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嫣然
苑家庄位于美丽的张家口蔚县县城城北约15公里处,苑家庄从南至北这条中轴上保存有灯影台、龙王庙、观音庙、关帝庙、五道庙、真武庙 ,苑家庄的灯影台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最具特色的戏台。在这条中轴街道的两侧,也散落着一些精致的老宅。
根据五座庙在村中的位置可以推断村庄是围绕着它们延伸发展的,又因为灯影台南部地带地形起伏比较大,所以该村主要朝东、西、北三个方向发展。由于近些年来该村的人口不断增长和科技的进步,村子南部的开阔地带也开始被村民占用。
苑家庄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村内的灯影台始建于明末清初,有着400多年历史,在2001年2月7日被列为河北省保护文物。灯影台与南面的龙王庙和北面的龙厅三座建筑共同构成了古村农民求雨的设施。在古代每逢旱年,农民们便到龙王庙中祈求龙王降雨,等到天降甘霖农民便将龙王抱到龙庭中并邀请艺人在灯影台为龙王表演皮影戏。因表演皮影戏会在屋中产生烟雾,为了减轻烟雾对建筑的破坏,工匠特别设计了烟囱以便排烟。另外龙庭没有正对着灯影台是因为大型的演出可以在灯影台东边的空地上进行。
由于皮影艺术的衰败和科技的进步,灯影台已经有几十年没有用过。现在的灯影台千疮百孔,它的后墙已经倒塌,墙面上的壁画和文字也随之消失。前门被堵,两侧墙壁也遭到破坏……由于村民缺乏保护意识,它竟然被村民当做羊圈使用。灯影台的整体梁架结构也出现了倾斜,枋上的彩画基本消失,雀替、昂上的木雕也受到严重破坏,屋顶四角的兽首也已经不复存在。
苑家庄灯影戏楼,虽然建筑面积很小,但其精美绝伦的雕刻艺术尽显风采,弥足珍贵。灯影戏,它是由陕西碗碗腔皮影和蔚县秧歌及蔚县其它戏种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地方特色的曲目,以牛皮剪刻人物为主体,由幕后的艺人操纵小物,做着各式各样的动作,借灯光将小像影晃晃悠悠的投影到前面的纸或布幕上,活灵活现。艺人们身兼数职,边拉边唱,旋律高亢激昂,起伏跌突急骤,很受当地民众的欢迎。蔚县宋家庄镇的吕家庄堡,是蔚县灯影戏之乡;东关外东七里河村也有皮影班子。
老乡告诉我们,苑家庄的南门原先在龙圣庙偏东,也就是现在的土道边上,但却被拆得无影无踪。在南门旧址的内侧,一株古树之下,就是龙圣庙。从小庙的建筑风格,应是清未民初所建。龙圣庙的背后便是苑家庄的灯影台,这座灯影台,风格雅致,造型独特,设计奇妙。如今的灯影台被一堵墙将此前后台隔开,但即便合在一起也占有10多平米,作为灯影艺术舞台,也是小得不能再小了。前后顶檐之下,一层层精美的木雕,尽展其剔透玲珑。而前后,两侧的墙壁之上,还残有光绪年间戏班的题字与戏曲名称。
苑家庄灯影台以其特有的风姿传承着历史文明的精神特质,它是全国灯影台现存极少的一处珍贵文物,现已被河北省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灯影台向北路口,有一座观音殿,这座小殿受地形所,乃为坐东朝西。小殿与龙圣庙估计是同期的建筑。沿着观音殿对面的“观音殿前街”向西,堡西侧的一座小院中有一座老爷庙(关公庙)。老爷庙还保存了山门与小殿。这座小殿曾于近期修缮过,墙上还有捐款的“功德榜”,虽然简单地书写在墙上,捐款的金额也只有5元、10元,最多50元,但还是保存了那段历史,与村民们对宗教信仰的一种回归。从观音殿继续向北,在南北街与东西街的交汇路口北侧,建有一座五道庙。五道庙内壁画新绘,色彩相当艳丽。再继续向北,健身广场的北侧,土墙之上有一座小庙,这便是民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真武庙。真武庙保存状况相当不错,由于位居高台之上。
苑家庄堡除了这些古庙建筑之外,还保存着数处老宅院,这几座宅院由于其砖雕、木雕或窗格木雕相当精致,颇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如一院中的“松鹿”组图雀替木雕及“蝠倒”木雕,都别有风味。在前街100号院内,其门窗之上的木雕,雕有“棋琴书画”四件,曾是一户读书人家。在村北广场南侧的一条巷中,集中了几座老宅院,其中一座门楼的砖雕非常精致,左右各有一字为“翰”“墨”,中间三字“福禄寿”,两侧各有“气”“呈”两字,在“福禄寿”之下是一排八只倒挂的蝙蝠,蝙蝠之下又是一排连绵不断的半朵菊花组图。其对面,还有一座废弃的宅院,尚有垂花门保存,也有特色的木雕之作。
苑家庄堡因为灯影台的存在而成为涌泉庄乡知名的民俗文化村,这座已有几百年历史的独特的戏台依然屹立在村子中,但已经年久失修,当地的村民都希望将它修缮一下,让这古老而有象征性的建筑能存在得更久,如今这一座座历经战火和岁月磨难的古戏台,经受了百年的风雨,它如同饱经风霜的老人,虽然已失尽往日的风华,但却筋骨犹存,望着它,人似乎回到了那被湮没的岁月,隐约感到那古老而又深沉的曲调还在这些古戏台上回荡。endprint