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栋,王洁,汤成春,马根山,王宏亮,李秀云
(1.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内科,江苏 南京 210009; 2.南京医科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3.南京市模范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南京 210013)
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随着社会经济变革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日益增长态势,呈现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三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三低”的现象[1]。为了解南京市社区人群高血压病患病现状,分析社区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给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与干预工作提供依据,课题组于2012年6月对南京市模范西路丁山社区15岁以上的居民进行了现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以南京市模范西路丁山社区15岁以上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由经过培训合格的医务人员进行入户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
根据《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方法测量血压及诊断高血压[1]。体重过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5kg·m-2;体重正常:BMI在18.5~23.9kg·m-2;超重:BMI在24~27.9kg·m-2;肥胖:BMI≥28kg·m-2[2]。
对调查方案的设计、调查员的培训、样本抽样、现场调查、资料录入和资料整理等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在调查初期进行了预调查,培训调查员,统一调查口径、方法与标准。
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双轨录入,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作为标准人口进行标化。
共调查2302人,获得有效问卷2215份,问卷有效率96.2%。其中男性1071人(48.4%),女性1144人(51.6%),年龄为15~103岁,平均年龄为(48.7±17.2)岁。
2.2.1 高血压的性别、年龄分布 调查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3.0%(标化率21.2%),男性为24.7%(标化率22.4%),女性为21.4%(标化率19.1%),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6,P=0.07)。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高呈增长趋势(趋势χ2=364.18,P<0.01)。见表1。
表1不同性别、年龄高血压患病情况
人口学特征调查人数高血压人数患病率/%性别 男性107126524.7 女性114424521.4年龄a/岁 15~2416921.2 25~34413102.4 35~44339216.2 45~5437710026.5 55~6451019137.5 65~7423010646.1 ≥751507449.3
aP<0.01
2.2.2 不同职业、文化程度、婚姻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情况 不同职业、婚姻情况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值<0.01);高血压患病率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呈下降趋势(趋势χ2=94.48,P<0.01)。见表2。
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肾病既往疾病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无以上疾病者(均P值<0.01);在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40.6%,显著高于无家族史者(χ2=82.68,P<0.01)。见表3。
表2不同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情况
人口学特征调查人数高血压人数患病率/%职业a 工人3536719.0 农民1616.3 行政干部1283225.0 行政事业单位职员3093712.0 个体商企职员172105.8 学生11421.8 离退休人员72330642.3 无职业者1943719.1 其他196189.2文化程度a 文盲及未上学753445.3 小学1345541.0 初中46914530.9 高中73716222.0 大专或本科73610714.5 研究生及以上58712.1婚姻情况a 在婚175843324.6 未婚294134.4 离婚41717.1 丧偶1025452.9 分居6116.7 未婚同居400
aP<0.01
调查人群平均BMI为(23.09±3.25)kg·m-2,超重及肥胖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者(χ2=120.98,P<0.01),分别达32.1%和48.9%。见表4。
吸烟及饮酒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9.6%和37.7%,显著高于不吸烟及饮酒者(均P值<0.01);不同口味、睡眠状况和体育锻炼情况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值<0.01)。见表5。
表3不同既往疾病及高血压家族史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情况
疾病史及高血压家族史调查人数高血压人数患病率/%糖尿病a 有1308263.1 无204742220.6高脂血症a 有966567.7 无207743520.9冠心病a 有956568.4 无207943621.0脑血管病a 有685276.5 无210244921.4慢性肾病a 有19872.7 无215649122.8高血压家族史a 有46618940.6 无130726719.5
aP<0.01
表4不同BMI分组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情况
BMI分组调查人数高血压人数患病率/%<18.5kg·m-2组107109.318.5~23.9kg·m-2组132422517.024~27.9kg·m-2组63820532.1≥28kg·m-2组1396848.9
选择经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及无统计学意义但P值接近0.05且小于0.1的17个因素作为自变量,逐步选入模型(α入=0.05,α出=0.10)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最终进入回归模型的有年龄、性别、BMI、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肾病和睡眠时间。见表6。
