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燕,廖碧椿,郭雨华
(西安市北方医院,陕西西安710043)
在新生儿期皮肤病中,新生儿红臀较为常见,多发生在2~8天新生儿中,又可称之位尿布皮炎[1]。由于新生儿的大小便次数多、皮肤柔嫩,真皮层具有较差的屏障作用,特别是早产儿的表皮发育不健全,表皮角化层的防御作用较差。这样,在不透气不吸潮的尿布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尿液、汗液在新生儿臀部、生殖器、大腿内侧部位滞留,长时间的潮湿刺激使这些部位产生红斑、红肿、丘疱疹甚至糜烂等。本位对我院接受的560例新生儿进行观察研究,观察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新生儿红臀的发生率,分析品管圈对降低新生儿红臀的发生率的意义。研究报告如下。
研究对象为我院接收的560例新生儿,其中290例男婴儿,270例女婴儿,出生时间为3~20天,平均为(7.3±2.1)天。根据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时间,新生儿分为280例对照组与280例观察组,两组新生儿在性别、出生时间、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可进行有效比较。
以自发包报名的形式组建品管圈人员,成员为12名来自基层的护士,并通过12名成员的共同推荐,选取一名圈长[2]。圈长与成员对每天的新生儿的资本资料状况进行收集,观察患儿臀部的皮肤状况,及时记录新生儿红臀发生时间、程度、原因。并制定合理红臀风险预警报告制度,对新生儿红臀危险值进行评分,提出合理的护理措施。
按照新生儿红臀的临床诊断标准,观察评定新生儿的红臀状况,记录每天新生儿的红臀发生例数、程度[3]。并将其分为重Ι、重П、重Ш、重Ⅳ度。其中,重Ι度:患儿臀部发生红斑。重П度:患臀部出现小丘疹。重Ш度:患儿臀部皮肤红肿,并波及大腿内侧、会阴处;重Ⅳ度:患儿臀部红肿,并发生溃疡。
在对照组280例新生儿中,有75例新生儿红臀,发病率为26.8%。在观察组例280例新生儿中,有18例新生儿红臀,发病率为6.4%,观察组的新生儿科红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红臀发生率比较(n)
对照组280例新生儿中,重Ш、重Ⅳ度患儿分别为8例、1例,而在观察组280例新生儿中,重Ш、重Ⅳ度患儿分别为0例、0例,观察组的重Ш、重Ⅳ发病率为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红臀病情严重状况比较(n,%)
目前,临床中有多种方法治疗、护理新生儿红臀,地塞米松治疗法、局部吹氧治疗、湿润烧伤膏治疗法等是常用的治疗方法[4]。同时,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品管圈在医疗领域引入,开展品管圈活动成为提高医院质量管理的有效方式。在我国护理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越来越多,并在新生儿科红臀预防中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品管圈是品质管理活动的一种,指的是在具有相似工作性质,在同一工作场地工作专业人员组成一个小组,以相互启发、自我启发为原则开展自主品管活动[5]。在品管圈活动开展过程中,人人都具有解决问题、参与决策的机会,在现场管理中使员工获取共走成就感、满足感,进而提高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在本次研究中,在新生儿红臀预防、护理、治疗中开展品管圈活动的患儿,其红臀发病率为6.4%,明显低于为开展品管圈活动的新生儿组发病率的26.8%,且品管圈活动开展的红臀患儿中,重Ш、重Ⅳ患儿均为0例,由可知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新生儿护理水平,降低新生儿红臀发生率,有效减轻红臀严重程度。同时,在2013年11月,有75例新生儿发生红臀,每周的发生例数为18.75(75/4),采用品管圈后,每周发生例数为4.5。根据本次研究,通过科学评定,圈能力为85%,改善重点为83%。目标值为:现状数据-(现状数据×圈能力×改善重点),即为18.75-(18.75×85%×83%)=5.5。因此,目标达成率=[(活动后-活动前)/(目标值-活动前)]×100%=[(4.5-18.75)/(5.5-18.75)]×100%=107.5%。进步率=[(活动前-活动后)/活动前]×100%=[(18.75-4.5)/18.75]×100%=76%。由此便可知品管圈活动具有较大的目标达成率,活动进步较大。
根据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护理人员对红臀为危险因子进行分析,制定护理计划,详细记录新生儿的临床资本资料,加强临床护理监督。同时,护理人员加强巡视新生儿臀部皮肤状况,及时检查患儿的排便情况,勤换尿布,并及时记录大便次数、性状,用温水清洗患儿臀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6]。此外,对于中危患儿,护士应加强病房巡视,加强新生儿臀部皮肤动态评估,根据患儿红臀预警报表制定相应的、科学的护理措施。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红臀预防、治疗中,品管圈具有积极作用,可有效降低红臀发生率,减轻患儿病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肖许蓉,冯意红,邵高丽,等.品管圈活动在新生儿红臀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1):108-111.
[2]郑小美.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红臀发生率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9):350-351.
[3]张幸国,赵青威,李盈,等.品管圈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2(4):233-235.
[4]邵翠颖,金钰梅,朱胜春,等.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和成效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2,11(4):381-382.
[5]吴莎莉,文辉,严肸,等.新生儿臀红护理措施实施表在新生儿科中的应用[J].医学临床研究,2014,(6):1221-1222.
[6]赵秀英,高萌.论护理工作创新[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6(2):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