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增加与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

2014-09-12 05:36关淑芬冯立军赵旭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易损脂肪组织高龄

唐 晶 关淑芬 冯立军 赵旭伟 邢 雪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41)

易损斑块心外膜脂肪组织(EAT)与身体肥胖体重指数(BMI)和内脏脂肪组织无关,与冠状动脉钙化(CAC)评分也无关〔1~3〕,与冠状动脉事件的存在息息相关〔4〕,检测易损斑块的方法尚未建立。iMAP系统(波士顿,美国)是通过使用光谱分析(血管内超声射频,IVUS)评估斑块成分的系统方法之一〔5〕,本研究首次应用40 MHz的IVUS影响系统研究显著性冠状动脉狭窄高龄患者的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EATV)和易损斑块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49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冠状动脉病变高龄患者,并选择患者最狭窄的冠状动脉且血管通过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系统确定存在50%狭窄的血管行IVUS检测,排除支架内再狭窄、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史、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者119例。患者吸烟史、医疗史和当前心血管情况(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等)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并分别统计患者身高、体重、CT前仰卧位心脏收缩/舒张压。所有高龄患者的EATV为16.7~184.6 cm3,平均85.0 cm3根据EATV将患者分为低-EATV组(EATV <85.0 cm3,n=65) 和高-EATV组(EATV ≥85.0 cm3,n=65)。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见表1。两组患者按照年龄、性别、BMI、糖尿病的患病率等临床特点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1.2方法 使用自动边缘检测系统(CASSⅡ,荷兰) 进行血管造影。PCI前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和分析,冠状动脉血管内注射硝酸甘油(125~250 μg),使用3.6~40 MHz IVUS进入远端冠状动脉,定量IVUS数据同时进行并记录结果。数据分析利用imap-IVUS。

2 结 果

2.1两组血管造影、CT、IVUS结果比较 对于药物,在高-EATV组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比例(61.5%)显著大于低-EATV组(38.5%)。两组之间在血管造影方面的特性,如严重狭窄、病变长度和损伤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没有检测到两组之间在损伤部位MLA和腔体积的病变存在显著性差异。高-EATV组参考区域内最小管腔横截面积MLA比低-EATV组大,但重构指数无显著差异。同时,正性重塑在高-EATV组中更多。损伤病灶斑块体积在高-EATV组较大。 此外,额外的斑块特性分析显示高-EATV组中脂质、坏死和钙化组织的比例更高。两组的纤维组织之间无显著差异。见表1,表2。

表1 血管造影和CT结果比较

2.2EATV和MLA 、MLA位置的血管直径、损伤部位的斑块体积以及血管容积之间的相关性 这些因素与EATV之间无显著相关性〔5〕。EATV和纤维组织之间存在负相关(R2= 0.24,P<0.01),和坏死组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2= 0.34,P<0.01)。然而,脂质组织和钙化组织与EATV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见图1,图2。

表2 IVUS比较结果

2.3多临床因素多变量分析 进行坏死组织斑块变量人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EPA/AA)比,高度敏感的C反应蛋白(CRP)、BMI、吸烟状态的多元分析。

结果显示,LDL-C和EATV被确定为预测存在高比例坏死组织斑块的相关因素(β=0.15,0.14,P=0.03,0.02)。此外,高-EATV组坏死组织多变量分析显示,低LDL-C(β=0.10,P=0.04)被确认为一个弱相关因素。见表3。

表3 iMap-IVUS坏死组织与全部患者或高-EATV组患者(B)多临床因素多变量分析

图1 EATV和血管容积内超声参数的关系

图2 EATV与冠状动脉斑块组成的关系

3 讨 论

高-EATV病变组的斑块体积更大,显示该组存在更早更多地正性重塑。EATV和纤维斑块之间呈负相关,与包含脂质和坏死组织的易损斑块之间呈正相关。多元分析显示LDL-C和EATV被确认为是坏死斑块的独立相关因素。

EATV和炎症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已经被证明,且EATV被确认为一个潜在的导致正性重塑的相关因素〔6〕。本研究没有发现在两组之间MLA存在显著差异,但高-EATV组的损伤部位的血管直径往往更大。有研究〔7〕使用CT数据发现,EATV和斑块易损性之间存在相关性,而IVUS表征冠状动脉斑块的能力优于CT。此外,应用40 MHz iMap-IVUS成为呈现高解析度的一项新技术。本研究揭示EATV和易损斑块(如坏死组织等)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与纤维组织存在负相关关系。

尽管高-EATV组高龄患者接受他汀类治疗显著增加,但两组患者的LDL-C含量并无显著差异。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显示,LDL-C和坏死组织的数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因此LDL被认为是冠状动脉斑块进展的标志物之一。人们已经知道,LDL-C降低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预防高龄患者二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故仍需进行前瞻性随机试验来验证高-EATV是如何有效调节和发挥干预效果的。

综上,EATV的增加是高龄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潜在的标志物,且容易产生最危险类型的斑块。

4 参考文献

1Alexopoulos N,McLean DS,Janik M,etal. 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 and coronary artery plaque characteristics〔J〕.Atherosclerosis,2010;210(1):150-4.

2Rosito GA,Massaro JM,Hoffmann U,etal. Pericardial fat,visceral abdominal fat,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and vascular calcification in a community-based sample: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J〕.Circulation,2008;117(5):605-13.

3Mahabadi AA,Massaro JM,Rosito GA,etal. Association of pericardial fat,intrathoracic fat,and visceral abdominal fat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burden: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J〕.Eur Heart J,2009;30(7):850-6.

4Tamarappoo B,Dey D,Shmilovich H,etal. Increased pericardial fat volume measured from noncontrast CT predicts myocardial ischemia by SPECT〔J〕.JACC Cardiovasc Imaging,2010;3(11):1104-12.

5OkaT,Ymamaotot H,Ohash N,etal.Association between 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 volum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on-calcified plaques assessed by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J〕.Int J Cardiol,2012;161(1):45-9.

6Nakanishi R,Rajan R,Cheng VY,etal.Increase in epicardial fat volume is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progression in subjects at intermediate risk by coronary calcium score:a serial study using non-contrast cardiac CT〔J〕. Atherosclerosis,2011;218(2):363-8.

7Agatston AS,Janowitz WR,Hildner FJ,etal. Quantification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um using ultrafast computed tomography〔J〕.J Am Coll Cardiol,1990;15(4):827-32.

猜你喜欢
易损脂肪组织高龄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高脂肪饮食和生物钟紊乱会影响体内的健康脂肪组织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探究CT诊断冠状动脉易损斑块价值及危险因素
姜黄素诱协同阿托伐他汀稳定易损斑块的作用与机制
更正声明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更正声明
癌旁脂肪组织来源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