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三人效果”看受众的媒介素养

2014-09-12 14:46王萍
新闻世界 2014年8期
关键词:归因理论媒介素养

王萍

【摘 要】“第三人效果”是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人们在面对信息时产生的“第三人效果”认知偏差很容易导致一些非理性行为,这种“高估自己,低估他人”的认知偏差正是受众媒介素养欠缺的表现。因此,研究“第三人效果”与媒介素养之间的联系,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

【关键词】第三人效果 归因理论 媒介素养

近年来,对“第三人效果”理论的研究成为了传播学界的热点,“第三人效果”指出:人们在评判大众传播产生的影响时,倾向于认为这些信息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尤其在面对一些不符合社会预期的信息,如:谣言、广告、色情、暴力等负面信息时,这种倾向更为明显,这种在媒介素养上高估自己,低估他人的认知偏差继而导致行为层面的偏差,产生一系列的非理性行为。因此,将“第三人效果”和媒介素养教育结合起来,从“第三人效果”现象发生背后的心理机制入手,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可以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

一、理论概述

社会学家沃尔特·菲利普斯·戴维森最早提出了“第三人效果”,该理论指出:人们在面对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时,倾向于认为信息产生的影响对他人(第三人)的影响要大于对自身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阐释:一、认知层面,人们倾向于认为媒介信息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身的影响;二、行为层面,认知层面产生的偏差继而会影响自身的行动策略,从而避免危害到自身利益。① “第三人效果”常常表现在人们可能会支持限制某些信息的传播,避免对他人及自身产生影响。

面对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和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这种在媒介素养上高估自己、低估他人的倾向在受众中表现的愈发明显,尤其在面对谣言等负面信息传播时,由于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人们的恐慌心理,大众基于错误估计他人行为产生的认知偏差,盲目的从众心理和模仿行为,极易导致群体极化现象发生,在特殊时期,甚至有可能造成社会动荡,影响社会稳定。这种面对媒介信息时产生的“第三人效果”认知正是受众媒介素养不足的一种表现。

20世纪,英国报业蓬勃发展,随着报刊业优胜劣汰的加剧,报纸的“低俗煽情”倾向严重,20世纪30年代,英国最早开始了媒介素养研究,随后,媒介素养教育在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等国家逐渐开展起来。上世纪80年代末期,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开展起来,大陆地区起步相对较晚,发展缓慢,直到2002年之后才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将受众面对信息时产生的“第三人效果”认知倾向与媒介素养结合起来,可以从“第三人效果”现象发生背后的心理动机入手,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从“第三人效果”产生的动机看媒介素养

“第三人效果”阐释的是人们在比较信息对自身和对他人的影响时发生的心理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能够更好的解释这种心理的发生过程。归因理论,是传播学研究“第三人效果”发生动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社会心理学家海德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归因理论。他认为,事情的原因有两种:内因和外因,一般人在对别人的行为归因时,倾向于归为内因,而对自己的行为归因时,则倾向于归为外因。②归因理论揭示了人性中较为尴尬但却常常无意识发生的一面,人们普遍存在着这种无意识心理,在解释自身行为时,倾向于将成功归结于自身的努力或才能,将失败归结于外部环境因素。而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则更多的归结为由他们的人格、态度、能力等所致,对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和偶然因素关注较少。当面对媒介信息,尤其是负面信息时,人们带着这种“自我优越”的偏见评估信息产生的影响,认为他人更容易因自身能力缺陷而受到负面影响。这种无意识的心理预判正是受众在媒介素养上的缺陷,虚幻的优越感,缺乏客观依据的高估自己,盲目乐观的低估他人。人们常常通过这种判断与他人比较,在比较中实现自我肯定和满足,这种比较通常不自觉的发生在向下比较中,这可能是出于维护自尊或自我保护等动机。

对于“第三人效果”的发生过程,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即乐观性偏见。乐观性偏见指出:人们认为自己遭遇负面事件的可能性较低或不太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乐观性偏见揭示了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心理,即相信“明天会更好”。

