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陈彬,段银钟,孟箭
(1.徐州市中心医院 口腔科,江苏 徐州 221009; 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正畸科,陕西 西安 710032)
牙弓宽度是牙弓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个体口腔结构和功能的平衡状态,与患者微笑时的美学效果及正畸治疗后牙弓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当前自锁托槽以其独特的设计改变了传统的结扎方式,减小矫治系统内部的摩擦力,实现了轻力矫治,使矫治效率显著增加[1- 2]。以往研究显示自锁托槽在矫治过程中可以增加牙弓宽度从而增加牙弓周长,随着近年来非拔牙矫治患者数量的增加,有必要对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在牙列拥挤的非拔牙病例牙弓宽度进行研究,明确两种托槽对牙弓宽度的影响是否有差异性。本研究通过模型测量对比研究,分析SmartClip自锁托槽与传统MBT托槽在中度牙列拥挤的非拔牙病例矫治前、后牙弓宽度的变化。
随机选取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正畸门诊就诊的患者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14~25岁,平均(17.6±2.4)岁。纳入标准:进行固定正畸治疗的非拔牙病例,安氏Ⅰ类错牙合,Ⅰ类骨面型,错牙合表现为牙列中度拥挤(拥挤度≤6 mm),自锁托槽组和传统托槽组纳入病例的上下颌拥挤度无统计学差异。无全身疾病,牙齿发育正常,无牙周炎病史和口呼吸不良习惯,选取其初始研究模型和完成模型。
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自锁组和传统组,每组15例。自锁组患者戴用3M SmartClip自锁托槽矫治器,牙弓使用3M公司配套弓丝;传统组患者戴用传统结扎式直丝托槽(3M, Unitek,Gemini),弹性弓丝使用国产镍钛(埃蒙迪)。
对每个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模型进行测量。模型要求清晰、准确、无气泡,牙体完整、牙列完整,无修复体、边缘清晰。测量内容:用游标卡尺(精度为0.01 mm)测量尖牙间宽度(两尖牙牙尖间的距离)和磨牙间宽度(牙弓两侧第一磨牙中央窝中点间的距离),每个数据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
运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矫治前后牙弓宽度的变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矫治前两组间上、下牙弓前段和后段宽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尖牙间及第一磨牙间宽度较治疗前均增大,自锁组上颌尖牙间宽度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测量值两组间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自锁组与传统组治疗前、后牙弓宽度的比较 mm
aP<0.05
注:U代表上颌,L代表下颌
牙弓宽度在正畸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正畸治疗成功的关键,与矫治效果的稳定性密切相关[3]。研究显示,理想的牙弓宽度是一个等边三角形,该三角形的底边由双侧髁突构成,三角形的边长就是双侧髁突之间的宽度。下颌前牙处于一段圆弧上,其半径决定于下颌切牙和尖牙的牙冠宽度之和,前磨牙和磨牙的排列朝向圆心。牙弓宽度的生长主要在10~12岁,替牙期尖牙间牙弓宽度明显增加,但12岁以后恒牙列期尖牙间牙弓宽度改变不明显[4]。Bishara等[5]研究显示,通常下颌尖牙间牙弓宽度在8岁时4个切牙萌出后已确定。而Odajima[6]通过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牙弓宽度进行研究发现,上下颌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随年龄逐渐增加,到12岁左右趋于稳定。本研究纳入病例年龄为14~25岁,此年龄段牙弓宽度处于稳定状态,因此本研究测量结果显示的牙弓宽度增大完全是矫治器所引起的治疗效应。
本研究应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托槽矫治中度牙列拥挤患者,比较矫治前、后模型,结果显示:自锁组治疗后上颌尖牙区宽度增加了(1.04±1.35) m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托槽治疗后上下颌牙弓前、后段宽度较治疗前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增大,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下颌尖牙间牙弓宽度受上颌尖牙间牙弓宽度的限制,因此下颌尖牙间宽度增加不大。而SmartClip自锁托槽在低摩擦力及弹性弓丝的引导下,与传统托槽相比能较快地解除拥挤。
研究显示,不拔牙矫治和拔牙矫治牙弓宽度改变主要受牙齿移动方向的影响,不拔牙矫治以牙齿唇颊向移动为主,而拔牙矫治以尖牙和后牙向拔牙间隙移动为主[7]。本实验结果显示,SmartClip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相比,治疗前后牙槽骨宽度增加不明显,两种托槽通过上下颌牙弓宽度的适度增加及前牙的唇倾来解除牙齿拥挤。有学者应用Damon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对非拔牙患者牙弓宽度进行研究,认为托槽主要的扩弓作用在前磨牙段,其原因与拥挤患者的尖牙常唇侧异位有关,导致前磨牙区宽度减小,随着牙列的排齐,前磨牙区宽度亦扩大较多,而前牙区和磨牙区增加较少[8]。另有学者认为这是由于临床中使用的弓丝在上颌前磨牙区较宽所致[9- 10]。
