心区域仅有0.92平方公里的面积,却聚集了大量的商家,临街租金每月每平方200-3000元,无空置物业,商业过度饱和,区域内集中了大量的写字楼、百货公司、零售企业、金融机构等,单位经济效益呈下降趋势(石佳,2013)。

(三)四大副商圈的功能尚待完善,商圈极化作用不明显

相比之下,副商圈内的百货商场和大型超市较为集中,但是金融、证券、保险、法律、会计等商务服务和中介服务功能开发不够,业态单一。除观音桥商圈外,其他三个商圈的聚集功能不明显,商贸产业化、集团化程度低,知名商贸集团过少;知名品牌、特色品牌有待创建或提升;特色街区、商贸综合体相对分散,交通不便;商业调控手段缺乏系统性,市场监管不完善。

(四)现代商贸人才短缺,形成制约发展的瓶颈

商圈之间的竞争,离不开人才的竞争。目前商贸、物流、管理类人才是我国当下最短缺的人才之一。而城市商圈不仅仅是资金密集,而且还是技术密集。其技术密集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城市商圈不是单纯的经营项目,还结合了商业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管理、资本运作等综合的管理。由于城市商圈的经营尚属新生业态,在尖端的高层管理者和低层具体执行层面都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尤其在中间层次的职业经理人的环节上,人才缺口非常大。

提升重庆五大商圈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一)明确各商圈定位,打造核心竞争力

所谓商圈定位,是指城市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或商业经营者对商圈的人口结构、人群特征、消费习惯、客流量、地理环境、商圈业种、产业结构、交通状况、城市规划、商业氛围等因素进行实地调查,对提高商圈购买力、商圈辐射力、商圈吸引力、商圈竞争程度、商圈发展预期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估,为明确某商圈业态特征,树立更加鲜明的商圈个性形象和为招商引资提供全面策划。

重庆五大商圈可以根据发展的状况,在原有基础上树立更加鲜明的特色和定位。解放碑商圈一直是重庆的代表性主商圈,虽然拓展空间不大,但可以着力打造高端形象,成为国际顶级品牌的西南发布地、高端奢侈品经营地和发展金融业和顶级服务业。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观音桥商圈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发展潜力很大,可以打造成商业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居住的中心,成为“重庆名片、城市客厅、市民乐园、消费天堂”。南坪商圈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三,可以打造成“娱乐、休闲、会展、旅游于一体的南部商业中心”。杨家坪商圈和三峡广场商圈在五大商圈中属于缺乏竞争力的层次,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杨家坪商圈利用交通枢纽的优势,可以发展捷运商业,打造成主城南部区域性综合商业中心;三峡广场商圈依托周边教育优势,可以发展成消费性商业、文化商业和学生运动商品消费的中心。

(二)加强商圈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业配套服务功能

加强各商圈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畅通商圈、舒适商圈、品质商圈、靓洁商圈”。推进各商圈交通枢纽工程、隧道、立交、轻轨工程、CBD机场快速通道、广场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商业开发改建,加快商业配套设施建设及大型商业项目建设。

完善商业配套服务功能,根据国内外CBD发展经验,CBD建设发展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法律、会计等高端商务服务需求。因此各大商圈必须因势利导,大量引进律师、会计师和商务咨询师,大力发展商务服务机构,满足公司层面的商务服务需求。提升都市商务休闲功能,打造商务休闲产业带。发展特色私人服务机构,引进大量私人医生及康复机构;引进若干家具有专业水准的健身俱乐部;引进经过专业化培训的心理咨询师;引进国际知名培训机构等。

(三)提升商圈业态水平,实现各商圈特色差异化发展

突出各商圈功能特色,以品牌带动、业态错位、功能互补,实现重庆五大商圈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大力实施“名街、名店、名品”工程,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商业、商品品牌,开设大批品牌旗舰店、专业店,开展品牌文化宣传,推广品牌优质服务,发挥名店名品聚集带动效益,提升商圈商业品质。鼓励发展各类连锁经营、特许经营,提高商贸流通业现化化水平。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在各商圈产业规划上突出特色,在招商引资上加大力度,在服务环境上更加优化,使各商圈高新技术产业、大型批发市场、水岸景观经济、时尚购物、商务经济、旅游度假、生态休闲等有序发展,各商圈形成有看点、有靓点、有特色的高层次商圈。

(四)整合行政资源,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整合各区行政资源,充分发挥商圈管委会的城市管理、商贸发展、综合协调服务等职能,实行商圈行政、环卫、园林、绿化、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一体化管理。扩大商圈城市开放商业空间,采取地面、架空、地下互通互联,有机整合商圈各大步行街系统,整合停车资源,实行消费停车优惠,强化道路交通管理,完善交通诱导系统建设。对商圈的各大商业步行街从商业消费动线、园林绿化、建筑物立面控制、公共空间及配套设施营造、信息发布与灯饰系统、户外广告与店面展示等方面进行综合整治,全面优化商圈秩序,提升商圈魅力。

(五)培育现代商贸人才,鼓励商贸领域创业

商圈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落实在人才的竞争。培育现代商贸人才,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人才招聘制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加大对高层次、高技能、通晓国际通行规则,熟悉现代管理的商贸高级人才的引进力度,重点吸引职业经理、信息技术、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高级职业技能、旅游服务等高素质的紧缺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其次,要加大现代商贸业企业家培育和引进力度,重点在商务 、物流、创意设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带头作用的企业家、实业家;最后,实施积极的创业政策,改善创业环境,鼓励更多的人进入商贸领域创业。

综上,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商圈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系统的规划使城市内各商圈难以形成自身特色,同质化竞争造成的内耗影响了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因此,类似于重庆情况的城市商圈发展,笔者建议可以采取以下举措:明确各商圈定位,打造核心竞争力;加强商圈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业配套服务功能;提升商圈业态水平,实现各商圈特色差异化发展;整合行政资源,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培育现代商贸人才,鼓励商贸领域创业。

参考文献:

1.吴忠才.基于要素构成的城市商圈及竞争力实证分析[D].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中国社科院课题组.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8(3)

3.重庆统计局.2010年重庆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4.朱建平,方匡南,章贵军.SPSS统计分析与应用[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5.石佳.基于重庆主城区商圈发展问题的实证分析[J].西江月,2013(1)

6.胡新,赵颖.城市副中心商圈定位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3(6)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成分分析竞争力重庆
重庆客APP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在这里看重庆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江苏省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日本竞争力
SPSS在环境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