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

2014-09-12 07:09董玉霞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24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河北省对策

内容摘要: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那些为满足生产者的生产、商务等活动,保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发展和产业升级而在特定的市场中向生产者提供保障性服务的行业。本文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的基础上,对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河北省 对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劳动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单纯依靠原材料投入、人工增加和技术进步已不能满足生产性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已逐步成为新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为焕发经济新活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潜力。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

生产性服务业(Product Services)是指为了满足生产者的生产、商务等活动,保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发展和产业升级而在特定的市场中向生产者提供保障性服务的行业(王岩,2010)。生产性服务业依附于制造业,是与制造产业等工业部门具有直接相联关系的一个配套服务业,只为进行再生产的企业服务,并不向个人消费者提供服务。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说法,最早出现于1966年美国的经济学家H.Greenfield对服务业的分类当中,认为其是指对市场生产过程中的中间环节的投入,即用来为最终商品和服务生产活动服务的非原材料式的投入。后期在研究服务业的功能分类时,Browning和Singelmann指出金融、保险、法律工商服务、经济等行业就是生产性服务业。再后来又把会计、中介机构、银行、广告、市场研究与咨询等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行业纳入了生产性服务业当中。在国内我们通常把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统称为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一般服务业的特征外,还表现出与其他产业截然有别的特性,首先,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出表现为无形的“产业结构优化”,即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促进经济发展;其次,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企业生产进行的中间服务,而非最终服务,其最终体现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上;最后,生产性服务业为生产过程集聚了大量的人力和知识资本,成为现代产业重要的竞争力源泉(王静等,2012)。实践证明,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河北省经济取得了长足性发展,回顾经济增长变化趋势,生产性服务业对整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生产性服务业同时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年底,河北省服务业法人单位达到4.07万个,实现收入2875.21亿元,同比增长27.4%,增速提高了13个百分点(刘须奎等,2011)。其中,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现代物流,信息服务、计算机软件业所占比重和收入增长速度较快。

当前,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发展速度也比较快,但从整体上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区域大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总的来说,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还不容乐观:

(一)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低

对比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比例结构不难发现,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引擎,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非常高,一般达到60%以上,是经济增长中增速最快的行业。河北省是一个工业大省、农业大省,服务业发展缓慢,制约着整体经济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比较小,尚不足18%,相比国内外发达地区的30%-40%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彭晓静,2012)。

(二)内部层次结构水平低对生产制造业支撑力度不足

在生产性服务业中,不同的部门之间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是以金融保险、咨询、科研、商务等附加值比较高的部门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的。而目前河北省的生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是传统的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比较发达,而新兴的金融保险、咨询决策、科技研发、广告设计、商务服务等具有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明显不足,而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竞争力的公司少得可怜,与沿海地区有着较大差别,在对生产制造业产业升级转型的支撑保障方面明显力度不足,不能满足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城市化水平低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相对于全国而言,河北省的城市化水平比较低,造成了当前制造业集聚效应不明显,布局相对分散,从而进一步导致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足,导致其发展积极性不高,水平偏低。尽管近年来的城镇化水平在逐步加快,各种产业园区也已形成初步规模,但关于技术研发、经营管理、会计、法律、咨询、广告、人员培训等本应通过外包方式完成的生产性服务业关键环节仍在制造业内部自我消化完成,并没有推向市场由专门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完成,使得生产性服务业没有集聚的态势,难以对制造业的升级转型提供有效的支撑(胡振虎,2011)。

