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良好学习习惯促高效课堂构建

2014-09-11 11:42刘红云
甘肃教育 2014年15期

刘红云

〔关键词〕 语文教学;习惯;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5—0089—01

自推进高效课堂建设以来,在构建高效课堂的问题上,不少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下了很大功夫,然而收效甚微。冷静思考发现,实现高效的课堂不仅需要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更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这就离不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能真正让学生体验、表现、感悟和享受,从而实现高效课堂。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使课堂真正成为高效的课堂呢?

一、扎扎实实,使习惯培养系列化

1.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的习惯。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前将课堂上可能用到的物品摆在随手能拿到的位置,一般是放在课桌上。上课过程中严禁学生把手伸进课桌乱翻东西、借东西、削铅笔、打墨水等。因为这样会打断学生的听课思路,影响周围学生听课。

2.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作规范、语言简洁、专心听讲的习惯。规范动作主要包括写字的动作、翻书的动作、打开文具盒的动作、向同学或老师请教问题的动作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节省出大量的时间专心听课,高效学习。

3.培养学生认真、流利的书写习惯。培养学生认真、流利的书写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的品格,使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能认真、迅速地完成。其次,它可以使学生节省出大量的时间用于其他方面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最后,它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认真、流利的书写习惯,可以通过教师示范、个别指导、书写比赛等方法,激励学生把字写快、写好。

4.培养学生读书时边读边想的习惯。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贵在思考,读书速度过快,学生根本来不及思考,很不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相反,慢读与默读可以给学生留下大量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生通过思考,才能将学到的东西慢慢理解、消化。

二、持之以恒,使习惯训练常态化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的行为动作。所以,学校要把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纳入教学常规管理,成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的检查组织,将检查成绩纳入班级和任课教师的量化考核之中。小学生自制力差,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易形成,也易消退,所以教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不能只讲要求,要加强检查,严格督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之中,直到巩固为止。教师要做到习惯训练月月有重点、周周有检查、天天抓常规、科科有特色,操练要求具体细致,扎实可行,让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规范的操练达到制度化、常态化,真正落到实处。

三、评价激励,使习惯养成主动化

教师要对学生取得的细小成绩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对于每个“不规范”都不能忽视,每个“不正确”都不能放过。小学生喜欢表扬,因此,教师应提倡课堂评价多样化,采取丰富多样的口头评价,同时配合“奖励小红花和评星”等其他活动,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评价要有针对性,语言要丰富,对回答有错误的学生应善意地指出,或再提一个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纠正错误,使学生在教师的赞赏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修正自己的错误。

四、齐抓共管,使习惯培养多元化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全体教师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各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生学习行为评价表,通过任课教师对课堂的评价,反馈到班主任手中,及时了解情况,做好调控。班主任还要通过例会等形式,同任课教师做好沟通,确定阶段时间内重点培养哪种学习习惯,使班级意志得以贯彻实施。这样,每堂课的情况班主任都能掌握,各科任课教师也能贯彻实施。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合力,班主任不再孤军奋战,而是每位任课教师都在抓,每节课都在落实,每节课都在抓良好的学习行为,这就使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建设形成了连续性和序列性,效果自然更明显。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障。每位教师都应对学生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目标。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效率才会从根本上得到提高,我们“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奋斗目标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编辑:马德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