表5不同行为及生活习惯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情况
行为及生活习惯调查人数高血压人数患病率/%吸烟a 不吸烟178338021.3 吸烟37511129.6饮酒a 不饮酒202644321.9 饮酒1304937.7口味a 偏淡55014125.6 一般142528219.8 偏咸2168438.9睡眠情况a 容易入睡170034120.1 偶尔失眠41113332.4 经常失眠843440.5睡眠时间a/h <631212439.7 6~7178036420.4 8~10991919.2 >104250.0体育锻炼情况a 不参加锻炼106220319.1 每周1~2次3456318.3 每周3~5次2306829.6 每天锻炼37614338.0 无规律1733117.9
aP<0.01
本次调查显示南京市社区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3.0%(标化率21.2%),低于2007年江苏省城市和农村的总体平均水平(粗患病率33.8%,标化率25.0%)[3]和南京市退休人员的患病率[4]。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有些报道结果一致[5],但也有报道认为高血压患病存在性别差异[6]。本次调查还显示,高血压患病率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加,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增高,从而减少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因此,研究提示我们要将低文化背景的人群作为本社区高血压防治的重点干预对象。从不同职业来看,离退休人员、行政干部患病率较高(分别为42.3%、25.0%),这主要与其年龄较高有关,其中行政干部患病率较高也可能与其缺乏运动以及不健康膳食有关。
表6高血压影响因素的多因素非条件logstic回归分析
变 量βS.EP值OR(95%CI)年龄/岁 15~241.00 45~542.660.73<0.0114.28(3.43~59.41) 55~643.060.72<0.0121.31(5.16~88.03) 65~743.510.73<0.0133.32(7.947~139.72) ≥753.390.74<0.0129.64(6.92~126.90)性别 女性1.00 男性0.340.13<0.011.40(0.56~0.92)BMI情况 正常1.00 超重0.680.14<0.011.97(1.51~2.57) 肥胖1.200.23<0.013.31(2.10~5.21)高血压家族史1.060.14<0.012.89(2.19~3.80)糖尿病0.790.23<0.012.21(1.41~3.44)高脂血症0.990.26<0.012.70(1.62~4.48)冠心病0.860.26<0.012.37(1.41~3.97)脑血管病1.500.34<0.014.50(2.32~8.70)慢性肾病2.060.840.0147.82(1.51~40.65)睡眠时间/h 6~81.00 <60.380.1580.0161.46(1.08~2.00) >102.571.2000.03213.03(1.24~137.75)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复杂,目前认为是遗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肾病均可能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有着共同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基础[7],这充分说明了慢性病之间共同作用、共同依存、互为因果的特点。因此,在高血压的社区防治过程中必须重视对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其它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多因素分析还显示,男性更易患高血压,这主要可能与其不良生活及行为习惯如吸烟、饮酒等有关。多项研究表明BMI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2,8- 9],本次调查结果与其一致,因此开展超重和肥胖的防治刻不容缓。本次调查还显示,睡眠时间过少也可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这主要因为人体长期睡眠时间不足,可引起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失调,从而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血压升高有关。
综上所述,南京市社区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文化程度较低者、离退休及行政干部患病率较高,男性、肥胖、睡眠时间过少、有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患病风险较高,高血压的预防控制应结合地区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社区综合管理与干预。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 615.
[2]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
23(1):5- 10.
[3] 潘晓群,吕淑荣,向全永,等.江苏省居民高血压现状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0,21(2):17- 19.
[4] 许德专,许欣,王美龙.南京市企业退休人员健康状况与管理对策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0(5):722- 725.
[5] 丁贤彬,漆莉,冯连贵,等.重庆市高血压流行特征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16):1170- 1172.
[6] 杨伟健,田朝伟,钟赟,等.广州市海珠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的调查分析[J].广东医学,2012,33(3):932- 934.
[7] YANG Z J,LIU J,GE J P,et al.Prevalenc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the 2007- 2008 China National Diabetes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Study[J].Eur Heart J,2012,33(2):213- 220.
[8] SUN Z,ZHENG L,DETRANO R,et al.Risk of progression to hypertension in a rural Chinese women population with prehypertension and normal blood pressure[J].Am J Hypertens,2010,23(6):627- 632.
[9] 李东野,于浩,李英,等.中年人群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J].江苏医药,2006,32(4):309-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