(四)缺乏合理的区域协调机制和产业组织模式

受我国行政区划的限制,各地方政府往往具有狭隘的地域经济观念,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面缺乏大局意识,区域协调机制和分工合作水平比较低,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在这一层面上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内各个城市之间没有沟通与协作,各种生产性服务企业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效率低下;二是受京津地区“虹吸效应”的影响,河北省在人才、技术的开发、保留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高端人才极度匮乏(王洪冉等,2013)。产业科学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产业组织模式。一个科学合理的产业组织模式具有竞争性标准、规模经济和不同时期不同特征的特点,并以政策为主要手段。发达国家的产业组织模式主要有政府推进型和政府规制型两种,分别以日本和美国为代表。其中政府推进型的产业组织模式,由政府作为主导,鼓励竞争和兼并,以规模经济来提高竞争优势;政府规制型产业组织模式,反对垄断,倡导一定程度上的竞争。两种模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在各自的领域都发挥了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但目前河北省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还没有成熟的产业组织模式,需要逐步进行完善。endprint

河北省生产服务业发展对策

当前河北省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环节,面对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诸多问题和制约,我们必须从多方努力,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动力,为生产制造业进行良好的服务,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任何产业、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宏观环境和产业政策的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同样需要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河北省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时,一方面,要根据不同产业的特点,分别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市场规范,并建立恰当的准入机制。严格规范诸如律师、会计、咨询等中介性服务企业的准入门槛,提高行业水准,避免无序竞争。降低金融保险、通信、物流服务等行业的进入门槛,实行市场竞争,打破行业垄断,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对那些亟待发展的生产性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其解决土地、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问题,发挥其服务、推动作用,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品牌建设

品牌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现代服务营销以品牌为基础,服务企业的差异化和竞争优势一般以品牌的差异化来体现。一个知名的品牌,往往能够消除顾客的顾虑,增加信任感,建立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良好关系,让顾客充分体验到服务的功能和价值,降低其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河北省在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品牌建设方面主要是培育优势特色品牌。河北省是生产制造大省,其毗邻京津,应该充分依托其地缘优势,建立服务外包基地,为本地区生产制造业服务。借助京津地区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密集的优势,在研发设计、广告咨询、商务会展和现代物流方面统筹规划,培养具有地方特色、自身实力雄厚、国际竞争力强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品牌,增强其影响力,以品牌带动企业发展。对中小型生产性服务企业采取诸如特许经营、贴牌、组牌等灵活多样的品牌策略,扩大其实力和影响力,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许亚平,2013)。

(三)加强生产性服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长远发展的动力根源,是企业取得市场竞争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能否成功、能走多远的问题。河北省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时候,应注重对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的开发和培育,对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机构单位进入服务领域或创办服务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建立和完善各种研发中心,实现企业的自主创新平台建设。结合河北省的实际情况,应在电子商务领域打开突破口,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进而推动生产制造业的发展,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

(四)强化京津冀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协作

河北省可以充分利用京津地区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先天优势,充分利用河北省的土地、自然资源、人工优势,打造京津科研成果孵化基地,以科技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借助京津地区知识密集的优势,开办各种培训班、教育研习班,为河北省进行人才培养和科技指导,储备大量的人才;鼓励地区间技术和人才的自由交流,推动河北省地区科研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升,为生产性服务业储备大量的技术和人才;建立京津生产性服务业高层对话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实行区域性生产服务业协作具体操作层面,可以在河北廊坊、秦皇岛、保定等地区建立服务外包示范区,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高技术含量的示范性生产性服务企业;鼓励企业开展跨国、跨地区的服务活动,建立营销网络,与国外知名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在技术推广、科技研发、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当前,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河北省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其经济实现突破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必将成为今后经济工作中的重心。

参考文献:

1.王岩.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0(9)

2.王静,谷慧玲,吴志刚.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J].现代企业文化,2012(2)

3.刘须奎,李树英,张静.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市场,2011(28)

4.彭晓静.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障碍及路径分析—以河北为例[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39)

5.胡振虎.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J].中国财政,2011(8)

6.王洪冉,张国强,崔希旺.加快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思考[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4)

7.许亚平.国内外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研究的理论综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

作者简介:

董玉霞(1968年-),女,陕西渭南人,本科,学士,工作单位:廊坊师范学院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和经济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产性服务业河北省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外包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