事实上,这种“自以为是”的心理认知一直广泛的存在于现实社会中。在面对媒介信息时,受众倾向于认为自己有能力清晰准确地分辨,而其他人则很难“幸免于难”,这种认知上的偏差和盲目的自我肯定以及缺乏客观依据的比较,正是受众媒介素养不足的一种表现。这种媒介素养上的缺乏,一方面容易导致对信息的解读和质疑力度不够,轻信而受其影响;另一方面会导致对他人行为产生错误预判,继而根据这种认知偏差影响自身行动策略。许多“第三人效果”的研究发现,一些具有社会集合行为的群体性事件,都与受众的“第三人效果”认知有不同程度的关联。发生在2011年3月的“抢盐风波”就是一个例子。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这场事故却在中国引起了一场抢盐大战。人们疯狂抢购食盐,部分地区的食盐甚至供应断档,尽管卫生部门在第一时间就站出来辟谣,吃食盐不能防辐射,但依然未能阻挡抢盐热潮。事后调查,许多人都表示,其实自己并未相信吃盐能够防辐射,但是觉得其他人一定会相信谣言去抢购,为了避免被落下,只好也去抢购。在面对谣言等负面消息时,这种媒介素养上的“第三人效果”认知和恐慌心理以及从众行为非常容易导致失控的群体极化现象。

三、提升受众媒介素养的途径

在信息社会,尤其是在网络等新媒体把关人缺失的情况下,提升受众媒介素养,准确解读媒介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第三人效果”背后的心理发生机制进行分析,可以探寻提升受众媒介素养的途径,更好的在社会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1、准确的自我评估和自我肯定

从古至今,自我优越式偏见一直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当人们与他人交往时,会不自觉的将与自己在经历、学识、社会背景、收入、价值观等方面相似度较高的人归为一类,而将那些与自己社会相似度较低的人划为“第三人”。当这种划分形成以后,心理上的优越感就会出现,认为“第三人”是更容易受到影响的脆弱群体。这种盲目的、缺乏客观依据的优越感往往更容易导致人们无法正确评估媒介信息对自身的影响力。因此,只有实现正确的自我评估才能够更好地对自身进行管理。完成对媒介信息的准确解读,正确认识媒介信息对自身的影响力是提升媒介素养的重要一环。审视自己對媒介信息的解读与他人的解读是否存在差异,并寻找客观依据对差异进行评估,才能完成在媒介素养方面较准确的自我评价。

2、提高对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

提高受众媒介素养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抵制媒介信息对受众的负面影响,而提高对信息的质疑批判能力无疑是媒介素养教育中较高层次的目标,同时也是我们在海量信息大潮中实现自我保护的重要原则。清醒的认识到媒介具有的商业属性,以及相应的信息背后可能存在的动机,增强对负面信息的抵抗力,增强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力和控制力是提升自身媒介素养的重要内容。

3、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活动

随着大众传媒对社会发展影响力的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相继在学校课程中开展了媒介素养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媒介的属性,正确理解媒介信息,培养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质疑批判能力。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末,才开始了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还不系统,缺乏相应的理论成果,开展力度不够,没有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青年学生作为我国最为活跃的人才后备军,更应该接受媒介素养方面的教育,在高校中广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编写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通用教材,开展知识讲座,形成系统的理论。另外,设计合理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课程,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具备更高层次的媒介素养方面的能力,而不只是简单停留在对媒介素养概念的了解层面上。

网络技术的发达和手机等新媒体的普及,使信息生产和传播更加快捷便利,当信息传播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人际传播而与强大的互联网相结合以后,网络信息的丰富和信息发布的低门槛化给信息的辨识和控制带来了更大的难度。针对网络上大量的谣言、暴力、色情等负面信息,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帮助受众抵抗负面信息带来的影响成为了信息社会的当务之急。研究“第三人效果”现象发生背后的心理机制,探究“第三人效果”与媒介素养之间的关系,能够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帮助受众在汹涌的信息洪流中更好地保护自己。□

参考文献

①Davison,W.P.(1983).The Third-

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J].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47,No1

②弗里茨·海德:《人际关系心理学》,1958

③禹卫华、岳媛,《戴维森与第三人效果——一种舆论学的视角》[J].《国际新闻界》,2009(10):11-16

④汤书昆、孙文彬,《“媒介素养”演变的历史与文化探析》[J].《东南传播》,2009(1):170-172

⑤彭聪,《媒介素养理论溯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作者: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碩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归因理论媒介素养
归因理论视角下大学生英语学习效果调查研究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之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基于情感倾向的在线评论对购买决策的影响
基于归因理论的顾客网上重复购买意愿研究
浅谈归因理论与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