正畸治疗后的稳定性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问题[11]。很多学者认为牙弓形态,尤其是牙弓宽度代表了个体口腔结构和功能的平衡状态,是不可以改变的;而牙弓宽度通常是由下颌牙弓确立,因此矫治后尖牙宽度增大的病例在保持阶段容易复发,因为维持治疗后牙弓宽度稳定性的关键在于保持尖牙间宽度与治疗前基本一致,以维持良好的颌面部肌力平衡环境[12- 13]。本研究使用SmartClip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对非拔牙患者牙弓宽度进行测量,我们发现托槽种类对于安氏Ⅰ类中度拥挤病例牙弓宽度的变化并没有明显差异,仅仅在上颌前牙区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变化量较小,相差1 mm左右,而下颌尖牙间及上下磨牙间牙弓宽度两种托槽治疗前后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托槽的种类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自锁托槽在矫治初期排齐整平阶段、患者的舒适度、医生临床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另外无需应用结扎丝结扎,对牙龈等牙周组织的机械刺激较小,有利于口腔卫生的维护。
总之,SmartClip自锁托槽在临床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一些简单的病例中可以扩大前中段牙弓,但其整体效果与传统直丝托槽并无明显差异。两种托槽解除牙列拥挤主要通过前牙适度唇展来完成,而自锁托槽费用较传统托槽昂贵,因此选择应用自锁托槽时要充分考虑患者侧貌、拥挤度及经济状况等综合因素,为患者制定最佳方案。
[1] PRETTYMAN C,BEST A M,LINDAUER S J,et al.Self- ligatingvsconventional brackets as perceived by orthodontists[J].Angle Orthod,2012,82(6):1060- 1066.
[2] HARRADINE N.Self- ligating brackets increase treatment efficiency[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13,143(1):10- 18.
[3] PRASAD M,KANNAMPALLIL S T,TALAPANENI A K,et al.Evaluation of arch width variations among different skeletal patterns in South Indian population[J].J Nat Sci Biol Med,2013,4(1):94- 102.
[4] 傅民魁,林久祥.颅面部的生长发育[J].口腔正畸学,2007,2(4):15- 19.
[5] BISHARA S E,JAKOBSEN J R,TREDER J,et al.Arch width changes from 6 weeks to 45 years of age[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1997,111(4):401- 409.
[6] ODAJIMA T.A longitudinal study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dental arches of primary,mixed and permanent dentitions[J].Shikwa Gakuho,1990,90(3):369- 409.
[7] 吕超贤,王晓霞,孙莹玉.拔牙和不拔牙矫治对牙弓宽度影响的研究[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4,18(4):220- 222.
[8] 周欣荣,盛敏,厉松.自锁托槽不拔牙矫治牙弓形态变化的研究[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09,16(2):90- 94.
[9] 陶列,姚冉,唐国华,等.应用Damon技术矫治上颌牙列拥挤的牙弓测量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08,17(3):243- 249.
[10] FRANCHI L,BACCETTI T,CAMPORESI M,et al.Maxillary arch changes during leveling and aligning with fixed appliances and low- friction ligatures[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6,130 (1):88- 91.
[11] FLEMING P S,DIBIASE A T,LEE R T.Arch form and dimensional changes in orthodontics[J].Prog Orthod,2008,9(2):66- 73.
[12] KAHL- NIEKE B,FISCHBACH H,SCHWARZE C W.Treatment and postretention changes in dental arch width dimensions—a long- term evaluation of influencing cofactors[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1996,109(4):368- 378.
[13] EDMAN- TYNELIUS G,BONDEMARK L,LILJA- KARLANDER E.Evaluation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after 1 year of retentio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Eur J Orthod,2010,32(5):542- 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